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热点与进展
——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2021-11-11罗遐,王容
罗 遐,王 容
(安徽大学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一、研究背景
截至2019年,我国65 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高达1.76 亿,占全国总人口的12.6%,相比1999年我国首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增长6 个百分点[1]。我国老年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导致失能老年人口规模的持续扩大。有学者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测算,从2020年到2050年我国失能老人的数量将从2711.3 万人增加到6551.4 万人,总失能率将从10.8%增长到13.7%[2]。这些数据背后意味着持续增多的护理需求,需要建立长期护理保险以应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并分散护理风险。长期护理保险是指对失能、半失能的被保险人因丧失全部或部分自理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料所产生的费用进行分担的制度,保障对象以失能老人为主。由于我国社会养老负担日益加重,在国家顶层设计引导下,长期护理保险研究也逐渐受到我国学者关注,产生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成果,但总体而言,当前该领域的研究尚未到达成熟期。鉴于此,本文通过运用CiteSpace 可视化工具并结合相关文献,对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的基本现状、研究进程进行归纳总结,期望能够厘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和趋势,为今后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文以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作为主要的研究工具,通过设置参数将所选择的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文献数据进行计量分析,适当绘制调整后生成该领域研究的发文数量、研究主体、关键词等网络知识图谱,以挖掘该领域的潜在知识和研究的演化路径。
(二)数据来源
本研究数据来源于CNKI 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该库对中文期刊文献的收录全面,可保证样本容量的代表性和充足性。本文选取“长期护理保险”“长期照护保险”为关键词,并选择“核心期刊”“CSSCI”“CSCD”为样本数据来源期刊,对1998—2019年间的期刊进行高级检索,通过筛选,剔除会议综述、期刊导语等非研究性文献和与主题无关的文献,最终保留344 篇有效论文(以下简称核心文献或检索文献)作为本文研究数据。
三、研究内容图谱分析
(一)发文趋势分析
如图1所示,1998年至2019年间,我国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成果总体上呈现增长趋势。在1998-2005年间,研究成果较少,虽然早在1998年就有学者开始踏足长期护理保险这一领域,但是此后多年对该领域的重要研究成果一直不多,说明早期长期护理保险并未得到学界充分重视。在2006-2015年,十年间研究文献呈现缓慢增长态势。由于2006年国家初次明确提出鼓励老年护理业务的发展,长期护理首次进入政策视野,促进了学界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由于2012-2015年青岛等城市开展长期护理保险的自发试点,成果数量开始增长。2016年以来,文献数量显著增长。这是因为这一年国家决定在全国15个城市正式开展试点工作,国家的政策为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工作提供了方向指引,这一领域研究热度随之升高。综合来看,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发文量呈逐渐增长趋势,且受到政策和试点实践的影响,近几年核心论文的增长趋势高于总体论文的增长趋势,说明该领域论文质量不断提高。
图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数量分布
(二)研究主体分析
利用CiteSpace软件对核心文献的研究主体进行分析,设置时间区间为“1998—2019年”,选择节点类型(Node Types)为“Author”作者与“Institu⁃tion”机构,阈值设定为“TopN=50”,生成如图2所示的研究作者及机构的分布图,节点标签代表研究学者和机构,节点标签越大,则表明该机构或作者发文数量越多。
图2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发文主体网络图谱
由图2可见,目前全国已经形成一些有影响力的研究者和机构,就研究者个人而言,戴卫东、何世英、罗力等人发文较多;就研究机构而言,研究主干力量集中于高校或其下设的研究中心,其中发文最多的是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图2中网络节点数为84,连线数量为130,计算得到网络密度为0.0373,网络密度很小,说明研究主体间有合作关系,但合作程度非常有限。根据图2分析发现,长期护理保险研究不仅存在高校间合作,还出现了高校与民政部门和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这有利于将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践充盈理论;但从图中看,合作网络仍较少,各机构之间的合作还不充分。
(三)知识网络分析
本文对检索文献的关键词进行了共现分析、聚类分析和时区分析,以便考察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主题与研究进程。
1.关键词共现分析
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检索文献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将节点类型(Node Types)勾选为“keyword”关键词并生成了如图3所示的网络图谱。从关键词共现网络中可见,图谱共生成节点64 个、连线221 条,密度为0.1208。图示关键词的字体越大,则该关键词的出现频率就越高。如图所示,形成了以“长期护理保险”为研究中心的规模较完整的研究网络。同时,“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长期照护”“老年人”“长期照护保险”等关键词节点体积较大,说明这些关键词能够代表这一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
图3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关键词共现图谱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关键词出现的频数对其进行排序,得到排名前16 的高频关键词,结果如表1所示。由这些高频关键词的出现频数和中心性指数可以大致观察到二十年间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的焦点问题,但是难以发现这些关键词之间的潜在联系,需要对关键词进行更加深入地分析。
表1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排名前16的关键词
2.关键词聚类分析
在关键词共现分析的基础上,进行“find clus⁃ters”聚类分析,采用对数似然比(LLR)算法,将所得网络图谱优化后得到关键词聚类图谱(图4)。聚类图显示了两个评价指标,聚类模块值Modular⁃ity Q 的值为0.4289,大于临界值0.3;聚类评价轮廓值Mean Silhouette 值为0.8152,大于临界值0.5,这两个数据说明此次聚类结果良好。同时,采用timeline分析结果如图5。
图4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关键词聚类图
图5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关键词时间轴聚类图
第一个聚类词是“长期护理保险”,其中的关键词有“社会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可行性”等,这一聚类关注的是我国是否应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问题。
第二个聚类词是“商业保险”,其中包括“社会保险”“护理保险”“商业长期护理保险”“购买意愿”“健康中国”等关键词,主要研究内容是对民众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意愿和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模式选择的争论。
第三类是“养老服务”,关键词包括“老年人”“失能老人”“长期护理”“医养结合”“需求”,这一类主要是从老年人现实需要出发,研究长期护理保险在养老保障体系中的定位问题。
第四类是“国际经验”,关键词有“日本”“德国”“比较研究”“国际经验”等,这个类别主要通过梳理其他国家护理保险的模式选择和制度安排,分析各国政策的社会影响,学习借鉴优秀经验。
第五个关键词聚类是“筹资机制”,其中包括关键词“筹资机制”“筹资标准”“医疗保险”等,这一聚类是对资金来源的研究,对筹资模式、待遇给付、财务管理等进行深入地探讨。
第六个关键词聚类是“国家责任”,其下的关键词有“国家责任”“长期护理需求”“长期护理制度”等。这是最新出现的聚类词,体现出近年来学界对政府责任的关注,也体现对顶层设计的期待。
3.关键词时区分析
在聚类分析的基础上进行时区分析“time⁃zone”得到时区视图(见图6),图示关键词的位置表示该关键词首次出现的时间,图中的连线代表着关键词之间的联系,通过关键词时区图可以从时间上纵向探寻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知识演化路径和在不同时段的研究拐点。根据上图5和下图6显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经历了由浅至深的过程,可以大致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图6 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检索文献关键词时区图
第一个阶段为早期萌芽阶段(2006年之前),此阶段是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研究的初探阶段,发表文献数量少,研究的内容可以归纳为初步了解国际上长期护理保险的发展情况、在我国推行长期护理保险的理论分析。第二阶段为初步培育阶段(2007-2015年),在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有所增加,研究的内容主要为国际经验的分析总结和对我国的启发、对本国制度的宏观设计等方面。第三个阶段为快速发展阶段(2016年至今),这一阶段的研究,主要内容为探讨长期护理保险的资金筹集机制和待遇给付问题、试点城市反馈和相关对策建议、供给和需求的实证研究等。纵观国内学界二十年来的研究概况,可以总结出这一领域研究演化路径:从对国外先进制度的比较分析入手,将国外经验与国内实际相结合,进一步对国内长期护理保险进行需求分析和模式选择的讨论。近年来随着我国长期护理保险进入政策视野,研究趋向于关注制度设计,即试点城市的实践状况、经验总结、对策建议等。
四、研究聚焦热点
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有文献的内容可以将1998-2019年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研究聚焦热点归纳为国际经验的研究和启示、需求分析、制度构建的讨论三方面。
(一)国际经验研究和启示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部分国家开始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承受着巨大的养老压力,如何保障老人拥有高品质的晚年生活和科学的照料成为社会各方密切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些率先进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如德国、日本等相继推行长期护理保险。
1.德国经验
德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实施于1995年,采用社会保险模式,并通过相关法案规定该保险由雇主和雇员共同缴费,参保对象覆盖医疗保险参保人,保费缴纳来源于政府、雇主、雇员和医疗保险机构,由四方共同承担,政府承担部分占1/3 以上,雇员与雇主共同缴费部分(各承担一半)为被保险人薪资的1.7%[3]。德国的护理保险制度为亲属护理者提供给付待遇,通过为其支付保险费用、提供假期等方式支持非正式护理者[4]。德国经验为我们带来的启示是我国要确定多元筹资渠道;建立独立的筹资体系;支持非正式护理的发展[4]。
2.日本经验
日本与中国同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拥有相似的养老观念,因此研究日本的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对我国的长期护理保险建设有着极大的启发意义。日本早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在2000年正式推行全民长期护理保险。法律规定40 岁以上的国民都必须参保,其中按照年龄分别划为第一号或第二号保险者,两类保险者对应着不同的护理服务[3]。资金来源于个人和政府,个人缴纳50%,剩下部分由各级政府共同承担。日本的全民长期护理保险与医疗保险相互独立,因此企业无需缴纳保险费用[5]。孔银焕等人发现日本的护理保险为老年人提供七个等级的服务,且每一等级分别对应着明确的评估标准和服务标准,通过评估可以精准地将被保险人与所需的服务匹配,我国应当借鉴这一措施,制定适合我国的更为精准具体的评估体系[6]。
(二)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分析
老年人口尤其是失能老人规模增加、家庭抵御养老风险能力不足、护理费用不断攀升等现实问题,客观上促使社会形成对长期护理保险的巨大需求,因此探究民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需求将有利于这一险种的供给侧质量和效率的提升。目前对于需求的研究,国内学者主要聚焦于影响因素和需求评估环节。
1.影响因素
目前对于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影响因素的研究以实证方法为主,影响因素的分类上形成了需方特征因素和宏观环境因素两类。需方特征包括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通过对研究进行梳理可以发现,年龄、身体健康状况、收入水平、对保险的了解程度、个人风险意识以及家庭结构等因素对长期护理保险需求均有显著影响[7]。也有研究从宏观环境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对数线性模型演算发现民众参保意愿受到社会医疗和养老保险基金支出水平的影响,且呈正相关关系[8],而受人均收入、通货膨胀、利率、城市化率、国内生产总值[9]影响不显著。国内学者对需方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多运用lo⁃gistic 模型对调查问卷的数据进行分析,数据真实具体,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由于宏观变量间的关系复杂,不易找出显著联系,因此对宏观环境因素的研究较少。
2.需求评估
进行长期护理保险需求评估可以避免出现护理服务供给过剩或供给不足等供需矛盾。目前各个试点城市正在根据实地情况自行制定政策,尚未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蒋曼等在对国内外需求评估比较研究中发现,我国目前运用的需求评估指标普遍较为单一,主要测评被保险人的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城市辅以精神状况、认知能力和疾病轻重维度等复合型评估工具[10]。目前国内的需求评估工作尚在探索阶段,理论研究暂时侧重于对国外评估经验的学习、对国内试点地区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比较并对未来需求评估工作提出展望,缺乏评估工具的设计和各项评估指标间逻辑关系的深入研究。
(三)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构建
自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学者对建设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话题就从未中断,从早期对制度选择的讨论到近年来对试点城市实践的思考和总结,可以看出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领域的研究愈来愈细致深入,更加关注“中国方案”的建设,主要从制度选择、筹资机制、待遇给付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1.制度选择
长期护理保险的制度选择问题引发了学者们广泛的讨论,学者们一致认为应当立足我国当下现实情况,主张探索“中国方案”,期间也存在一些争议:有的学者主张推行以社会保险为主体、将商业保险作为补充的模式,他们认为社会保险可以覆盖更多的参保对象,具有“广覆盖”的优势[11];也有学者认为应该采取商业保险模式,商业保险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和市场的力量,同时也能减轻国家和企业的压力[12],这两种观点都肯定了商业保险的作用。荆涛认为在我国应实行“三步走”: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情况下可以先采用商业保险模式以增加民众对长期护理保险的认识,继而过渡到社会保险与商业保险相结合的模式以满足群众在各种支付意愿水平下的需求,最后当我国经济基础和民众意识满足条件时实现全民护理保险模式[13]。学者们在制度选择方面讨论的焦点主要在于商业保险应当处于怎样的地位,制度建立应当遵循怎样的过程。
2.筹资机制
筹资机制是长期护理保险得以平稳运转的关键环节,伴随着试点城市因地制宜地开展实践,在筹资渠道和筹资方式上各个城市差异较大,没有形成可以全国推广的方案,筹资机制成为研究的焦点。夏雅睿等人在调研中发现试点期间各地区长期护理保险筹资渠道包含医保基金、财政、个人、企业、社会捐赠等路径,其中“医保基金划转+个人缴费+财政补助”的形式最多,部分城市完全依靠医保基金划拨[14]。有学者认为在试点阶段采用依附模式可以降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推行的难度,但是为了长期护理保险和医保各自的永续发展,应当形成长期护理保险独立筹资体系[15]。在筹资机制建设过程中,学者们达成一定的共识,认为应当不断拓宽筹资渠道,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厘定科学的筹资水平,建立责任共担机制。
3.待遇给付
待遇给付环节影响着长期护理保险能否公平持续运转,也影响着被保险人的满意度和参保意愿。试点期间,各地的长期护理保险待遇给付方式以现金支付为主,即对护理产生的费用进行报销。所有试点城市的待遇给付方案均对机构照护进行支付,也有部分城市覆盖了居家照护,分为补偿型支付和定额支付两种形式。国内对长期护理保险待遇支付的研究从对试点城市方案的对比分析角度展开,归纳各个城市的异同,并提出了对策建议。邓大松通过对青岛试点的研究建议在我国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可以采用实物给付为主的支付方式,即提供护理服务;而欠发达地区可以采用以现金为主的给付方式[16]。周磊提出应当按照护理等级和服务方式的不同制定阶梯型的待遇给付标准[17]。学者们就待遇给付方式、给付标准进行了一些探讨,也达成了一些共识:在试点阶段,各地可以“量体裁衣”,采取多种待遇支付形式相结合的方法,探索符合国情的待遇给付模式。
五、总结
本文以研究我国长期护理保险的344 篇相关文献为样本数据,生成了作者、机构、关键词等网络知识图谱,对研究现状、前沿热点、发展路径进行分析,得到了以下发现:第一,近20年来,从整体来看我国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速度不断加快、研究成果呈持续增长的趋势。特别是随着长期护理保险政策的引领,2016年后长期护理保险研究呈井喷式增长,目前已经出现许多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机构和学者,但学者、机构相互的协作仍然较少,研究涉及的学科广度也较窄。第二,回顾20年来的研究热点,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始终围绕“长期护理保险”“人口老龄化”“长期护理”这些关键词。随着制度的不断完善,研究中不断涌现“医养结合”“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新的研究热点,研究领域不断深化,研究方法也不断创新,有学者利用各种计量工具对数据进行分析运用,但目前尚未到达成熟期。
虽然我国长期护理保险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本文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完善:第一,研究方法需要创新。我国目前的研究方法主要是评述性研究,包含对实地调研和经验的总结,而后提出对策建议,缺少数据运算和检验,应继续创新使用更多的研究方法以拓展研究深度。第二,研究面需要进一步拓宽。我国近年来对长期护理保险的研究较少深入到经济学、护理学、人口学等相关学科领域,还应不断地推动学科交叉研究,鼓励多视角研究。第三,研究内容可以集中于制度的优化与全国推广,从完善长期护理保险的筹资机制、待遇给付、基金运转、服务供给、信息化运用等方面,将目前各地差异较大、不够完善的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方案进一步优化为可以推广至全国的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