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台型组织视角下科研院所衍生创业机制研究
——基于扎根理论的单案例探索
2021-11-11王进富张颖颖
王进富,黄 涛,张颖颖,田 梦
(1.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8;2.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陕西西安 710049)
科研院所是我国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自转制以来,越来越多科研院所从承担国家科研任务的非盈利组织逐渐转制成自负盈亏的企业单位[1],科技成果转化成为科研院所转型发展和解决科技经济“两张皮”问题的重要途径。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模式有技术授权转让、研发服务和衍生创业3种[2],但由于院所与企业间知识距离大、企业吸收能力弱等问题,投资和孵化由相关成果衍生的科技企业往往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3]。衍生创业指的是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基于母体组织的知识、技术和经验等资源,识别并开发创业机会从而实现商业化运作的创业过程[4]。这种模式下,科研院所对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可控性高,知识创新能够与技术创新有效结合。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产权划分不清晰、企业治理行政化等体制性问题,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无法实现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使得衍生企业无法有效识别潜在创业机会并迅速响应[5],使得衍生企业难以跨越初创期的“死亡之谷”。因此破除体制机制壁垒、创新科研院所衍生创业机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西光所”)的案例为研究带来了启示,西光所借鉴近年来在企业界快速兴起的平台型组织结构,构建以硬科技项目投资与服务为核心的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并围绕创业孵化过程建立了与之相适应的创新生态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光模式”。平台是携带组织资源与能力并能够灵活重组以快速、弹性适应多变的市场需求的组织结构[6],为科研院所转型提供了新思路,但现有研究还未能对这些新现象给予充分的解释,理论研究仍然滞后。因此,本文以科研院所组织转型为主题,试图回答“什么样的平台型组织能够有效支撑科研院所开展需求各异的衍生创业活动”的问题,对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转型后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进行解析,并引入资源编排理论探究科研院所平台化转型改变资源配置方式从而促进衍生创业的内在机理,梳理总结出供其他科研院所效仿的可复制经验,为科研院所转型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1 文献综述
1.1 科研院所转制与衍生创业
科研院所转制是国家推进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自实施以来,一些科研院所在关键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但总体来说科技经济脱节现象仍然突出。其原因在于:第一,国有资产“流失”论、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划分不清等问题制约了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7],导致了科研成果“放在口袋里,锁在柜子里”的窘境;第二,成果转化对科研人员的教学研究工作有一定的冲击,使得科研人员陷入打不开市场同时无法兼顾科研的困境[8];第三,研究与市场脱节以及科研院所市场化经验不足等问题增加了科研院所使得基础研究成果难以跨越科技成果转化的“达尔文之海”[9]。
衍生创业因其成长速度快、生存率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高等特点受到了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10]。衍生创业是有基础的创业活动,创业者或创业团队基于母体组织的知识、技术、经验等资源,识别并开发创业机会从而实现商业化运作是其关键。Wright 等[11]提出衍生创业可分为低选择型、支持性和孵化型,其中孵化型衍生体现了母体组织对长期发展和最终经济效益的偏好,更加符合科研院所转型发展的长远目标。因此母体组织不仅需要为企业提供资金、技术、人力等“硬支持”,更需要提供知识、企业家精神、组织管理体制等“软支持”[12-13]。简而言之,完善的机制建设将有助于催生衍生创业动机并有效提升衍生创业效率。为解决这一问题,现有研究提出大学应在激励体系构建、政策设计、资源投入、文化培育等方面进行机制设计从而对大学衍生企业进行支撑[14],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特别是大学孵化机制的提出,大学通过成立孵化器、大学科技园等中介组织直接为企业的衍生提供多元化资源和支持[15]。当前学者们关注的重点是大学衍生企业,但是对于科研院所衍生创业机制仍缺乏深入探讨,而平台型组织理论为该问题引入了新视角。
1.2 平台型组织
平台型组织是互联网时代和权力重组背景催生的新型组织模式,最初由Ciborra[16]提出,强调“开放、共赢、共享、合作”的价值主张。平台型组织打破了传统的科层设置,使人才、资源与市场机会直接对接,创造单独一方无法创造的价值[17]。王宏起等[18]研究发现科技成果转化活动具有明显的双边市场属性,平台作为连接多方资源的桥梁是最有效的渠道之一,将过往集中于经济学视域和产品开发领域的平台研究转移到科技成果转化这一研究主题下,实现了两个聚焦点的融合。
当前平台型组织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平台型组织自身结构的解析,大部分研究按照“核心-边缘”的分析框架对平台架构进行分析,Baldwin 等[19]认为平台型组织是由集成化的平台核心、可变的外围组件以及二者交互的互动接口共同构成的。随着研究的深入,Kwak 等[20]提出多平台的概念,认为集成化的平台核心亦可以解构为若干个互相耦合的子平台,借鉴这一思路,王凤彬等[21]基于海尔案例,对平台组织内的“核心”和“边缘”两部分均进行了“细粒化”解构,分别从横纵向解析了由多个异构、互补的低阶子平台构成的超模块化平台组织,并提出了各模块间的联结机制,组织模块化比产品或技术模块化更加适用于内部衍生创业活动。二是对平台型组织运行机制的探讨,简兆权等[6]将平台化转型后的海尔描述为“平台+小微”的组织结构,小微拥有一定的经营决策权、薪酬分配权和自主用人权,并基于按单聚散利共体式、供应链资源平台等方式与内外部资源进行互动协作,胡国栋等[22]基于自组织理论将平台型组织的运行机制归纳为顾客驱动、权力倒逼、内部市场和社群演化4 个方面,Githinji[23]则提出平台赋能的概念,认为平台通过包含结构赋能、资源赋能等在内的赋能机制有助于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综合上述研究可以发现,当前学者对于平台型组织结构与运行机制的观点存在一定共性,能够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丰富的理论支持,但现有研究大多以在市场机制下运行的企业为研究对象,而对于科研院所这类具有公益属性的事业单位还缺乏深入探讨。
1.3 资源编排理论
资源编排理论由Sirmon 等[24]首次提出,认为资源只是获取企业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对资源进行整合生成能力从而创造价值的资源管理过程才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25]。对于平台型组织来说,为了保证衍生企业有效开发创业机会,获取持续增长动力,资源编排是重要的路径机制,主要包括3 个环节:首先是资源结构化,即企业获得、积累、选择并构建资源组合的过程[26],潜在可利用资源包括内部冗余和网络资源。科研院所内部大量未被转化的科研成果可以视为冗余资源,同时也是识别创业机会的资源源泉和助推器。由斯坦福和硅谷成功的经验可知,科技成果转化活动需要政府、大学、科研院所及社会各界支持,整合并优化配置多方资源要素[27],然而在衍生创业活动中,资源要素的组合结构以及内部冗余和网络资源分别发挥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探讨;其次是资源能力化,是指利用资源组合形成特定能力的过程,每一种能力都有助于组织完成特定的任务目标,如衍生创业过程中要求的机会识别与开发能力、成果营销能力等;最后是资源杠杆化,是资源组合和能力相连接创造价值的过程,只有将资源有效地转化为产品或服务,才能实现科技与经济的结合,从而为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
综上所述,平台型组织理论和资源编排理论能够为洞悉科研院所衍生创业机制提供有力支撑。因此本文将从平台型组织视角出发,依据“组织创新-资源行动-机会识别与开发”的框架探析平台化转型后科研院所组织结构以及运行机制的优化,并破解其对于衍生创业活动的影响机理,回答本文的核心问题:科研院所如何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去更有效率地筹措、配置资源,进而保障衍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实施?一方面拓展了平台型组织理论的应用边界,一方面为相关研究引入了新视角并提供实践启示。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单个典型案例进行剖析,探究科研院所平台化转型的特征与外在表现,及其对于衍生创业活动的促进作用。主要原因在于:(1)案例研究遵循的归纳逻辑有助于研究者从组织与管理实践中涌现的新现象提取新理论;(2)扎根理论是一种针对现象系统地收集并分析资料以形成并检验理论的研究方法,有助于提升质性研究的信度和效度[28];(3)在案例的数量上,由于要剖析科研院所依靠平台型组织在衍生创业的不同环节分别以何种机制保障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极端单案例的纵向分析是恰当的,可以清晰地揭示平台型组织促进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转化的动态过程。
2.2 案例选择
为了保证单案例研究的典型性与启发性,本文选择了西光所为研究对象,主要原因是:第一,陕西省政府将推广复制“西光模式”确定为重点任务,西光所的创新实践模式受到了各大主流媒体的关注,并且通过官网、新闻、知网等渠道也能搜索到大量相关信息;第二,课题组成员与西光所处于同一区域并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便于组织开展调研,获得详实全面的一手调研数据;第三,近年来,面对市场经济的巨浪和改革创新的大潮,西光所以科技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口,通过“拆除围墙、开放办所”,构建了“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新培训”的创新生态体系,真正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西光模式”,便于研究者从平台组织的视角探究科研院所促进衍生创业的机制。
2.3 数据收集
案例研究的资料来源应该多元化,保证能够对分析结果进行互相补充和交叉验证,因此本文通过多渠道、多方法获取一、二手数据。本研究数据主要来源于:(1)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对研究问题以及研究对象情况的梳理确定访谈提纲,对西光所科研管理人员、孵化器、创业企业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半结构化访谈。(2)实地考察。现场观察实验室、生产车间、孵化平台并形成观察报告。(3)广泛搜集西光所领导公开讲话和采访、新闻报道以及相关论文等二手资料。资料收集完成后,通过三角验证对搜集资料进行筛选,形成可供扎根分析的调研报告。
3 数据编码
3.1 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是研究者将案例资料打散,通过分析与比较提炼出概念和范畴的过程。基本过程包括:(1)对案例资料进行逐字逐句的剖析,标记出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即贴标签阶段,并基于研究者的理论储备和理论敏感性将现象升级为概念,即概念化阶段;(2)范畴化是将看似与同一现象有关的所有概念整合聚类成为范畴的“合并同类项”过程。经过以上开放式编码过程,共提炼出55 个概念,再聚类出研究与市场脱节、控制耦合、平台赋能等34个与本研究主题相关的初始范畴,表1 为部分开放式编码示例。
表1 开放式编码(部分)
3.2 轴心编码
开放式编码过程所得的初始范畴彼此是独立的,为了对案例资料展开深入分析,首先需要对以上形成的34 个初始范畴进一步归类,聚类形成17 个主范畴。进而通过轴心编码过程挖掘初始编码间的逻辑关系,轴心编码遵循“条件-现象-脉络-中介-行动/互动策略-结果”的分析范式。经过对西光所案例反复归纳,本研究将各范畴串联,形成如下图1 所示的证据链。
图1 西安光机所案例的轴心编码结果
3.3 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从主范畴中归纳核心范畴,梳理各范畴间的逻辑关系,形成故事线的过程,其基本要求是概念模型和故事线能够简明扼要地解释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所有现象。经过反复分析并与现有理论研究的比较,本研究提炼变革动因、平台型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优化、资源编排机制、衍生创业过程5 个核心范畴,并归纳得到如下图2 所示的概念模型。本文故事线如下:西光所以“光”为主线,长期承担国家重大需求。但是存在着研究与市场脱节、低质量专利泛滥等问题,适逢国家出台大批政策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深化科技体制改革,院所领导大为触动,决定探索适合西光所现状的科技成果转化模式。西光所首先“拆除围墙、开放办所”,大力吸引外部资本、人才、服务单元等多元主体,构建了以“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为一体的科技创业平台生态体系,并进行运行机制的优化,包括授予科研人员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创业企业倒逼平台资源等,一系列的举措创新了院所的资源配置方式,使得平台具备了快速响应市场需求、管理赋能待孵企业等能力,并利用能力创造价值以促进衍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开展。
图2 选择性编码过程与结果
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为保证研究的信度,本研究对上述编码结果进行理论饱和度检验。当资料无法进一步产生具有某一特征的范畴时,则表明理论趋于饱和。因此,在对现有一、二手资料的编码基础上,本研究对预留的部分二手资料进行编码和分析,并没有频繁出现新的概念、范畴以及关系,并且范畴间也没有产生新的逻辑联系,则说明本研究构建的模型具有较好的理论饱和度。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通过上述编码分析过程,从以下4 个方面来分析科研院所平台化转型后的组织形态及其对衍生创业活动的影响机理:第一是对平台组织核心与边缘的解构;第二是探讨科研院所平台化转型后运行机制的优化;第三是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对资源配置方式的影响,即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与资源编排;第四是资源配置方式的变化对衍生创业的影响,即资源编排与衍生创业。本文将基于故事线与以上分析框架,展开对西光所案例的剖析,并从中提炼出相关理论命题。
4.1 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核心与边缘的解构
(1)平台核心的解构。组织边界的开放是西光所改革的起点和核心,传统的研究所往往“孤芳自赏,自命清高”,关起门来搞研究,研究所和社会之间的冷酷围墙既阻碍了研究所了解最新市场需求的机会,也关闭了研究所应承担的向社会开放共享科技资源的职责,阻碍了外部社会了解研究所的科技成果,导致研究成果和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此10 余年前时任所长赵卫创新、大胆地提出:“想要建设国际一流的科研机构,就必须打破内外的双重‘围墙’,构建开放的国立研究平台”。基于此,西光所主要举措有:首先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鼓励所内科研人员和科研成果;其次是鼓励外部创新创业团队借助所内资源开展研发和创业活动,扩大“西光所的人”的概念,凡是能以西光所平台资源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都一视同仁。在西光所案例中,平台核心是指由西安光机所、资产管理公司西科控股、西科天使基金和中科创星孵化器共同构成的“研究机构+天使基金+孵化器+创业培训”集成化系统。随着改革实践进程的深入和孵化创业活动复杂性的增加,西光所由自身单一平台演化为多平台协同作用的生态系统,根据编码结果可知,各子平台/组织模块之间的耦合关系表现为控制耦合、信息耦合和关系耦合。控制耦合是指组织之间的类层级关系[29],西科控股、天使基金和中科创星孵化器等模块从属于主控模块西光所本身共同开展衍生创业活动,如中科创星孵化器作为西光所投资与孵化的抓手,被赋予了评估判断项目价值和提供创业培训等增值服务的权力和使命,但本质上所内外创业项目还需要经过西光所的分析、审议和监管,西光所是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此举是对投融资和成果转化进行一定的控制,规避由于“步子迈得太大”带来的损失和合法性风险。信息耦合体现为平台组织各模块间的信息交换,比如西光所将成果信息传递给下级组织,经由其中专家人员对其市场价值进行调研分析,再将信息反馈回平台核心,作为决策者的参考依据,组织模块间的信息耦合有助于信息在各模块间的自由流动,避免信息孤岛的出现。组织模块之间以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方式相互融合、彼此促进的关系是关系耦合,硬科技大会是以西光所为主体,依靠多平台协同打造的西安科技创新品牌,各平台模块在衍生创业和科技成果转化活动中呈现出共商、碰撞、交融的合作关系。基于此,本文提出命题如下:
命题1:在以平台型组织支撑衍生创业的科研院所中,科研院所以开放组织边界为起点,逐渐演化为由具备各异功能的子平台构成的多平台协作网络,平台与平台之间具有控制耦合、信息耦合和关系耦合3 种形式的耦合关系,有利于衍生创业活动的实现。
(2)平台边缘的解构。院企共建的研究中心、创客化的研究人员、慕名而来的外部创客团队以及来自全社会的孵化服务主体是西光所平台的主要使用者,共同构成了平台型组织的“边缘”部分。则平台边缘主体可以划分为三类,一是产业科研组织,以院所和企业共建研究院的形式出现,负责帮助创业企业研发技术和产品,从而搭建研究与市场的“桥梁”;二是产业运营组织,旨在为创业企业提供生产、营销、经营管理等服务;三是衍生企业,借助平台所提供的资源从事研发和生产活动。基于对西光所的扎根分析可知,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边缘的特征有多元异质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两点。首先多种资源要素的汇集使得西光所成为了“政-产-学-研-资-用-孵”相结合的多功能平台,平台边缘的不断增加,不仅表现为平台节点数的增长,更加体现在多元异质性资源的积累,多元的资源汇集使得平台具备满足异质性创业主体个性化投融资、孵化和运营服务需求的能力,保障衍生创业活动的顺利实施。其次,西光所通过和与自身学科特色相关的企业共建研究中心,促进专业技术和创业人才落地,让企业和技术团队成为创新主体,拉进市场距离围绕自身学科布局产业集群,并为全产业链条的形成提供技术研发和工艺试验支持,形成了产业链与创新链的横向与纵向融合。沿着创新链构建产业链有助于降低各主体之间信息交换过程中的成本和损耗,充分发挥西光所学科优势,提升衍生创业绩效,此外“将企业请进研究所”还能反哺科研,拉近研究与市场间的距离,提升院所科研绩效。因此,本文提出命题如下:
命题2: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边缘具有多元异质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点,有助于满足个性化创业需求,形成“研究-创业”的长期循环模式。
4.2 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运行机制优化
不同的组织结构,需要与之相匹配的机制设计。传统的科研院所受多种行政化因素影响不适合平台化运营,比如院所与衍生企业之间存在资源继承的关系,资源继承虽然可以为创业活动提供其所需的资源要素,但另一方面也会携带科研院所的资源基因,如资源惯性、人员认知惰性等,将成为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高质量发展的阻力。平台化的科研院所在组织结构重设之后,该如何进行机制设计才能起到支撑作用,协同发展促进衍生创业成功,是本文关注的另一重要问题。在扎根分析过程中,本文发现西光所运行机制优化主要表现在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协同竞争互动机制4 个方面。
(1)自上而下授权赋能。改革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核心和关键,虽然当前我国的科技成果所有权和收益权已经下放到科研单位,但由于科研单位的“国有”属性和僵化的行政体制,严重阻碍了科技成果所有权和收益权在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之间的落地。然而西光所在科技成果的所有权方面实行先确权,后转化,对科技成果长期使用权无限制,且对科技成果转化的审核较为宽松,只要不涉密,不涉核心知识产权,都可以批准转化;在收益权方面,科研人员利用所内成果衍生创业时,西光所会提前商定股份占比,同时确保“参股不占股”,赋予科研人员充分的科技成果处置权和收益权。授权或赋权强调的更多是赋予某种资格,而在面对高不确定性的创业活动时,科研人员往往会陷入经验不足和能力不够的困境,因此,平台更应该完善赋能机制来实现对创业团队能力的有效供给。根据扎根分析结果,平台赋能由资源赋能、领导赋能和文化赋能构成,在案例中主要表现为:其一,借助西科天使基金提供金融服务,实现早期创业的“第一桶金”问题,并允许创业团队使用研究所的科研平台、仪器设备、人才技术等,实现资源赋能;其二,西光所广泛邀请来自世界顶尖的硬科技企业高级管理人员、创业CEO 及实战咨询师共同传授创业经验,通过人力识别与团队搭建、战略规划、财务规划、商业逻辑及模式、股权激励与分配、商业运营等六个方面培训实现领导赋能,帮助科研人员少走弯路,迅速转变角色;其三,“硬科技”理念深入人心,能够有效引导社会从关注互联网创业、急于赚快钱、急功近利等风气,转变为关注“需要长期研发投入、持续积累,却能够对经济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硬科技”创业,文化赋能一方面提升了创业团队在创业过程中的决心和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在获取投融资过程中为创业团队背书。
(2)自下而上资源倒逼。西光所平台在衍生创业的整个过程中实行“参股不控股”,赋予创业团队充分的自主经营权,而平台自身则承担着为创业团队和企业提供创新创业资源要素的任务,扮演者为创业活动“培育土壤,灌溉施肥”的角色。以中科微精为例,当创始人杨小君发现超快激光高端智造装备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前景时,创始人团队、西科天使基金、西科控股共同出资迅速组建了中科微精有限公司,同时西光所为其提供研发所需场地、设备和科研团队,据此成立光子制造系统与应用研究中心,常常根据企业需求调整资源配置和优化科研人员结构,为其研发活动配备了一流的科研条件和实力。
(3)人才管理模式优化。长期以来,科研院所科研人员受“重研发,轻转化”“重论文、轻专利”的人才评价体系影响,往往专注于国家财政资助的纵向课题,追求技术先进性和新颖性,而忽略了与市场相结合。同时,从事衍生创业等成果转化活动将毫无疑问地影响科研人员的学术绩效,然而许多科研院所的人才考核评价机制并不完善,转化一项重大成果的实效远不如发表一篇高水平论文,严重制约了科研人员的创业意愿。针对这一问题,西光所有以下举措:首先,西光所实行“人才双跨”,《西安光机所成果转化办法》中提出允许技术人员在其投资孵化企业兼职,并依据国家关于离岗创业有关规定,在一定期限内继续保留事业编制,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后顾之忧;其次,西光所大力推行人才分类评价改革,增加了关于科技成果转化的加分项,拓宽人才评定和考核途径;最后,摒弃过去收益平分的公平机制,提高科研人员收入,奖励对研究所科技成果转化有突出贡献的人员,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
(4)协同竞争互动机制。平台的不断发展会伴随着成熟生态系统的生成,作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衍生创业企业是生态系统主要构成部分,这些平台使用者之间的关系遵循协同竞争互动机制。创业企业之间存在协同互动关系,主要表现为同一或不同产业链中的企业共享市场、技术、管理经验等信息的行为,以及加强彼此间互动,联合开发技术或产品,实现产业链的协同。然而由于资源的稀缺性和市场竞争,企业间也同时存在竞争互动关系,比如规模较大的企业由于业务发展需要会兼并规模较小的企业、企业会对平台提供资金、场地、人才等资源要素展开竞争。以上的协同竞争互动机制并非是由平台核心西光所有意为之,而是一种自组织行为,将有助于资源配置效率的提升和新鲜血液和资源的持续涌入,从而确保平台型组织可持续发展。
命题3:组成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核心与边缘各单元间围绕授权赋能和资源倒逼双向联结互动,同时借助人才管理体制改革和协同竞争互动机制共同形成平台发展的内生动力。
4.3 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与资源编排
组织结构和运行机制的变革必定会对资源配置方式产生影响。首先是资源结构化,包含了平台开发内部资源、汇集社会资源以及剥离资源形成创业资源组合的过程。开发内部资源方面,西光所内部大量的未转化是衍生创业机会的重要来源,对于此,西光所积极重新审视、评估那些“躺在柜子里的废纸”,评估其转化和投资价值;汇集社会资源方面,西光所平台努力吸引外部资源为配置各种创业要素,扶持创业周期长、见效慢的硬科技创业企业;剥离资源方面,即对所筹集资源进行评估判断,构建能够有效服务于创业活动的资源组合,从而弥补和平衡原有资源短板。其次是资源能力化,指的是将资源整合起来改变构建或改变能力,为了构建衍生创业的能力,西光所通过构建资源平台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所内仪器、设备不再局限于仅仅服务国家需求,还为衍生的产品开发和生产活动服务,而使用者则与西光所签订协议,支付折旧费即可。此外,西光所不断更新进驻平台的外部资本,取缔能力不足的资源提供方,形成内外部资源的新陈代谢,构建有利于长期创业成功的资源组合,使得平台具备了快速响应市场、服务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最后是资源杠杆化,借助平台和资源的“杠杆”效应能够为创业企业带来直接的竞争优势,包括由于政府隐性担保和硬科技背书带来的融资便利性以及平台的赋能优势,能够帮助创业企业有效开发创业机会并向全社会释放价值。
命题4:平台化转型后,科研院所的资源配置方式将由传统的分配方式转变为旨在构建资源组合生成能力从而创造价值的资源编排方式,包括资源结构化、资源能力化和资源杠杆化的3 个方面。
4.4 资源编排与衍生创业
为深入探究资源编排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理,本文根据扎根理论编码结果将衍生创业过程分为商机搜寻、商机甄别和商机实现3 个阶段。西光所平台的衍生创业是由科学研究引领的,是一种基于资源驱动的机会“创造”观,而其平台将内外部资源整合重组,一方面便于内部研究人员在西光所研究成果中找到具有市场价值的方案,另一方面形成完备的孵化体系,吸引外部创客团队借助其平台开展创业活动。深耕光通讯领域25 年的Little 博士正是被西光所的科研条件和孵化服务能力所吸引,同时中国的广阔市场、制造基础、人才优势和政府支持也是促使他决心创业的原因。然而,搜寻到潜在创业机会仅仅是创业的开端,创业者还需要对其可行性和盈利性进行充分评估才能开展行动。在西光所平台中,创业机会的甄别和评估过程则是由创客和平台共同完成的,而平台中拥有大量具备硬科技投资知识的人员和经验,协助创业团队形成机会评估与判断的能力,能够有效帮助缺乏市场化运作经验的研究人员对商机进行甄别。在西光所案例中,其倡导的硬科技创业是一种投资数额大、周期长,见效慢的创业类型,因此单凭创业者本身或者市场机制难以有效开发机会,而西光所平台则能够为其提供包含投融资、创业培训、经验交流、市场推广在内的一站式孵化服务,解决创业企业生存发展的问题。其中逻辑是平台将关键资源与相应能力相匹配,通过“物尽其用”发挥资源组合的最大效用,帮助企业成功开发创业机会释放价值。
命题5:资源编排作为一种资源行动方式有利于整合并有效利用内外部资源,形成支撑创业活动所需的各种能力,从而对衍生创业活动产生积极影响。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本文以西光所案例为研究样本,运用扎根理论方法与技术,对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进行了刻画并分析了其对于衍生创业活动的促进机理,归纳提炼出理论模型。模型由承先启后的两个子逻辑构成,即以科研院所平台化转型为前因,以衍生创业成功为结果的逻辑。结果发现:(1)科研院所开放组织边界是其平台化转型的开端,并逐渐发展为多平台协作的核心组件,多个子平台之间依靠控制耦合、信息耦合和关系耦合的模块间耦合关系相互关联、协作,进而链接并控制具有多元异质主体和产业链创新链融合特征的平台边缘。(2)传统的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对衍生创业活动具有诸多限制,组织运行难以与目标相匹配,而科研院所平台型组织的自上而下授权赋能、自下而上资源倒逼、人才管理模式优化和协同竞争互动机制将为科研院所开展衍生创业活动带来内生动力。(3)平台化转型给科研院所资源配置带来的影响表现为由传统的方式转变为旨在生成能力创造价值的资源编排方式,有利于形成支撑创业活动所需的投融资、营销和经营管理等能力,从而帮助创业企业识别并有效开发创业机会,实现价值的创造与释放。
本文的理论与实践贡献如下:首先,流行于当今产业界的平台化理念被认为是企业应对复杂环境,高效配置资源的根本思路,同时也是转制科研院所开展创新创业活动的有效路径,但是当前理论研究还未对此进行充分探讨,本研究进一步拓展了平台型组织理论的应用和研究边界。其次,整合了资源编排理论并将其引入平台型组织对衍生创业的作用机制的研究中,明晰了平台型组织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对资源编排的作用进而对衍生创业产生影响的路径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思路。最后,通过剖析西光所的平台化转型实践,并结合现有研究将其归纳为一般化的中层理论,能够为其他科研院所在“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平台化转型提供理论借鉴和行动指导。
5.2 实践启示
本研究结论对我国科研院所有效开展衍生创业活动具有重要的实践启示。第一,树立开放的创新思维。平台化转型的前提在于破除传统科研院所只需完成国家科研任务的思维定式,利用创新和市场思维去审视和转化院所内“闲置”科研成果,鼓励科研人员自行转化或与外部企业合作转化,同时鼓励人员、知识、资源在院所内外部的自由流动,摒弃“国有资产流失”的顾虑和偏见,将院所发展和研究扩展至国民经济主战场,发挥科研院所在经济高质量发展进程中的应有力量。第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利用平台型组织等企业化体制来取代传统科层制(官僚制),同时构建并应用与之相适配的组织管理理念,从机构和体制改革入手,通过变革组织文化、权力结构、组织激励、资源配置方式等,使得科研院所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衍生创业活动。第三,积极配置创业所需资源。首先充分利用科研院所内部封闭、闲置的资源和仪器设备,帮助孵化企业形成研究和产品开发能力;其次,积极引入并汇聚社会资源,解决院所能力不足的问题,助力孵化企业形成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最后,形成竞争淘汰机制,定期更新平台内的资源要素,激发多方资源的网络效应,使创客团队识别并开发具有潜力的市场机会从而创造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