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通用英语教学中语言与文化的有机融合

2021-11-11

邓 燕

(安徽工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 安徽 马鞍山243002)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得到了全世界的高度关注。“一带一路”建设跨越不同区域、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信仰,推动各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为不同文化和文明加强对话,为人文交流架起了桥梁。

一、“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在“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应做出相应调整。《大学英语教学指南》指出大学通用英语要“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语言技能,同时教授英语词汇、语法、篇章及语用等知识,增加学生的社会、文化、科学等基本知识,拓宽国际视野,提升综合文化素养”。因此,在教学中,既要提高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跨文化交际的需要,还要培养学生国际化视野,充分尊重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价值观、宗教信仰和民族传统,推动中外文化发展交流。同时,要积极对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发展成果,积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为“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家繁荣发展培养更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沈骑从宏观角度论述了“一带一路”背景下要加强科学规划,进行外语教育改革,培养复合型、专业型的国际化人才。文秋芳认为外语教学要扩展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语言和文化,提倡采取多形式、多层次办学,对口培养我国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所需的非通用语言人才。吴洋强调了“一带一路”背景下大学英语课堂拓展中国文化内容的必要性和面临的挑战:大学英语教材内容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缺少联系,教师欠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导入意识,因此在教材内容、教师理念、教学方法上都要创新和改革。上述研究成果从宏观方面论述“一带一路”视域下外语教育及文化教学改革,但是外语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教学,在通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机融合语言和文化教学,尤其是怎样融入中国文化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有待深入研究。本文结合具体教学案例阐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及课外实践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传播中国文化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二、英语课堂上语言与文化教学的有机融合

(一) 英语文化的融入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辅相成,文化教学既有利于对相关语言的掌握,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跨文化思辨能力,培养学生开放的多元文化价值观。在运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人们很容易发现一些由于缺乏对目的语文化的了解而导致的语用错误和交际失误,外语教育要注重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具备敏锐的文化意识,“将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和知识的掌握融入语言教学,即挖掘课文中涉及的文化知识,在讲解语言知识的同时凸显这些文化知识。”

1.补充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的背景文化知识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第四单元A篇课文“A Wash Woman”(《洗衣妇》)是美国著名犹太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艾·巴·辛格的作品。主人公是一位勤劳坚韧的洗衣妇人,靠为别人洗衣为生,一直劳作至生命的尽头。在学习课文时,由于背景文化知识的缺乏,学生很容易有一些困惑和误解。在老人大病一场仍然坚持把衣物洗好送还给辛格的母亲时,母亲说:“愿上帝保佑你活到120岁。”(With the help of God you will live to be a hundred and twenty.) 那为什么不是长命百岁呢?要解答学生的困惑,就要了解本文作者的文化背景。辛格一家是犹太人,信仰犹太教。耶和华是犹太教信仰里的独一真神。作为犹太人,他们认为一百二十岁是上帝赐给人的寿命限度。另外,带领犹太人逃离埃及的民族领袖摩西的寿命是120岁,这个数字在犹太文化中也代表着完美和尊贵。

文化知识的欠缺还会影响到学生在阅读理解中的推理判断能力。笔者在引导学生去猜测洗衣妇的身份时发现几乎所有同学都理所当然地认为她也是犹太人。依据是她为居住在波兰犹太社区的犹太人洗衣服,还有她抬眼望天划十字架,话语里也提到上帝。文章并未正面提及她的身份,但有两处暗示。第一自然段提到每次打包好待洗的衣物,她都会举起包裹,扛在瘦弱的肩膀上,走很远的路回家。(She would then lift the bundle, put it on her narrow shoulders, and carry it the long way home.)这说明她并不住在波兰犹太人聚集的地方。另一处提到老人含糊不清地说话,划着十字架,抬眼望着天空。(The old woman muttered, crossed herself, and raised her eyes toward heaven.) 有犹太教信仰的人不会有划十字架的行为。划十字架一般是天主教或东正教的信徒。基于以上两点可以推断本文的主人公是一个外邦女性。通过这样的引导和解释,学生在欣赏佳作的同时,可以了解到相关的文化常识,从而培养其敏锐的文化感知能力和阅读推理能力。

2.补充有利于掌握语言知识点的文化知识

《21世纪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四册第七单元A篇“My Father’s Son” (《我父亲的儿子》)讲述了一对不善言辞的父子从几十年的“冷战”到和解的感人故事。其中教师参考书对pass over (His mechanical gene passed over his only son, on its way to some future generation.)的讲解和例句如下:pass over—— fail to choose; disregard or ignore(未加考虑,忽略)。

1)Neither of us got the job. We were both passed over。(我们两个都未被考虑,都没有得到这份工作。)

2) He was passed over for chairmanship, and another man was appointed instead.(在主席这一职位上,他未被考虑进去,而是另有人选。)

这样的解释并无不妥。然而,若能从文化的角度去解释,不仅有利于语言知识点的掌握,而且拓展了相关文化常识。这一动词短语pass over 起源于犹太人的逾越节(Passover)。逾越节是犹太人传统而盛大的节日,通常在阳历的四月,pass over在希伯来文的意思就是“越过”。当以色列人在埃及为奴的日子里,上帝呼召摩西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去迦南美地。埃及法老起先不但不允许以色列人离开,甚至更加苦待以色列人,上帝因此降十灾(血灾、蛙灾……)于埃及人。第十灾为击杀长子之灾,一夜之间从法老到平民百姓的长子以及一切头生的牲畜都必死。在这可怕的灾难降临之前,以色列人按照上帝的吩咐在黄昏时宰杀羊羔,用火烤着吃,并把羊血涂到门楣上。上帝在击杀头生的孩子和牲畜时“越过”(pass over)了门框、门楣上涂了羊血的以色列人的家庭,以色列人因此躲过此劫。从此,犹太人把这天称为逾越节(Passover)。

通过上述教学案例分析得出,在通用英语课堂上深入挖掘并融入与篇章相关的文化知识,对学生英语语言的学习、阅读技能的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和思辨能力的培养都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二)中国文化的融入

习近平同志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要“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把继承传统优秀文化又弘扬时代精神、立足本国又面向世界的当代中国文化创新成果传播出去”。以往英语教学中,我们往往强调语言输入,即使涉及文化的内容,也以英美文化为主,这导致学生在交流中根本无法用英语来表达我们国家的文化,即“中国文化失语症”。因此,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英语教学要承担起传播中国文化的任务。在学习英语语言和西方文化的同时,深入了解中国文化的本质,提高学生传播中国文化的能力。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对于中国文化的导入应将重点放在与西方文化相联系又形成对比的内容上,必须把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对比融入到语言教学之中,进而使英语学习者在学习中同时掌握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

1.讲述中国故事,传扬中国文化

在课堂上,教师通过对比、比较与拓展,自然引入中国优秀文化,既丰富了教学内容,让学生学会用英文讲述中国故事,又培养和熏陶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一单元的题目为“Food and Health”,教师通过对比,融入中国饮食文化,使学生对此方面的知识有较好地掌握。听说课堂上,笔者采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把本单元相关听力内容放到超星学习平台让学生提前完成,并以录屏的形式把口语任务提前布置给各小组。以本单元为例,若干小组介绍西方常见的食物或饮食习惯及禁忌,若干小组阐述中国饮食文化知识,若干小组聚焦两者的差异对比,展现形式不限。课堂上,有的小组以PPT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中西文化饮食,有的小组以情景剧的形式展现中西餐桌礼仪,生动形象。通过小组展示对比,学生不仅熟悉了西方常见食物的英文表达, 学会了怎样用英语点餐及餐桌礼仪,还拓展了中国饮食文化的内容,包括具体食物的英文名称,如糖醋鱼(sweet and sour fish)、 炒饭(fried rice)、德州扒鸡(Dezhou stewed chicken),还有八大菜系(Chinese cuisines)的介绍等等。又如本册书第二单元的话题是Love(爱),其中提到了西方的情人节和浪漫爱情电影,通过拓展可以融入中国传统经典爱情故事,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等。

2.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融入英语课堂,既可以提高大学生应用英语语言传播母语文化的能力,又可以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立德树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视听说教程》第一册第五单元的话题是honesty(诚实)。通过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形式,学生认识到身边种种不诚实的行为,如说谎、作业抄袭、考试作弊、论文剽窃等,从而使他们从自身做起,认真完成作业,考试要诚实,踏实做学问,进而上升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公民个人道德规范诚信(integrity)。诚信即诚实守信,强调诚实劳动、信守承诺、诚恳待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品质之一,教导学生将诚信二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切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视听说教程》第二册第五单元的话题为values(价值观)。笔者结合这一单元的主题和讨论话题,布置小组活动:以Dream(梦想)为题目,至少要包含三部分内容:American dream(美国梦), Chinese dream(中国梦),and my dream(我的梦想)。一方面发挥了学生主观能动性和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主题学习,学生对中国梦和美国梦的本质、异同有了更深的认识,而且也对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和美国个人主义价值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展示与讨论交流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梦想融入到中国梦当中,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豪感。

三、第二课堂拓展及课外实践

深入拓展文化内容,尤其是中国文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有机融入思想品德教育,仅仅依靠课堂和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拓展第二课堂及课外实践才是解决良策。

(一)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

1.利用网络学习平台

在互联网+技术日益成熟的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充分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和信息通信技术,将相关内容延伸至第二课堂。由于课堂时间有限,教师可把相关拓展内容的视频、音频、文字等资源设置为网络教学内容,并以讨论、问卷、作业等灵活多样的任务形式在线上开展。如《21世纪大学英语应用型视听说教程》第三册第一单元的主题为Hero and Courage(英雄和勇气),教师可以在网络学习平台上传“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的获奖感言,开展线上讨论:谁是你心目中的英雄?引导学生用英语讲述抗战英雄、抗洪英雄、抗疫英雄、身边各行各业的无名英雄等,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尊重英雄,感恩英雄,乐于奉献,争做新时代的英雄,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班级QQ群实现资源共享

通过QQ群,教师可以推荐资源,也可鼓励学生上传一些关于中国文化的英语电影和纪录片或相关链接,真正快速实现资源共享。如中国中央电视台(CCTV)和英国广播公司(BBC)联合摄制的作品《美丽中国》,英国广播公司拍摄的《中国新年:全球最大的盛典》,由中国国家广电总局主办、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策划实施的文化项目 Hello China等都是很好的资源。除了上传资源,还可以推送相关中国文化内容链接,如微信公众号“蔡雷英语”里的英文动画版《西游记》,中国日报双语新闻的《双语说节气》等定期更新的系列节目。

3.推荐相关图书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国际影响力的扩大,关于介绍和宣传中国文化的英文图书也越来越丰富。教师可以推荐相关图书,如涵盖中国五千年文化精华的《大中华文库》(汉英对照),并在线上开展相关知识问答、趣味竞赛、小组PK等活动。在学期临近结束时,邀请第二课堂表现优异的个人和小组在线上做成果展示和心得交流,并把第二课堂学生的表现纳入形成性评价内容中,以起到鼓励和有效监督的作用。

(二)促进不同文化面对面的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的推进,不少高校都招收了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学校应该把握这一契机,通过举办各种特色文化节、运动会等形式增进中国学生与留学生的互动,了解文化多元性,传播中国文化,促进不同文化交流。笔者所在的安徽工业大学每年都会举办国际文化节,留学生介绍本国文化,精心准备本国特色美食,力争全方位、多角度演绎本国的文化风情。每年秋季运动会,国际教育学院的留学生穿着本国特色服饰,举着本国国旗与其他学院一起参加开幕式,并积极参与各项比赛。此外,也可以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开展中西文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文化习俗的专题讲座等。

(三)加强校企合作

为适应“一带一路”倡议对人才的要求,大学英语教学还要“走出去”。教师可走访涉外企业,对毕业生、在校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社会需求,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建立和拓展实践教学基地,把实践教学落到实处。学校应积极开展校企合作,特别要加大与“一带一路”具体相关业务的企业合作,开展体验式教学。有条件的高校,还可通过走出去的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境外实践、跨境交流等,培养学生的涉外交际能力。

四、结语

“一带一路”视域下,大学通用英语教学改革必须要深入推进。在课堂上,教师深挖教学内容,实现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有机融合,实现中西文化的兼容并举,传扬中国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在课下,教师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和课外实践深入拓展文化内容,尤其是中国优秀文化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文化,有机融入思政教育,从而实现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有机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