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豆芽成宴

2021-11-12

火花 2021年3期

岁月无情不待人,过年也是一种乡愁。

捣一天糕,蒸一天馍,煮一天肉,发五天芽,完后就该过年了。北方漫长的冬季,冬菜单调,土豆萝卜大白菜之外,便要数绿豆芽。红豆相思,能当饭吃;绿豆无私,且菜且粮。绿豆原产印度,不知那里有无此法。

吉光片羽,袁枚《随园食单》有专门文字叙述:“豆芽柔脆,余颇爱之。炒须熟烂,作料之味,才能融洽。可配燕窝,以柔配柔,以白配白故也。然以极贱而陪极贵,人多嗤之。不知惟巢、由正可陪尧舜耳。”物为人用,方为良物;食为人吃,即是美食。一把绿豆,便能发一盆芽,方法简易,主妇人人可操持。闷于盆,勿见光,置之锅台温热处,每日两浇水,五日可成,掐头去尾,即可食用。

其形似一柄如意,过年食用,尤其吉祥。豆芽炒粉条,炒灌肠,炒油豆腐,为晋地常见。看似无所不能,实则别无他选,饮食无所顾忌,烹饪却因材而设。食粟不谋,绿豆芽的营养价值大概不会高,否则那个年代怎那么多豆芽身材者。黄豆芽也可入菜,只是咬起来腮帮子发困。

吃苦是美德,但非天性。明码天价,一桌子年夜饭,奢华成风,如南朝竞富。越发念想幼时围坐一桌,狼吞虎咽母亲的豆芽宴。岁岁欢愉,年是孩子们过的节,美食当前,我的任务只是负责吃。不知是吃得快,还是出锅时喷了醋,光盘时豆芽仍不会蔫。

灌肠豆芽,算是绝配,巷口原先有家徐沟灌肠店,夏日露天烹制,一勺醋喷下,半条巷闻酸,顿时有回到故乡的美好。前几年道路改造,摊贩不知所踪,临了没有品尝一碗,一则坐在路边吸溜吸溜,怕遇熟人,有些难为情,一则怕与我母亲的手艺有出入,若非一味,难免幻灭,无端生出无所归依之惑。等闲变却故人心,影子明明遇到,却道故心人易变,时光早已错过,世间事往往如此。

淹没于平凡,不具宏观的历史构架,然鸡肠鼠肚,生而热忱,妇姑勃溪,终也欢洽,写下这些衣食冷暖的琐事,并没不好意思。我知道自己的所念所想,不光在豆芽的美味,更有消逝的童年,良辰美景,终归短暂。动于衷,发乎情,一代人的快乐记忆,转而无限感伤。人生中的每一个年,都不可能再来,哪里吃的是豆芽,分明是人生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