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区域视角下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产出的困境及变革路径
——基于湖南省怀化市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实践

2021-11-11肖龙飞谢宜璋赵国成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9期
关键词:怀化市专利申请代理

肖龙飞,谢宜璋,赵国成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 200240)

1 研究背景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中小企业发展迅速,成为推动我国创新型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经济改革的主要推动力量,在扩大就业、促进科技创新、市场经济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的特殊背景下,受经济下行的影响,尤其是“新冠”疫情的冲击,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发展面临阻碍。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扎实做好“六稳”的基础上,提出了“六保”的新任务,强调要保中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生存发展[1]。中小企业在当前形势下能否摆脱各种经济风险的影响,永葆核心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企业是否能够真正打造并提升自身软实力。专利质量是企业创新发展的生命线[2],也是企业在科技革命中的实力体现。因此,加快中小企业专利布局并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与服务,积极推进中小企业的专利软实力建设是我国中小企业在经济下行的影响下仍能保持长期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

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由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转变的特殊时期,如何推动专利质量、数量的协调发展是当前我国知识产权系统面临的重大课题[3]。从区域视角来看,我国不同地区的中小企业专利发展差异很大,高质量专利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深圳等创新集群的中心城市[4],四五线城市的中小企业专利发展仍停留在起步阶段。值得深思的问题是阻碍我国四五线城市中小企业产出高质量专利的症结何在,如何布局才能够更好地推动中小企业专利数量、质量的双向提升。

基于上述问题,本文以湖南省怀化市企业专利申请情况为例进行实证性研究,选取湖南省怀化市的理由在于:其一,湖南省怀化市自2018 年对现有中小企业专利申请帮扶模式进行改革,通过颁布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校科研团队助推怀化市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成效显著,具有典型性。其二,湖南省怀化市位处我国中南部地区,其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与我国其他非发达地区省市中小企业的发展情况具有相似之处,具备我国四五线城市的普遍特性。其三,笔者所在课题团队全程跟踪并深度参与了湖南省怀化市帮扶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改革实效,对湖南省怀化市进行研究具有便利性。因此,本文拟通过个案研究的方式对我国四五线城市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现状进行360 度扫描,从而实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定性或定量分析[5]。具体而言,本文通过剖析原有范式下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困境,进而提出通过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校科研团队,以构建“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破解当前我国非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科研能力弱、区域高科技人才失衡所导致的高质量专利申请困局,以期为我国新形势下推进中小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2 原有范式下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困境及其原因分析

助力中小企业拥有高质量专利,完成将创新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实现从要素驱动模式向创新驱动模式的转型是一项多主体协同参与的复杂过程。原有范式下,我国中小企业专利申请模式主要通过政府政策引领、中小企业自主专利布局和专利代理机构提供专利申请服务来实现。过往经验表明,以政府扶持、专利代理机构代理申请的促进企业专利申请模式能够在短期内快速提升我国企业的专利数量,但在专利质量方面收效甚微[6]。目前,对于专利质量主要有三种评价依据:第一,专利的市场价值越高,则专利质量越高,可以用知识产权融资来作为专利市场价值的量化标准之一[7]。第二,专利质量指专利是否满足法定授权之要件以及对技术指标的描述是否充分,即体现为专利的授权与否[8]。第三,以专利的客体质量进行认定,即发明的技术先进性和重要性[9]。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2017 年怀化市专利授权总量(含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为886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仅有67 件[10],专利质押融资1.03 亿元[11],在湖南省各地区排名靠后。本部分将结合湖南省怀化市的实地调研情况,具体分析原有范式下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困境。

2.1 中小企业层面

依据2017 年全国各省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统计结果,湖南省高新技术企业总量(3211 家)不足广东省总量(33356 家)的1/10,怀化市高新技术企业总量(55 家)与长沙市总量(1594 家)差距显著[12]。是否拥有专利是高新技术企业评选的主要标准[13]。通过对怀化市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发现,怀化市企业主要是以代加工式传统制造业、养殖业和农业为主的中小企业,拥有较为丰富的生产作业实践,超过80%的企业具备申请发明专利的技术储备,却仍未实现发明专利破零的突破。究其原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由于区域经济社会的不平衡发展等原因,我国知识产权人才分布存在较为突出的地域分布不均衡现象,大部分知识产权人才聚集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少数大城市,位处中西部地区的四五线城市知识产权人才匮乏。科研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专利申请的数量与质量[14],怀化市大部分中小企业内部没有能够将其所具备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科研团队,企业本身科研力量的薄弱成为制约其专利挖掘、申请高质量专利的根本原因。

其二,企业对知识产权建设的主动性与企业领导者对知识产权的认知程度直接相关。根据调研发现,大部分中小企业领导者更看重申请专利所能带给企业的现实投资回报率(如政府奖补政策、申请成本及专利作用等),尚未意识到拥有自主高质量专利的潜在利益(如维护企业和国家的利益、技术先进性的认证等),缺乏长远的专利布局眼光。在研发资金有限的情况下,中小企业不愿意在专利申请上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

其三,由于缺乏对企业自主知识产权培育的意识,部分企业为获得相应的政府补贴,只注重提交专利申请这一过程而不重视专利技术方案的质量,容易导致唯数量论而忽视专利质量的重要性,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布局尚处在被动、短期、低效、后置的阶段[15]。

2.2 政府政策层面

从我国专利政策的发展轨迹来看,我国中小企业专利政策起步较晚,自2006 年开始才颁布针对中小企业的系列专利政策,国家层面主要以国家十二部委《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若干政策》、国家知识产权局《关于实施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的通知》为指导思想,各地方政府部门根据国家文件的指导,先后出台了系列相关政策文件以推动中小企业的专利发展。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在2018 年改革之前,其颁布发行的专利政策内容主要包括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专利申请费用资助、专利权质押融资、科研院校专利成果产业化等方面。基于政策内容分析可以看出,针对中小企业专利发展的政策主要集中于资助补给层面,如专利申请费用资助在于为企业的专利申请费给予减免、专利权质押融资补助在于补贴企业的银行质押贷款等,而没有一项政策能为中小企业提供贯穿其专利从无到有全过程的系统的专利服务。换言之,政策落实的有效前提是企业必须具有专利申请的主动性且已具备专利开发的能力。

承前所述,在我国中小企业专利工作起步较晚、非发达省市中小企业专利申请能力薄弱的情况下,依靠政府的补助政策或许能激励部分企业专利申请的积极性,但渴望通过纲领性的政策文件来达到实际操作层面上的企业自主科研能力的提升则并不具有现实性。而未解决企业根本科研能力问题的专利申请数量的增长则容易导致专利创新假象,即部分中小企业为完成政府指标、获得相应奖励而盲目申请技术方面创造性不足的低质量专利[16],其中重要的表现即为获得专利政策激励的企业只是非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加[17]。

2.3 专利代理机构

专利代理机构的主要业务是根据中小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有专利申请需求的中小企业撰写专利申请文件、办理专利申请手续[18]。从专利代理机构的服务内容及业态结构而言,大部分的专利代理机构只能承担专利代理等初级专利申请业务[19],并不具备帮助中小企业进行专利挖掘、科研开发的能力。因此,在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中,中小企业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申请的基础,专利代理机构的作用体现于对专利申请环节中提交文件质量的把控。在实践中则容易出现专利代理机构并未对申请企业进行实地专利调研和挖掘,直接根据企业的专利申请要求撰写相关专利申请材料,导致申请的专利与企业现实基础不匹配的情况。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原有专利申请模式中企业是整个模式的主推者,通过梳理自身的技术创新点形成技术方案,以此委托专利代理机构进行专利申请,政府主要起到政策激励的辅助作用。该模式中默认的基本前提即为企业自身具备从其技术储备中挖掘出具有专利申请和保护价值的技术创新点的能力,并仰赖于企业申请专利的自主性。而通过实践调研发现,知识产权人才短缺、创新成果转化动力不足恰恰是我国四五线城市中小企业的首要特点。因此,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困境在于原有范式并没有解决中小企业自主知识产权转化难的瓶颈问题,中小企业的专利开发仍然只能依靠企业自身能力的发展。

3 “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的构建及实效

随着我国步入专利大国向专利强国发展的新阶段,中小企业专利申请的服务模式也必须结合中小企业的实际需求和现实困境,在理念和制度上实现新转变。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期间强调,“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强起来要靠创新,创新要靠人才”[20]。落实到推进中小企业专利高质量申请的具体实践过程中亦是如此。

承前所述,我国非发达省市中小企业无法拥有高质量专利的源头在于高质量专利挖掘的困难。在中小企业专利挖掘实力不济的情境下,人力资源匮乏是其关键掣肘。因此,政府作为搭建中小企业专利帮扶平台和政策引导的顶层制度设计者,应首先在制度设计理念上实现专利帮扶政策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的思路转变。

具体而言,现阶段,政府部门的政策支持逻辑应转化为如何帮助中小企业解决现阶段的科技人才引进问题,进而帮助中小企业实现高质量专利挖掘“自外而内”的能力培养与提升,而并非仅限于激励中小企业专利申请的热情。以湖南省怀化市为例,湖南省怀化市政府于2018 年6 月9 日出台《怀化市五溪人才行动计划》,通过柔性引进人才政策,引进包括上海交通大学科研团队在内的高层次高校科研人才在怀化市开展为期3 年的企业专利申请帮扶工作,形成“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的企业专利帮扶模式,并以此作为拐点破解怀化市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技术转向难题。该举措即是政府部门帮扶思路转变的一个典型。

所谓“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是由政府部门通过出台柔性人才引进政策,引进高校科研团队加入到助力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服务队伍中,以高校科研团队为主力军、政府部门及专利代理机构前后配合的聚焦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创新服务模式。与原有范式相比,“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不再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能动性,而是以高校科研团队作为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重要引擎,推动企业的高质量专利申请。如图1 所示,一方面,针对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高校科研团队在政府部门的带领下实行“点对点”上门科技服务,以“深挖关键技术难题”和“研讨创新解决方案”为核心,帮助研发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完成新发明专利的筹备、撰写和申报等工作,实现企业发明专利“破零倍增”的目标。另一方面,高校科研团队在“点对点”对接企业专利挖掘的实践基础上,深度总结服务地区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难点,设计一套成熟的具备区域特性的高质量专利申请方案分享给服务地区企业,完成“点对点”至“点对面”的全域性企业专利质量提升工程,实现政策扶持的“硬投入”向打造区域高质量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转变[21]。

图1 高校科研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及方法

截止目前,“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已在湖南省怀化市推行3 年。如图2 所示,高校科研团队在怀化市“点对点”服务过的40 家企业近3 年发明专利申请量显著增加,其中2018 年所服务的20 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量较上一年(2017 年)增长近4 倍,且在下一年(2019 年)独立申请发明专利的数量较上一年(2018 年)增长近1 倍。2019 年所服务的20 家企业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较上一年(2018 年)增长超2 倍。另外,根据怀化市科技局公布数据显示,怀化市2019 年度专利质押贷款金额达3.2 亿元(2017 年为1.03 亿元);2019 年专利授权量1919 件,同比增长56.78%(居湖南省各地区第一);2019 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08 件,同比增长1.89%(居湖南省各地区第四)。

图2 2018—2019 年高校科研团队分别服务过的20 家企业(样本数据)在2017—2019 年前年内的发明专利申请总量

实践调研结果表明,受到专利服务的中小企业,其发明专利的申请数量普遍会在服务当年显著增加。即便在下一年没有受到“点对点”专利挖掘培育服务,这些企业仍然可以依据之前所制定的高质量专利研发计划继续以较高增长率独立新申请更多数量的发明专利。而在高校科研团队的帮扶期间,湖南省怀化市企业专利申请的总体成绩均得到了较大提升。

4 “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的合理性证成

湖南省怀化市为期3 年的实践效果表明,“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申请服务模式对促进中小企业专利量质提升具有现实意义。而将“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模式“由点及面”进行适用推广,理由并非仅仅限于怀化市单个案例的成功实践。大量的现实案例证实引入高校科研团队助力企业的创新成果转化能够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2]。相较于科技类大企业,就高质量专利培育而言,高校科研团队的加入对自身研发能力不足、专利意识薄弱的中小企业更为重要[23]。本节将进一步揭示在助力我国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服务团队中引入高水平人才梯队的合理性。

4.1 从产出专利到打造高价值专利

引入高校科研团队服务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是从创新源头推动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的形成。一方面,“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模式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转换理念,政府的扶持政策立足于企业专利挖掘难的实际困境,通过顶层制度设计,引进高校科研人才弥补我国非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科技人才资源不足和技术研发基础薄弱的短板,由高校科研团队来推动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形成“知识产业化、产业科技化”的正向聚变效应。在帮扶过程中,高校科研团队以其在基础理论、科技创新方面的优势与中小企业丰富的生产作业经验紧密结合,帮助企业制定针对性的高质量专利研发计划,夯实中小企业的研发基础。

另一方面,将高校科研团队引入到扶持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队伍中,是实现中小企业专利质量全流程管控的有效手段。在“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模式中,高校科研团队将全程跟踪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以每一项专利申请项目为抓手,帮助中小企业与政府有关部门、专利代理机构进行有效沟通,深度参与到从调研获取企业一手资料到企业专利申请的各个阶段,为中小企业打造高价值专利提供有力支撑,实现中小企业从专利数量提升到专利量质同步提升、双管齐下的转变。

4.2 从引进人才到培育本土人才

引进高校科研团队进行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培育的服务过程也是实现从引进人才到培育本土专业人才的活动过程。从长远来看,结合企业自身发展进程不断提升专利质量才能够持续推动企业经济增长[24],仅仅依靠由外而内的辅助与监管只能实现短期的专利质量提升。因此,企业自身专利软实力的建设仍必须借助本土团队的内生力量,培育区域内部的内生动力,持续开展专利工作,提高本土科研创新质量。

要实现这一目的,最佳的切入点就是通过“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活动的开展,抓住引进高校科研团队服务本土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契机,让高校科研团队在进行专利申请服务的过程中通过集中培训、研讨交流等方式,针对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中小企业内部的科研人员开展专利知识培训,顺势培育中小企业内部的知识产权人才梯队,持续优化政府部门内部人员的专业技能,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工作效能,最终通过柔性引进高校科研团队政策实实在在地为一方经济造血,为地方培养一支带不走的高水平知识产权本土人才,从而形成本地区高质量专利服务建设的内部良性循环发展。

4.3 从扶持申请到自主布局

“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服务模式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开展为期3 年的专项扶持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从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意识、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两个方面两手抓,从根源上解决中小企业无法独立开展高质量专利申请的难题,实现从扶持申请到中小企业能够自觉和自主地设计和实施知识产权布局的重要转变。

从思想层面,“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是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相关政府人员、高校科研团队、专利代理机构充分参与的服务活动。在这一模式下,各参与方突破部门间的壁垒,全心实意投入到帮扶中小企业高质量专利申请的过程中。在此过程中,中小企业能够充分体会到政府扶持中小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决心,亦能够通过高校科研团队的宣讲培训充分意识到知识产权布局对企业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从而能在日常生产作业中留心各种专利素材的搜集。而在活动的最后,中小企业能够切实通过专利代理服务机构的申请拥有高质量专利,实现创新成果向自主知识产权的转变,成果的呈现亦能反向刺激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意识的提升。从专业技能层面,通过“点对点”精准扶持以及“点对面”的技能传授,使中小企业能够更深刻地认识到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所在,跟进企业本身的技术研发,全面了解科技成果转化和高质量专利申请的要点和技巧,掌握专利撰写方法和知识产权布局的专业技能,实现企业知识产权专业能力从薄弱到精通的转变。

5 结语

我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明确指出,知识产权战略关乎国家的兴衰成败,是破解中国经济发展难题的切入点。当前,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的高新企业已率先走上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轨道,成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的头部力量。我国四五线城市中小企业是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基础力量,拥有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具备申请高质量专利的技术储备,却因区域发展失衡及固有空间的限制,无法突破生产要素制约瓶颈,在知识产权提质增效中进程缓慢。“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专利申请服务模式通过引进高校科研团队为中小企业的专利申请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借高校科研团队之“外力”,补齐制约我国中小企业发展高价值型核心专利的短板,从根本上破解我国非发达地区中小企业科研能力弱、区域高科技人才失衡的难题,把推动中小企业知识产权发展的着力点从数量转到质量和效益上,最大限度地解放和发展我国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力。湖南省怀化市的成功实践表明,“高校科研团队+政府部门+专利代理机构”模式在助力我国中小企业的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焕发强大生命力,能够为我国其他省市、地区促进中小企业将创新成果转化为高质量自主知识产权、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稳步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怀化市专利申请代理
怀化市城区交通拥堵成因及对策分析
湖南省怀化市通联站订户展示之窗
代理圣诞老人
代理手金宝 生意特别好
怀化市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复仇代理乌龟君
国外专利申请如何尽快被授权
一个村有二十六位代理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