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您家的“李焕英”是啥样的?

2021-11-11吕斌

火花 2021年4期

吕斌

今年春节的贺岁档,有一部影片火了,那就是《你好,李焕英》。截至2月20日22时,电影《你好,李焕英》总票房已破37亿。有业内人士评价这部电影,虽然导演不是专业的,但贵在真诚。这种真诚是导演贾玲在完成自己对母亲的心结,但她没有简单地诉说自己对妈妈的爱和愧疚,而是呈现了一个真实的母亲。这个母亲在成为母亲之前首先是一个少女,是她自己;而当她成为母亲之后,她永远比孩子爱她更爱孩子。

这就是影片最能打动观众的地方,每一个观众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了自己的母亲,看到了自己,从而和电影产生了强烈的共鸣。“李焕英”,她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那么,你家的“李焕英”是什么样的?笔者对几个市民进行了采访。

坚强“李焕英”:保护自己 保护女儿

(口述者:夏瑛)

我的母亲已经去世了,按照她去世的年龄,在我们当地算是喜丧。母亲一辈子坚强,她不但用坚强保护自己,还用坚强保护了我。

母亲的婚姻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嫁给了当地一个有钱人。但嫁过去后,婆婆就十分不待见她,总想着要将她扫地出门。倔强的母亲一气之下,在婆婆动手之前,自己先“休”了婆婆,主动离婚了。家里人对脱离富贵的母亲很失望,母亲却无所谓,自力更生,去了一家制衣厂打工。在打工过程中,母亲遇到了父亲。父亲和母亲的性格完全不同,如果母亲是雷厉风行,父亲就是春风细雨,可能是性格的互补,两人互相看对眼了。母亲提出结婚时,家里人强烈反对,觉得父亲性格软弱,赚钱不多,难以让母亲过上好日子。但母亲觉得,日子是靠自己过的,不是靠别人给的。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执意和父亲结了婚。两人共同努力,日子越过越好。

我出生后,很多人都说我除了脸酷似母亲,性格为人处世等都跟父亲一模一样。我第一段婚姻就遇到了一个渣男,他不但出轨,还恶人先告状,要拿走我们所有的财产。他当时嚣张到追到娘家来打我,是我母亲挡在我面前,她说,如果你要打我女儿,就先把我打死好了。这场争吵引来了不少邻居,在大家的指指点点下,渣男前夫知难而退。后来,我又在母亲的支持下,没有妥协,跟渣男打了一场官司,要回了一小部分属于自己的资产。

之后我的生活渐入正轨,遇到一个喜欢我的男人。正当我准备开始新的感情生活时,渣男前夫却到处放话说我们根本没有离婚,我一直靠他养着。谣言在我们那个小地方一下子传开了,当时的恋人受到谣言影响,跟我分了手。我极度失落和失望,又是我妈出面带着我去渣男家跟他当面对质,闹得“满城风雨”后,大家都知道了我前夫的恶毒,当然也知道我有个很厉害的妈。

对质事件之后,我在我妈的鼓励下,去了一个大城市打拼。在那里,没有妈妈的保护,我也学会了坚强,后来遇到了我人生的另一半,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妈妈在世时,我每年都把她接过来住一段时间。丈夫跟我妈妈相处后,总说这是他见过的最干练最有分寸的老太太,当然也“很不好惹”。我听后总会笑着跟他说,那当然了,我妈妈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妈妈,谁敢动她的女儿,就先要过她这一关。

普通“李焕英”:希望孩子开心 自己也开心

(口述者:黄芳)

也许是年龄相仿,我的妈妈和电影中的李焕英有很多重合的地方。看到电影中工厂、家里的情节时,我甚至觉得那就是我的家,是我妈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而且我妈妈的照片都和李焕英有几分相像,当然也可能是那个年代的照相技术就是这样的。

我妈妈是我们家的骄傲,因为那时她进的工厂是我们当地效益最好的工厂,生产的机器零件能销售到新加坡。在大家还不知道进城是什么意思的时候,我妈就带着我去省会城市转悠去了,还带我去拍了一张“艺术照”。这张艺术照真的很艺术,不像那种很搞笑的红脸童年照,反而有点像现在小学生的“学位”毕业照。

我妈妈真是一个普通的母亲,她爱我,但她也会生我的气。我记得,我妈当时买了一双很漂亮的高跟鞋,平时不舍得穿,只有在特定场合穿一下。好奇心重的我也很喜欢那双高跟鞋,有一次趁着她加班,我偷偷拿出来穿,结果一脚没踩稳,把鞋跟踩进了一个坑里,我用力拔出来时,把鞋跟扯断了。我害怕极了,赶紧把鞋子放回原处,之后就惴惴不安地等着妈妈回来。这件事在三天后曝光,我表姐要借我妈的鞋去拍照,我妈拿出来时发现鞋跟断了。她当时真得气得不轻,一度想动手打我,但还是忍住了。我被骂得不轻,我也是第一次被她这样骂,吓得连哭都忘记了。最后我妈把鞋子甩出去的时候,打到了我的手,她也没来得及看,赶着去给表姐道歉了。当晚,我妈回来后,我见她就跟耗子见了猫一样。没想到,妈妈反而主动向我道歉,还给我买来了我最爱喝的健力宝,仔细确定了我的手没有受伤才放心。那一刻我明白了,我妈爱她的高跟鞋,但她更爱我。

我的妈妈可以说是一个真性情的人,她的日子过得明明白白,她对我也明明白白。我高考报志愿时,一心想着要独立要飞翔,报了一所很远的院校,妈妈看到后也没有反对,只是告诉我,一定要照顾好自己。其实在就读的时候我就后悔了,因为这个地方离家实在是太远了,水土不服,人生地不熟,即便是用尽全身力气,我也无法适应这里。毕业后,我马上选择回老家找工作,但带着一个不太知名的毕业院校,我一再受挫。看着大家都就业了,我好几天待在家里不敢出门。我的举动吓坏了我妈,她以为我要做什么傻事,每天都在我房间门口小心翼翼地敲门,要我出去散心,找朋友玩。最后我终于找到了一份满意的工作,我妈高兴地摆了一桌酒,邀请了她的好朋友一起庆祝。

现在我的妈妈已经不再年轻了,成了一个标准的大妈,跳广场舞、用优惠券去唱歌、披着彩色纱巾拍照……大妈们的活动她一个不落。她虽然跟我生活在一起,但她还是一如既往不干涉我的生活。她说,她希望我活得开心,也希望自己活得开心。

中二“李焕英”:放松孩子 也成全自我

(口述者:杨小花)

说起妈妈,有些人觉得妈妈传统,有些人觉得妈妈太过自我,我的妈妈是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人,再加上对新事物接受能力强,所以更加偏八零后。她是一个有点“中二”但又成熟的妈妈,她和我的相处更像朋友。

我对小时候的事情不太有记忆,但我妈的朋友们每次见面,都会给我讲一讲我妈教育我的“奇葩”行径。我八个月大时,我妈就带我出去跟闺蜜们混。大家都觉得我这个还穿纸尿裤的孩子肯定很难缠,没想到我妈把我放在餐椅上,给我围上围兜,放上一碗白米饭,几片青菜,一个苹果,我就开启自动吃饭模式。虽然当时也会洒在地上,但我妈提前在餐椅下铺了报纸,很容易清理。就这样,我一个八个月女婴啃着苹果,抓着米饭,看着我妈和闺蜜们聊天,互不打扰。最绝的是,中途餐厅一个阿姨走过来表扬了我妈,说她是研究儿童心理学的,我妈让我自主探索,自主进食,又有餐桌礼仪,是特别好的教育方式。这件事因为这位儿童心理学阿姨的出现,成为了我妈闺蜜团的大事件。

我妈一直努力学习先进的育儿方式,看了不少育儿书。但学再多的知识,也比不上熊孩子的皮,最后我妈放弃了看书,开启了“流放”式育儿。她顺应我的发展,也尊重我的想法。我记得,我刚上幼儿园时一定要带娃娃去睡午觉,我妈跟老师们商量,最后老师们不同意,我妈铩羽而归。我爸嘲笑她,我妈反驳,你懂什么,孩子在一个陌生环境,当然需要一种带有安全感的寄托物,幼儿园一刀切不给带,大多数是为了好管理,并不是为了孩子好。

我在家里十分信赖我妈,也十分依赖我妈,长时间以来,奶奶一辈都觉得我被呵护得太好,在外面可能没办法社交。但事实上,我每到一个新环境就会迅速适应,并且能吸引很多朋友围绕在身边,这一点我父母都不能理解。我觉得可能是因为我得到很多自由和爱,所以我才能在外面释放自由和爱,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

我上初中后,也喜欢玩手机,我爸爸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但我妈还是支持我的。她说服我爸给我买了第一台手机,我爸规定了使用手机的时间,我妈却总是给我开后门。她知道我在网上种了果树,但上课没办法打理,她就每天帮我“浇水”打理;我们一起玩一款联机游戏,我妈不太懂,都是我带着她,结果输了,我没什么失落,她气得要命,还特意跟爸爸申请要延长半小时手机使用时间去“报仇”。我去年刚上大学,可能是爷爷奶奶絮叨了太久,她也开始“催恋”,一直保证,如果我在大学谈恋爱,她绝对双手赞成,然后隔一段时间就给我发一些“这几个星座的男朋友不能要”“天秤女孩如何选择另一半”……我根本不相信星座,我都不知道我妈从哪里找来这些东西。我妈对新事物接受度很高,遇到什么不会的、不懂的,就会来问我。曾经半夜还要跟我视频,被我挂掉后,发了一堆哭泣的表情给我,害得我第二天上课顶着两个黑眼圈。

我妈不传统,所以她一直觉得爱要勇敢表达,所以她一天到晚都会跟我说,妈妈爱你哟!这些话听多了后,我有时候懒得回应,但我和妈妈都知道,我也爱你哟,妈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