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名有姓

2021-11-12

火花 2021年3期

同名同姓之趣

同名同姓者多,同名同姓的名人也不少。

清时有两个于成龙。一为山西永宁人,号称“清官第一”,后人称之为“老于成龙”;一为汉军镶黄旗人,后人又称他为“小于成龙”。二人同在康熙朝为官,且皆有政声。

永宁于成龙,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以清廉自守、多行善政深得士民爱戴,康熙帝曾当面褒赞他为“今时清官第一”,遂以“天下廉吏第一”名震朝野。

小于成龙,为汉军镶黄旗人,为旗下包衣,随主人定居丰宁南关,自幼以给主人放牧为生,因勤奋好学,由荫生授乐亭知县,后改任滦州和通州知州。康熙二十年(公元1681年),任直隶巡抚的老于成龙升任两江总督,到任前举荐在通州任知州的小于成龙可用,遂被康熙先后提升为江宁知府、直隶巡抚、都察院安徽御史、河道总督等职。康熙三十七年(公元1698年),其主持修竣京郊浑河,康熙帝验收后亲自更名为永定河。两年后,在河道总督任上病逝,康熙下诏抚恤。

吴庆坻《蕉廊脞录》记载古今同姓名人:“古今同姓名人,两贾举,两曾参,两孔忠(鲁汉),两毛遂,两韩信,六公孙宏,十一王褒、刘宏,九张良,八张敞、王吉,三李密、张万福,两刘德(父子同名)、严延年(均汉),两孙叔敖(楚、汉),两朱买臣、徐庶(汉、南北朝),两刘歆(新莽),两安屈(魏安同之父子),两桓彝(吴、晋),两王肃(魏、后魏),两高湛(北魏、北齐),两薛收(隋、唐),两罗靖(隋,父子同名),两李愿、李益、韩翊(均唐),两李煜(唐、南唐),两蔡京(唐、宋),两张旭(唐、明),两李之芳(唐、国朝),两王锋(唐、国朝),两陈诜(晋、国朝),两讹可,两韩玉金,三娄室(均金),两张载(晋、宋),两王安国(宋、国朝),两脱脱(元俺答明义子),两刘江(明父子同名、国朝),两于成龙、张鹏。又楚、汉均有虞美人。”

叶釐《爱日斋丛抄》载同名学士:“前辈有两黄裳,皆为端明殿学士。其一字冕仲,延平人,元丰进士第一,崇宁礼部尚书;其一字文叔,蜀人,事茂陵潜邸,为翊善。”

叶炜《煮药漫抄》载同名同官者:“道光、咸丰间,京外官名字相同,其尤奇者,有颠倒二字,同为一官。京师人语云:‘熙载,载熙,双翰苑;寿彭,彭寿,两传胪。’盖指兴化刘融斋宫允熙载,嘉应李采卿太史载熙;吴江殷述斋阁学寿彭,钱塘许仁山阁学彭寿也。然莫如我乡吴少村中丞昌寿,与山阴吴泰交编修寿昌,姓名皆同而系同时并仕。非若相如、无忌之有慕而命名者。”

王士祯《池北偶谈》载师生同姓名者:“古人同时同姓名者,如毛遂、陈遵、韩翃、李益,(门第文章)往往有之。然不闻师生同姓名也。康熙癸丑会试,今翰林学士张敦复(英)为同考官,本房中式举人张英,海盐人;丙辰会试,编修马殿闻(鸣銮)为同考官,本房中式举人马鸣銮,河南人。”同时记唐有两裴迪事:“一天宝诗人,与王维、杜甫友善。一为王铎辟租庸招纳使。朱温镇宣武,辟节度判官,既篡位,拜右仆射。温自岐还,将吏皆赐迎銮叶赞功臣,入见,温目迪曰:‘叶赞之功,惟裴公有之。’”

明朝“江南第一才子”唐伯虎名满天下,殊不知宋时还有两位同名者,据王士祯《池北偶谈》又载:“宋唐伯虎,字长孺,初名瞻,丹陵人,庚之兄也,治《易》《春秋》,皆有家法。性孝友,史载其迎父泸南及临邛狱事,时人以为难及,附见《文苑传》。王巩《随手杂录》云:全州进士唐伯虎,至冥司,主者放还,语伯虎曰:‘到人间为我转《法华经》,亦当劝人诵之。’后仕为梧州推官,六十余卒。”

苏州寒山寺因唐代诗人张继的《枫桥夜泊》蜚声海内外。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江苏巡抚陈龙重修寒山寺时,有感于沧桑变迁,古碑不存,便请俞樾手书了《枫桥夜泊》石碑。其时,俞樾虽已八十六岁高龄,仍以其饱满的情怀、稳重的章法、浑圆的笔意,挥洒淋漓,一气呵成。俞作书后数十天,倏然长逝。抗战后,日军占据苏州,将此碑盗回日本。喻血轮《绮情楼杂记》记寒山寺碑事:“三十六年,画家吴湖帆,特乞中委张继为书枫桥夜泊诗,俾镌碑植寺中,恢复旧貌,张慨然允诺,书竟,并附识云:‘予夙慕寒山寺胜迹,频年往来吴门,迄末一游。湖帆先生以予名与唐代题枫桥夜泊诗者相同,嘱书此诗也。’笔力苍雄高秀,较俞曲园尤佳。”但就在书写次日,张继即以狭心症逝世,此一墨,遂成绝笔,此事甚奇,莫非此张继为彼张继之再生?吴湖帆立即倩名手黄怀觉刻石,立之寺中。现代张继书古代张继诗,一时传为佳话。

元初画家何澄,擅鞍马及界画;近代实业家何澄,为灵石县两渡何家后人,山西首批赴日留学生,毕业于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其育子有方,三个女儿何怡贞、何泽慧、何泽瑛,为中国科学界的三位杰出女性。元末画家王蒙,乃“元四家”之一,擅画稠密山水;当代作家王蒙,以小说著称。

姓氏组合趣闻多

钟叔河《老社长》一文中有段叙述姓氏写的话:“一九四九年八月三十日,我拿着往报社去报到的,便是这样一封介绍信,上面写的是:‘经武路二六一号李朱社长’。称谓姓氏连写,如‘林罗’‘刘邓’,是解放区解放军带来的习惯,我则初见,所以到了传达室,便说:‘找李朱社长。’‘李社长还是朱社长?’这才知道‘李朱’原是二人。”姓氏连写在过去很是常见。民国年间的李白,不光指诗仙李白,还指桂系的李宗仁与白崇禧。当年的桂系人物,李宗仁为首,白崇禧辅之。李之于白,辅车相依,基本上是一个鼻孔出气。当年重庆曾流传一灯谜:“是文人又是武人,是今人又是古人,是一人又是二人,是二人仍是一人。”谜底即此“李白”。山西人所说的阎王,不光指阴间的阎罗王,还戏指阎锡山与王靖国,王乃阎锡山铁军组织的掌门人。胶东军阀刘珍年着迷于《三国演义》,其部下第一旅旅长姓赵,第三旅旅长姓张,遗憾的是第二旅旅长姓梁不姓关,凑不齐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来。小桌呼朋三面坐,留将一面与梅花,但梁旅长很会揣摩刘的心理,常对人说:“我虽不姓关,但我很崇拜关公。”他还请人画了关公像,无论走到哪里,都将此像挂于卧室。然世俗异姓结为兄弟,大都揣势利之见,为不由衷之周旋。刘虽凑有刘关张赵的阵容,却未见刘关张赵的际会,终是昙花一现,电光火石。1929年1月10日,张学良在沈阳枪毙了反对东北易帜的杨宇霆、常荫槐二人,时人称此事件为“杨常而去”。

单位“三产”办主任姓裴,副主任姓钱,老总在文件上经常批示:请裴钱二主任办理此项业务。一次敬酒,主任先敬,副主任后敬,而被敬者又很在意口彩,于是谔谔然。被敬者回敬时,先敬孔姓司机,再敬孟姓办事员,说是敬孔孟,而裴钱二主任又悻悻然。单位“三产”自开辟业务以来,的确从未赚过钱。还有宣传口的崔主任与牛副主任,其批示是:关于此次会议精神,请崔牛二主任尽快大造声势,形成广泛影响。

诗人状物,手法不一,有相辅相成者,也有相反相成者,夫妻何不然。单位里有对夫妻职员,夫姓辛,妻性甘,两人性格异,故时常吵闹,有人说这是一对心肝宝贝。另一对夫妻职员,夫姓温,妻姓梁,两人甚是恩爱,不温不凉几十年。好妻子就是好日子。还有一对职员,夫姓贾,妻姓甄,稍做演绎,即现实版的贾雨村与甄士隐;夫又瘦又小,且机且敏,常驷不及舌,追悔莫及,为修齐治平、入世作为型性格,妻则又高又大,且宽且厚,常闻谤不辩,吃得小亏,为见素抱朴、自然无为之人。读过冯骥才早年的小说《高女人与她的矮丈夫》,其中的故事早已忘记,只记得矮丈夫为高女人打伞的情节。小说的题目起得真好。

先前的傅总为单位正总,郑总实为副总。外单位来人,常被告知“这事你得找傅总”,但来人往往会敲郑总的门,因为他的门上挂着“副总经理”的牌子。人事代谢,快如流水,后来换成了尚总,尚总下台后,上来的是夏总,一次有人介绍单位人事变动:夏总下去了,尚总上来了。马上又改口道:夏总上来了,尚总下去了。一时成了绕口令,博了众人一笑。

“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删春秋读春秋,一部春秋”,“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你无忌我也无忌”,甚是有趣。木心也玩过姓氏组合游戏,“桃花太红李太白,杨公下忌柳下惠”,“张之洞中熊十力,齐如山外马一浮”,也有趣,大概是受到了“李东阳气暖,柳下惠风和”“李花开太白,苏木长东坡”“陶然亭,张之洞”等联句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