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由英语专业转型的对外汉语教师焦虑情绪探究
2021-11-11夏锦湲
夏锦湲
(安徽工业大学 国际教育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02)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来华留学生数量与日俱增。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尊重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推动不同文化交流对话、和平共处、和谐共生,同时发起了“一带一路”建设倡议背景下,来华留学教育事业再一次迎来发展的春天,来华留学人员数量逐年递增,2018年已达近50万人次。来华留学生汉语教学不断升温,使得对外汉语教师市场需求猛增。然而,专业型的师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时间的积累。尽管我国自1988年就已将对外汉语设为中国语言文学类学科下的一个二级学科,但仅仅二十几年间所培养的人才数量终究有限,且其中有近八成的毕业生选择了改变就业方向,从事了与对外汉语教学不直接相关或完全不相关的工作,造成对外汉语教师缺口巨大。因此,为解决师资不足问题,保证来华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正常进行,一些高校选拔了一批能够与留学生进行基本交流且拥有一定汉语基础知识的大学英语教师承担起来华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工作。统计数据显示,国内一些高校的对外汉语教师队伍中,由大学英语教师转型的占比达到一半甚至更高。这是一个值得关注并研究的群体,但有关高校英语教师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课题研究却寥寥无几。以“英语教师”和“对外汉语教学”为并列关键词在知网上搜索,结果显示相关文章不足十篇。
值得肯定的是,大学英语教师确实存在胜任对外汉语教学的优势。首先,英语仍是当今世界主要的国际通用语言,大学英语教师具备扎实的英语功底,拥有过硬的语言水平,能够与留学生顺畅交流,确保对外汉语课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也有利于师生互动交流。尽管汉语应作为对外汉语课堂的主要授课用语,但针对零基础或初级班的教学,使用留学生熟悉的语言还是相当必要的,对外汉语教师至少精通一门外语对于对外汉语教学十分重要。即便对于达到一定汉语水平的留学生,用英语解释较为复杂的语言现象及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也会更直接高效。此外,大学英语教师自身有着多年双语学习和教学的经验,这对于预判并解决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大有裨益。再者,从国内相对成熟的英语教学体系中,大学英语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能借鉴诸多有效的教学法,如语法翻译法、交际法、任务型教学法等,使对外汉语课堂在知识传授同时兼具趣味性,帮助来华留学生快乐学汉语。
二、高校对外汉语教师焦虑情绪原因分析
尽管大学英语教师具备胜任对外汉语教学的条件,可看似顺畅的转型之路却实则蜿蜒曲折,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英语教师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焦虑情绪。这种焦虑情绪的产生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类。
(一)个体身份的转变
对外汉语教师与大学英语教师虽都属语言学科的教师,但仍旧存在各自的特殊性。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师,单纯教授汉语是不够的。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师应是“多元文化的理解者、所有学生的关怀者、本土知识的专家和传授者、多元文化教育环境的创造者和行动研究者”。“汉语教师尽管本质上是语言教师,工作也是教好汉语这门语言,但同时也要注意到自己文化使者的特殊身份。”为了培养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兴趣,增添文化方面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对外汉语教师要积极承担起“汉文化传播者”的职责。对于来华留学生而言,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是传授知识的教师,更是他们接触最为密切的“中国形象大使”。教师的言谈举止在来华留学生的眼里会被数倍放大,成为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最具体的途径。他们会观察教师日常的衣着、言行等方面,并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与其自身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形成他们对于中国人、中国文化以及中国的认知,而这些日常细节在给中国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通常则不必过多担心。从这个角度看,转型后的对外汉语教师要意识到自己在课堂上的身份不再单纯是一名语言教师,还身兼中华文化传播者的重要角色。
(二)师生关系的变化
师生关系会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师生的默契配合。转型前,大学英语教师面对的是中国师生关系下单一文化背景的课堂。转型后,对外汉语教师面对的是多元文化背景的课堂,讲台下的留学生来自世界各国、拥有不同文化背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在师生彼此适应和互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障碍和曲折,这是很多转型教师在与留学生建立师生关系方面感到有压力的地方。留学生以往的教育经历使其难以适应中国一贯以来的教育模式,他们认为与教师虽要保持一定距离,但双方的权利地位是平等的,因此,在课堂上他们会比中国学生更加活跃,敢于大胆提问质疑、表达自己的观点,有更强的批判性思维,希望得到教师的关注。这就需要教师具有更高的临场反应能力,能够灵活合理应对留学生随时抛出的各类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除了关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学生反馈外,还需要留心每一位留学生的课堂表现,面对人数较多的留学生课堂,教师还需要做好相应的课堂管理。综上,课堂环境和师生关系模式的转变,对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教学都带来不小的挑战,也增加了不少的压力。
(三)教学内容的改变
虽然转型对外汉语教师拥有丰富的英语教学经验、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也能够自如应对课堂上语言交流带来的挑战,但作为一名对外汉语教学者,他们仍是新手。随着身份的转变,教学内容也随之改变,从教授中国人英语转变为教授外国学生汉语。虽然汉语是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母语,但要把汉语词汇含义、语法规则等向留学生讲授清晰对他们来说却是一份新的工作。为了激发留学生对于汉语学习的兴趣、降低学习难度、增加学习的成就感,教师还需具备相当的中国文化知识用以辅助汉语教学。因此,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丰富自身中国文化知识,并与汉语教学相结合,帮助留学生在学习汉语的同时了解中国文化。理解内涵丰富的汉语语言知识和底蕴深厚的中国文化对于外国学生尤其是来自非汉藏语系的留学生来说难度不小。汉字一直是留学生汉语学习路上的拦路虎,留学生很难将汉字的形音义联系起来,有些留学生即便汉语口语十分流利,面对汉字仍旧抓耳挠腮。因此,教师应在教授汉字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意义。
(四)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特殊性
对外汉语教师除了是语言类课程教师,同时还兼任汉语言文化传播者、学术研究者和具有一定政治素养的涉外人员等多种角色。众多的职业角色要求他们在做好语言教学工作的同时,还要能够根据不同的需要进行角色之间的转换。这种一肩多职的身份对于转型的对外汉语教师,尤其是对转型初期的对外汉语教师是不小的挑战。转型对外汉语教师不仅教学内容和对象发生了改变,具体的工作内容与之前也有差异。在国内高校中,国际教育学院与国际处两个职能部门相互合并的现象普遍存在,由于人手的缺乏,对外汉语教师经常被要求在完成已安排的教学工作之外承担相应的行政和学生管理工作,包括组织留学生开展文化活动、处理对外合作办学和对外交流等相关工作。由于大多数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在转型前并未有过行政管理方面工作的经验,所以这一部分工作也是全新的。从了解工作内容流程到熟练上手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另一方面,科研压力一直是中国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对外汉语教师这个群体也不例外。对外汉语教学是以汉语教学为核心,至今不过几十年的时间,它的建设与发展离不开对外汉语教师的科研活动。有学者曾就对外汉语教师的科研状况进行研究发现,“论文发表难、科研项目与课题申请难,科研时间不够”是对外汉语教师压力大的主要原因。此外,目前拥有博士学位的对外汉语教师占比较少,因此很多对外汉语教师也面临着提升学历层次的压力。不仅如此,与学历和科研成果成正相关的职称晋升也成为压在对外汉语教师肩头的又一重担。
三、高校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焦虑情绪的调整
在重重压力下,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焦虑情绪,尤其是转型初期的对外汉语教师。从国内外的调查研究结果来看,焦虑给教师带来的影响在生理、心理、工作态度、工作状态以及工作能力上都会有所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导致职业倦怠。具体而言,焦虑首先会影响转型教师的个人身体健康,造成生理紊乱,精神涣散等一系列疾病;其次会造成教师工作效率低下,工作主动性、能动性连带工作水平业绩出现下降,还有可能导致工作出现失误,继而加重焦虑情绪,形成恶性循环。此外,转型教师的焦虑情绪还会影响课堂氛围,容易直接或间接影响来华留学生对于汉语言文化的学习积极性和态度,阻碍留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甚至造成误解。人际关系上,焦虑会阻碍乃至破坏与领导同事的关系,影响工作环境的和谐稳定,使焦虑蔓延,对教师个人、学校乃至整个社会的教育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因此,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的焦虑情绪必须作出调整,以适应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
首先,在转型初期,也是压力最大的那段时期,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可以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逐步适应新身份、新角色和新任务。可先从做好对外汉语教学工作入手,从初级水平的汉语教学开始,逐步熟悉留学生教学模式并强化自身汉语语言文化知识的储备,为今后更深入的对外汉语教学打好基础。同时也可增强对新身份的信心以实现自我接纳,利于今后工作的顺利展开。而教学以外的相关工作可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任务适应期过后再逐步展开。只有当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在教学中找到状态后,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分配给其他工作。此外,有了前一适应阶段作为铺垫,转型对外汉语教师也对学院及部门的工作内容和范围有所了解,在展开相关行政及学生管理工作方面可以更加得心应手。
其次,针对留学生性格外向、课堂上表现活跃、思维跳脱而转型对外汉语教师留学生课堂经验不足的对外汉语课堂特点,需要恰当分配对外汉语课堂班级学生的数量,合理安排教学进度,以确保教师在课上能够充分关注每一个学生,保证教学效果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也有利于教师快速建立并保持与来华留学生融洽的师生关系。另一方面,转型教师应努力提升自身国际化视野,扫除师生因文化背景差异而造成适应过程中的障碍,避免互动关系上的误解,营造一个和谐积极健康的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汉语学习课堂。
再次,对于来自科研的压力,转型对外汉语教师首先应调整好自身心态,认识到科研工作的进步也能反向促进教学工作和自身专业知识的提高。要有不怕苦不怕累的钻研精神,主动多向同行请教,拓宽自己的研究道路。学校应支持转型教师相关科研和专业发展的需求,比如提供更多相关学术交流及成果发表的平台;加大对相关课题项目的支持;提供更广的进修渠道,改善科研环境,合理协调安排各项工作,保证转型对外汉语教师投入科研工作的时间和精力。而对于教学以外的行政管理工作,学校应提供相应的培训和指导以增强教师处理相关工作的专业性,确保工作效率与质量。此外,做好人文关怀,营造一个积极向上、和谐美好的工作环境对于减压、排解焦虑情绪也有很好的作用。
最后,转型对外汉语教师还可以通过体育锻炼、心理调适等方式提升自身抗压能力。压力是客观存在的,关键要能够正确看待并将其控制在合理范围内。适当的压力某种意义上甚至可以转换成自我突破的动力,过度的压力则会给教师的身心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当意识到压力过大时,转型教师应主动寻求缓解压力的渠道。适度的体育锻炼不仅能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期脑力劳动和久坐不动带来的影响,有效调节情绪和压力,还可以打磨意志品质,增强对抗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此外,正确的心理调适也可有效缓解高强度的压力。转型对外汉语教师可以利用社会或高校提供的心理咨询服务,为不安和焦虑找到释放的出口,及时疏导排解心理困惑,更加积极健康地应对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