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和人民呼唤新的红色文艺经典
2021-11-11炜熠
炜 熠
文艺是社会前进的号角,是民族精神的灯火,是人民奋斗的动力,最能反映和引领时代的风气风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反复要求用好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赓续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明确指出“共和国是红色的,不能淡化这个颜色”,强调要“让信仰之火熊熊不息,让红色基因融入血脉,让红色精神激发力量”。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历史长河中,一代又一代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始终与党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始终与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共进,感国运之变化、立时代之潮头、发社会之先声,创作了一批又一批脍炙人口的优秀文艺作品,塑造了一批又一批历久弥新的经典艺术形象,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印记和文化标识,发挥了激励人民群众创造美好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和书写历史伟业的重要作用。
一、礼敬红色文艺经典
红色文艺经典的出现及其概念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产物,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红色文艺经典在记录和反映我们党百年风雨历程、辉煌成就、宝贵经验和光明前景方面功不可没,在党的百年文艺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在群众中的社会影响十分巨大。
(一)红色文艺经典凝结着党领导文艺工作的生动创造,是我们党的文艺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集中体现。
文艺事业是党和人民的重要事业,文艺战线是党和人民的重要战线。我们党自创立、生存到不断发展、壮大,从局部执政到全国执政,再到今天成为在全球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七十多年、拥有九千一百多万党员的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历来高度重视文艺工作,历来把文艺视为党和国家整体事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鲁迅先生说过,“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第一页,是同志的鲜血所记录”,在我们党的早期,文艺就是革命工作的重要内容,红色就是党的文艺工作的鲜明底色。党的早期领导人如瞿秋白等对文艺的本质、作用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论述,1930年党领导创建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提出了“文艺大众化”的口号,对民族革命和社会运动发挥的重大引领作用不可估量。1942年毛泽东同志发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进一步明确了革命文艺的地位和作用,指出“无产阶级的文学艺术是无产阶级整个革命事业中的一部分”,“要使文艺很好地成为整个革命机器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团结人民、教育人民、打击敌人、消灭敌人的有力的武器,帮助人民同心同德地和敌人作斗争”。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召开后,伴随着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我们党紧密结合时代发展新要求,提出“双百”方针和“二为”方向,与时俱进制定和调整文艺路线方针政策,引领和推动着文艺事业沿着正确方向向前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和战略高度,指明了新时代文艺工作的道路方向、使命任务和历史责任。回首历史,红色文艺经典作为党领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所创造积累的独特文艺形态,从其诞生之日起便同党的发展历程、同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同中国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无论是烽火硝烟的革命战争年代,还是百废待兴的建设年代,直至如火如荼的改革开放新时期,红色文艺虽然呈现出不同样式风貌,但始终在文艺事业全局中处于突出位置,拥有强大生命力和影响力,是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导文艺工作的实践成果和审美结晶,在百年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矗立起一座座壮丽巍峨的文艺丰碑。(二)红色文艺经典记录着党领导人民创造的历史伟业,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和精神谱系的生动载体。
文艺作品既是历史的产物,也是历史的证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近现代以来历史中最为可歌可泣的篇章。100年来,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浴血牺牲、无私奉献,成就了百年大党的辉煌历史,构筑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图谱。文艺工作者这一支手中拿笔的队伍,将目光聚焦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重要时期和重要场景,通过丰富多彩的文艺样式和艺术创造,表现不同历史时期各条战线上的革命烈士、英雄人物、先进模范,塑造了许多真实、鲜活、感人的共产党人形象,全面、立体、生动地展现了我们党的曲折历程和苦难辉煌。可以说,百年红色文艺经典是对党的百年历史的凝结和缩影,是党和人民艰苦奋斗的真实记录,是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群先进分子的思想品格、价值追求、精神世界的艺术呈现,彰显着党的性质宗旨,传递着信仰之光,燃烧着理想之火,成为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的有效载体和精神写照,深刻诠释了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初心使命和赤子情怀。(三)红色文艺经典承载着中华儿女的历史记忆和情感力量,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红色文艺经典伴随并滋养着一代代人健康成长,一部经典就是一段历史,一部经典就是一段记忆,一部经典就是一股力量,一部经典就是一笔财富。不同历史时期的红色文艺经典作品记录了近现代以来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反抗外来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英勇斗争,记述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火热实践,呈现了改革开放江河奔流的生动气象,热情讴歌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是民族觉醒的号角、革命动员的利器、社会良知的代表、时代精神的火炬,为我们留下了中华民族百年的恢弘史诗和壮美画卷。红色文艺经典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感召和教育功能,以不同的艺术形式和多样的媒介进行润物无声的传播和颂扬,广受不同代际人们的欢迎,其中所传扬的爱国主义情操、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遗产和共同价值追求,也必将构筑起亿万人民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磅礴的精神动力。(四)红色文艺经典彰显着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红色文艺经典的作用和影响不仅局限在国内,也不仅局限于革命战争年代,而是通过讲述中国故事、展示中国情感、树立中国形象,塑造了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别具一格的审美风范,成为再现中国人民不屈不挠改造旧世界、追求新生活的中国精神的艺术写照和中华民族以自信昂扬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文化符号。比如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这首乐曲在影片诞生后立即在广大中国民众中传唱开来,1940年美国著名黑人歌唱家保罗•罗伯逊在纽约用中英文双语演唱这首歌曲,引发了广泛关注。20世纪50年代,歌剧《白毛女》就在许多国家巡演,深深打动了无数国外观众的心。1955年,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根据电影《白毛女》改编成芭蕾舞剧在日本公演,并于1958年来华演出,成为中外文艺史上、外交史上的一段佳话,令人难以忘怀。红色文艺经典既是历史的,又是当下的;既属于中国,也必将属于世界,抚今追昔、慎终追远,已经并将继续在更广阔的时空维度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二、红色文艺经典的特点
经典之所以为经典,在于它深刻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内容,弘扬了人类的真善美,帮助人们找到了思想的源泉、力量的源泉、快乐的源泉,必须也必将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我们可以看到,红色文艺经典在今天仍然广为流传、经久不衰,不因时间流逝而过时,不因岁月更替而褪色,依然在时代发展的艺术长河里熠熠生辉。究其根本原因,我以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在文艺创作的价值取向上,坚持开掘深刻而又丰富的思想内涵,彰显中国的精神力量。
红色代表着火热、激情、斗志,是革命的颜色、正义的颜色,也是中华民族的底色、成色。理想信念之火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红色文艺经典魅力长存,根本在于其穿越时空的精神价值。无论是革命、建设还是改革不同历史时期,红色文艺经典都蕴含和展现着丰富、充沛、深刻的思想内涵,通过塑造感人肺腑的光辉人物形象,大力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红色歌谣万万千, 一人唱过万人传”,在江西苏区, 红色歌谣的广泛传唱,起到了政治动员、文化革命、价值引领的独特作用。音乐家冼星海在给母亲的信中说:“我是一个音乐工作者,我愿意担起音乐在抗战中伟大的任务,希望用宏亮的歌声震动那被压迫的民族,慰藉那负伤的英勇战士,团结起那一刻苦难的人们”,他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血和泪、爱与恨,歌唱母亲河两岸儿女的勤劳勇敢,成为一部激励中华儿女生生不息的奋进史诗。从经典作品《林海雪原》《烈火金钢》《小兵张嘎》《地道战》中军民一心、与敌人斗智斗勇,《上甘岭》《董存瑞》《铁道游击队》中英雄儿女舍生忘死、浴血奋战,《红岩》《党的女儿》《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共产党人经受生死挑战、信仰考验,再到近年来《战狼》《红海行动》《我和我的祖国》以及《大江大河》《山海情》《觉醒年代》等作品中洋溢的爱国热情、文化自信和奋斗精神,红色文艺经典作品所传达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等精神气质和道德品质,唤起人们对民族精神的崇尚、对高远理想的向往、对坚定信仰的渴望,彰显理想之美、信仰之美、崇高之美、生活之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思想张力和精神震撼力,因而具有了直抵人心、温润心灵的力量。(二)在文艺创作的方式方法上,坚持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有机结合。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应该用现实主义精神和浪漫主义情怀观照现实生活,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创作的方式方法,从来都是密切联系、有机统一的。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写给鲁迅艺术学院的题词中就将二者相提并论:“抗日的现实主义,革命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相结合是红色文艺的光荣传统,也是红色经典最鲜明的艺术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许多文艺大师正是以现实主义精神描绘前进的步伐、揭示存在的问题;又以浪漫主义情怀推动社会的变革、促进民族的进步。《小二黑结婚》《白毛女》《江姐》《洪湖赤卫队》等经典都是从现实生活中取材,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激情构思谱写人民生活与心声,同时又以浪漫主义的情怀塑造人、激励人。路遥《平凡的世界》是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有机结合、相互统一的典范,既生动描绘了主人公执着奋斗的信念,也充分展示了作家孜孜不倦的求真精神。红色经典之所以具有感人的力量,与它们所塑造的真实生动的现实生活形象及震撼人心的情感力量,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内在逻辑关联。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结合,将慷慨悲壮、高昂激越的故事内化于富有人性化、生活化的情感互动、生活细节、场景展示之中,赋予浪漫精神以理性思考和主流价值取向,体现了美学的、历史的标准,使红色文艺以崭新的艺术形态呈现在社会大众面前,在反映现实的基础上,发挥了歌颂光明、抒发理想、引领方向、鼓舞人民前进的重要作用。(三)在文艺创作的根本道路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文艺的根本宗旨也是为人民创作。”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表现服务的历史主体和价值主体,也是评判文艺作品合格不合格的最终评判者和鉴赏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和国家文艺事业的价值支点,为人民画像、立传、服务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和光荣。把人民放在心中的最高位置,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始终是红色文艺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创作方向。革命战争年代,在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指引下,广大文艺工作者积极响应号召,“全心全意地到工农兵群众中去,到火热的斗争中去”,创作了《王贵与李香香》《兄妹开荒》《夫妻识字》等一大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精品力作。时光飞逝,如今人们耳熟能详的一首首红歌,无论是《十送红军》《南泥湾》《团结就是力量》,还是《唱支山歌给党听》《歌唱祖国》《我的祖国》,词曲简洁凝练、流畅优美、广为传唱,因为它们大多产生于人民群众的劳动、斗争、生活和娱乐之中,是艺术家和人民大众的共同创造。陕北说书艺人韩起祥“编成新书唱新人,身背三弦串陕北”,毛泽东同志邀请他到延安窑洞说书,看到他的三弦旧了,对他说:“等全国解放了,给你买一把新三弦。”音乐家阎肃为了创作经典歌剧《江姐》,在重庆渣滓洞双手反铐、戴上脚镣,吃牢饭、睡发霉的草席,度过了整整七天七夜,正因如此,他笔下的作品才能更加真切地抒写红岩群英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打动自己的同时更感动了观众。音乐家傅庚辰为了写好《地道战》,亲自去冉庄钻地道体验生活,他深情地说,“作曲家与群众之间的桥梁就是旋律,民族化的旋律群众容易接受,要想接近群众,必须深入实践。”红色文艺经典扎根祖国广袤的大地,植根人民生活的沃土,生动展示了党和人民的血肉联系、鱼水深情,真实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精神状态,因而才拥有了无可比拟的深厚群众基础。(四)在文艺创作的科学态度上,坚持兼容并蓄、返本开新,追求精益求精。
红色文艺经典不仅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弘扬,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它们所表现出来的中华民族特有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方式,是对中华传统艺术的丰富与雅正,与中华美学精神一脉相承,已经成为时代的审美符号,实现了艺术境界、美学意蕴和社会教育功能之间的相得益彰。同时,红色文艺经典在创作态度上具有广取博收的宏大胸怀,对于外来艺术形式并不排斥,而是辩证分析、充分化用、融合中西、兼容并包。比如董希文的油画《开国大典》一直被誉为“共和国成立的艺术见证”,它吸收了国外油画的有益成分,同时继承了唐代装饰壁画的风格,体现了民族绘画特色,创造了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中国油画新风貌。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中吸收了大量的京剧元素,这种结合使作品摆脱了芭蕾舞的固定程式,赋予红色经典以民族传统的魂魄、地域文化的韵味和雅俗共赏的品质,创造了跨越时空的艺术美感。红色文艺经典体现着创作者的心血智慧以及甘于寂寞、孜孜以求的创作态度,千锤百炼、精益求精、厚积薄发的艺术追求。正是一代代文艺工作者坚持以传世之心创造传世之作,才使得这些红色文艺经典动人心魄、感人肺腑,具有了深邃的穿透力,触动了观众的心弦,成为真正经得起时间淘洗和人民考验的不朽之作。(五)在文艺创作的履责担当上,坚持崇德尚艺,追求德艺双馨。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伟大的文艺展现伟大的灵魂,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文艺作品是文艺工作者人格人品的自我宣示和精神境界的集中外化,德艺双馨、德在艺先,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1938年,毛泽东同志在鲁迅艺术学院就提出造就具有“远大的理想”“丰富的生活经验”和“良好的艺术技巧”的文艺工作者。鲁艺的《艺术工作公约》“十条”中,第四条、第五条分别提出“不对黑暗宽容,对新社会之弱点,须加积极批评与匡正”,“不流于轻浮作风、低级趣味”。1981年,陈云同志曾对苏州评弹艺术提出“出人、出书、走正路”的方针。事实上,一部部红色文艺经典作品的背后,正是一批批汇聚在党的旗帜下,传承着崇德尚艺优良传统,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为党和人民所充分信赖的文艺工作者。百年来,许许多多令人尊崇敬仰的文艺大家大师,他们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道德情操、高贵的人格操守,把自己的名字与作品一起,共同镌刻在党的光辉史册上。比如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用义演和变卖自己财产所得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捐献一架飞机;天津相声艺术家常宝堃、弦师程树棠参加中国人民赴朝慰问团,英勇牺牲在抗美援朝的血火战场上;1957年诞生在内蒙古苏尼特右旗的乌兰牧骑,在蒙语里是指“红色的嫩芽”,这支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成为我国文艺战线的一面旗帜。一代代杰出文艺家和文艺工作者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胸怀对祖国人民的真情挚爱,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始终坚持艺品兼修、守正律己,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了人民的喜爱和尊重,共同构筑起了一座座红色经典的文艺高峰,也为新时代文艺工作者树立了学习的典范和榜样。三、创作时代需要和人民喜爱的优秀文艺作品
当前,立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我们党正在团结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阔步向前。知所从来,思所将往。开启新征程,呼唤新经典。我们迫切需要从百年红色文艺经典中获得丰润滋养,汲取智慧力量,把握艺术规律,坚定文化自信,传承革命精神,不断推出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精品力作,创造出属于新时代的红色文艺经典,充分发挥文艺培根铸魂、凝心聚力的独特作用,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充分挖掘保护利用各种红色文艺资源。
宝贵的红色文化资源是涵养社会主义文艺最富集的土壤,也是新时代攀登文艺高峰不可忽视的重要文化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要用好红色资源,2021年2月在贵州考察期间以及全国“两会”上也多次提到要充分运用红色资源。2021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为革命老区和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难得机遇,也为老区和乡村的红色资源挖掘利用、红色文化传承保护发展开辟了广阔空间。包括江西赣州在内的革命老区,为我们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遗产和宝贵精神财富,也为文艺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红色资料库、基因库。毛泽东同志在赣州留下了许多著名的诗篇,“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至今读来仍然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广大文艺工作者应植根深厚的红土地,从中充分汲取营养、激发灵感,不断发掘新的题材、素材,拓展题材的空间、样式,丰富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提升作品的筋骨、质感和温度。同时适应当代受众审美习惯,运用新的表现形式、表现手法、表现技巧,推动历史经典再创作再传播,焕发红色文艺经典的时代魅力。比如近年来的电影《智取威虎山》、复排歌剧《白毛女》、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等,就是对红色文艺经典再创作再提升再传播的成功范例。应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老区和乡村红色文艺资源的广泛深入调研,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充分挖掘红色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多姿多彩的文艺形式浓墨重彩讲好红色故事,把红色血脉与地域文脉结合起来,以文艺赋能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彰显初心之地、红色土地的时代光彩。(二)着力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以人民为中心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繁荣红色文艺创作、打造红色文艺经典必须遵循的根本原则。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弘扬乌兰牧骑红色文艺轻骑兵精神,在火热的生活中积累鲜活生动的素材,深入开掘中国精神中国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发展阶段、重大科技进步等重大时代主题,创作出舞台立得住、业界叫得响、社会传得开、历史留得下的传世之作、扛鼎之作、精品之作。应进一步提升“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的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水平,切实把参与“深扎”情况纳入履职管理、扶持奖励、评比表彰、职称评定等工作,推动文艺实践向基层乡村一线延伸,向边疆、民族地区拓展,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身入、心入、情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同时积极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组织开展“到人民中去”、“送欢乐下基层”、艺术辅导培训、文艺支教等文艺志愿服务品牌活动,让红色文化活起来、传开来,让更多的人看得见、摸得着,能感受、记得住,让人民群众在健康文艺的熏陶中感悟认同主流价值观,促进满足人民文化需求与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相统一,用新时代的红色文艺经典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进力量,从而推动形成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正大气象。(三)切实加大对红色文艺精品创作的扶持力度。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创作是文艺工作的中心环节。当今世界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实践更是波澜壮阔,国家的蓬勃发展,社会的深刻变革,百姓的欢乐忧伤,生活的酸甜苦辣,演绎着无数精彩的故事,构成了气象万千的图景,这为红色文艺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丰富的矿藏。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加强现实题材创作生产,不断推出反映时代新气象、讴歌人民新创造的文艺精品。广大文艺工作者应立足新时代的历史坐标,从先进事迹、奋斗历程、市井百姓、平凡人生中寻找红色文艺创作素材,在主题提炼、内容表达、形式呈现上下足功夫,精心创作生产更多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体现中华文化精神、彰显中国人审美追求的红色经典作品。应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出发,强化精品意识,发挥文艺人才优势,持续提高文艺创作的组织化程度和专业化水平,积极参与和推动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集聚调动各艺术门类领军人物和中坚力量的创作热情,加强红色题材文艺创作的规划策划、文本打造、重点扶持、宣传推介,从源头上引导创作理念、方向和思路,不断提升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应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这条主线,组织实施“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美术创作工程等一系列重大创作项目,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和杠杆撬动效应,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更加生动鲜活地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血肉联系的故事,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突出出来、融入进去,充分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党之情、奋斗之志。(四)强化对优秀红色文艺作品的研究评论和传播推介。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2020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影视创作、评论工作作出一系列新的重要指示批示,强调要健全评估机制,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度统一起来,既要弘扬正能量,又要充满艺术性;强调要进一步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发挥引导引领作用。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一直被喻为文艺工作的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铸造新时代红色文艺经典的实践过程中,既需要精品力作的创造者,同样需要勤于观察、敏于发现、敢于批评的理论评论家,这是文艺理论评论引领文艺创作的应尽之责、应有之义。早在苏区时期,党的中央机关报《红色中华》就明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的见解来理解艺术,建设马克思主义的文艺批评”。广大文艺评论家应当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文艺观为指导,把准理论评论的时代方位,把好文艺评论的方向盘,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价和鉴赏红色文艺作品,防止和抵制“去思想化”“去价值化”“去历史化”“去中国化”“去主流化”倾向,为红色文艺的传承创新发展开辟新途。应进一步强化对百年红色文艺经典作品的研究与阐释,以评论促进创作、推动评论创作齐头并进,为重大主题性文艺创作提供有力的学理支持和学术支撑。同时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提升和强化史识、史才、史德,防范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让创作一线的作家艺术家更加完整准确深刻地把握和宣传党的辉煌历史,实现作品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有机统一,从而推出经得起历史实践人民检验,能够立之当代、传之后世的经典作品,让文艺的光芒照亮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伟大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