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图式建构对激发稳固贫困户内生动力的启示研究
2021-11-11牛黎
牛 黎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如期完成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后,“三农”工作已进入乡村振兴的新阶段。但当前,部分脱贫地区和脱贫人口仍然存在着返贫的风险。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在印发的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性文件中频繁的强调“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问题。
要想真正唤起贫困者的脱贫斗志、激发其内在发展动力,不能仅仅以政策制定者的视角进行设计,更重要的是了解和解决贫困者长期存在的心理阻碍问题[1]。认知心理学认为,贫困会消耗个体有限的心理资源(注意力、意志力和认知控制),进而会削弱贫困者的认知表现,使得贫困者更倾向于做出非理性的行为。
本文基于认知图式理论的视角,通过深入分析贫困户的自动化思维、中间信念、核心信念,明晰贫困户部分消极的认知图式,从而建立积极的认知图式,进一步丰富创新精细化、针对性的巩固脱贫措施,转变贫困户思想观念、激发稳固其内生动力。
1 认知图式理论概述
美国人工智能专家鲁姆尔哈特(Humelhart)认为,图式是知识包,以不同等级地形式存储在人的大脑中,各级之间彼此制约,相互联系。人们基于图式解释周围的现象并进行预测。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把图式看成是认知结构的核心或起点。
社会心理学家巴特利特(Frederic CharlesBartlett)认为,认知图式是人脑对过去经历或经验的一种主观性的体验和感受。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认为,人脑的认知系统是动态活跃的,不断地对外界信息进行着重组和转换,或者将其纳入原有的认知图式中;或者调整、改变原有图式,以适应新的经验。认知图式理论认为认知图式是一个发展、开放、动态的认知微观机能系统。
综合心理学家们的观点,我们把认知图式看成人脑中对过往经历和体验、客观事物的认知结构模式。
2 贫困户认知图式分析
通过对甘肃省定西市渭源县、张掖市临泽县部分贫困村实地走访调查,运用叙事研究法,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微观层面利用三栏记录表,精准识别出贫困户的自动化思维及由此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宏观层面基于微观层面内容的探讨,进一步归纳总结出贫困户的中间信念、核心信念。
2.1 贫困户认知图式的微观分析
贫困户认知图式的微观分析见表1。
表1 贫困户认知图式
2.2 贫困户认知图式的宏观分析
由图1可知,自动化思维是个体在面对情境时无意识自发产生的一系列思维,是认知中最浅表的部分。它常常不被留意到,较容易觉察到的是与其有关的情绪和身体感觉。在消极的情绪下很容易影响个体的行动力。事实上,每个人都有自动化思维,但大部分时间我们是意识不到它的。
图1 贫困户认知图式
中间信念是规则、态度和假设,个体需要建立自己的策略、态度、规则以及用于组织自身经历的具体方法来形成适应性功能。它是一种比自动化思维更深刻,更不容易被觉察,影响力更大的思维。在认知的系统中,它处在自动化思维和核心信念之间,被称作潜在假设,或者叫中间信念。
核心信念是最早期形成的、核心的且不可能再被简化的信念,关于自己或其他人和事最核心的观念,这些信念往往是个体组织信息的基础,被个体视为“绝对事实”或不需证实的公理。它的形成和早年经历有关,一些错误观念和认知逐渐形成固定的思维习惯被保存下来,一旦形成后,会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的思维和行为。这种影响很隐蔽,一般不容易被人意识到,在特定的情境下,当遇到类似事件时,会触发核心信念。
3 贫困户积极认知图式构建的心理策略探析
贫困户受过往生活经历和教育水平的影响,倾向于从负面消极的角度看问题,较难看到事物积极的一面,或者说积极思维不能被有意识的用于指导贫困户的生活。因此,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工作来改善这一问题。
3.1 从良好信任关系的建立到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
从提高扶贫策略的有效性上看,政策推行与经济帮扶的效果直接受扶贫政策与目标群体之间能否建立良好的心理联结、能否发生良性的心理互动的影响[2]。
扶贫工作者与贫困户平等、尊重、信任关系的建立是心理工作、扶贫工作开展和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也是双方建立合作关系的基础。扶贫工作者与贫困户的关系不应是居高临下的,施与受的关系,而是互相启发、合作共赢的关系。我们应采取专业的方法循序渐进的建立信任的关系,允许和鼓励贫困户发表不同的观点、看法,要积极关怀和接纳贫困户的所思所想。
走访入户时需要认真、专注的倾听贫困户,同时也需要有耐心。这样的态度,不仅是为了让贫困户感觉到被尊重与关注,也是为了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和反馈。在倾听的同时,需要对贫困户予以充分的共情。从而让贫困户体验到被理解与关怀。真诚的态度会使贫困户感受到安全,要以客观、关怀的角度对待贫困户,其中不含讨好,不带责备,不说假话。在给予贫困户建议时,需要考虑贫困户的接受程度。这样更容易被贫困户接纳、认可,消除他们的防备、恐惧、冷漠、疑虑心理,也能更好地激发贫困户的自信心和向上的信念。
在良好关系建立的基础上,逐步引导贫困户全面客观的认识自我,辩证看待自身的优势劣势,长处短处,不盲目自卑或攀比。学会合理的比较,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且对自己保持乐观自信。学会接纳自己,包括成长经历、家庭环境、教育经历等。不一味的抱怨不能或很难改变的事情,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改变现状。不断的提升自我,培养平和、积极的心理品质。
3.2 通过心理疏导增强贫困户抗挫折能力
要重视心理健康,要将贫困人口的心理保健纳入基本医疗的范畴,定期开展心理健康咨询,邀请专家开展心理辅导,鼓励社会工作者开展心理服务[3]。
认知行为疗法是一组通过改变思维和不合理认知,达到消除不良情绪和行为的短程心理治疗方法。具有代表性的有埃利斯的合理情绪行为疗法(REBT)、贝克和雷米的认知疗法(CT),以及梅肯鲍姆的认知行为矫正技术等。认知行为疗法的主要着眼点放在咨询对象非功能性的认知问题上,意图通过改变咨询对象对己、对人或对事的看法与态度来改善心理问题。
每个人都有自动化思维,自动化思维有健康和不健康的,有合理和不合理的,心理工作者首先要识别和评估贫困户的自动化思维和不合理认知。只是单纯的改变自动化思维还不够,要想让贫困户彻底放弃一些不合理的认知,必须逐步改变贫困户的中间信念以及核心信念。
部分贫困户对于过往的挫折和失败,很难通过自身努力去排解和释放,由此可能会出现认知偏激、情绪消极的问题,对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心理工作者应引导贫困户敢于面对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把其当成人生的宝贵体验和提升自我的重要资源,而不是仅仅看到失败和挫折消极的一面。学会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看问题,吸取经验教训,积累人生经验,不断提升心理素质。
3.3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促进贫困户合理的自我定位
团体心理辅导是在团体或小组的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认识自我、探索自我,增强自信,缓解压力,引发团体成员正面的改变,促进团体成员的互助与支持的过程。
有些贫困户在遇到困难和失败时,容易错误的把原因完全归结在自己身上,他们会认为自己能力弱,不管自己如何努力都不会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导致个体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和行为。在团体辅导活动中,通过彼此的分享和对比,观察和模仿,有利于贫困户形成准确积极的归因,改变不合理的归因方式,增强对生活的掌控感和自信心。
在当前扶贫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心理工作人员稀缺的情况下,可以针对贫困户的共性问题采用团体心理辅导进行集中心理帮扶,培养贫困户合理的认知和正向的思维习惯。团体心理辅导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为更多的人提供服务,生动有趣,形式多变,有利于调动贫困户积极参与;可以弥补个体辅导专业力量不足的问题,增强心理辅导的获得感和参与度。
3.4 加强教育培训培养积极认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过教育扶贫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可以端正贫困人口的思想态度,提升科学文化素养培养,进而提高贫困人口的学习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增强贫困人口发展的内生动力,逐渐消除贫困。教育扶贫面对的对象是现在和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因此,通过增加教育投入来发展贫困地区内生动力具有长远和现实意义。
进一步加强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让儿童从小接受和培养正确、科学、文明、现代的认知思维,建立对自我概念、刻板印象、社会认知偏差的觉察和自省意识。通过对榜样人物的学习,让更多的孩子认识到贫穷是可以改变的。要不断努力学习,从各方面提升自我,靠自己的双手去赢得美好的生活。
家庭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是儿童成长和发展的第一课堂,也是儿童思想道德、行为习惯以及心理素质培育的重要基地。现代社会中,女性在家庭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母亲更多的承担起了与子女心理沟通和压力缓解的任务[4]。加强对妇女的家庭教育培训,提高妇女的综合素质,从小注重培养孩子积极的认知图式和健康的心态。实现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是乡村振兴、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