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升的探究
2021-11-11王悦
王悦
摘要:合唱教学是培养小学生音乐素养、音乐技巧的有效方法,是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小学合唱教学的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提高小学音乐课堂音乐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合唱教学
引言:合唱是集体演唱多声部声乐作品的艺术门类,具有易操作、投资少、意义大的特点,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采用合唱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团队合作意识,能够启迪心智、净化心灵。在教学改革的大趋势下,教师开始改进传统合唱教学模式,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音乐需求创新教学方式,将自然歌唱融入合唱教学,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存在问题亟待解决。
一、合唱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意义
(一)合唱可以激发小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团队合作意识是当下小学生必备的素质之一,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势在必行。合唱教学中,小学生不仅要呈现出自己最佳的状态,还要默契地配合同学的表演,让合唱达到最优的效果。合唱的训练可以加强学生互动,使学生互相合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
(二)合唱可以培养小学生的个人综合素质
新课程改革后,教师将教学目标放到培养小学生的个人整体素质上。合唱练习中,教师要尽可能地发现学生的个性和不足,进而因材施教,帮助学生完善自己。音乐合唱学习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情操,进而提升个人综合素质,正确地树立“三观”。
二、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实践策略
(一)从兴趣入手,提高合唱的趣味性
学习音乐需要具有较强的学习热情,这样才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音乐中,学习效果也会更佳。因此,小学音乐课堂在开展合唱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将激发学生的音乐热情作为目标,这样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合唱质量。小学音乐教师应当从兴趣入手,学生若是对音乐没有兴趣,就很难在合唱中抒发出歌曲的情感,也无法理解音乐作品深处的内涵。为了激发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教师可以调查学生的日常喜好。小学生年龄较小,日常很多爱好都与游戏有关,游戏和新鲜事物对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吸引力,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这一特点,在合唱教学中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例如,教师在进行《玩具进行曲》的合唱教学时,可以将一些玩具作为教学道具带到课堂上,如洋娃娃、木偶等,从这些玩具着手,引入合唱教学的内容,能够让学生将注意力放到歌曲上,学生积极配合也能够更好地开展合唱教学。在《动物说话》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模仿动物的“说话声”,让学生感受到学习音乐的乐趣,在玩中学习,能够进一步提高合唱学习的效率。
(二)创新教学方式
合唱作品中蕴含着充沛的情感,采用自然教学法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情绪和演唱氛围,促使学生将情感通过歌声完整呈现出来。传统的合唱教学方式比较单一,课堂氛围沉闷,学生缺乏表达意愿。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尊重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教师需要依据学情和教学目标,调整创新教学方案,创建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方式,打造灵动自然的教学环境。例如,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在进行《让世界充满和平》这首合唱歌曲的学习时,因为英文歌曲难度较大,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共同赏析这首歌曲,通过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涵义和创作背景,增加学生关于战争与和平的认知,促使学生深入理解歌曲内涵,增加合唱效果。在进行《两只老虎》的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亲手制作树木、小草、石头等道具,借助大屏幕、投影仪等布置教学场景,然后将学生分组,一边播放音乐一边让学生根据音乐内容动作,或让学生根据歌曲节奏,分声部演奏歌曲,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同时,教师也可以采取听唱结合、轮唱、角色扮演等形式丰富教学情境,提高教学质量。
(三)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
提高小学生的音乐鉴赏水平,可以加强合唱教学的质量,音乐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富有感情地进行演唱,而不是机械地学习合唱。深情的演唱能够彰显音乐的生命力,这样的合唱表演才更能深入人心。学生只有体会了音乐创作的情感,才能真正学会音乐、学会合唱。例如小学音乐教材《童声里的中国》一课中,教师先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一段小学生《童声里的中国》合唱视频,让学生分享看后的感想,理解歌曲的情感,然后再进行合唱教学。学生对音乐进行一定的鉴赏,也体会了音乐的情感,才能在合唱中投入自己的感情,使合唱教学事半功倍。
(四)从合作入手,促进学生平衡发展
音乐学习能力跟学习者自身天赋有着很大关系,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音乐天赋较高的同学不仅学习能力极强,还具有创造能力;而音乐天赋较低的同学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许多难题。因此,为了提高合唱的整体质量,还得提高个体的音乐学习质量,针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可以从合作学习入手,促进学生的平衡发展,例如,在开展合唱教学之前,教师可以将每五名学生分为一个小组,选择一名合唱能力较高的学生,两名合唱能力一般的学生,两名合唱能力较弱的学生,让每个小组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互帮互助,不仅能够帮助合唱能力较弱的同学提升自身能力,也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默契,提高整体合唱效果,促进合唱教学的有效开展。
(五)丰富合唱的组织形式
小学音乐合唱并不只是将学生组织到一起进行表演,而应该进行多种形式的组合,丰富教学活动,提升音乐课堂的趣味性,保证合唱教学效果。比如将男生和女生各分为一组,通过比赛的方式来训练合唱,这样可以在合唱时让学生感受到男生和女生表演时的区别,并及时改正问题。
结论: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程中,合唱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为提高合唱教学的有效性,教师逐渐将新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引入课堂教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和音乐素养,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参与合唱,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小学音乐合唱教学。
参考文献:
[1]聂自秀,李艳.试论如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6(34).
[2]骆媛媛.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新課程:中,2018(10).
[3]何为.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课程:中,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