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苦杜甫的前半生其实很潇洒

2021-11-11樊登

新晨 2021年9期
关键词:写诗杜甫李白

各位好,今天要讲的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杜甫,我手上拿的这本书是冯至先生的《杜甫传》。冯至先生是西南联大的教授,他写过一句诗:“携妻抱女流离日,始信少陵字字真。”那时候,他跟随着西南联大颠沛流离,带着自己的孩子躲避战乱,很像杜甫流亡的感觉,所以,他能够感受到杜少陵(杜甫字少陵)写的每一个字都是饱含血泪的。

杜甫出生在河南巩县,但经常自称是“京兆人”,“京兆”就是西安。杜甫的祖上是晋代的名将,叫杜预,他是杜预的第十三代孙。杜甫的祖父叫杜审言,也是个著名诗人,《唐诗三百首》里也有他的诗句。杜甫的爸爸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奉天就在今天陕西乾县乾陵那个地方。

杜甫是公元712年出生的,公元770年去世,享年五十九岁。他们家一直有写诗的传统,所以杜甫曾跟他的孩子们说“诗是吾家事”——写诗这种事是咱们家自己的事,所以子孙们一定要爱写诗。

杜甫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父亲在外为官,他是跟着在洛阳的姑妈长大的。

六岁时,杜甫就在大街上见过公孙大娘舞剑器。什么叫作“舞剑器”?当时有一种“剑器浑脱舞”,用舞剑的方式来表达战场上的感觉。公孙大娘和她的弟子在当时是非常有名的“剑器浑脱舞”表演艺术家。据说,草圣张旭写的草书,就是受到了公孙大娘舞剑器的启发。

七岁时,杜甫就作了凤凰诗,这说明他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开蒙会写诗了。杜甫九岁的时候,书法已经练得相当不错了。

他写过一首上树诗,特别有意思。我们一想到杜甫,就觉得他体弱多病,是《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里的样子,但其实杜甫年轻时是相当有活力的一个人。他在这首上树诗里说:“忆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黄犊走复来。庭前八月梨枣熟,一日上树能千回。”他晚年回忆自己十四五岁的时候一天上树能上一千多次,这说明他那时候身体其实是很好的。

724年前后,唐玄宗和大臣们都在洛阳待着,所以洛阳有很多名士。那时候,杜甫因为家里也是做官的,所以,他跟着别人进出过岐王李范的宅子,去过玄宗宠臣崔涤,也就是崔九的家里,他在那儿还见过著名的歌唱艺术家李龟年。所以,杜甫小时候是见过世面的,因为他是官宦家的孩子,在洛阳待的时间很多。

成年后,杜甫开始了自己的壮游时期。为什么叫“壮游”呢?那时候的孩子没有九年制义务教育,很多人有大量的时间走四方,到处走、到处看。那时刚好赶上开元盛世,杜甫曾经写过一首诗:“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就是说那时候社会治安很好,都很有钱。所以开元盛世的时候,大家都出去漫游,到处走。

杜甫的第一次壮游就是沿着运河往下走。他沿着运河一路下去,到了淮阴、扬州,然后到江南那些富庶的地方去看。他还去了天姥山,就是李白写的“天姥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他还到了南京,这是杜甫人生当中唯一一次到江南去壮游。

这一趟杜甫玩了多长时间呢?现在的孩子听了肯定会特别羡慕。这一趟走出去,就是三四年的时间。三四年以后,到了735年,因为他要考进士,所以就回到了巩县,结果一考就落榜了。杜甫也不在乎,因为他觉得人生还有大把的光阴可以挥霍,自己有才,不要紧,总有一天能够考得上。这是杜甫的第一次落榜。

杜甫落榜以后就立刻出去玩了。他后来写过一首诗,就是回忆年轻时壮游的经历的。诗里有一句名言,叫“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就是他在齐、赵之间到处放荡,到处玩,因为他有钱,是富二代,所以没关系。杜甫二十八九岁的时候,写了《望岳》这首诗:“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最后一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最有名。杜甫在那个时候是有气魄的。

那时候杜甫的生活很好,他的父亲在做兖州司马。杜甫那时候“骑胡马、挟长弓,箭不虚发”,能文能武。那时候的那种弓非常长,拉起来需要使很大的劲,所以,杜甫的力气很大,能够箭不虚发地射鸟。那时候,杜甫就是整天玩。与此同时,因为唐玄宗创造了开元盛世,就有点狂了,开始到处发动战争,当时,整个国家处于一种用武力去不断拓展的氛围当中。

再好的经济也经不起打仗。在这个氛围之下,老百姓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糟糕,整个国势开始往下走,杜甫的命运也开始发生转变。在十年壮游以后,杜甫回到了首阳山下,挖了几个窑洞,在这个地方住了下来,他在首阳山下的住处叫“尸乡土室”。住在尸乡土室的这一段时间里,他结婚了。杜甫结婚的具体时间不可考,但是大概就是在这个时候,他建立了家庭,结束了十年漫游。这个过程当中的亮点,是744年的时候他遇见李白。

杜甫遇见李白的时候,李白已经四十四岁了。李白比杜甫大十来岁,是非常潇洒的一个人。李白学剑学了很多年,是《侠客行》中“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的那种感觉。那时候,李白带着杜甫整天折腾什么呢?就是寻道、求仙。杜甫给李白写了特别多的诗,两个人整天游猎、访道、饮酒、作诗、感怀,其实也就是抱怨时事,因为当时发生了特别多的战争。

后来,杜甫要西去长安,李白要准备重游江东,两个人就在兖州城东的石门分手,谁知这一别就是终身。

临别的时候,李白给杜甫写了一首诗,叫《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这首诗当然写得很好:“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以后你们跟别人告别的时候,就可以用最后这句“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李白毫无牵挂,感觉对杜甫没什么感情,当然,这是我们的感觉。那时候,李白整天向孟浩然表达自己对他的喜爱,“吾爱孟夫子”,是一种特别深的感情,但是对杜甫其實一般。杜甫这一辈子却放不下李白,经常思李白、想李白,想李白今天在哪儿,明天在哪儿,甚至后来他以为李白死了,还写了很多悼亡诗来纪念李白。

在那一段时间里,李白、杜甫这两个人都未封神,就是一个不是诗仙,另外一个也不是诗圣。那时候,杜甫甚至只把李白比作南朝的诗人阴铿。结果越往后,杜甫越觉得李白厉害,在长安的时候,他就写过“白也诗无敌”,说李白写诗是无敌的。在秦州的时候,杜甫写了“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这都是杜甫对李白的称赞。在成都的时候,杜甫又写了“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这些诗句都是他对李白的种种怀念。

(本文为樊登讲书《诗圣杜甫:以清苦一生,写就绝世诗史》节选。)

猜你喜欢

写诗杜甫李白
登高
为你写诗
区别
读诗十二法
诗仙李白的归宿
成熟的写诗
绝句
倒下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