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患儿全身麻醉中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应用
2021-11-11徐建国
徐建国
摘要:目的:观察患儿全身麻醉中七氟醚麻醉诱导的应用中的效果、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的病患62例,随机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个31例,实验组进行七氟醚吸入全麻,对照组静脉注射氯胺酮,记录插管前后的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平均动脉压(MAP)。结果:比较评估治疗前后的差异,62例实验组病患中,两组的插管成功率均达100%;实验组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HR变化、SPO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MAP均小于术前。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需全身麻醉诱导的患儿,具有显著的改善患儿多数存在恐惧心理,诱导起效快,苏醒快,效果好,并发症出现少,对心率、呼吸道影响小,适用于临床推广。
关键词:全身麻醉;七氟醚;小儿;氯胺酮
七氟醚作为一种新型的挥发性吸入麻醉药,在小儿全麻诱导及维持中,相比其他传统基础麻醉有显著优势,不仅无色透明、芳香无刺激,且诱导起效快,对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及血流动力学等方面的稳定性好,对气道的刺激性较小,能充分松弛气道平滑肌,是理想的吸入麻醉类里程碑式药物。一般病患可在2分钟左右,通过氧面罩吸入诱导4%浓度的七氟醚而使意识消失,吸收和清除迅速,苏醒快且透彻。七氟醚的血/气分配系数低(0.63),麻醉深度可被调节,高浓度吸入可达到所需的良好肌松度,但麻醉过深容易诱发全身痉挛。其麻醉特点,适用于患儿吸入麻醉诱导,减轻患儿术前多数存在恐惧心理,解决了因患儿在遵医嘱时依从性过差而出现的对肌肉注射的抗拒。
本文选择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的需行气管插管的全身麻醉患儿62例,分析对比治疗后结果,报道治疗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剔除肝肾功能异常、上呼吸道疾病、溶血性疾病者及其他先天性心脏疾病的患者,收集我院从2013年4月至2014年5月间,集合符合ASAⅠ级,患者平均年龄5.6±2岁,年龄3~10岁,男性32例,女性30例,其中行腹股沟斜疝修补术38例、鞘膜翻转术7例,小儿外伤清创等17例按先后入院顺序随机划分两组,实验组31例进行七氟醚吸入麻醉;对照组31例进行静脉注射氯胺酮,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情、过往病史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常规禁食6h后,在麻醉前30min均进行肌肉注射阿托品0.01~0.02mg/kg。实验组使用Drager GS麻醉机和Vaporl9.3七氟醚定量蒸发器给予面罩吸入4%的七氟醚与氧的混合气体(从浓度为2%七氟醚开始,每呼吸约2次增加1%的吸入浓度,止于8%),从吸入气体开始每5秒测睫毛反射,待睫毛反射消失后可进入术室,建立静脉通路。当针刺疼痛反应消失后进行手术,转为持续吸人2.5%~4%七氟醚以维持麻醉。当SPO<92%时,需手动辅助呼吸。对照组行肌肉注射氯胺酮6mg/kg,从注射起每5秒测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待睫毛反射和疼痛反射消失后,建立静脉通路,入睡后均行常规气管插管麻醉,两组患儿均在心电监护下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疼痛反应消失时间、苏醒时间,监测术前、插管前及插管后3min的HR、MAP、Sp0的变化,注意记录患儿是否出现拒吸、躁动、分泌物增加、呕吐或呛咳等不良反应,或停吸,清醒后有否复睡现象。
1.4统计分析
計数资料采用χ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用SPSS17.0统计分析系统软件包处理。
2.讨论
氯胺酮肌肉注射,或术前应用口服镇静药后再行静脉麻醉多见于传统的小儿麻醉诱导中,但氯胺酮具有一定的成瘾性,且静脉穿刺难以令患儿接受,会出现恐惧、拒吸、哭闹不止,而七氟醚在麻醉中的吸入方式、芬芳气味、诱导快、术时平稳的特性,使患儿容易接受,减少其对手术前麻醉的抵触情绪。在七氟醚吸入诱导中,Warde等人指出若复合吸入N0可有效加快患儿意识消失,但Oshea指出七氟醚诱导下的睫毛反射消失时间并不会因为N0的加入而缩短。本研究结果显示,吸入浓度为吸入麻醉的主要因素,意识消失时间的缩短取决于七氟醚增加的浓度,睫毛反射消失时间也会因浓度的增加而明显缩短,若出现睫毛反射消失时间较长,可能是七氟醚的浓度过小,一般小儿麻醉诱导采8%的七氟醚与氧的混合气体(氧流量约2L/min),或由于使用非专用挥发器而致使的七氟醚的浓度过低。
七氟醚对呼吸道的刺激性较小,对患儿在维持期时的血流动力学起着稳定作用,能减少因刺激严重而降低SPO的情况,避免低氧血症的出现,不需像使用氟烷时那样混用N0,可直接给予纯氧,能快速调控麻醉的深度,诱导后SPO上升,苏醒时也更快更透彻,诱导的安全性比传统方法更高。
由本文结果可看出,七氟醚吸入麻醉用于需全身麻醉诱导的患儿,具有显著的改善患儿多数存在恐惧心理,诱导起效快,苏醒快,效果好,并发症出现少,对心率、呼吸道影响小,适用于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洁,姜虹,朱也森.七氟醚和罗库溴铵用于婴幼儿唇腭裂整复术全麻气管插管的时机[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1(7):35.
[2]郝唯,张建敏.七氟醚在新生儿全身麻醉中的应用[J].临床麻醉学杂志.2009.25(3):235—236.
[3]徐式恒,侯文莲.七氟醚和氯胺酮用于小儿短小手术席醉的观察比较[J].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10(6):44-47.
[4]孙卫,刘红霞.七氟醚吸入麻醉在小儿短小手术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0,8(14):136.
[5]庄心良,曾因明,陈伯銮.现代麻醉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46-447.
[6] Warde D, Nagi H, Raftery S.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and hypoxic episodes during inhalation induction with isoflurane in children. Br J Anaesth. 1991,66:327-330.
[7]徐晖,郭锡恩.七氟醚对全麻患者呼吸[J].循环及苏醒时间的影响.淮海医药,2001,19(4):286-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