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及“深合區”可成為全球 科技資本與易貨交互生態 融匯發展大舞臺(上)
2021-11-11
王堅 博士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人民幣國際化研究專家
海南大學“一帶一路”研究院客座教授
王超
澳門電子金融產業貿易促進會執行會長
廣東省粵港澳合作促進會金融專業委員會委員
隨著“一帶一路”、“人民幣國際化”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國家戰略發展,澳門無疑迎來了一個全新的發展機遇。澳門作為中國的對外門戶、世界旅遊休閑中心,特有的法律、金融、服務產業等體制,將推動澳門成為國家戰略與世界交互的重要媒介窗口。我國科技發展一日千里,大灣區內深圳已成為我國科技製造業的龍頭,科技創新土壤蘊釀出知識型經濟發展的根基,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策政,為兩地法律制度的銜接、跨境金融和投資管理的新機制、科技創新和知識產權保護合作等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澳門與橫琴融合發展,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為我國科技服務揚帆出海的重要助推器,是我國“一帶一路”發展的重要資本補給站。故此,澳門將成為我國科技全球資本的匯聚及交互平台。
澳門迎來新時代
全新發展機遇
我國科技服務貿易出口符合國家戰略,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應通過深化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完善、兩地法律制度的銜接、跨境金融和投資管理的創新,進一步匯集全球資本形成我國科技服務全球普及發展的堅決後盾,有利我國與“一帶一路”各國共享科技發展成果,尤其是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非洲等發展中國家、落後國家。同時,利用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特殊金融政策為前述國家創建背對其國家資源的主權資產數字貨幣,形成與我國數字人民幣、離岸人民幣間的交易保兌關係,令我國科技服務與全球生產要素間建立數字交互生態。針對人民生存資源緊缺、輕工業發展落後的國家,可以建立國際貿易商品易貨交互標準,為該類主權資產數字貨幣創造全新的數字應用場景、購買力,或通過弱金融出金網絡助力與其他主權貨幣間的置換關係。
共同富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體制目標,實踐全球人民美好生活嚮往,推動“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是我國“一帶一路”發展的使命初心。澳門在“一國兩制”成功實踐下,在澳門特有政治、法律、金融、貿易等發展體制下,澳門將成為我國科技治理模式向全球共享的重要節點,形成我國科技與全球資本間的融匯平台,支撐建立中華民族與全球各民族間文化融合的發展生態。科技興國、科技强國,越是在艱難險阻下,越是能夠體現科學的價值,科技是人類進步發展的基礎,科技與金融的融合發展將是實踐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關鍵。
建構澳門數字化
科技金融發展圖譜
體制、標準、產業的創新定性與發展,將引領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在“一帶一路”及大灣區發展建設過程中成為重要的咽喉。澳門相對於上海國家金融政策資本、深圳科技製造產業資本、香港的美元體系國際資本的三地金融市場,應藉澳門國際金融資本自由流動基礎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特殊政策,形成我國科技知識產權全球發展的錯位佈局,建構數字化科技金融發展圖譜。《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支持澳門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推動高品質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深化粵港澳合作、以及加強內地與港澳各領域交流合作。在“國內國際雙循環”新發展格局下,大灣區城市的合作與交流將更為密切,澳門與珠海、深圳、廣州等灣區城市間的融合發展,已成為我國“科技土壤、資本融匯、內外循環、共同富裕”的創新之地。
在科技全球資本融匯推動下,在我國5G技術全球領先發展下,數據交互速度、擴容及安全性的確保,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是我國面向全球國際貿易及金融交互的重要節點。應積極探索全球供應鏈及商貿迴路在繞不開中國製造,但又難以脫離美元結算系統的全球商貿生態下,利用國際關係變化和新冠疫情持續的時間、空間,充份挖掘已開發國家、發展中國家在後疫情時代的可能發展差異,建設創新國際貿易體系、有序產業政策支持、多元外部合作網絡,強化我國在內外雙循環下國際競爭的談判籌碼。科技治理基礎下的易貨交互生態應運而生,將成為我國在國際貿易彎道超車的重器和利器,亦將成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關鍵切入點。
爲“一帶一路”戰略發展
提供金融支持
目前,我國向“一帶一路”沿綫國家提供大量碼頭、鐵路、公路、電力、網際網絡等基礎建設支持,在逐步完善基礎建設過程中,科技知識產權的立法保障將成爲我國科技治理模式全球共享的重要軟件工程。澳門作為我國重要的對外門戶,將承載支持該軟件正常運作的系統平臺,知識產權數字化、資産化定將成為軟件的加速器。目前,我國人民幣的國際認受性不足,在推動我國科技治理模式全球共享,在全球科技基建海外佈局的過程中,澳門所形成的大量外匯資本將成爲我國境外科技普及的重要外匯補充,而科技與資本間將形成正向循環的發展局勢。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將成爲我國面向全球知識産權資本融通的緩衝地帶。
建設國際易貨貿易弱金融閉環交互體系。易貨貿易弱化了貨幣在交易過程中的媒介作用,淡化了金融對貨幣的服務關係。關注貿易雙方在供需平衡、商品週期、物流交割、價值倉儲等綜合客觀內涵,形成最終的交易共識,弱金融屬性、亞金融服務逐步向非金融屬性的發展。建立符合我國戰略發展需要的國際易貨貿易弱金融閉環交互體系,弱化美元結算體系對我國易貨貿易發展的牽制及監控。集結“一帶一路”各國支付收單、電子錢包、匯款等亞金融機構的服務,建立以“中國製造”為核心的國際易貨交互網絡,推動網絡中的商品數字化價值儲存基地的發展,通過易貨場景形成各國主權數字貨幣、資源數字貨幣、數字貨幣商品、實物貴金屬與數字人民幣間的兌換機制,形成易貨數字資源在全球流動的普世價值體系。
建立易貨貿易主權數字貨幣中間計價標準。通過建立主權數字貨幣與易貨商品的保兌機制,間接形成中國數字人民幣對外採購資源的計價標準。我國與“一帶一路”各國可以通過自有的商品及資源發行資源數字貨幣,充當易貨交互過程的中間媒介,無須支付外匯及本國貨幣,不受外匯管制及匯率波動影响,支持各國政府集中精力在資源保護及實體經濟生產力的發展,減少金融市場對實體經濟市場的影响力和控制力。
探索打通科技金融
易貨交互生態鏈
一科技與金融。我國科技發展自建國以來,在中國科學技術機構推動下已具備深遠的歷史內涵及發展沉澱,而我國科技治理模式的全球共享,知識產權立法保護及計價標準是其中重要的發展基礎。深圳作為我國科技創新與製造基地,在粵港澳大灣區融合發展下,結合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特殊融合政策,為科技知識產權進行獨立立法保護提供了場景支持。知識產權的立法保護、是科技產業發展的根本,澳門歷來有着中西文化融合的發展底蘊,回歸後國際旅遊休閑城市的發展,增加了澳門的國際知名度,而近年澳門推出特色金融發展政策,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融合政策,將促進全球知識產權資本體系、專業服務體系匯聚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我國科技發展需要全球資本支持,而科技由創新研發至實現成果皆屬中長期投資佈局,對於偏好短期獲利的資本屬於高風險投資,然而反觀我國龐大的科技應用市場似乎具有了合理的風險值博率。故此,中國科學技術機構大量科研項目若能夠匯聚大灣區,以我國內需市場為支撐,在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完善知識產權保護及資本計價體系下,全球資本融匯澳門將不再是期待。澳門科技知識產權資本市場的形成,將促進社會資源的流動與再分配,實現全球人民的共同富裕。
二金融與易貨。易貨貿易,人類最傳統的貿易方式,其出現的第一階段是為了解決去庫存問題,本質上易貨是要解決物物交互過程中的公平和公允性問題,回歸商品勞動力和生產要素在市場經濟中的供需平衡關係,可以公平和公允地解決人類物質需求、勞動價值和資源再分配之間的矛盾問題。隨我國在5G技術全球領先發展,數據交互速度、擴容及安全性的確保,為易貨貿易從大宗商品往中小微交易的普惠發展提供了機遇。
在此,構建弱金融屬性的“國際貿易商品易貨交互生態”,以服務我國與“一帶一路”各國間實體經濟發展,可以藉澳門“一國兩制”體制所形成的國際經貿往來及價值儲存的最佳緩衝區域,推動數字化應用及跨境金融科技動能,利用區塊鏈、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專業技術和場景,形成符合“一帶一路”各國經貿跨境發展的易貨閉環交互生態,實現“跨境貿易及交易真實性監控場景”的體系佈局,為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發揮數字經濟橋樑作用,建立與中國內地互補的聯動局勢作出重大的貢獻。澳門應積極推動區域間貿易流程的數字化標準建設,將有利於交易雙邊、多邊國家基於其自身國家資源及物質需求的控管上,合理有效地進行國際易貨貿易的實施。我國在數字經濟應用場景領先全球數年,應積極聯動“一帶一路”各國共同建設生產供應到民生需求跨境供應鏈環節間的數字場景應用,為易貨貿易的普惠發展建立跨國、跨域的信任傳遞基礎。
三跨境資本互聯互通。2014年“滬港通”正式啟動,2016年“深港通”緊隨開通,“債券通”亦於2017年完成“北向通”開通,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國際金融生態隨我國金融政策的持續開放,在金融產品多樣、資本充足等發展背景下,已成為我國資本開放、政務外移的多元政策、體制創新的實踐場景。隨2019年2月發佈《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大灣區內大力發展特色金融產業,探索與鄰近錯位發展,支持澳門建立人民幣計價結算的證劵市場、推進深港金融市場互聯互通和深澳特色金融合作,開展科技金融試點,加強金融科技截體建設。支持珠海等市發揮各自優勢,發展特色金融服務業。”
在此,科技與金融在資本流通、主權數字貨幣間的深化融合,金融與易貨在交互場景、主權資源貨幣間的創新發展,離不開我國循序漸進的資本市場開放,以及明確的“一帶一路”發展戰略支撐。科技知識產權在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的創新體系中得到保護,將為科技數字資產化建立經濟價值基礎。在科技資本的發展助推下,開放我國各項科研成果、項目、團隊通過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尋求計價及資本支持,除了為澳門帶來全球資本及專業服務匯聚的效益外,澳門將成為我國科技知識產權的交互中心、科技金融創新中心。我國應持續助力粵港澳大灣區作為資本開放政務外移的實踐場景,在澳門推動“科技通”落地以專注於我國科技知識產權的投融資平台建設,參考“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的發展經驗,使澳門與香港錯位發展,在澳門建設具科技知識產權計價能力專業機構與現有金融資產交易牌照機構合作,在人民銀行授權額度內進行聯合平台控管,為澳門知識產權金融創新發展續創條件。
四擴大政務外移授權。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深化商事登記制度改革,推動建設粵港澳深度合作,創新粵港澳合作模式,完善政企合作機制。隨着「科技通」的推動落地,我國將有大量的科技、易貨等實體產業的跨境發展,同時龐大全球資本及專業服務將匯聚在澳門及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境內及境外企業間的跨境交互發展將成為常態,屆時將形成大量的跨境政務服務需求。綱要發佈以來,粵港澳大灣區境內9市政府已積極推動擴大政務、外移授權等發展,例如:廣州南沙開發區與澳門本地協會合作設立"跨境通"商務受理服務處,為澳門持回鄉證個人辦理廣州南沙企業註冊登記,通過澳門服務處境外IP自助終端進行申請資料徵提、身份驗證核實,並可直接在終端列印企業工商營業執照正本。前述服務現已由廣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行系統及服務升級,將擴及至廣州市全市各轄區商事服務,並更名為“穗澳通”綫上延伸服務範圍至所有工商證照及相關服務辦理。
粵港澳大灣區擴大政務外移授權,便利跨境企業設立及運營,促進灣區內企業及人員的流動,建議可以藉澳門本地大量的行會、商會、協會等非謀利機構,作為境內政務外移的授權承接方,作為商事等政務收件、認證、驗證等平臺,利用互聯網、人工智能、網證等技術手段,系統數據集中在境內進行政務審批處理,擴大面對面審批可通過授權定點互聯網視頻等模式,推動各項政務實施的時效、實效,如:商事服務系統可連接稅務系統、銀行系統,同時可辦理稅務登記及境內銀行綫上開戶程序等。當然,跨境政務便利化將促進灣區內科技創新服務型企業的大量孵化,科技及易貨等交互場景將形成規模龐大的跨境貨物及服務貿易,跨境財稅問題將會是影響生態融匯發展的關鍵,而在“科技通”的政策支持場景下,積極推動“跨境財稅通”在灣區內交互融合,定能推動澳門成為我國“一帶一路”發展的利器、重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