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旅融合背景下宁波市博物馆研学教育初探

2021-11-11丁洁雯

宁波通讯·综合版 2021年8期
关键词:宁波市研学博物馆

丁洁雯

早在2015年,国家文物局、教育部等部门就已联合发文,认定203家博物馆、纪念馆为研学实践基地。2016年,国家文物局又委托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湖北等省文物局开展博物馆青少年教育功能提升活动,要求建立各省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资源项目库,推进博物馆研学活动的开展。2017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相关文件,要求充分利用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规划设计专题研学旅游线路。在顶层设计推动下,博物馆研学从教育活动开展的物质载体,到课程内容的研发设计,再到“游”“学”合一、文旅结合,已基本进入轨道,成为博物馆教育中的重要项目,亦是宁波市博物馆未来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博物馆研学概念梳理及其特征分析

博物馆研学,是由教育和文旅等部门联合发起,立足于博物馆资源,让中小学生以集体参与的方式,在博物馆场所开展研究性学习与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教育活动。根据教育部2020年统计数据,“十三五”期间,已遴选出622个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和营地,开发出6397门研学实践课程和7351条精品线路,其中约有220家博物馆(纪念馆、科技馆)入选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作为“学”与“研”有机融合的博物馆研学,已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和民众参与的重要文化项目。

博物馆研学在研学旅行体系中独具特色。2015年施行的《博物馆条例》明确指出,教育功能在博物馆功能体系中是极为重要的一环。而博物馆研学教育的施教人员、受教群体、研学内容等均相对成熟。博物馆宣教部工作人员负责施教,社会公众尤其是未成年人是主要受教群体,教育内容以博物馆展陈为主线,通过对主题陈列历史脉络的梳理和具体藏品的品鉴学习,传播与弘扬历史知识和传统文化。教育途径则有现场讲解、专题讲座以及各类体验性活动与互动交流等。博物馆内的社教教室与活动区域、展厅空间等则共同构成了研学教育环境。通过各元素的组合,基本构成相对独立的教育体系。同时,博物馆研学教育还独具优势: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为社会公众提供平等的共享文化资源的机会;内容丰富多彩,涵盖社会历史、艺术、自然科技、地域民俗等,并可随着临展、特展的引进常换常新;具有自由开放的教育环境,将教育与旅游有机结合,可在互动游览中学习等。

宁波市博物馆研学教育推行现状概述

近年来,宁波博物馆研学教育已取得初步成果。2019年,宁波共有4家博物馆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第一批),分别为河姆渡遗址博物馆、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宁波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其中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和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均被列为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此外鄞州区的雪菜博物馆、慈溪市的徐福红木博物馆、奉化区博物馆等被列为宁波市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2020年,宁波市教育局发起宁波市首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精品线路评选活动,设计出八条研学线路,其中天一阁、保国寺、宁波博物馆、宁波帮博物馆、上林湖越窑青瓷博物馆、宁波中国港口博物馆等在其列。

在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研学课程分为四大板块,通过参观游览、知识竞答、搭建模型、拓展活动四个板块的有机组成,让學生在游览中学习古建筑知识,在体验中感受榫卯结构的智慧,在拓展中体验研学的魅力与活力。保国寺古建筑博物馆以独具特色的研学课程,成为宁波市博物馆研学教育的先行者。

宁波市博物馆研学教育推进的策略分析

根据宁波市文物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目前全市备案博物馆总数为57家,其中国家一二三级博物馆总量为13家。但这些博物馆中,已启动博物馆研学教育,且成效显著的并不多。博物馆研学教育的进一步提升发展势在必行,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工作。

进一步丰盈博物馆研学的主题和内容。通常而言,博物馆研学的主题决定于其馆藏资源及其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与价值。应进一步深入开展对馆藏资源的整理研究、文化梳理,厘清不同的主题及其发展脉络,为研学教育的开展提供理论基础与谋划方向。同时,馆内引进的临展和特展也可成为研学主题和内容的重要构成。临展和特展展出周期相对较短,主题和内容相对灵活多变,是博物馆研学教育的有益补充。

进一步加强研学课程的设计开发。研学课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参与度直接影响着博物馆研学教育的质量。专业的研学课程更能体现博物馆研学的教育属性。建议研学课程的设计开发参照“前置课程+实地探访+体验式课程”的模式展开。紧密围绕研学主题,做好前期知识储备;以趣味性、参与度高的实地探访,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的了解和认知;在体验式课程中,进一步升华提炼,实现研学效果最大化。

进一步拓展博物馆研学教育的外延。博物馆作为文化遗产展示与宣传的重要阵地,其教育活动不应局限于场馆之内,而应将全大市文物资源融进其研学教育体系之中。宁波市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宁波跻身世界文化遗产城市行列;2016年,上林湖越窑遗址、永丰库遗址、天童寺、保国寺被列入“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点。全市各级文物保护单位(点)总量达611处,其中国保单位33处、省保单位87处、市保单位10处、区县(市)保单位481处,另有文物保护点1087处、“三普”(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登录点6349处。各博物馆应立足自身特色,梳理匹配相契合的文化遗产资源,将研学教育从馆内延伸到馆外,更好地推进城市文脉与历史文化的传承与教育。

进一步提升博物馆研学教育队伍建设。专业的施教队伍是研学教育质量的保障。建议立足于博物馆宣教和科研专业人员,组建和培养一支研学教育队伍,既能开展生动的现场讲解和参与性活动,又能开设专业的专题知识讲座。同时加强施教人员的继续教育,通过“导师制”“培训制”“人才引进制”等系统提升措施,鼓励施教人员钻研业务、提升专业素养,以扎实的理论基础、渊博的历史文化知识,开展优质的博物馆研学教育活动。

进一步推进研学教育产品研发。结合研学教育课程,适时开发专题研学教材、模具、绘本、文创产品等,成为研学教育的有益补充,让博物馆研学课程更具特色与趣味,并通过代表性教育产品打响研学教育品牌,让博物馆研学教育走进更多人的生活。

(作者单位:宁波市文化遗产管理研究院)责任编辑:杨 芝

猜你喜欢

宁波市研学博物馆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一图看懂2020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博物馆
一图看懂2019年宁波市政府工作报告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露天博物馆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宁波市中城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