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研究

2021-11-11潘启航

种子科技 2021年18期
关键词:天麻栽培技术

潘启航

摘    要: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与经济快速发展,中药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一些中药材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其中就包括天麻。在近几年医疗事业现代化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天麻有了一定的了解,开始大量挖掘野生天麻,这就导致野生天麻数量快速下降。如今天麻只能通过种植的方式保持基本供输,但是单纯地种植天麻,其经济效益有局限性,因此天麻林下栽培技术应运而生,通过合理的方式提高天麻种植经济效益,并保证天麻的出产率与质量。分析了林下种植天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重点论述了天麻林下栽培技术,希望可以为广大种植户带来帮助。

关键词:天麻;林下种植;栽培技术

文章编号:1005-2690(2021)18-0040-02       中国图书分类号:S567.239       文献标志码:B

天麻具有治疗头痛眩晕、肢体麻木、小儿惊风、癫痫等病症功效。近年来,人们大量挖掘野生天麻,导致其数量急剧下降。若要保证天麻供应量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就需要通过人工种植来提高产量,逐渐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线。为了进一步提升天麻种植带来的经济效益,还出现了天麻林下种植,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还可以保证在养殖过程中提升天麻质量。

1   林下种植天麻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我国土地资源较为丰富,但是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大片土地被商业化应用,导致农耕土地保有量下降。近几年我国一直在大力推行退耕还林,使得林业资源不断扩张,有效提高了我国森林覆盖率,并且依靠森林提高了地区经济效益与保护了生态环境。

为了进一步提高地区经济效益,各地区就将天麻养殖转向了林下种植。森林环境有利于天麻生长,同时林下种植的天麻质量也明显提升,因此天麻林下种植就被广泛应用[1]。

1.1   林下种植可行性

众所周知,在近几年退耕还林政策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我国森林覆盖率呈现出快速上升的趋势,通过退耕还林有效提高了生态环境质量,特别是森林中的空气质量更是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部分地区的森林形成了其独有的生态体系,其中气候、温度、湿度都十分利于植物生长。开展林下种植可以进一步降低土地资源的消耗,提升植物生长效率与质量。

1.2   林下种植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合理应用已经成为了我国有关部门关注的焦点。在当前社会发展背景下,资源浪费会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同时还会对地区长远发展带来影响。

虽然近几年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展开了天麻人工种植工作,但是通过对项目盈利与投入进行分析发现,大多数人工天麻种植都处在亏损状态。传统人工种植需要消耗大量土地资源,种植大棚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当务之急就是寻找合理的种植方式,减少成本支出,并控制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因此林下种植技术应运而生,通过林下种植可以降低对土地资源的消耗,同时森林中的环境也十分适宜天麻生长,在种植过程中无须搭建养殖大棚,有效减少了成本,提高天麻种植质量与效率,同时也为种植业现代化发展带来了帮助。

2   天麻植物的生理习性

天麻属于多年生草本植物,通过其颜色可以分成4种不同的类型,分别是红天麻、绿天麻、黄天麻和乌天麻。

野生天麻一般生长在环境凉爽湿润的地区,以土地中的腐蚀物为肥料。为了进一步提高天麻质量,并保证养殖天麻的效果能与野生天麻相似,需要针对以上特点设计相应的养殖环境。树林中的温度与湿度适宜天麻生长。一定要合理选择养殖地区,因为养殖地区若是温度经常超过28 ℃,会导致天麻停止生长;若是温度低于15 ℃,天麻的生长就会放缓。林下种植能够提高天麻生长效率与质量,但是对养殖环境与地区的要求十分严格[2]。

3   天麻林下栽培技术

3.1   菌材的选择

只有选择好菌材,才能有效提升天麻的生长效率与质量。在深入探索总结的过程中了解到,有很多阔叶树都能当作培养蜜环菌的材料。在进一步技术优化与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将白栎、麻栎、樱桃等当作菌材。在实际工作中,选择直径在2~4 cm的菌枝,将其斜切成为8~15 cm的小段,选择径粗在5~12 cm的树枝作菌棒,并通过人工的方式将其锯成20~25 cm的小段,每隔5~7 cm砍一鱼鳞口,深达木质约3 mm以备用[3]。

3.2   栽培技术和栽后管理

3.2.1   选择地块

为保证天麻健康生长,应提升天麻林下种植质量,在栽培前应合理选择地块,为后续种植打下基础。一般情况下,技术人员会在地块选择时挑选一些排水性较强、土质较为松软、土壤层较厚且伴有腐殖土或沙壤土的土地,十分利于天麻的生长。与此同时,在种植前还需注意结合环境因素,应选择森林郁闭度在50%~70%,“七荫三阳”的林下空闲地,坡度为5°~10°[4]。

3.2.2   天麻栽种的选择

若要保证天麻能够稳定生长,在种植过程前还需要把控其品质。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林下种植的天麻质量能够与野生天麻相近,在选种时选择抵抗力强,且形状与野生天麻形状类似的种子进行种植。通常情况下,选择新鲜且无病害的红天麻或乌天麻。种植时间也需要在規定时间段内,主要种植时间为以下两个阶段,分别是5月上旬到6月上旬之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之间。

3.3   常用的栽培方式

3.3.1   做畦式栽培

在这一栽培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技术人员通常会设计床宽、长度、步道沟宽,床宽1.5~2 m、长度20 m、步道沟宽0.5 m,随后将培育好的天麻土放在床两侧,并为栽植床铺设一层菌棒,在中间还会留出缝隙并用培养料填平。

当以上准备工作结束后,在上面摆放直径为4~6 cm的细菌棒,摆放间隔为3~5 cm,同时在菌材两边分别放置一个麻种,麻种之间的距离为13 cm,在间隔的同时还要保证其紧贴菌材。在菌材摆放过程中需要注意菌材数量,最好每1根菌材的麻种要控制在8~10个,并放置3~4袋蜜环菌,工作完成后再盖上2~3 cm的树叶[5]。

3.3.2   挖坑式栽培

这一栽培技术的应用需要技术人员先挖掘60 cm×45 cm×15 cm的深坑,随后在地面铺设1 cm的树叶,并在树叶上放置8~12根菌棒。当准备工作完成后,就可以放置天麻。

在种植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周边环境问题,保证环境整洁,为天麻营造出良好生长环境。这一栽培方式相对简单,且栽培后的天麻成活率也很高,因此被广泛应用到天麻林下种植中。

3.3.3   树桩式栽培

该栽培方式较为简便,且栽培过程中无须挖掘深坑,十分适于普通技术人员应用。在树桩式栽培技术应用过程中,选择就地取材的方式进行栽培,通过这样的方式降低栽培成本支出,提高天麻种植效率与质量。在种植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对树桩进行挖掘,即沿着树桩周围根系挖沟,深度控制在15~20 cm即可,随后将培养好的菌枝放入沟中就可以种植天麻,并在其上方覆盖树叶[6]。

3.3.4   虫害和鼠害预防

在天麻林下栽培过程中,虽然要重点关注种植方式及相应的气候条件,但是要想真正保证天麻的正常生长,还要重视虫害和鼠害的预防,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天麻林下栽培质量。

3.3.4.1    虫害预防

虫害主要是蛴螬和蚂蚁。在种植前对蚂蚁进行杀灭,将药物放在蚂蚁活动的区域进行毒杀。蛴螬防治主要是利用杀虫灯杀死成虫,以降低蛴螬对天麻的影响。

3.3.4.2    鼠害预防

粉鼠对天麻危害较大,十分喜欢在天麻窖内打隧道,会导致蜜环菌与天麻的共生关系受到影响,同時粉鼠还会咬食天麻,进而引发天麻病害。在种植过程中就需要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法,例如用食物引诱的方式消灭粉鼠,以保证天麻的正常生长[7]。

4   结束语

天麻林下种植的优势有很多。在当前天麻需求量不断攀升的背景下,各地需要应用林下种植技术,同时要在发展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制订相应种植计划,以保证林下种植为种植业发展带来帮助。最重要的是一定要保证林下种植的环境适宜。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天麻才能更健康地生长,进而提高其生长效率与质量,为我国医疗行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药材原料,同时为地区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 1 ] 刘振花.阜新地区林下栽培天麻技术探析[J].防护林科技,2019(6):85-86.

[ 2 ] 赵鲲,曲宾,李贺洋,等.长白山乌×红杂交天麻林下无性繁殖高产栽培技术推广[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9):120,122.

[ 3 ] 王永生.高寒山区林下天麻种植技术[J].乡村科技,2020(1):104-105.

[ 4 ] 蒙琳.天麻环境习性分析及栽培方法研究[J].农家科技(下旬刊),2019(11):83.

[ 5 ] 刘天睿,陈向东,王忠巧,等.天麻研究进展及产业发展建议[J].中国现代中药,2020,22(4):647-651.

[ 6 ] 查孝柱,王德群,毛小明,等.天麻生产与资源和技术的关系[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19,31(2):9-10,24.

[ 7 ] 胡枫.天麻林下种植技术[J].现代园艺,2020(2):26.

猜你喜欢

天麻栽培技术
天麻无根无叶也能活
天麻蜂蜜膏,头痛失眠都能用
2018年天麻市场行情看好
2018年天麻市场行情看好
吃天麻后别开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