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研究

2021-11-11黄莹仪赵云鹏白冰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28期
关键词:氧量间歇高强度

黄莹仪 赵云鹏 白冰

(海南医学院体育部 海南海口 571199)

当前,体育竞技运动员的有氧耐力训练,已成为机构与有关单位的研究重点,为了更好地发展运动员的有氧耐力,提出了高强度间歇训练法[1]。此种训练方法也是目前针对运动员的常规训练方法,是指在训练中采用休息与训练交替的方式,对运动员个人的有氧耐力进行突破式训练[2]。运动员在经过高强度训练后,会进行短暂的休息,因此高强度间歇训练法可有效避免过度训练对运动员机体造成的损伤[3]。该文将对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进行研究,以此为教练制订规范的训练方案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某高校体育专业大一年级30名青年男性运动员和30名青年女性运动员,纳入标准:运动员的年龄在18~20周岁;平时有参加规律运动训练至少1个月;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在近2个月内并未患有感染性疾病;无高血压、高血糖等慢性疾病,并且没有其他明确诊断的疾病;在最近2个月内无服用药物情况;运动员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自身身体状况能够满足完成一次或多次高强度间歇训练的条件。

1.2 研究方法

根据该文的研究需要,将选择的60名研究对象平均分组,其中10名女运动员和10名男运动员接受高强度间歇训练;另10名女运动员和10名男运动员接受中强度持续训练;其余10名女运动员和10名男运动员接受低强度持续训练。在实验探究过程中,保证男女运动员平均有氧耐力指标最大摄氧量、平均有氧能力、男女运动员平均年龄、运动员训练总时长等各项指标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即P值均大于0.05。

在早饭后2小时内,让所有研究对象均在实验环境中静坐30min,并向研究对象讲解训练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使其充分熟知整个实验流程[4]。在实际训练过程中,每一位运动员都需要佩戴呼吸面罩和心率测量表,并在K1852-160型号气体心肺功能测试装置上,进行递增的负荷运动[5]。控制运动功率从0W开始,每隔10s递增5.0W,直到运动员出现力竭现象停止运动。判断运动员是否出现力竭现象的依据为:首先,在进行递增运动过程中,摄氧量逐渐达到峰值,随后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或依然上升但幅度小于125ml/min或1.5ml/kg/min;其次,女运动员的呼吸商大于或等于1.25,男运动员的呼吸商大于或等于1.05;男女运动员的最高心率超过175次/min;最后,男女运动员出现不能继续运动,并且在鼓励后仍然坚持停止实验的情况[6]。在完成运动后,将从K1852-160型号气体心肺功能测试装置上获取到的数据结果进行记录,并将最大摄氧量转换为均为整数的相对值。分别记录高强度间歇训练、中强度持续训练和低强度持续训练男女运动员在峰值功率下的50%、75%和100%的数值,将其作为各组训练强度。对于有氧耐力指标最大摄氧量在运动前后,各进行一次测量和记录。

在利用K1852-160型号气体心肺功能测试装置测量时,每次运动训练均由10min热身环节、运动训练环节和5min放松活动环节组成,训练的频率设置为每天1次,整个研究过程持续5周,共完成18次训练。规定高强度间歇训练组进行2min100%峰值功率强度下踩功率车训练和2min的完全间歇时间,共计45min。强度持续训练进行75%峰值功率强度下踩功率车训练,以5min为一组,每次进行5组,组间休息时间为2min。低强度持续训练进行50%峰值功率强度下踩功率车训练,以5min为一组,每次进行5组,组间休息时间为2min。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7.0统计工具,对获取的相关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在实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相同组别中的数据多重对比采用完全随机的对比方式。设定单方面的因素差值表示为one→way(anova),则两个实验组之间的比较采用SNP→q的方式进行最终结果检验,当P<0.05时,表明实验结果数据具有显著的差异性。

2 研究结果

在训练之前,通过调查、记录和计算的方式,已经明确男女运动员的多种指标,如运动员平均有氧耐力指标最大摄氧量、运动员训练总时长等,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差异,按照该文上述研究方法完成训练后,将3种训练条件下的运动员各项运动后得出的数据与训练前进行对比。通过研究结果可以得出,在高强度间歇训练条件下的男女运动员有氧耐力提升最明显,并且相关指标也呈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

如表1所示,平均值上下浮动误差均在可控制范围内,对整体结果不会造成影响。高强度间歇训练组的指标2~指标5、中强度持续训练组的指标1、指标2以及低强度持续训练组中的指标1、指标2,训练前后数据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即P值均小于0.05。其余数据通过计算得出,并不存在明显的差异,即P值均大于0.05。

表1 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结果

3 讨论

综合此次研究可知,相比低强度间歇训练与中强度间歇训练,高强度间歇训练对提高运动员身体素质及有氧耐力具有更显著的效果。并且通过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摄氧量的变化需要对运动员持续训练超过6周,且每周执行的训练次数应不少于15次。综合有关研究学者的调研成果发现:对运动员持续训练超过2周,且每周执行的训练次数应不少于3次,此种训练方式可使正常群体的极量运动时间增加1.0~2.0倍,但对无氧量无显著影响。

4 结语

该文对高强度间歇训练对运动员有氧耐力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3种不同训练条件下,高强度间歇训练下运动员的有氧耐力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与其他两组相比效果更加明显。

猜你喜欢

氧量间歇高强度
高强度间歇运动在慢性病防治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间歇供暖在散热器供暖房间的应用
高强度间歇运动对肥胖男大学生减脂效果的影响
一种催化器储氧量的测试及计算方法
高强度塑钢板桩在河道护岸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间歇训练法在提高青少年耐力素质方面的应用
提高跑步成绩看最大摄氧量
短时高强度运动可比长时中等强度运动
660MW机组锅炉氧量测点安装位置对正确测量的影响分析
Writing Chinese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