文物外交50年
2021-11-12鲍安琪
□ 鲍安琪
1971年,尚处于封闭状态的中国开始筹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在此过程中成立了“出国文物展览工作室”,即中国文物交流中心的前身。从那时起,中国“文物外交”已走过了50年。
20世纪70年代的出土文物展
文物外交缘起于1971年7 月在故宫慈宁宫举行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的部分出土文物展览”。展览在基辛格秘密访华前夕开幕,是周恩来打出的一张文物牌。
这年12 月4 日,当时的国务院图博口负责人、后被任命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王冶秋对出国展筹备组全体工作人员作动员。他说,外宾看了在故宫举行的出土文物展后反应很强烈。日本方面向周恩来总理提出,希望出土文物展览去日本,周恩来没有同意,说等反华的佐藤内阁倒台后再说。法国议会代表团等也提出这样的请求,周恩来同意了,说戴高乐政府对中国很友好,文物展览我们可以去,而且要去就去真的。
有人提出应向外国人收门票费,王冶秋说,我们这次是“文物外交”,要从政治角度考虑,不收门票费。
1973年5 月8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土文物展览”首站在巴黎市美术馆小宫殿开幕。共有文物493 件、复制品27 件、辅助展品135 件。考虑到是去西方国家展览,挑选的标准偏重于艺术性。
1979年,国家文物局向国务院打了一个请示报告。报告说,出国文物展观众不完全统计达八百万人次以上,在对外宣传和发展友好关系上起了积极作用,但花费也很大。报告建议,今后应以组织收费的出国文物展为主,以适应国家现代化的需要,为国家赚取外汇。报告经胡耀邦批示后,国务院批复同意。
那时中方不知道如何上保险,如何跟外方签协议,就在办外展的过程中边干边学,学到手之后再运用于国内流程中,相当于把相关博物馆和运输部门都“培训”了一遍。然后,随着改革开放,各省都单干起来,专门的文物运输公司也成立起来。
三星堆博物馆的应运而生
三星堆博物馆就是在文物外展中发展起来的一个大赢家。
当时中国第一次申办奥运会,5 个申办城市要在国际奥委会所在地瑞士洛桑举办一个文物展。中国挑选了9 件文物,其中包括三星堆出土的大型青铜纵目面具。这是三星堆文物第一次出国展览。从那之后,三星堆名声大噪。
文物局钱少,但是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德勤思想解放。当时三星堆祭祀坑考古报告还未出,按规定文物是不可出国展览的,张德勤却破例牵线搭桥,1995年日本朝日新闻社前来四川省文物局接洽。根据协议.日方支付四川省文物局1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800 万元),全部用于三星堆博物馆建设。当时四川到处筹措资金只筹到200 来万元,这笔资金给了他们很大的底气和信心。
没想到,展览前却发生了一件大事故。日方团队来四川考古研究所给展出文物拍照,在拍摄一级文物“大玉璋”时,摄影师翻面时不慎将之摔破。
时任四川文物局局长梁旭仲说,当晚他紧急向时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张文彬(1996年接任)汇报,初步确定索赔3000 万日元(约合人民币200 多万元)。
双方最后达成协议,日方赔偿3000 万日元,还向四川省考古研究所赠送了两台汽车用于野外考古。赔偿的资金全部用于三星堆博物馆建设。
时隔一天,考古所文物修复技师杨晓邬便用环氧树脂将玉璋修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