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沙尘暴
2021-11-11赵旭山
赵旭山
真正见到沙尘暴,还是20世纪末的事。
早晨,天地笼罩着迷雾,不远处的树木、房屋,只能隐约看见一些影子。太阳挂在空中,有些泛黄、惨白,空气里还闻到一种淡淡的土腥味……若不是天气预报说沙尘暴南下,我们这些南方人只是把它当作常见的雾霾罢了。
后来,雾霾天越来越少,沙尘暴似乎也没再光顾。日子一长,脑子里仅存的一点沙尘暴印象也慢慢消退了。
今年8月的西北之行,却意外遇上了沙尘暴。
那天下午,我们游览嘉峪关后,一路西行。如果按照明朝的说法,我们已经出了关,到了西域。
“好像来沙暴了。”大巴车司机师傅冷不丁说了一句,语气平淡,却如一记响雷,把昏昏欲睡的我们“雷”清醒了——沙尘暴?!在哪儿?在哪里?
车外,阳光明晃晃的,瓦蓝的天空下白云朵朵,远处的地平线上,悠然飘着一条长长的云彩。
我下意识希望是真的。不远千里迢迢来到大西北,若能遇上沙尘暴,这机会多难得呀。
师傅示意我们看天边,说那条像云像雾的“飘带”就是沙尘暴。
司机说的像云像雾的“飘带”,不就是云雾吗?因为它够远,够低,看着才像贴着地面似的。师傅说过,夏季一般是极少有沙尘天气的。师傅是敦煌人,开了几十年的车,经历过许多沙尘暴,应该不会看走眼的。
风好像大了起来。戈壁滩上可以看见一股股游走的小烟尘,形似箭镞的草丛剧烈地摇晃,种下没多少年头的杨树在慌乱中颤抖……急性子的同伴解开安全带,欲离开座位走向车头,细瞧外面的风云变幻,却都被师傅和导游制止了。此刻,大家的心情都有些兴奋,充满着好奇,还有些不安、紧张。
“快来看右面。”不知谁喊了一声,大家纷纷向右张望。车子的右侧赫然竖起一幅巨大的云帷,细看,跟云有些不同,颜色灰暗,汹涌的“波涛”之中似乎杂糅着黑色斑点,一边向前席卷涌动,一边朝空中升腾喷发。它像一堵墙,一堵不断变高变宽的墙,硬生生将我们的目光隔断,将戈壁和远处的山峦关围起来,藏匿起来。我确信这“云帷”的确是如假包换的沙尘暴。它并未向我们袭来,而是往身后狂奔而去。它在东,我们在北,相隔虽远,却又近在咫尺,我的心怦怦直跳。此时,我才真正见识到了沙尘的暴戾,像狂奔的巨人,披头散发,手舞足蹈,又像万马奔腾,霹雳弦惊,狼烟腾起……而“沙尘墙”之上,却依旧是湛蓝的天空,洁净的白云,一片安静祥和的世界。
车子的正前方,也就是此前师傅说的那条薄薄长长的云带,已经变成了一道横亘在我们面前铺天盖地的屏障,且行且近,且近且行。跟右侧的情形不同,一明一暗的两个世界转了个个儿,远方是混沌模糊,近前是明亮清透。奇怪的是,我们的左侧却依旧是朗朗乾坤,连绵的祁连山历历在目。不过我想,这样的景象恐怕维持不了多久,当下的现实是眼前的世界正遭受沙尘暴的侵袭,并正一点点地被吞噬、湮没。
我们向沙尘驶去,沙尘朝我们袭来,愈来愈近,即将相遇的时候,我看见了飞沙走石,看见了翻江倒海,看见了昏天地暗,似乎也看见了恐怖与惊悚。紧接着,分不清是车子撞进了沙尘,还是沙尘缠绵上了车子。刹那时,大家不约而同地“啊、啊”地叫了起来。我只觉自己掉进了一个窟窿里,不知深浅,不辨西东,不自觉地屏息,攥紧了拳头——不知是想消减心头的惧怕,还是努力克服那种孤独的无助感……
网上有了网友们上传的视频。这些使用延时技术拍摄的影片,情景逼真,效果震撼。进入服务区,停车场上停满了大小车辆,却不见一个人影。下车时,我们缠上头巾,裹紧衣衫,一溜小跑,匆匆躲进服务区大厅。
大约半小时后,天空重新露出可爱的蔚蓝。我们继续行程,目光所及,全蒙上了一层白茫茫的沙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