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
2021-11-11孙倩
孙 倩
(马鞍山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100)
语言迁移是语言学习中的常见现象,具备一定复杂性,使得学术界关于语言迁移相关问题的研究未形成共识,研究角度、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较为多样。Kellerman认为语言迁移是为实现学习或交流生成的策略;Schachter从认知角度入手,对语言迁移现象进行深入分析,认为语言迁移并非心理过程,而是语言学习过程中的制约条件;Corder认为语言迁移的本质为借用;Odlin对语言迁移进行明确定义,认为语言迁移是目的语和以前习得的任何其他语言之间异同的影响。在语言迁移相关研究中,基于模因论视角分析语言迁移现象逐渐受到关注。Blackmore认为,在特殊情况下,所有信息均可称作模因。何自然认为,模因为模因论的基础,可通过模仿方式传播,并以社会语用为例,探究了模因引发的语言感染现象,从模因论视角分析语言迁移的影响。杜娟认为,从模因论角度出发,语言学习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语言被模仿、复制和传播的过程。邴绍媛和唐德根的研究指出,对语言模因的分析,有助于传统文化传承、对外话语体系建构与境外文化的吸纳,推动我国文化的多元化发展。
本文以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从模因论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入手,将语言看作是模因载体,结合现代用语习惯,探究模因语音、模因词汇、模因句法、模因段落对语言迁移的影响,为语言迁移的研究提供新方向、新思路。同时,结合现代语言迁移案例,分析模因论视角下语言迁移现象带来的启示,为语言教学与学习提供指导,使课题研究兼备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模因论与语言迁移现象概述
(一)模因论产生与发展阶段
1.模因论产生。“模因”一词最早由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查理·道金斯于1976年在其畅销书《自私的基因》中首次提出。查理·道金斯认为,模因是文化模仿单位,包括时髦用语、曲调旋律、想法思潮等模式。在后续的研究中,查理·道金斯将模因视为个体大脑中存在信息的单位,即包含在个体大脑中的一个复制因子。1999年,查理·道金斯的学生在《谜米机器》一书中,对模因的概念范围进行了拓展,并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步形成模因论。
2.模因论发展阶段。模因依托复制、传播实现生存,传播载体主要为语言。换言之,语言与模因相辅相成,语言依托模因实现更好发展,而模因则在语言的支持下得到复制与传播。总体来看,语言模因的发展阶段与生物进化论有着极高的相似之处,不同模因之间也存在着竞争性。根据当前研究,可以将模因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同化阶段。一个“成功”的模因需要完成新宿主的“感染”,进入其记忆中。在这个过程中,模因载体必须要与个体接触,并根据个体对原有认知因子的思考、重组,进而独立发现模因。同时,为了实现“成功感染”,所呈现出的模因必须受到新宿主的注意、理解、认同与采纳。
第二,记忆阶段。通常来说,当模因存在于宿主大脑中的时间越长,宿主受到模因影响的可能性就越高。个体的记忆拥有极强的选择性,因此保留下来的一般是少数较为强势的模因。
第三,表达阶段。在实际的传递过程中,模因想要实现对个体的传递,就必须要脱离记忆存储模因,并转化为宿主或其他个体可以感知的有形体。通常来说,宿主倾向于表达其认为更加重要或是更为有趣,有极高重复价值的模因。
第四,传输阶段。模因只有在有形载体或媒介的支持下才能够实现表达,且为了避免传输过程中信息的流失或是发生变形,有形载体或媒介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当前,常见的模因载体有人工制品、照片、书本、互联网等。
上述四阶段周而复始的循环,构建起了一个模因复制环路,而每一阶段中均有部分模因在选择中被淘汰,即模因在选择中“适者生存”。
(二)语言迁移现象
语言迁移主要指个体在展开第二语言的学习或使用中,依托母语发音、词义、结构规则或习惯来表达思想的现象。实践中,若是母语的语言规则与第二语言规则保持一致,则母语的规则迁移会对目标语言产生积极影响,即正迁移,反之则产生负面影响,即负迁移。
(三)模因论视角下语言迁移现象的研究
从本质上来说,第二语言的学习过程就是语言复制与传播的过程,而语言模因作为一种文化信息,也可以视为传播单位。在人类生活中,相同的生活体验会形成相似的心理表征,即能够使用相似的语言完成表达,这为语言模因的复制传播提供了心理支持。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是属于动态的,母语的部分特征会迁移至目标语中,并以多种形式完成传播、接受、输出。
二、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现象分析
(一)模因语音复制语言迁移
语言模因在实际的复制与传播过程中,主要以原体模因的形式被复制与保存,原语的传播效果也得到保留,这样的语言迁徙现象为模因语音复制语言迁移。换言之,语言模因在实际的复制、传输过程中并没有发生任何的变异情况,而是得到了相对完整的保留,可以直接套用,这一过程视为原体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对于原体模因而言,其主要指在针对第二语言展开模因复制的过程中,第二语言原有的顺序与语义得到了完整的保留,未发生变异与变化,且最终表达出的含义与原语的含义保持一致。
上述这种语言迁移现象更多地体现在英语词汇中的缩略词中。例如,“VIP”是生活中常见第二语言词汇(英语词汇),其完整的表达形式为“very important person”,可以翻译为“大人物”“贵宾”。而其缩略语在传播的过程中,依旧保留着“尊贵”的含义。能够看出,在“VIP”作为模因展开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其语义并未发生变化或是变异,而是极为完整、全面地保留了原有词汇的内涵。相比其他语言迁移形式而言,这种原体模因的复制与传播更为简便,且即便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也难以出现语用失误的问题,最大程度保证了模因传播的“成功性”。就当前的情况来看,这种英语缩略词极为常见,如DVD、WTO、CEO、BBS、NBA等。笔者认为,正是由于这种缩略词具有极高的简洁性,因此能够保证语言模因传播的成功率大幅增加。
(二)模因词汇变异与重组
语言模因的变异与重组是模因论视角下语言迁移的重要表现形式。词汇原件与复件之间并非保持完全一致,因而往往会在复制、传播过程中与实际应用语境相融合,形成新的模因,即转变为变体模因。从第二语言的角度来说,汉语中的音译外来词就是当前常用的模因变体。例如,“酒吧”中的“吧”来源于英文词汇“bar”的音译,在英语语境中,包含着“小屋”“柜台”“购物场所”等含义。而进入汉语语境后,其在复制与传播过程中形成相对活跃的语言模因,在实际的使用中形成了大量以“吧”命名的店铺,包括“网吧”“水吧”“书吧”“唱吧”等,这些“吧”融入城市生活的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吧”文化。由此可以看出,在复制英语词汇的过程中,原体模因与汉语中的熟知模因重新组合,形成了全新的语言模因(变异模因)。
在模因干预下,词语变异现象可以划分为基于拼合法变异、基于类推法变异、基于生造词缀法变异及基于外来词异化。其中,对于基于拼合法变异的新词语来说,一般依托旧有模因展开拼接,从而构成新词语。例如,“acrid”(辛辣的、苦的)一词是由“acrimonious”(辛辣的)、“acid”(苦的)两个词汇拼接而成。对于基于类推法变异的新词语来说,一般使用夸大的、甚至是错误的类推方式形成与原有事物相关联的新词语。例如,“cultural deficit”(文化逆差)一词是由“trade deficit”(贸易逆差)类推而成的。对于基于生造词缀法变异的新词语来说,一般依托包含强势模因的原有词汇展开人为分割,从而构成新词语。例如,在德语中的“hamburger”(汉堡包),常被人误解为“ham+burger”(火腿+夹饼)构成,即“-burger”词汇模因相对强势。基于此,逐步衍生出了“nutburger”(果仁汉堡)、“beefburger”(牛肉汉堡)等新词汇。基于外来词异化的新词语在上文中已有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除了第二语言之外,在网络环境中,原体模因在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也会发生变异重组,形成变异模因。就当前的情况来看,可以将网络流行词汇的变异形式细分为三种类型,即同音同义异形词、同音同形异义词以及同音异形异义词。这三种类型分别包含多种模因变异形式。受篇幅的限制,本文仅选取同音同义异形词中的谐音变异方式展开说明,包含英语谐音、数字谐音以及方言谐音。其中,英语谐音主要是个体选取汉语中与相应英语词汇发音相似的字词完成交流,如,“interesting”(有趣的)一词谐音成“因趣斯汀”“因吹斯汀”;“share”(分享)一词谐音成“晒”等。数字谐音主要依托与汉语发音相似的阿拉伯数字完成词汇表达,如,“1314”谐音为“一生一世”;“9494”谐音为“就是就是”等。方言谐音主要提取方言发音,并使用发音相似的汉字组成新词语展开表达,如,台湾方言中的“这样子”一词用“酱紫”进行表达;闽南方言中的“什么”一词用“虾米”进行表达等。另外,笔者发现,在目前的网络流行语中,还存在着复合谐音的形式,如,“u1s1”谐音为“有一说一”,使用了字母和数字谐音的模因变形方式,从而形成新词汇。
(三)模因句法迁移现象
在模因句法迁移中,句法的结构和形式均不发生变化,仅在内容方面发生改变,引入了一些新词替代原词。这样的句法成为原体模因后,会迅速地复制与传播,并随之衍生出大量具有相似结构但是内容不同的模因复合体,有着极高的能产性。一般来说,小品中的经典对白、影视作品中的台词等为了迎合人们的兴趣,通常携带一些流行元素,成为“句模因”,并经过加工形成新句子。例如,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想跳就跳》中的“你摊上事儿了,你摊上大事儿了”这句台词,成为当时的流行语,相应句式也成为强势“句模因”,受到人们争相模仿,并随之产生多种新的语言模因变体。2019年上映的电影《流浪地球》中,一句“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引起了人们的共鸣,在复制与传播过程中衍生出了大量的版本。该句法中的“句模因”为“xx千万条,xx第一条”,变化出的新语言模因变体包括“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投标不规范,工程全完蛋”“健康千万条,睡眠第一条”“护肤千万条,科学第一条”等等。在莎士比亚的悲剧作品《哈姆雷特》中,包含着一句“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a question.”(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哈姆雷特经典独白,表达了主人公哈姆雷特在重压之下的烦恼与失望、苦闷与彷徨。这句独白在传播的过程中成为强势的“句模因”,并衍生出大量新的语言模因变体,包括“吃还是不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考还是不考,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等等。
(四)模因段落与篇幅的迁移现象
除了词汇、句法之外,段落与篇幅的迁移也是模因论视角下语言迁移的重要表现形式。此时,一些经典段落中包含的结构、内容、写作技巧、语言、立意、构思等,均可以视为语言模因展开变异与重新组合,形成新的语言模因变体。例如,美国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的著名演讲I
Have
a
Dream
(我有一个梦想)在发展与传播的过程中形成强势模因。此后,人们在发表主题为“梦想”的演讲中,纷纷对该模因展开效仿。需要注意的是,当段落与篇幅作为原体模因时,其中的强势模因并不仅仅是某项内容或是句式形式,还可以是整体段落的语言风格。例如,电视剧《甄嬛传》热播,剧中的台词因其古色古香,包含古诗风韵而被广大网友效仿,由此产生了“甄嬛体”。在这样的段落中,具有中国古典风韵的语言风格为强势模因,随后衍生出了大量新语言模因变体,如:
——想如今我的身量儿自然是极好的,修长的身型儿加上标准的细高跟,是最好不过的了。我愿再高些,虽然会显得高大威猛,倒也不负恩泽。
——说人话。
——我想再长高些。
又如:
——方才见淘宝网上一只皮质书包,模样颜色极是俏丽,私心想着若是给你用来,定衬肤色,必是极好的……
——说人话。
——妈,我买了只包。
三、模因论视角下的语言迁移现象的启示
(一)把握语言规律
在掌握语言规律的条件下,个体学习第二语言的难度有所下降。实践中,可以充分发挥汉语与目标语言之间句型的相似性,依托语言迁移、“句”模因的记忆完成学习。例如,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可以结合汉语句法模因与英语句法模因的相似性展开学习,两种语言包含的相似的基本句型主要如下:S+Vt+O+Oc(如I invited her to be here tomorrow.);S+Vt+indirect O+direct O(如She gave me an apple.);S+Vt+O(如Alice studies Chinese.);S+Vi(如They arrived this morning.);S+Vi+predicate(如He is a doctor.)。此时,由于二语句法模因与宿主知识结构中占据优势的句法模因具有极高的相似性,所以二语句法模因可以更加迅速地被宿主识别与记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注重语言融合点
在依托语言迁移展开第二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应着重关注语言融合点的确定。在具体实践中,可以结合母语中的模因明确目标语言的模因,此时,两种语言模因的相似处可以作为融合点。以英语发音学习为例进行说明,学生可以结合汉语发音的音素,包括b、d、p、t、k、g等,更加迅速、准确地掌握英语发音的因素,包括/b/、/d/、/p/、/t/、/k/、/g/等。由于两者发音具有相似性,所以个体可以结合已经掌握的知识模因完成英语发音的学习。
(三)语言模因的保留与重构
语音模因在复制与传播的过程中,部分内容会原原本本地保留下来,而部分内容会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重构。由此可以看出,在模因论的指导下,语言模因在保存强势模因的基础上形成了新的语言模因变体。这两种语言迁移形式均推动着语言的发展,丰富语言模因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