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优化急诊病房危重患者接诊流程中的效果分析

2021-11-11田凤霞

医药前沿 2021年28期
关键词:危重合格率导图

田凤霞

(江苏省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病区 江苏 徐州 221000)

急诊科室是综合医院内的一个重点科室,危重患者不仅发病急、而且病情复杂,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对于危重患者的救治,提高接诊效率、缩短诊疗等待时间,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减少矛盾纠纷。有研究称,随着医疗技术进步,接诊过程中也应该创新理念和方法,优化接诊流程在提高急救成功率、改善服务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2]。本研究选取114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象,探讨了思维导图在优化接诊流程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3月我院急诊病区收治的危重患者114例,根据入院编号奇偶性分组:奇数编号的57例进入对照组,偶数编号的57例进入试验组。对照组男性30例,女性27例,年龄28~79岁,平均年龄(58.47±9.73)岁。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26例,年龄29~80岁,平均年龄(57.92±8.84)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急诊流程,按照接诊流程图和物品清单严格执行护理工作,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入院事项,配合医生的急救操作。试验组患者应用思维导图接诊流程,具体内容为:(1)组建团队。由重症科护士长1名、内科急诊医师1名、护理组长1名、科主任1名,组建思维导图设计小组。(2)总结问题。回顾患者病历、查阅文献、和急诊医护人员交流,总结接诊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患者病史收集不完善,接诊物品准备不齐全,护理人员分工不明确,护理交接过程混乱等[3]。(3)绘制思维导图。根据接诊问题,头脑风暴得到解决对策,然后绘制思维导图。以“危重患者接诊流程的优化”为核心,首先设置一级分支,包括“通知接诊”“物品准备”“明确分工”“护理交接班”4个;然后根据实际工作需求,从一级分支上设置二级分支。(4)运用思维导图。组织急诊科室的护理人员,由护理教学专家讲解思维导图的运用,并开展模拟演练,将思维导图放在护士站或走廊宣传栏上,以供护士观看学习,在接诊过程中严格执行。

1.3 观察指标

(1)观察接诊效果,比较病情处理合格率、专科护理合格率、物品缺漏率、投诉率。(2)采用问卷或问询的方式,评价患者对护理工作是否满意,将结果概括为满意、尚可、不满意3个等级[4]。(3)从服务态度、风险评估、医嘱执行、应急能力4个方面评价护理质量,单项满分10分,正向评价[5]。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n(%)]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接诊效果比较

试验组患者的病情处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物品缺漏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接诊效果比较[n(%)]

2.2 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比较[n(%)]

2.3 护理质量比较

在服务态度、风险评估、医嘱执行、应急能力四个方面,试验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服务态度 风险评估 医嘱执行 应急能力试验组 57 7.86±1.35 8.24±0.95 8.53±0.67 7.02±1.59对照组 57 6.95±1.74 7.79±1.12 8.10±0.88 6.34±1.68 t 3.119 2.313 2.935 2.219 P 0.002 0.022 0.004 0.028

3.讨论

急诊科室具有较高风险,因患者病情重、进展快,一旦处理不当会有生命危险,容易出现医疗纠纷。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挽救患者的生命,必须从接诊过程入手,优化接诊流程[6]。急诊科常规接诊流程中,前后环节的工作内容不统一,执行起来就会产生不少问题,例如患者评估不全面、物品准备不全、交接内容有疏漏、诊疗等待时间长等,这也是护患矛盾和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

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一种工具,采用图片+文字的形式,将各级主题的关系用层级图表现出来,促使关键词和图像、颜色等联系起来,具有简单、高效的特点[7]。将思维导图用在急诊流程中,明确指出急诊工作的关键要素,向护理人员生动、形象地传递信息,辅助危重患者的接诊工作,避免护理操作的盲目性。一方面,接诊时间缩短,护士分工更加明确,可以节省人力资源,且护士之间的沟通更高效,工作交接全面而有序,避免忙中出错。另一方面,对于患者和家属的指导趋于标准化和规范化,尤其能帮助资历较浅的护士,更好地整理患者病情,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8]。

本文结果显示:试验组病情处理和专科护理合格率高于对照组,物品缺漏率和投诉率低于对照组,且护理质量评分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思维导图的应用具有较高价值。在孙艳慧[9]的研究中,针对100例危急重症患者分组比较,常规护理组的基础护理合格率为66%,专科护理合格率为60%,病情处理合格率为64%,接诊用物缺漏率为76%,投诉率为18%,护理满意率为66%,而运用思维导图的患者,以上指标分别是98%、96%、90%、2%、10%、9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本文结果基本一致。

综上所述,将思维导图应用在急诊病房危重患者接诊流程中,可改善接诊效果和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猜你喜欢

危重合格率导图
脐静脉置管在危重新生儿救治中的应用
俯卧位通气对36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影响
烃思维导图
提高肉鸡出栏合格率的综合措施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床旁介入超声在老年危重患者中的初步应用
提高重症医学科床头抬高合格率
147例危重新生儿转运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