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2021-11-11陈丽君
陈丽君
摘要:高中化学核心素养一方面为化学教学指明方向,另一方面也成为衡量化学教学效果的“一把标尺”。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此作为教学的切入口,结合学生的实际化学学习水平灵活设置不同的化学授课形式,让学生在解决化学问题的过程理解知识,增强学生思维的科学性,促进他们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对此,笔者从具体教学的角度展开论述。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化学;教学研究
在传统的高中化学授课过程中,一些化学教师将教学的主要精力集中在提升单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提升学生的化学分数上,并不注重从培养学生化学核心素养的角度入手,导致学生的思维方式得不到提升,正确的价值观得不到树立,造成整体高中化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对此,在本文的论述中,笔者主要从以下四方面进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学:
一、从化学现象入手,培养学生微观和宏观思维
在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过程中,教师既可以宏观现象为视角,让学生通过现象深入分析本质,又能引导学生分析,即让他们从微观的视角掌握化学实验现象背后的原理,达到培养学生微观和宏观思维的目的。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引入操作性强的化学实验,让学生更多的学生加入其中,促进整体化学核心素养教学质量的提升。
以“钠的化学性质”为例,教师展示钠在水中的现象:钠浮于水面,并产生气泡,向四周无规则游动,在此之后,溶液呈现粉色。在上述现象展示完毕后,教师安排学生现场实验,并结合课本知识,解释上述实验现象发生的原因。在学生实验时,教师结合学生出现的不同问题,进行相应的指导,让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维更具有方向性。在大部分学生实验完毕后,教师让学生分析实验结果。陈晓说:“钠之所以出现浮在水面的原因是钠的密度低于水;产生气泡是因为钠与水发生反应产生氢气;呈现粉色是因为溶液中出现氢氧化钠。”教师通过实验现象的方式,让学生在观察中探究钠的化学本质,使他们从宏观观察向微观思考转变,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二、采用多媒体教学,培养学生的化学平衡观念
在培养学生化学平衡观念的过程中,由于部分化学实验开展的条件较为复杂,导致教师不能在课堂上直接进行相应的实验。对此,教师可使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化学元素的变化,并进行针对性地讲解,让学生更为直接地理解化学平衡观念,促进他们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形成。
以“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之电池”为例,教师以多媒体教学为途径展示工业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能量转化的规律。在此之后,教师展示在电池中化学能转化电能的过程中,让学生运用氧化还原及能量转化的视角进行分析,促进他们平衡观念的形成。更为重要的是,教师讓学生运用语言叙述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规律,并结合他们的表达给予相应的指导,真正让学生通过具象的化学情景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促进他们化学素养的形成。
三、应用问题引导法,培养学生的证明推理能力
证明推理有利于学生解决化学问题,促进他们科学思维方式的形成。在培养学生证明推理的过程中,教师可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的化学推理更具有方向性,并逐步使他们树立较为科学的思维方式,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科学推理思维的目的。
以“离子反应”为例,为了辅助学生进行科学推理,教师提出如下问题:(1)判断溶液发生离子反应的因素是什么?(2)如何证明例子之间发生化学反应?(3)硫酸铵与氢氧化钠融合反应会产生哪些离子?教师以上述问题为导向,让学生进行相应问题的探究,并结合他们的探究过程给予相应的指导,促进学生证明思维的形成。
四、增强教学指导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
在高中化学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形式授课,并不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导致学生对高中化学教师存在较为严重的学习依赖心理。针对这种状况,化学教师可转变教学思维,敢于让学生大胆独立探究,并结合他们的学习结果进行针对性指导,最终达到增强学生问题探究能力的目的。
以“化学反应的速率”为例,教师侧重对学生指导,让他们结合如下问题探究:(1)运用何种方式可比较两个化学反应速率的快慢?在此之后,教师让学生探讨,设计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有的学生以浓度的变化为依据得出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药剂的浓度相关。与此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探究,比如温度、药剂的化学性质等等。通过对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让学生的化学探究更具有方向性,促进他们化学问题解决能力的提升和探究能力的增强。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产物。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要以新课改为方向标,又需以核心素养教学为准绳,构建相应的化学课堂。与此同时,在课堂构建中,教师需将知识教学和思维教学进行融合,注重对学生进行化学思维训练,让他们逐步掌握化学学习的规律,从而在化学学习的过程中更为“得心应手”,促进整体高中化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徐晓勇.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9(17):03.
[2]吴星.高中化学核心素养的建构视角[J].化学教学,2020(0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