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讯

2021-11-11

传记文学 2021年6期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举办“理论与方法:新时代视域下的传记批评”学术论坛

2021年4月7日上午,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举办了一场题为“理论与方法:新时代视域下的传记批评”的学术论坛。吕周聚、张光芒、孙文起、斯日、王琼、林莉等来自全国高校、科研院所和新闻媒体单位二十多位专家学者、记者和研究生就此展开了深入研讨。出席论坛的领导和专家还有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兼中国工艺美术馆党委书记喻剑南,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管理处负责人吕晓明。论坛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元珂主持。

论坛上,围绕传记批评的理论方法、学术范式、批评家素养、中西方传记批评发展史等几个命题,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充分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传记批评是文艺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传记批评在推动和繁荣发展当代传记创作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但当前传记批评从研究到实践都不甚理想,尚存在许多亟待厘清和解决的深层问题。

青岛大学吕周聚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作为方法的传记批评”。吕教授首先对中国古代、现当代和西方传记批评发展史作了梳理和归纳,然后从“虚构与非虚构”、“传记批评本身存在的局限”两方面对传记批评存在的悖论或问题进行了总结。其中,他对“知人论世说”、“发愤著书说”、“文如其人说”三种古代传记文学批评方法及其实践状况的考察,对圣伯夫的“肖像批评”、丹纳的“历史批评”、萨特的“存在主义精神分析传记批评”三种西方传记批评理论与范式的阐释,以及对20世纪以来传记批评所面临的悖论问题的分析,都给人以莫大启迪。

南京大学张光芒教授报告的题目为“传记批评的学术范式问题”。张教授首先从对“文本批评”和“传记批评”的界定谈起,认为必须把二者的内涵和外延搞清楚,继而围绕传记批评的标准、模式、方法、边界等几个论题,结合当前传记写作和评论领域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其所应遵循的学术规范和实践方法进行了界定和阐释。他所谈论的观点和问题都极具学术前沿性、针对性,对当前如何开展传记批评提供了方法和理论上的支持。

江苏师范大学青年教师孙文起博士报告的题目为“中国古代传记研究的回顾与展望”。他的这篇报告资料非常翔实,在对大量古代传记文献和研究现状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对中国古代传记研究的一些体会和观点。这篇报告对我们如何正确看待中国古代传记批评史将是一个很好的指导,从中可获得诸多助益于当前传记批评的有益经验。

中国艺术研究院传记研究中心主任斯日作了题为“‘要把自己性格养成镜子和天平一样’——关于批评家的修养”的发言。斯日从梁启超“史家的四长”之一的“史德”这个史家核心修养出发,围绕批评家的“德”这个关键词,结合孔子、司马迁、刘勰、刘知幾、章学诚、梁启超等中国历史上著名史学家的人格、文格,谈了他们是如何修“德”、实践“德”,充分肯定梁启超所提出在史家所应具备的才、识、学、德诸种修养中,德应该摆在首位的观点及其对当代批评家具有的镜鉴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作为文艺批评重要门类之一的传记批评更是如此,责任重大。这是一次很及时、很必要、取得重要收获的学术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