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普瑞酮治疗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分析

2021-11-11张秀阳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9期
关键词:螺杆菌胃炎因子

张秀阳

慢性胃炎是指胃黏膜萎缩性改变的一种慢性病变,主要原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情绪和饮食不当,是临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1]。由于老年人更易受到代谢能力下降的影响,老年人胃肠道疾病占总人数的65%以上,患者在发病初期可能出现腹胀、恶心,或反酸等消化不良症状,在老年人群中出现症状较多[2]。患者胃炎发病后,应进行有效的治疗,防止出现胃癌等严重并发症,威胁生命安全,药物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过去主要用西咪替丁治疗。然而,有研究指出,其疗效有限,安全性较差,易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近年有研究指出,作为胃黏膜保护剂之一的替普瑞酮,具有广谱抗溃疡和胃黏膜修复作用,具有良好的治疗价值[3]。作者选取患有慢性胃炎的老年患者作为试验对象,对患者实施替普瑞酮治疗,观察分析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1 年1 月在辽阳县中心医院呼吸消化综合内科收治的60 例老年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0 例。对照组男13 例,女17 例;年龄57.29~72.35 岁,平均年龄(65.24±2.66)岁。试验组男14 例,女16 例;年龄56.39~72.39 岁,平均年龄(64.43±2.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腹胀、打嗝,临床结合胃镜、病理活检等检查,结果诊断为老年慢性胃炎;所有患者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患者自愿接受临床研究。患者年龄>50 岁,无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自愿参加。

1.3 排除标准 排除近期服用过质子泵抑制剂,或者胃黏膜保护剂的患者;排除有心、肝、肺等疾病,或者存在恶性肿瘤,以及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排除存在有认知功能障碍,或者智力障碍者;排除有临床资料不全者,排除存在消化道出血,或者溃疡病者;排除哺乳期妇女;排除存在胃食管反流、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以及不愿意参加者。

1.3 方法 对患者进行清淡饮食教育,患者积极配合,指导其保持规律休息,并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对照组采用西咪替丁(特一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3010,规格:0.2 g)口服治疗,0.2 g/次,2 次/d,疗程为2 周。试验组选用替普瑞酮[卫材(中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656,规格:50 mg]口服治疗,50 mg/次,3 次/d,分别于早餐、午餐、晚餐后服用,疗程为2 周。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①疗效判定标准:显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检查胃黏膜水肿、充血消失,溃疡消失,但炎症仍存在;有效为患者临床症状全部明显改善,胃镜检查显示患者胃黏膜水肿、溃疡面积与充血范围较治疗前缩小>60%;无效为患者未达到上述标准,溃疡面积缩小<60%。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②临床症状积分:观察患者治疗后出现嗳气、腹胀,或者是否出现上腹部烧灼感评分。患者无症状得分为1 分;患者偶发伴轻度临床症状得分为2 分;患者频发伴中度临床症状得分为3 分;患者常伴有上述重度临床症状,对其生活有难以忍受的显著影响,得4 分,症状之和即为总分,分数越高,表明患者病情越严重。③血清炎症因子检测:收集所有患者外周静脉血5 ml,离心分离,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白细胞介素-6 和肿瘤坏死因子-α。④不良反应:比较治疗过程中出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皮疹、头痛、口渴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试验组患者治疗第1、2、3 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试验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ng/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比较 (,ng/L)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n(%)]

3 讨论

慢性胃炎为临床上的常见疾病,由于工作压力大,饮食不规律,该病近几年的发病率逐年增加,该病的主要发病机制为胃黏膜处出现的慢性浅表性炎症,其在临床上很常见,主要与患者过量饮酒、频繁饮用浓咖啡等不良饮食习惯有关,还和患者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吸烟、及长期精神状态不佳有关,导致部分严重患者胃黏膜出现炎性细胞浸润,并且伴有出血、充血等症状,还可能导致胃部不典型增生和黏膜肠化生等,严重者出现胃癌癌前病变,其包括多灶性萎缩胃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萎缩胃炎[4,5]。前者多经胃镜和胃黏膜活检确诊。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一个病因,出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胃炎复发率高,难以治愈,临床一般采用四联疗法根除幽门螺杆菌,但患者会出现耐药性,导致幽门螺杆菌根除率逐渐下降[5,6]。替普瑞酮和奥美拉唑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替普瑞酮的药理作用,主要为抗溃疡,同时促进胃黏膜高分子糖蛋白合成,促进胃黏膜高分子糖蛋白修复因子合成,提高胃黏膜防御能力,其能维持胃黏膜增生区稳定性,能促进胃黏膜前列腺素合成[7,8]。在替普瑞酮的治疗下的患者血浆比粘度和红细胞压积下降,改善其胃黏膜循环障碍,患者胃部血流量增加,萎缩的腺体能得到有效改善。替普瑞酮的主要作用是,改善患者胃黏膜循环障碍,阻断胃黏膜萎缩发展[9,10]。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用替普瑞酮能有效提高慢性胃炎患者疗效。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第1、2、3 周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白细胞介素-6(6.02±0.55)ng/L、肿瘤坏死因子-α(1.98±0.12)ng/L 均低于对照组的(7.86±0.53)、(2.45±0.21)ng/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6.67%低于对照组的3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普瑞酮能有效增加患者胃黏膜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促进胃黏液分泌,增加胃黏膜环氧合酶合成,刺激内源性前列腺素的产生,减轻胃黏膜的损伤,以及盐酸等对患者胃黏膜的影响,临床研究发现,替普瑞酮能减轻患者的胃黏膜损伤,保持胃黏膜中己糖胺含量,减轻其炎症反应,增加血流量,维持胃黏膜增殖细胞数量,促进胃黏膜快速损伤愈合,从而调理患者胃部黏膜功能,达到治疗胃部炎症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所述,替普瑞酮对老年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减轻患者的临床不良反应,改善患者症状,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螺杆菌胃炎因子
中药治疗猪慢性胃炎病的研究
我刊2021年影响因子年报
容易导致慢性胃炎的六件事要知道
中西医联合治疗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疗效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187例消化性溃疡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体会
反流性胃炎的中医治疗效果分析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影响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