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融合教育环境下公共图书馆如何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
2021-11-11杨向荣
杨向荣
(陕西省图书馆,陕西 西安 710061)
1 引 言
2017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是“一起来聊聊抑郁症”,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将主题定位“共同面对抑郁,共促心理健康”。截至2019年,全球超过3亿人受到抑郁症的困扰,中国患者近 9 500 万人。其中,中学生群体抑郁症患者有2000多万人占23.8%,并且以每年近500万的速度在增长,成为发病人数增长最快的疾病之一。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青少年在社会、学校、家庭、成长的多重重压下,容易在认知、自信心、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受到影响,表现为情绪低落,忧郁,孤僻,多疑,缺乏专注力,学习成绩下降,不愿意与他人沟通,自觉没有人生价值,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从而产生心理问题,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更多的研究显示,近年来,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主观幸福感在逐年降低。为此,如何正确分析与研究青少年的心理状况从而加强对他们的心理干预和引导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青少年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三观往往还没有成熟,有很强的可塑性,应该在社会的共同支持和关注下获得科学、高效的心理干预,消除自身心理障碍,树立正确的三观和人生目标,改变现状,更好地融入社会。
2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优势
2.1 社会职能优势
我国汉代文学家刘向认为,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高尔特认为,图书馆是一座心智药房,它存储着治愈各类情绪失常病人的“药物”。王波也认为,阅读是强心健脑的验方良药。可见,公共图书馆以其特有的资源优势,在缓解精神压力、帮助中学生进行正面情绪管理、提高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提升人们的幸福感等方面有特殊的作用。青少年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与领悟,可有效缓解对抑郁的负面情绪。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单位,也被称为社会大学,向公众提供平等免费的教育机会和终身教育机会是公共图书馆的核心职能之一。公共图书馆作为承担社会教育职能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应当关注当下青少年抑郁的现状,进行积极主动的心理干预,这不仅是公共图书馆的职责,更有助于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彰显人文关怀。
2.2 宽松环境优势
与高校图书馆和其他系统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面向的是全体社会大众。因此,公共图书馆拥有更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很好的宣传和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的平台。医院虽然病例居多,但医生更注重临床治疗,面对医院的恐惧感和面对医生而产生的紧张情绪,并不利于患者心理干预的开展。而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良莠不齐,大多数人找不到缓解内心苦闷的方法和途径,同时,受传统观念的限制,一部分人也不愿意进入心理咨询机构接受治疗。相比之下,公共图书馆普遍具有舒适安静的阅读环境,到处弥漫着书香气息,只要身处图书馆,静下心来,它的镇静及安抚作用就能显现出来。患有抑郁症的青少年不愿意与他人倾诉与接触,而公共图书馆足够大的空间可以为他们提供独处的空间和环境。同时,公共图书馆面向所有人提供无门槛的平等服务,这种包容的环境、轻松愉悦的体验可以很好地缓解青少年抑郁患者的心理压力。
2.3 馆藏资源优势
公共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资源,除了纸质文献,还有录音带、CD、影音光盘等影像资源,以及多样化的电子资源如电子书刊和数据库等,这为开展阅读疗法提供了全面的资源保障。公共图书馆是免费的,青少年没有经济收入也可以享受同样的服务,不需要承受经济压力。公共图书馆海量的馆藏文献资源,是家庭、医院及心理咨询工作室望尘莫及的。青少年只要到公共图书馆,通过“书刊”这种特殊的药物,或进行自我心理疏导,或加入某种阅读小组,在阅读交流中感悟自身的心理变化和心智成长,这与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相比,患者一是不易产生抵触心理,二是融入感更强、干预效果更好。
3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的设想
阅读疗法是通过向患者推荐一些有益的书籍,使患者通过独立阅读或者在专业指导下阅读,以缓解或消除心理疾病,促进身体健康,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阅读疗法对缓解抑郁患者的抑郁症状、改善认知能力、应对生活环境、减轻心理困扰和提高生活质量都有很好的效果。
3.1 营造优雅的阅读环境
首先,在图书馆开辟一个阅览室或者一块空旷安静的室外平台,布置鲜花、绿植、茶饮、舒缓的背景音乐,打造一个雅致舒适的阅览环境。对于心烦、焦虑、孤独、自卑等需要心理治疗的青少年来说,置身美丽优雅、整洁清新的环境中,会使他们的精神、心理得以放松,解除紧张焦虑,提高参与兴趣,较快融入环境中来。
3.2 健康的文献配方
图书馆员可在活动现场的书架摆放最权威的经典之作,并附有详细的出版信息及推荐理由。例如,宗教类的《道德经》《佛经》《圣经》《荒漠甘泉》《积极思考的力量》等,小说类的《平凡的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还有一些心理学家或者抑郁症患者写的书,如《看见红色感觉蓝色:愤怒与抑郁之联系》《抑郁症完全指南》《我的抑郁症》《不要恐惧抑郁症》《躁狂抑郁多才俊》,等等。
宗教类书籍可以启迪人们在遇到困苦、遭受重创、处于绝望中时,要学会坚强,学会感恩,学会等待和盼望,以此获得精神力量,给心灵荒漠注入甘泉,给绷紧的神经放松减压。而心理学家及抑郁症患者写的书籍,探讨影响人们精神和心理健康的各种因素,迫切渴望得知别的抑郁症患者怎样面对抑郁症,是引发读者产生强烈共鸣和高度认同的作品。例如,《生命的重建》虽然全书无一处提及“抑郁症”三个字,但句句写到了灵魂深处,找到了病灶的起点,给患者以智慧、希望、信心和力量,能引起患者的强烈共鸣,这样的书疗愈作用非常大。
3.3 图书馆员引导阅读
一切准备就绪后,通过一曲轻松的音乐、一个诙谐的笑话、一段开怀的视频,缓和相互之间的陌生感,拉近彼此的距离。这时和善可亲的图书馆员出场,对青少年朋友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做自我介绍。随后介绍书架上书籍的相关内容,并挑选读物,带领大家一同阅读或分段、分角色朗读。图书馆员会根据青少年内心的委屈、愤怒、恐惧、忧思等情绪淤积,有的放矢地推荐有强大情绪宣泄功能的文学作品,让在场的青少年把积聚郁结在心中的不良情绪发泄出来,释放所有导致抑郁的负面情绪,尽快恢复心理平衡和平静。亦可通过组织阅读心理学家撰写的关于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专著,用理性思维和辩证法建立积极的认知系统。通过分享书中的内容,引导参与者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进行坦诚交流,解开心结。在开展团体阅读服务时,图书馆员要多观察多留意青少年阅读后的情绪、心理变化,确保他们不偏离预设的治疗方向。
3.4 倾诉干预疗法
轻松愉快的分享交流之后,图书馆员对青少年的理解尊重,加上和蔼的态度和积极的指导,很容易赢得他们的信任,为接下来倾诉干预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青少年在抑郁症初期,常常会感到迷茫、无助,对自己莫名的情绪不知该怎么办,还想了解什么是抑郁症、为什么会患抑郁症以及得了抑郁症后该怎么办,这是他们的疑惑、担忧与恐惧。例如,升学压力导致与父母关系恶化,成绩下降在同学中产生自卑心理,同学朋友间发生口角关系僵化等都会给他们造成困扰,从而产生不良的认知结构和非理性信念,导致对自我的看法严重歪曲,自我评价过低,对生活事件通常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
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是一个人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期,是一个人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面临多重危机的时期。处于青春期的青少年需要适当的宣泄,与懂他们、理解他们的人交流,给他们一个大的输出口来倾诉烦恼。这时候图书馆员可以找个安静不被打扰的角落,安静、认真地听他们倾诉心中的苦闷。青春期青少年有时候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图书馆员可以告诉他们这些生理变化后,再通过自身经历去辨别他们的情绪,帮助他们把情绪和事件联系起来,从而引导他们慢慢走出自卑的阴影,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放下对人对己的偏见。
3.5 实践干预疗法
实践干预疗法主要是通过改变青少年已有的行为习惯来改善他们与周围群体的人际关系,达到打通情绪障碍,提高社会应对能力的目的。人际交往的淡薄对于涉世未深的青少年来说会很不适应,容易给他们带来很多心理阴影和人际交往的挫败感。因此,实践干预治疗能提高患者的沟通交际能力,认识并合理处理社会交往中存在的困难,达到治疗抑郁患者的目的。
公共图书馆每天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读者服务,这本身也是一种人际交往的实践方式。图书馆可以利用公共平台的优势,组织青少年参加志愿者行动,为读者检索文献、为读者找书、为读者解答疑问,为视障读者、残疾读者、老年读者服务,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员归还图书、整理文献。在这一过程中,图书馆员要鼓励他们与读者进行交流,在服务与交流中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增强自尊。这样的实践干预疗法对那些由于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畏惧社交的青少年起到很大的心理缓解作用。
4 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心理干预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对抑郁症进行心理干预已经非常普及,有的心理医生在开具药方的同时还会为患者开具“书方”。意大利还成立了许多“诗药”有限公司,以治疗抑郁症。目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参与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还处于探索阶段,研究也不够深入。医院对抑郁症患者不够重视,主要是许多急难重症患者几乎占用了医生的全部精力,而专业的心理治疗师很少,所以,抑郁症患者的心理干预治疗往往缺乏专门的机构和专业人员进行有效指导,这就为公共图书馆开展青少年抑郁症心理干预提供了可能。但在目前条件下,公共图书馆要很好开展这一工作,还需要解决以下问题。
4.1 建立跨界融合的精英团队
公共图书馆要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活动,这对图书馆员的专业素质要求极高。首先,要组建专业团队,将图书馆员、教育学家、文学家、心理学家等相关专家学者组织起来,合力培训一批跨界融合的专业化团队。图书馆员自身更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了解一般抑郁症患者的普遍问题以及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特殊性,掌握与之沟通的基本技巧和引导方法。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生理学等专业基本知识,以阅读为主线,把各个学科的相关部分集合在一起,运用共鸣、净化、平衡、暗示、领悟等原理推动读者的心理发展,达到治疗心理疾病或维护心理健康的目的。从事抑郁症心理干预的馆员,至少要有教育学、心理学学士以上学位,再接受图书馆学、文学的训练,同时具备在图书馆使用阅读干预治疗的实践经验,才有资质参与抑郁症青少年的心理干预治疗。例如,2017年,南京图书馆在“图书馆亲子阅读的深度推广研究及策略”课题研究中,开展“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亲子阅读活动,其活动的组织者就是由具有文学、教育学、儿童心理学、图书馆学等经验的馆员、心理咨询师构成。
4.2 建立长期跟踪服务
首先,公共图书馆在实施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干预治疗时,不能寄希望于仅仅依据一次活动就出现好的效果,而应加强后续跟踪服务与研究。活动次数太少,实践效果就不显著。应该选择青少年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作为关注焦点,持续跟踪服务,假以时日,可有效减轻青少年患者的抑郁程度。也可以在实践中做个案跟踪,通过深入访谈、模拟描述等方式做长效研究。
其次,公共图书馆开展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单靠一两家图书馆会有些孤掌难鸣,可联合区域图书馆、学校图书馆、医院图书馆等共同探索,一边实践,一边总结。在摸索出较为成熟的应用模式后,还应形成特色化、差异化干预方案,为更多的抑郁症读者提供更成熟的服务。
效果评估是图书馆抑郁症心理干预工作的重点,也是其应用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是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可以借鉴阅读疗法疗效评估中的心理测量表、问卷调查和跟踪记录等评估表格。也可以设立活动观察员,在活动现场观察、跟踪活动对象的表现。南京图书馆组织的“走进孩子的‘视界’——‘绘’读书”活动“诗画同行”活动,就是采用现场设置观察员的方法来进行效果评估的。观察员通过观察儿童现场的表现及绘画作品,一方面,及时将儿童的心理发展状态反馈给家长;另一方面,将他们的绘画作品作为儿童的自我评估记录,用于现场的效果评估以及下一个循环调整阅读内容的依据。
4.3 建立健全特殊资源文献
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要取得理想的效果,关键是要有对症的文献,就像对症下药一样。图书馆应根据抑郁症群体的特性建设相应的特殊馆藏,这些“药”书既要能触及患者灵魂,打开问题的症结,又要能使患者感动,精神愉悦,体会到生活的美好;既要能使人汲取力量,振奋精神,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又要能让人放下执念,教人宽容。所以,图书馆员在采购文献时应从这些方面去精挑细选,给抑郁症青少年提供丰富多样的“药”书。
除了纸质图书,还应该拓展电子书服务的范围和深度,及时整合电子书目,增强电子书检索功能,同时,允许用户下载电子书并长期保存,还应该提供有声读物、数字资源、积极健康的影视作品,等等。另外,公共图书馆还有必要对有青少年抑郁症读者的家长进行抑郁症知识普及,争取家长的理解与陪伴,懂得营造轻松的家庭生活环境,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快速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4.4 开展多渠道宣传推广活动
当今社会,很多人对心理疾病患者存有偏见,甚至认为看心理医生是见不得人的事情。有人认为,心理问题就等同于精神病;还有人认为,有心理问题就是想不开,为其贴上“承受能力差”“小心眼”等标签。正是因为这些歧视的存在,使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普遍不被重视。另外,由于青少年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尚不健全,遇到挫折时,往往用压抑的方式来处理消极情绪,其结果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无法及时得到宣泄,长此以往,极易产生心理障碍。
加强公共图书馆对抑郁症青少年心理干预活动的推广,借助广播、电视、刊物、手册、指南等传统媒介或社交软件等移动互联网媒介进行宣传推广,相关的研究推广人员也可以利用自媒体形式开展广泛宣传,让更多的抑郁症青少年大大方方走进公共图书馆,参与心理干预活动。例如,2000年王波在新浪网开通博客“书间道”,2006年泰山医学院宫梅玲开通“书疗小屋”,他们通过宣传,让社会大众了解抑郁症,增强共同应对抑郁症的社会共识,并建立区域化的抑郁症心理干预宣传中心,进行持续、权威性的宣传推广,从而改变人们对抑郁症的无知,以及对抑郁症患者的漠不关心的现状。
5 结 语
全民阅读时代,公共图书馆要重视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阅读活动的开展和宣传推广,加强对活动效果的评估,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引领全民阅读的优势,要把为弱势群体服务研究工作科学化、标准化、普及化,成为所有社会成员的精神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