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产城融合理念下天津空港经济区的完整产业社区构建路径
2021-11-11孙永青
夏 巍,孙永青
(天津城建大学 建筑学院,天津 300384)
经济全球一体化背景下,空港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城市经济空间发展热点,更是“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要点.截至2019 年12 月,全国已规划和已建设的空港经济区达87 个,空港经济区建设发展势态迅猛.但空港经济区建设之初,以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为重点,优先发展航空相关生产性功能,生活性功能及相关服务功能发展不足,产业发展迅速的同时,伴随着城市建设及服务体系的滞后.
天津空港经济区是国内最早发展的临空经济区之一,处于快速发展期迈向成熟期发展阶段,园区发展能力不足、人民生活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凸显,空间发展抑制了空港经济区向航空城发展的进程.本文基于“港产城融合”理念,以天津空港经济区为实践案例,探索以完整产业社区建设模式推动空港经济区空间更新与产业转型,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生态协同发展,以期为新时期空港经济区的转型发展和规划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1 空港经济区的发展趋势及相关理论
空港经济区建设经历了物流园、产业园、经济区到空港新城的发展阶段,国内外专家学者随之提出临空经济、港产城融合等理论,并形成共识——空港经济区发展必然走向港产城融合发展(欧阳杰等,2015;曹允春等,2016)[1-2].在港产城融合发展目标导向下,空港经济区仍存在“港强产弱”、“产城分离”等问题,完整产业社区的构建有效弥补了港产城融合发展不足,从而推动空港经济区向空港新城发展.
1.1 港产城融合理论与实践研究
港产城融合是指以空港为核心,相关产业为发展动力,新城为功能空间载体,由单一驱动到两两驱动,走向三位一体的自组织自适应的高度融合格局(见图1),最终实现空港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国内专家学者以此为导向开展了相关研究,发现多存在三大主体各自为政问题,为此进一步研究其动力机制(欧阳杰等,2017;张蕾等,2014)[3-4]与相关策略,分别从临空产业发展(徐鑫等,2016)[5]、空间规划(高政等,2018)[6]、区域协同发展(赵玉娟等,2019)[7]等方面提出具体发展策略. 空港经济区在港产城融合导向下的实践过程中,因空间尺度过于宏观导致出现产业与社区分离等问题,社区化发展为港产城融合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图1 港产城融合发展示意图
1.2 完整产业社区的概念和理论
完整产业社区是新型城镇化时期基于“产城融合”转型发展的社区化新型发展模式,以产业为基础,社区化建设为核心,注重需求导向,打造具有相对完整城市功能的集聚产业、居住及完整的生活服务配套的产业单元,最终推动产业、城市与社会耦合发展.国外相关研究已从产业社区构建转向环境与居民健康问题(M.A.Reams,2019;E.Gully,2020)[8-9].国内相关理论机制研究较少(赵民等,2014;郑德高等,2017)[10-11],主要集中于实践研究,从社区化空间布局(袁奇峰等,2019)[12]、产业更新发展(梁印龙等,2019)[13]、公共服务体系提升(范润生,2016)[14]及完善社区治理(闫柳君,2020)[15]等四条建设路径推动完整产业社区建设(见图2),从而有效实现港产城融合发展.既有的布局范式和宏观调控研究与实践,为空港经济区完整产业社区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图2 完整产业社区营造路径图
2 天津空港经济区现状及发展分析
2.1 发展现状
天津空港经济区于2002 年启动建设,全区规划管理面积102.22 km2,初步形成现代化新城、物流园、科技园和工业园的“一城三园”格局(见图3).截止2019 年,区域内除机场片区外已征用地达46.57 km2,其中已征用地中未开发利用面积仅占8.15%(见图4),受机场周边限高制约与外部空间约束,空间资源较为紧缺;因产业淘汰及低临空指向性产业转移,出现土地闲置(见图5),存在空间资源浪费,存量优化迫在眉睫.
图3 经济区功能结构图
图4 经济区土地建设情况
图5 闲置土地分布图
2.2 开发现状与困境
2.2.1 空间营造:产业社区营造缺失,社区活力不足天津空港经济区基本实现居住、工作、游憩与交通四大功能,具备一定社区化建设基础,但社区营造缺失,导致出现职住分离等问题.一是居住功能薄弱,经济区产业用地占比约为70%,居住用地占比约为7%;依据2018 年经济区统计年鉴显示,地区规模以上企业从业人员10.5 万人,而商品住房约为2.4 万套,蓝领公寓仅能容纳1.5 万人,职住需求难以满足.二是功能割裂,经济区建设之初以严格的功能分区理念指导建设(见图2),功能分区尺度过于宏大,居住与产业功能割裂,产业单元内的功能单一,无法承担起社区职能,难以实现生活、工作一体化.
天津空港经济区社区营造缺失的同时,存在人群活力不足.依据2019 年9 月第一周的工作日及休息日多时段的百度热力图显示(见图6),经济区工作日的工作时间段人群活力高,休息日片区人口活动热力骤减,南部部分地区出现活力空洞,呈现出产城分离现象.究其原因,过度的空间功能分区导致人群分布不均匀,同时存在产业单元配套设施滞后,导致地区人群活动选择外流,经济区人群社区归属感与满意度低,完整产业社区建设势在必行.
图6 多时段人群活动热力图
2.2.2 产业发展:产业体系初步构建,转型发展迫在眉睫
天津空港经济区产业体系发展疲软,转型发展迫在眉睫.从2013—2018 年天津空港经济区GDP 统计数据可以看出,2018 年GDP 总量为579.4 亿元,比2016 年降低20.8%,呈负增长状态,产业发展整体显露疲态(见图7,2017 年数据缺失).究其原因,一是随着天津市整体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空港经济区内传统制造业、低临空指向性产业及高污染企业正被逐步淘汰,而先进制造业体系未完全成熟,地区产业转型乏力.二是产业临空指向性低,产业临空优势未充分利用,产业与空港发展不同步.依据“天津空港交通规模与产业关联数字化技术”中产业临空指数评价分析结果显示(见图8),产业园区位于中圈层的地块中指向性为中、弱的两类占地面积超60%,产业与空港耦合发展关联度低,产业发展潜力受限,难以发挥产业临空效益.
图7 2013—2018 年空港经济区GDP 统计
图8 经济区产业临空指向性评价
2.2.3 配套设施:配套设施滞后,人群需求难以满足
天津空港经济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初步建立,但居住区级配套设施滞后.针对空港经济区公共服务设施分布情况,运用Python 获取2018 年百度地图POI数据,并进行实地校对分析发现(见图9),北部城区新城片区设施集中、种类丰富,集中布置了区级及以上生活、产业服务设施,而南部产业园区设施种类单一,居住区级生活服务配套设施缺失;配套设施整体在空间上呈现出凌乱、不均衡分布的特征. 结合2018年天津移动手机信令的核密度分析结果,描绘出人口分布情况(见图10)与设施分布图对比发现,配套设施与就业实际情况不匹配,城市建设与临空产业、人口发展脱节,产业、人口发展受限.究其原因,经济区内产业片区以产业发展为主,城市建设滞后,生活功能不足.
图9 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图
图10 人口分布热力图
配套设施的滞后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多元需求.针对天津空港经济区产业及人群对社区服务需求导向(见表1),运用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调研发现,园区人员中蓝白领占比超90%,20~35 岁占比将超90%,大专以上学历占70%以上,年均收入8 万元以上,展现出年轻化、高学历化和高收入化的人群特征,公共服务需求的多元化与品质化追求较为强烈. 其中,社交需求、休闲娱乐需求及高层次职业发展需求等个性化需求较为强烈,但需求满意度低.究其原因,公共服务设施的种类单一化与缺失,导致多元需求难以满足,个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进而影响地区人群活力.
表1 多主体发展需求
2.2.4 社区治理:治理缺失
天津空港经济区的新城片区下辖6 个社区,已初步构建“经济区管委会+社区居委会”两级治理体系;产业园区片区未采用社区建设,采用“经济区管委会”一级治理体系,社区治理缺失,公共服务水平低,产城分离情况严重,导致人群归属感低.究其原因是产业片区采用园区化管理,未建立产业社区,导致管委会的社区治理意识薄弱,仅注重生产功能,忽视生活服务功能建设,进而忽视社区治理建设;同时园区内企业未能注重职工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交需求,难以推动社区化治理.随着完整产业社区的建设,社区治理问题将更加凸显.
3 完整产业社区建设思考
天津市空港经济区正处于产业转型与空间存量优化的关键阶段,产业、居住及公共服务等多功能布局优化与品质提升迫在眉睫.以港产城融合为发展指导理念,以空间发展为突破点,着力推动产业更新与社区营造,满足地区产业转型与人口发展的双重需求,引导经济区由“产业园区”向“完整产业社区”转型发展,推动空港、产业、新城有机融合是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的必然趋势.新时期,天津空港经济区以完整产业社区为建设路径,从空间格局的单元界定、功能多元、产业更新、配套支撑、社区治理等五方面进行社区建设,从而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激发地区发展新动力.
3.1 优化空间单元区划
针对空港经济区一期、二期的产业社区未建立情况,基于建设现状与相关规划,重新明确各社区单元主要功能,划定居住社区单元、产业社区单元两类单元类型(见图11).依据现有产业集群特征,进一步划定产业社区细胞(见图12),重塑单元结构,优化社区空间,有机推进完整产业社区建设.
图11 空港经济区一、二期单元划分图
图12 产业单元细胞划分图
综上可知,完整产业社区建设,须重新整合空间,优化单元结构,构建社区单元新体系.以15 min 生活圈建设原则重新界定空间单元,建立“产业+社区”空间基本结构,依据单元主导功能与人口密度实际情况,打破现有以路网划分空间的局限,划定完整社区单元与完整产业社区单元;基于社区单元,进一步划定5 min 生活圈尺度单元细胞,形成“产业社区+单元细胞”的新型社区体系,逐步优化产业社区及单元细胞的功能结构,植入公共服务设施,形成工作、居住与休闲一体化布局,构建15 min 完整产业社区,从而满足更高的产业需求与人口需求,进一步推动空港经济区迈向空港新城新阶段.
3.2 植入多元功能
功能多元植入,有机融合四大城市功能,完善产业社区体系.基于15 min 完整产业单元,以圈层模式完善单元功能布局(见图13),有机融合居住、工作、游憩、交通等城市四大功能,形成相对独立的内自给型完整社区,满足日常工作、生活多方面需求,为产业与人群的高品质发展提供相适宜的空间发展载体.依据建设类型不同,社区划分为新建型社区、改造型社区与保留型社区,不同社区宜采用不同功能布局模式(见图14).新建型社区可采用中心集中式布局,以生活功能为核心,工作功能围绕生活功能布局展开,绿色公共交通串联各功能区块,生活、就业在最短路径内得以解决.改造型社区与保留型社区采用侧偏分散式布局,有机植入生活与游憩功能,以小地块更新布置多元功能,以便满足人群多元需求.
图13 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14 功能布局示意图
3.3 推动产业有机更新
产业是完整产业社区的源动力,是完整产业社区构建的核心着力点.针对天津空港经济区内部产业体系未成熟、产业临空指向性低等问题,通过建设主题产业社区、重构社区产业体系、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等措施构建天津空港经济区产业聚集化与社区化的发展新格局,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加强产业与空港融合发展,推动经济区产业转型发展.
构建主题化产业社区,重塑社区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天津空港经济区以产业社区单元为产业集群的基本空间承载体,以临空产业指向性体系为产业遴选原则,遵循城市产业导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关联度、产业成链化的产业发展导向,构建社区产业新集群.各主题产业社区以主导产业为核心,布局辅助产业、配套产业及衍生产业,建立全产业链,实现社区内产业协同发展,增强社区产业竞争力,从而推动完整产业社区建设.
建立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协作机制,布局创新协作中心与产业单元共享实验室,以共享化建设推动经济区创新发展.创新协作中心发挥核心主导作用,针对园区内企业的科创需求,引导科研院校与企业的科研协作与科研转化有效开展,构建政府、科研院校与企业创新协作发展体系,提升地区创新能力.产业单元共享实验室发挥共享作用,满足产业单元内微小企业创新需求.
3.4 完善公共服务
产业社区单元内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难以为继,严重影响人居环境品质,进而阻碍经济产业结构升级与人口的发展,抑制了港产城融合的有序推进,完善社区配套设施成为完整产业社区建设的重要着力点.突出人群与产业需求导向,明确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以实际就业岗位明确设施规模,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体系与设施布局,提升社区公共服务水平.
构建“两级五类”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完整产业社区公共服务水平.针对产业园区与新城分离,产业社区未建立,社区级公共服务能力弱、水平低的问题,突出社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建立15 min 社区级和5 min产业组团级的两级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涵盖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设施、商业服务业设施、交通场站服务设施、社区服务设施、便民服务设施等五大类设施.依据不同社区的实际需求,基于供给数量相匹配、供给结构相匹配、供给质量相匹配的建设原则,进一步优化各社区设施配置体系.
优化配套设施布局,有机提升配套服务能力.针对产业社区配套设施不完善问题,以两级体系为依托,遵循大集中,小分散原则,建立社区共享中心、产业组团中心配套设施集群(见图15).15 min 产业社区依托用地更新布置,建设功能垂直混合的社区共享中心,配套完整的公共服务设施,突出需求导向,增加职业教育培训、体育健身等配套设施,满足产业及人群的多元需求.5 min 产业组团建立产业组团中心,围绕公交站点布置餐饮(如早餐自提柜等)等设施,鼓励以固定地摊、报刊亭等形式有机植入,满足工作人群上下班需求.
图15 社区配套设施布局示意图
3.5 社区治理提升
在完整产业社区构建之初,社区治理工作应随之展开,从而推动完整产业社区建设.以经济区、产业社区和产业单元细胞三级空间体系为基础,构建多级共治组织,积极探索“政府+企业+物业”的治理方式推动社区治理工作有序开展.社区治理必须充分发挥各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以政府主导、多元共治的治理方式完善社区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 政府主要提供行政服务,起到主导作用,贯穿多级治理组织,整合各方资源为企业与工作人群提供优质服务.企业发挥组织者作用,主导产业社区与产业组团级的治理组织,贴近职员工作、生活、社交及学习等需求,为职员提供直接服务,激发职员社区治理参与积极性,推动社区治理共治化.物业发挥服务者作用,为社区居民提供多元服务,组织多元活动,为社区居民提供共建、共享、共治平台,激发社区居民归属感.
4 结 语
在新时代“港产城融合”发展导向下,空港经济区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完整产业社区建设为产业园区转型发展时期下的产业更新与城市存量更新带来了新的发展思路.通过功能多元、产业更新、配套支撑与社区治理等空间发展布局,优化天津空港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环境保障,提升经济区发展综合竞争力,是解决经济社会需求水平随时代发展的不断提升而出现的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矛盾的客观需要,也为新时代空港经济区转型发展提供一些新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