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秋意开封

2021-11-11

鸭绿江 2021年24期
关键词:秋水秋意桂花

唐 辉

开封的秋,如果没有降雨降温,我们是浑然不知的。降雨降温之后,披上薄衫,我们才突然知晓风渐凉、叶渐黄。

天朗气清,风零露凉,绵绵细雨或是习习肃风,都是秋的节奏,也是秋的况味。《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秋,擎也,物于此而擎敛也。初候,凉风至。西方凄清之风曰凉风。温变而凉气始肃也。”陆游诗云:“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开封在这个诗意的季节也是“风景入画来”。

在西司桥倚栏而望,在汴梁故地邂逅流动的秋色。流水潺潺,静谧、温柔而又多情。宋人晁补之《阮郎归·一濠秋水净涟漪》有“一濠秋水净涟漪,红妆照水嬉”一句。秋水与伊人联结在一起,总是有一种别致的浪漫。另外, 杨无咎在《两同心·秋水明眸》提到“秋水明眸、翠螺堆发”。人们常把秋水比作美人的眼眸,这大概是秋水如美人的眼睛一样清澈,叫人心旷神怡。想象着千年之前,那个充满艺术想象的年代,词人风华正茂,邀三两好友,在东京城郊徒步而行,在郊野的一片寂静中听见汩汩的溪流声。那声音毫无夏水的躁动,有种不急不忧的悠然。山林给溪水染色,在阳光照射下流光溢彩。这些想来也十分惬意。

在大礼堂蓦然回首,在万绿丛中遇见零星的碎香。桂花暗香浮动,沁人心脾。清人文学家李渔《闲情偶寄》中说:“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刀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在古致幽雅的河大老校区,且行且驻。林幽闻鸟语,风细沽花香。留意那一方风景,记下那一帧美丽。关于桂花,文献中最早提到的是在战国时期的《山海经·南山经》,谓“招摇之山多桂”。《楚辞·九歌》也记载: “援北斗兮酌桂浆,辛夷车兮结桂旗。”自汉代至魏晋南北朝,桂花已成为名贵花木与上等贡品。唐宋以来,桂花栽培开始盛行。如今,在街道花园,桂花已是常见的植物,我们往往通过袭来的桂花香感受秋意氤氲。因为桂花,我们便在秋意中沉醉。处处香味,可以闻一下,也可细品一口,仿佛酒味柔和醇厚,又似乎桂花在唇齿间绽放,甜进心头。丹桂金香,想必定为秋之色、秋之味吧。

妙龄少女双手跃动于七弦之上,抚一曲《平沙落雁》,节奏错落灵动,勾、挑、滑、揉,在和缓的泛音与低声空弦声中,一幅风静沙平、苍茫辽远的秋江暮景被勾勒出来。正如《古音正宗》云:“似鸿雁来宾,极云霄之缥缈。”接着乐音活泼灵动,似见大雁振翅飞翔。然后,敞快的旋律被强音煞止,比喻大雁落洲,初心未稳,似欲惊起的情态。最后,几个隽永的滑音将旋律引向尾声,孤雁独鸣长空,在泛音声中交融于一片秋水之上。说起秋曲,古琴曲中“秋曲”繁多,《秋水》《梧叶舞秋风》《秋风词》《秋夜读易》都属“秋曲”。这些秋曲或萧条,或蓄发,或盎然,或清淡。秋声秋色形貌不同,曲意曲情琳琅各异。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发展中,这些琴曲以其特有的空灵之音,生动阐释了原本抽象的美学思想,展现了以人为主体的人文关怀,并为无数的典故人事留下历史余音。“致乐以治心,乐则安,安则久。”在这个诗意的季节,你是否愿意拾一把琴,酌清酒以抚古琴,拨动那动人的弦音?

寻觅秋意,遇见美丽。秋日的午后,何尝不能效仿古人行雅致之事?得半日清闲,约上好友,一起品茶吧。户外的亭台水榭自是佳处,阴雨天转到室内避寒也好。你有你的故事,我也有我的情怀。也可以郊游远足,得空在城市附近的郊野兜兜转转,随意走走停停,去聆听林间的鸟儿婉转自然的声音,并在每一株叶子黄了或红了的树下驻足流连。如此,如心所愿。

开封的秋意存在于生活的每一处细节之中,需要倾心去体会才能知晓。

猜你喜欢

秋水秋意桂花
秋意
秋水无声
做桂花糕
秋意
《秋水共长天一色》
桂花蒸
秋意
打桂花
秋水长天(创意作品)
秋意秋那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