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豇豆高产栽培生产技术

2021-11-11孙瑞芳程玉君陈秀洁刘志德

种子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豇豆栽培技术生产

孙瑞芳 程玉君 陈秀洁 刘志德

摘    要:豇豆屬于高效作物,其抗逆性好,耐干旱、耐贫瘠。彰武县产出的豇豆种子颗粒饱满,色泽光滑,无黑纹,纯净度可达98%以上,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的特性,十分适宜豇豆制种和鲜食豇豆的生产,其生产标准与鲜食相比较严格。为保证种子生产质量,采取较严格的技术措施,对平整的大田地块实施膜下滴灌技术,并配备电力设施。

关键词:豇豆;生产;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6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643.4       文献标志码:B

1   豇豆制种高产栽培生产技术

种植豇豆应选择平肥地、沙壤地、坡岗地、房间屋后等地块,不宜选择低洼易涝地。4月中下旬整地起垄,耕层深25 cm,平起垄,实施膜下滴灌、大垄双行。

播前3 d用700%吡虫啉乳油进行种子包衣处理,防治病虫害。5月中下旬至6月初播种,结合覆膜和覆下滴灌施复合肥70 g/667 m2+缓释氮肥10 g/667 m2,株距25 cm、行距55~60 cm,2~3粒/穴,播种深度3~4 cm,播种后覆土厚度2~3 cm,用种量3~4 g/667 m2。

在6月初至6月中旬,出苗后株高20 cm时搭架竹竿,用竹竿35~40捆/667 m2(3 500~4 000棵/667 m2);在苗期搭架后5 d浇灌第一水,并追施硫铵10 g,如有杂草,进行人工除草或用24%烯草酮+40%灭草松药剂防治;在初花期(7月初)浇灌第二水,并追施平衡肥(N、P、K含量各20%)10 g;在盛花期(7月中旬)浇灌第三水,并追施高钾肥10 g;在雨水偏大或浇灌后重点防治锈病,喷施5%苯醚甲环唑药剂,使用年限达3年以上的架杆,在豇豆爬满架后施用20%咪鲜胺防治炭疽病。

7月中旬至8月中旬适时采收。及时采摘底角,否则会造成腐烂,影响产量,因为底部产量占总产量的50%。

收获后,选择地势较高、宽敞向阳的水泥路面,摊开晾晒1 d后进行机器脱粒,随后人工挑选或机器色选比重,等待收购。

2   设施冷棚豇豆生产技术

2.1   提早扣棚膜

冷棚农膜往往会选择EVA膜或是Po膜,这两种农膜本身的保温性和透光性较强,还具有耐老化及流滴性强的优点。无论是进行三、四膜定植还是进行二膜定植,都应在春节前对棚体进行加固,并扣上棚膜。三、四膜定植需要提前吊上棚内的二膜,提早将地化开,升高温度。在定植前,再次拉紧和加固地描线和压膜绳,避免风雪造成棚膜或棚体的损坏[1]。

2.2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高产抗病、早熟、适合性强的优良品种。

2.3   培育壮苗

春茬必须做好育苗工作,秋茬直接进行播种。育苗的时候可以合理运用工厂化育和营养钵自育两种方式。无论选择哪种方式,在定植前7 d都需要做好低温炼苗,棚室白天温度20~25 ℃,夜间温度8~10 ℃,防止徒长,促进根系发育。

2.4   整地施肥做床

做好整地和施底肥的工作,在保证农家肥充分腐熟的情况下保证其施肥量,施肥时运用四肥一体的方式,即有机肥、无机肥、矿物质肥和生物菌肥。

施充分腐熟有机肥5 000 kg/667 m2、硫酸钾型复合肥50 kg/667 m2、中微量元素矿物质肥20 kg/667 m2、生物肥40 kg/667 m2。在旋地后做床,施足底肥后再次旋地做床,铺设滴灌或微喷后覆盖地膜,床的高度为20~25 cm,床和过道为1.2 m,床的宽度80~90 cm。春季用白膜,提高地温,促进缓苗;秋季用黑膜,保湿除草。

2.5   田间栽培管理

2.5.1   适时定植

棚室地温在12~13 ℃时便能定植,在3月下旬进行三、四膜定植,二膜可以在4月上旬或中旬进行,避免出现冻害。行距60 cm,株距30 cm,定植密度3 500~3 800穴/667 m2,两株/穴,密度不能过大,以防徒长,落花落荚。

2.5.2   吊蔓整枝

吊绳需要和床上横拉线连接或是插到床内中去,不能直接绑在植株上,避免将植株刮掉。主蔓长至1.7~2.0 m掐尖,避免出现徒长的情况。在顶部到棚面距离为20 cm时掐尖,避免出现过度繁茂的枝叶,从而影响植株的光照。

2.5.3   温度管理

在定植后到缓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8~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 ℃;缓苗后到开花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0~25 ℃,夜晚温度控制在10~15 ℃;开花期间温度不能太高,白天温度控制在23~26 ℃,等到豆荚长到7~10 cm,需要浇水追肥,提高棚内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温度控制在12~15 ℃。

2.5.4   水肥管理

若是早春进行栽培,需要在定植前7 d浇足水,定植时少浇水,避免出现地温降低的情况。在晚春茬和秋茬定植的时候浇足水,缓苗时必须保证水充足的,不合理地浇水会导致生长延迟,出现落花或落荚的情况。浇水时需要等到豆荚7~10 cm时再追水和追肥,追肥时尽量选择复合肥和水溶性速溶肥、含磷量较高的肥料。

一般7~10 d浇水追肥一次,冲施10 kg/667 m2,长势旺盛后4~6 d进行一次浇水和追肥。合理使用叶面肥,在生育期间需要喷施3~4次硼肥、钼肥及磷酸二氢钾,促进开花结荚,防止植株早衰。

2.5.5   适时采收

嫩荚成熟后必须及时采收。在结荚初期每2 d进行一次采收,到结荚盛期时每天进行一次采收,必须保证其品质。在采收时,保护好幼花蕾,确保其不受损伤,从而切实提高产量[2]。

2.6   病虫害防治

2.6.1   农业防治

①保证合理轮作,根据需要和非豆科的作物轮作。②因地制宜选择抗病能力较出色的品种,并消毒种子,避免出现种子带菌的情况。③高垄栽培,地膜覆盖,保证苗壮没有病虫,增施生物有机肥、农家肥及磷钾肥,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④)做好温度和湿度的管理。利用保温和放风的方式进行温度和湿度的调节。⑤根据农事操作,及时清除生病的叶子、花及豆荚,保证棚内的整洁,降低病源出现的概率[3-4]。

2.6.2   物理防治

在棚室内分别张挂(25 cm×40 cm)/667 m2的黄板30块、(25 cm×40 cm)/667 m2的蓝板15块。

2.6.3   化学防治

间隔2~3 d使用苦参碱+阿维菌素,连喷两次,有效防治白粉虱、蚜虫、红蜘蛛等;间隔5~7 d使用1次灭蝇胺,连喷两次,有效防治斑潜蝇。

3   彰武县豇豆种植效益可行性分析

3.1   以庭院制种为例

种植豇豆成本大约380元/667 m2(其中搭架竹竿1 000元/667 m2可使用6年,折合每年170元/667 m2;化肥、农药130元/667 m2;种子折算80元/667 m2),按照平均产量300 g/667 m2、回收保底价20元/kg计算,收益为3 000元/667 m2,纯利润2 620元/667 m2。

3.2   以大田制种为例

种植豇豆成本大约1 030元/667 m2(其中搭架竹竿1 000元/667 m2,可使用6年,折合每年170元/667 m2;化肥、农药140元/667 m2;人工500元/667 m2;滴灌和地膜140元/667 m2;种子折算80元/667 m2),按照平均产量250 g/667 m2、回收保底价20元/kg计算,收益为2 500元/667 m2,纯利润为1 470元/667 m2[5]。

3.3   以大田鲜食为例

种植豇豆成本大约1 600元/667 m2(其中搭架竹竿1 000元/667 m2可使用6年,折合每年170元/667 m2;化肥、农药140元/667 m2;人工1 000元/667 m2;滴灌和地膜140元/667 m2;1.5 kg种子150元/667 m2),按照平均产量5 000 g/667 m2、市场价格2元/kg计算,收益为5 000元/667 m2,纯利润为3 400元/667 m2[6]。

3.4   以设施冷棚鮮食为例

种植豇豆成本大约2 400元/667 m2(其中搭架竹竿50元/667 m2;化肥、农药约为260元/667 m2;人工约1 800元/667 m2;滴灌和地膜140元/667 m2;1.5 kg种子150元/667 m2),按照平均产量3 000左右、市场价格3.6元/kg计算,收益为5 400元/667 m2左右,纯利润为3 000元/667 m2。

4   结语

2021年,彰武县遭受到严重旱灾,玉米、花生等作物受灾面积较大,农户损失惨重,但在大旱之年,豇豆产业凸显出了农户不减收反而增收的效果,地域现有的产业基础、公司的保底订单收购及豇豆产业的发展趋势为农户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豇豆产业将作为彰武县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作物之一。

参考文献:

[ 1 ] 王承芳.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9(16):75,77.

[ 2 ] 韩兵.豇豆高产栽培技术浅析[J].农业工程技术,2016(17):62.

[ 3 ] 冯敏华.无公害春豇豆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3(17):123-124.

[ 4 ] 李仕宏.春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9(8):26,29.

[ 5 ] 罗成祝,邓彩联,黄健新.豇豆无公害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科学,2008(5):88,95.

[ 6 ] 吕爱芹,尹守恒,陈中府,等.豇豆无公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05(9):4.

猜你喜欢

豇豆栽培技术生产
豇豆先生变魔术
豇豆魔王
注意注意!吸管来袭
2017年农药生产企业新增生产地址备案名单
腌酸豇豆
食品与水
观察日记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