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 启航的地方
——简述孟烈在《东北林业报》暨在林业战线期间的文艺实践
2021-11-11□
□
如果把文学艺术创作比喻为一个美轮美奂七彩之梦的话,那么孟烈先生70年的艺术生涯就是一个不断创作艺术梦想,实现艺术梦想,把生活升华为艺术意境,把现实淬变为精神世界的过程。
孟烈先生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影视剧编导,还是集画家、新闻记者、作家和历史研究专家于一身的多栖艺术家,创作了电影《侠女十三妹》,电视剧《雪城》《黄克诚》,历史小说《在中国的四重间谍范斯白》等,另在历史研究、诗词歌赋、绘画等诸多领域也都是果实累累。
他的艺术生涯发轫于东北鲁迅文艺学院,长成于逆境之中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繁华于上世纪的八九十年代。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孟烈先生调到创办不久的《东北林业报》暨黑龙江林业战线办报办刊。那时正是黑龙江乃至东北林区大发展的黄金时期,那苍茫的大小兴安岭、雄伟的长白山脉、蜿蜒的老爷岭、张广才岭、巍峨的完达山脉,以及奔流其中的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还有无数条河流,星罗棋布的湖泊,构成了全国最大的东北林区。这里森林浩荡,更有粗犷豪迈的林业大军,为国家社会主义建设顶风冒雪爬山涉水逢山开路遇水搭桥采伐木材,并在荒无人烟的原始森林建成一个个林业城镇……孟烈面对这火热的生活,点燃起对于光明热切追求的激情,“穿林海,跨雪原”,深入到正在开发的大兴安岭林区和长白山、呼伦贝尔、伊春等林区的最基层一线和林业工人打成一片,挥起画笔,拿起相机,展开稿纸,在多领域的艺术世界里进行了实践,为他在八九十年代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影视剧编导一冲飞天,一鸣惊人奠定了基础。
浩瀚的东北林区,应是孟烈先生实现艺术之梦的启航之地。
绘画的题材更加广阔
孟烈先生在来到《东北林业报》前,已是小有名气的青年画家,他创作于1952年的年画《推广先进经验加速建设祖国》,在当年经东北人民出版社、新华书店东北总分店发行了9000张,并于翌年获得东北区年画三等奖。还有曾参加黑龙江省首届青年美展获二等奖的水墨画《垦荒队员们还没有回来》。他于1963年初到林区便在南岔林区创作了反映大雪封山,采伐工人肩扛油锯踏雪进山、拖拉机集材、绞盘机凌空吊运、山坡下工棚的速写《南山路上》,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小兴安岭的风雪和豪放的林业工人。这虽是四幅钢笔(第一幅)和铅笔(后三幅)的速写画,却是他画作从反映城市工厂向林区的转换之作。从此他陆续创作和发表了版画《最喜漫天白絮飞》《阅读》《苍鹰凌空》等,并为著名诗人郭小川发表在《东北林业报》的林区三唱之三《青松歌》创作了插图,还为刚刚升起诗坛的蒙古族诗人巴彦布的诗歌《奥其克的新靴子》创作了具有蒙古族特点的插图。
在这几年中,他的创作视野愈加的广阔,作品的表现力度、内容,表现方式、创作风格都发生了突出的变化。其典型的作品之一应是1965年创作的《身在林区眼望全国》,这幅作品一改过去水墨画、年画、版画等表现方式,而是用国画表现,刻画了林业工人高大的形象,宽广的胸怀。画面浓妆淡抹,意境悠远,错落有致,淋漓舒展,整个作品中充满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之二应是创作于“文化大革命”前夕的国画《天涯若比邻》。
甘做“杂家”新闻工作者
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开拓者、领导者之一邓拓曾说过:新闻工作(记者)应是杂家,杂家办报。
孟烈先生到《东北林业报》后,即由专业的画家转变成为“杂家”。一是为版面画插图。他根据每个版面的编辑送来的不同题材、体裁的稿件画出不同需要的插图。这首先得熟悉了解林业一线的生产作业情况,这就要平日注重深入林区,注意观察和积累,才能一挥而就,完成报纸编辑的需要;二是版面补白。那时的报纸排版是“铅与火”,靠人工捡铅字,版面时有空白,孟烈先生在有限的“空白”之处,涂鸦一二,一作补之。《李大爷送水》三幅小画完成一个大的主题——领导干部深入一线;《晚婚——是晚上才结婚》,幽默逗哏,让人一笑。这需要作者具有相声演员捧逗和抖包袱的智慧;三是新闻摄影。那时摄影是少数人的事儿,是专业人士的职业。孟烈先生到《东北林业报》后,在背着画夹子的同时拿起了相机,从取景器中看山看水,拍摄和记录了东北林区的黄金岁月。在1973年,他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林业科技》杂志社,其摄影作品《栋梁》《集材》等,反映了东北林区为国家建设做出的贡献;四是为报纸写新闻。在下林区采访创作的时候,也写“本报讯”。在1957年前,他曾给《黑龙江日报》等写评论,如在1956年6月,他在《黑龙江日报》上发表了美术评论《全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会观后》,对晁楣等刚崭露头角的画家作品进行了评论,认为:“作者的木刻技术水平是出色的,刀锋很锐利。”还发表过《新年前,谈年画》《“彩色美术片集”观后》等,他具有写作的能力和水平,所以到《东北林业报》后,不时为报纸提供新闻稿件;五是触摸电影。他到黑龙江省林业科学院工作后,接触到了电影拍摄,向电影师学习电影的拍摄制作,在1975年夏,编导了电影纪录片《林青山茂》,并获得专业人士的好评。
“杂家”,为孟烈先生积蓄了多方面的实践技能。
“文学青年”之路
孟烈先生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虽是以画而闻名,并有一定范围的影响力,但他还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学青年”,在画笔之外还有一副笔墨,那就是文学创作。
总览那个时期他的文学作品一是曲艺类,二是纪实类,还有极少的地方戏。尤以曲艺类为最。早在1955年,他以献忠为名创作的连环画《暗下毒手》的词,反映了双城永丰社人民群众与破坏生产的害、坏人作斗争的故事。以韵文而出,如“永丰社,屯东方,有草有水好牧场”“党支部,很怀疑,觉得其中有问题,对他行动加注意,报告县里公安局”等,具有极强的文学味儿,为他的曲艺创作奠定了基础。他到《东北林业报》后,陆续创作了对口相声《节约》等。而发表于1964年5月7日《东北林业报》的对口相声《越伐越多》,以曲艺的表现形式宣传了周恩来总理对林业特别是东北林区提出的:森林资源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指示精神,“甲:为子孙后代着想,要更新造林,不可等闲视之。乙:伐木者有豪情,斧锯飞舞。甲:造林人多奇志,锹镐挥扬”……这些至今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具还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孟烈先生发表于1963年12月13日《黑龙江日报》的山东快书《一张大字报》,全篇暗藏包袱,一个个矛盾,一个个破解,如剥笋竹如抽茧丝,最后一个大的包袱抖开,使人茅塞顿开,恍然大悟。另外语言洗练,不事奢华,在一个人的“单口”表演中塑造了一位“又是个普通劳动者”的张所长形象。
孟烈先生的曲艺创作为他日后影视剧创作中增强人物对话的内涵和力度做了有利地训练。
他的纪实类文学创作主要是报告文学,这可能是和他在报纸工作有关。报告文学是报告和文学的结合,是新闻的最大具象化、情节化。他创作的并发表于1965年10月12日《东北林业报》和同日《吉林日报》的报告文学《无限风光在险峰》,开篇给人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险势,“真是名不虚传,湾沟就是个湾湾的山沟,越往里走越湾、越深、越窄、越陡。”这四个“越”字,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很有影视的画面感,然后以“踏查队,探山开先路;沐寒霜,夜宿老金坑”“夹皮沟,初架集材索;试验组,三改回空绳”“攻关键,严冬刨冻土;破难题,原条预装车”这三个章回,向读者讲述了湾沟林业局仙人洞第三小工队在高山间架起索道运送木材的事迹。这篇报告文学没有今天此类体裁的那种大架势和空泛的议论以及无关联的抒情,把办公部分说清楚,而文学部分却常以白描的手法进行,“这里山势险峻、地形复杂、渺无人迹”“踏查队穿密林、越山谷、跨溪流、由南向北转东,披荆斩棘而来”。多用短句,尽显语言的简约。在平淡之中向人们讲述艰难,而不是以铺张的语言来博得阅读者的眼球。“晌午走在路上,烈日炎炎,汗流浃背,光膀子还嫌热,啥都想扔掉。到了夜晚,露宿荒山,单薄的衣衫又顶不住寒风侵袭”“‘火烤胸前暖,风吹背后寒……’大家不觉精神为之一振,一齐唱起《露营之歌》。只有坚贞的松柏,才敢于笑傲寒霜”……再一个是,孟烈先生的作品总是在娓娓道来,但经常在道来之际有一幅幅的画面感,这也可能正是因为有这种能力,为他后来的小说《在中国的四重间谍范斯白》《草莽英雄传》《乒坛分风云录》特别是《北疆丽雪》《侠女十三妹》《雪城》《中国影星》等影视剧的创作提供了先天的优势。
孟烈在这期间,还创作了一部评剧《练兵场上》。这部剧反映了女民兵在军事训练中发生的故事,在公演后受到观众的喜爱。在一次和演职人员的座谈中,他谦虚地说:自己是《东北林业报》的美术编辑,创作这个评剧也没有什么经验……这时,哈尔滨市评剧院的同志才知道他搞美术的,以前都以为作者是编辑或记者呢!
这是他唯一的一部舞台剧。这为他日后的影视剧创作在如何结构、如何推进情节发展、处理矛盾冲突等方面做了初步的尝试。
综上简述可见,孟烈先生从1963年来到《东北林业报》暨黑龙江林业战线,到1979年调离,凡16年间,在群山和大森林的怀抱里体验了冷暖,积累了生活,丰富了精神,升华了思想,提高了境界,磨炼了笔力。
这里——《东北林业报》暨黑龙江林业战线,无疑是孟烈先生踏上诸多艺术领域的集结地、蓄势地、待发地,更是他在影视剧编导创作“激扬文字”“风雨驾云涛”的出发之地。
遥想当年,孟老是玉树临风;还看今朝,孟老是青松苍劲。祝福孟老——我们林业的前辈健康长寿,为广大的读者、观众创作更多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