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首届“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发布与研讨会”综述

2021-11-11

红楼梦学刊 2021年4期
关键词:红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

赵 凯

2021年5月15日,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红楼梦学刊》编辑部联合冯其庸学术馆共同举办的首届“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发布与研讨会”在江苏省无锡市冯其庸学术馆成功举办。出席会议的有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科,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管理处负责人吕晓明,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柳永红,惠山区人民政府副区长顾文龙,前洲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阳,前洲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茹,冯其庸学术馆名誉馆长冯有责等。会议为期一天,朱淡文、詹丹、苗怀明、曹立波、王怀义、王金波、朱志远、詹颂、任晓辉、胡晴、王俊祥、卜喜逢、石中琪、陶玮、张云、王慧、李虹、张立敏、孙大海、张明明、林君、朱卫国、安达等30余人参加。

“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提名”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红楼梦学刊》编辑部、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管理处承办的一项重要学术活动,是“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提名”活动之一。该活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发扬优秀学术传统,彰显学术规范。其目的是将红学加入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系统阐释和体系建构上,以发扬优秀学术传统,聚焦伟大文学经典,传播最新研究成果,激励当代学术进步,推动当代中国红学的重构与发展。

上午9:30,会议开幕。开幕式由冯其庸学术馆馆长沈宏主持,他对前来参加此次研讨会的各位嘉宾致以热烈的欢迎。随后,由中国红楼梦学会会长张庆善宣读“冯其庸红学论著提名”提名辞。首届“冯其庸红学论著提名”的共有六部作品,分别是《探骊:从写情回目解味〈红楼梦〉》(刘上生)、《一本向平庸致敬的红学著作——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詹丹)、《〈红楼梦〉佳人形象的文学基因探究》(曹立波)、《寓意批评的限度——评浦安迪〈红楼梦〉的原型与寓意〉》(王怀义)、《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英译本后四十回底本考证》(王金波)、《“楝亭图咏”与清初江南诗风嬗变》(朱志远)。

前洲街道党工委书记张晓阳书记在致辞中表示,2019年冯其庸学术馆在中国红学会的支持下,开设了“无锡红楼梦大讲堂”,并先后列为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省、市级十多个单位颁发的“实践和教育基地”。一个地区的人文精髓是通过文化来体现的,冯其庸学术馆现已成为无锡地区的文化高地。在今后的发展中,希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红学会定期来学术馆开展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活动,将学术馆作为文化桥梁,更好地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当今,红学研究硕果累累,通过一代代红学家的艰辛努力,红学研究事业一定会继往开来,谱写崭新的篇章。

惠山区人民政府顾文龙副区长在致辞中表示,冯其庸先生尤以红学研究著称于世,在古代文学史、中国文化史、戏曲史、艺术史、考古学、文物学、书画、诗词以及西部文化艺术历史等研究领域均有重要建树,是新时期红学发展的主要推动者。他亲手创建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和《红楼梦学刊》,培养了诸多红学人才,对红学研究的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推动作用,在学术与创作两方面均有杰出表现,被誉为我国新时期红学的第一人。

武汉大学文学院的王怀义教授作为学术提名人代表发言。王怀义教授表示,《红楼梦》打开了通向未来世界的窗子,提供了精神的慰藉,更提供了认识自己、他人和世界的方法。《红楼梦学刊》更是改变了他的命运,重新给了他报考硕士研究生的信心和决心。因此,他对《红楼梦》、中国红楼梦学会、《红楼梦学刊》、冯其庸先生等老一辈学术大师积累下来的学术成果都表示感恩。没有他们付出毕生心血、筚路蓝缕的开创性工作,后来的学人们或许还将在历史的迷雾中继续摸索。信息时代的《红楼梦》传播和研究出现了很多新的现象,如微信群、朋友圈、线上课程等,让大家交流起来十分方便。但这也给各种虚假信息的传播带来了便利。那些耸人听闻的奇谈怪论和以获取关注度为目标的“戏说”更容易传播,给严肃的红学研究带来了困扰和阻碍。“红学再出发”系列活动以多样的形式持续举行,对于矫正时弊具有积极作用。他相信,在大家的努力下,《红楼梦》和红学研究能够持续前进,冯其庸先生等老一辈学者开创的红学事业也会永远延续下去。

开幕式结束后,全体代表人员合影留念。随后进行了红学的学术演进与批评精神研讨会,会议分为两场专家发言,分别由南京大学教授苗怀明、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副所长孙伟科主持,五位与会提名代表分别进行了详尽的发言。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詹丹表示,《红楼梦》最本质的东西就是“求真”,鲁迅最欣赏《红楼梦》的也是“求真”,“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是鲁迅对《红楼梦》最根本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如果我们研究的是一个需要贯穿求真精神的对象,而我们在进行学术研究时却无法做到这一点,这就变成了一个悖论,所以批评《白先勇细说〈红楼梦〉》并不违背《红楼梦》的本质精神。此外,除了“求真”,《红楼梦》还有巨大的情感价值。“情”与“真”是《红楼梦》最本质的特点。如果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进行理解,我们会发现它的意义远远超越了一本书。《红楼梦》对传统文化进行了重新建构,为明清时代的文化发展解决了一个很大的危机。到了明清,礼变成了一个标志性的求真、求情感的特点。因此《红楼梦》的出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礼仪文化进行了重新构架,重新建立起人与人之间可能的真实关系。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发展趋势就是对情感史的研究,世界历史研究的新动向就是注重情感史的研究。以前往往忽视人的情感史,或认为情感的问题就是文学要解决的问题,与历史并无关系,但现在研究历史的人发现情感很重要,推动历史发展的元素并不是礼,而是情感。情感有时在人的原动力当中起着非常巨大的作用,由此情感变成现在史学界的一个热点。因此,我们重新再看《红楼梦》,它的贡献就不仅仅是文学的贡献,可能对世界、历史学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有新的发展动向。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曹立波围绕“《红楼梦》佳人形象的文学基因探究”这一主题展开发言。她指出《红楼梦》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集大成之作,对于女性形象的塑造在创新中亦不乏继承,尤其林黛玉和薛宝钗形象的塑造体现得更为突出,她们身上带有着显性的前代文学的基因特征。第一,汉唐以降诗文遗韵与红楼淑女的容颜。《红楼梦》开篇,作者说书中所写是自己曾经亲睹亲闻的女子,更多的是源于生活真实,实际上其艺术空间是较大的。黛玉和宝钗的美貌可追溯到古代美女,这种比附让黛玉和宝钗的美貌显得更加具体。第二,元明清妙词艳曲与红楼佳人的至情。《红楼梦》的作者自度曲文,对戏剧情节有所借鉴和创新。其中所涉及的戏曲,创新的前提皆以前人的杂剧或传奇剧为基础,带有元明戏剧的基因特征。第三,才子佳人小说的遗传与红楼才女的变异。红楼佳人的才,既包括文才,又含有治家之才的因素。“咏絮才”和“停机德”的相提并论颠覆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传统思想,将才与德赋予黛玉、宝钗两位佳人形象中。这在古代才女观念中,迈出了比较艰难的一步。总之,红楼之海由百川汇集,在承继前代诗文、戏剧、小说等文学基因特质的基础上,远远超出了小说文体、世情题材的范畴。红楼佳人是一种兼美的文学意象,融合了先秦至清代佳人的意态与才情。黛玉型、宝钗型已经成为中国式古典佳人的特定符号,含蓄而隽永。

针对两位教授的发言,主持人苗怀明教授进行了评议。他很认可詹丹教授的发言:第一,对于白先勇,可以从作家和学者两个不同的立场进行评价。作为一名作家,白先勇推行程乙本是值得肯定的,但是作为一个学者,白先勇的一些观点是有待商榷的;第二,他极度认可《红楼梦》的本质精神为“真”;第三,他认为“情”和“礼”是抓住了《红楼梦》中最关键的问题。对于曹立波教授的发言,苗怀明教授认为存在两个关于佳人的溯源线索:一是《红楼梦》中的人物写得很真实,生活中或许存有原型,但这点无法得到证明;二是《红楼梦》在创作时除家世渊源影响外,还有中国文学传统的影响。曹立波教授以佳人传统为线索进行论述,可见曹雪芹在创作《红楼梦》时应是借鉴了诗文、小说、戏曲等传统。她由佳人形象传统的研究扩宽至对《红楼梦》中诸如丫鬟、才子、老人等所有人物形象的溯源,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

随后,武汉大学教授王怀义以“《红楼梦》:图像与文学”为题进行了发言。他指出,明代仇英所画的《汉宫春晓》与《红楼梦》有着一种联系。脂砚斋曾于第七回评道:“余素所藏仇十洲《幽窗听莺暗春图》,其心思笔墨已是无双,今见阿凤一传,则觉画工太板。”再如小说中第五十回也提到过“仇十洲画的《艳雪图》”,而第九十二回直接提到了“汉宫春晓”的名字。此外,“汉宫春晓”图的一些细节与《红楼梦》的故事情节也有着明显的联系,在《红楼梦》的相关描写中,也出现了大量的画作,如《燃藜图》《海棠春睡图》(唐寅)、《美人图》《春宫图》(唐寅)、《携蝗大嚼图》《艳雪图》(仇英)、《斗寒图》(李龙眠)、《汉宫春晓图》(仇英)等。与作者曹雪芹一样,作为批者的脂砚斋等人,也喜欢为书中的情节和场景以画作的方式命名。在这些评点中,评批者提到《绣窗仕女图》《幽窗听莺暗春图》《金闺夜坐图》《采芝图》《百美图》《教歌图》等,同时还提到了泛指的《美人图》。这为我们提供了一种研究方法的革新,即图像与文学。目前已有赵宪章、李桂奎、黄一农、商伟、浦安迪等专家涉及此领域,它不是为了把画作和著作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而是建构一种新的文本理论。此种方法根据图像影响文本情况和《红楼梦》文本特征,提出可感性文本概念,突出其不可控性,纠正西方汉学家将《红楼梦》等中国文学强行纳入西方文学图式之中的做法。第二,据中国古代图像与文学互动发展的历史,提出中国文学叙事传统形成的独特内在机制和发展过程,初步揭示了中国叙事学的独特理论特质,纠正以西方叙事学强制阐释中国文学的做法。第三,将《红楼梦》的创作纳入中国古代艺术以“摹”“仿”“临”为主体的创作传统中,提出以中国文学和艺术为基础的文本复制理论,为未来系统发掘中国文学和艺术的摹仿理论奠定基础,以与西方奠基于柏拉图理式论的摹仿理论比照共存。

上海交通大学王金波副教授围绕“《红楼梦》翻译研究:底本意识与考证途径”展开发言。他表示,了解和确定译者所根据的底本是研究工作的首要步骤。《红楼梦》版本问题与译者、评论者的版本意识是《红楼梦》翻译研究的基础工程,只有确定了底本,才能探寻译本与原本在语篇层面的相互关系,从而客观公正地评价译本。如果没有确定译者所遵循的底本,对译本和译者的评价肯定有失公允。由于对此问题的复杂性认识不足,有不少专著、论文涉及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译本研究时往往存在错引原文、乱评译文的现象。更为严重的是,有的评论者往往据此得出译者增删原文,甚至杨宪益-戴乃迭译本明显不如霍克思-闵福德译本等片面、偏激结论。造成这一严重问题的根源正是相关出版机构的编辑人员对于《红楼梦》版本学缺乏应有的常识,更未仔细探究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译本的底本。随后王金波副教授通过举例得出如下结论:第一,后40回底本不止一种,主要来源于程乙本的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版)与程甲本的俞平伯校本附录(后40回),译者也很可能参照过1791年程甲本。第二,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译本如同霍克思-闵福德译本,也是融合多种版本的百衲本。第三,吴世昌的相关论著与观点不但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霍克思-闵福德《红楼梦》120回英译本的总体面貌,更是深刻塑造了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译本的基本形态。吴世昌对杨宪益-戴乃迭《红楼梦》120回英译本的底本选择、文字定稿具有不容忽视的影响,其功过得失值得进一步深入挖掘。

扬州大学朱志远副教授以“何以曹学?——曹学的缘起、发展与未来之路”为题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发言。第一,概念的缘起。从余英时提出到一众学者回应,再到周汝昌重新划定红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冯其庸等人推波助澜,曹学范畴已基本定型。其研究对象至少涵括了曹雪芹本人及先祖父辈经历、家世祖籍、时代背景的相关历史研究与考证,还包括《红楼梦》的版本学、脂学、探佚学兼及文本、文化层面。这一切都源于曹雪芹本人身世经历及其家族历史的特殊性。第二,曹学研究回顾。曹学研究的历史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建立时代。代表人物是胡适、俞平伯、顾颉刚,代表成果是胡适以文献考证的方式确定作者是曹雪芹。第二个阶段代表人物是集大成者周汝昌以及吴恩裕、吴世昌、周绍良等人。周汝昌《红楼梦新证》重用“史事稽年”一章,正式奠定了曹学的地位;吴恩裕的曹雪芹文献、文物研究,尤其是发掘了曹雪芹的宗学经历,都是可圈可点的成就;吴世昌关于脂砚斋的研究比较重要,其他学者大多沿此路前进。第三个阶段是当代的曹学研究。随着大量曹家档案、奏折、宗谱等文献的发现,曹学进入了一个多产的阶段。曹学发展态势迅速,隐然有超迈诸学几与红学平起平坐的学科自主意味。第三,曹学未来的新变之路。曹学是研究作者的学问,秉持的是知人论世的传统;红学是研究《红楼梦》的学问,在关注文本研究的同时,自然也不能排除关于作者的考证。曹学是红学的基础,二者既独立又相互交融。因此,真正的曹学研究,正如冯其庸先生所言,要不设下限和外延,什么方面都可以研究。

针对上述发言,主持人孙伟科教授进行了评议。他表示,王怀义教授拓宽了红学方法论的研究视域,他的话题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当前研究《红楼梦》的路径在不停地更新,学术往往是喜新厌旧的,而我们要找到新的方法和路径,不断对研究对象注入与时代相结合的内容。王金波副教授对译本的研究下了很大的功夫,他不仅研究杨宪益-戴乃迭的译本,还参照霍克思译本梳理出很多重要的渊源关系,实际上进入了红学研究领域中的版本问题,影响了对人物形象和情节的分析。翻译就是第二次创作,翻译过程中译者可由一个细节发现很多重大问题,其中也很多跨文化交流的问题具有启发意义。朱志远副教授实际上梳理了红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以及曹学的研究对象、范围方法,他对这些曾经产生的相关争论和成果进行了罗列和展示,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空间去继续探讨相关问题。

综合讨论环节由《红楼梦学刊》副主编胡晴副研究员主持。中国艺术研究院期刊管理处负责人吕晓明首先介绍了中国艺术研究院首届学术提名的情况。她表示,中国艺术研究院曾云集一批诸如张庚、杨荫浏、王朝闻、冯其庸等令人敬仰的先贤。因此,举办以学术先贤命名的提名活动就是要弘扬优秀治学传统,激励当代学者展现学术成果,推进中国特色艺术学“三大体系”建设。中国艺术研究院正努力成为广聚学术力量的、更具影响力的平台,希望各位专家继续给予支持。

随后,南京大学教授苗怀明、首都师范大学教授詹颂、中国红楼梦学会副秘书长任晓辉、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曹立波、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编审张云、苏州高新区文体中心图书馆副馆长林君、苏州红楼梦研究中心副秘书长朱卫国等与会代表围绕当下的红学热点现象展开了激烈的探讨,并对红学未来的发展不断积极建言献策。发言主要涉及如下四个论题:第一,作为后来学人,应传承冯其庸先生的治学精神。第二,阅读《红楼梦》时,要对版本具有辨识力,挑选权威的校本。第三,关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举办相关论坛会议,将严肃的红学推向大众。第四,红学新材料仍有发掘空间,要善于发现隐藏在角落的材料。

会议最后,张庆善会长做了学术总结。他表示,以冯其庸先生的名字举办红学年度学术提名,名正言顺,理所应当。冯其庸先生是新时期红学第一人,他以其丰硕的学术成果、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和严谨的大师学术风范,为新时期红学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红楼梦》与红学对于中国文化和学术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它已经成为中国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和心灵的叩问。此次能在无锡冯其庸学术馆成功地举办提名活动发布仪式暨研讨会,得到了各个方面的关心和支持。这次研讨会人虽不多,但学术层次很高,感谢目前在红学界卓有成就的红学家前来参与,也还要感谢与会的年轻朋友,希望不久的将来在这些年轻人中能涌现出一批著名的红学家,红学的未来寄希望于年轻的朋友。《红楼梦》的当代传播,有赖于各位红学界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努力。红学界要团结,要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要倡导实事求是的学风,要多一点学术的纯粹、少一些功利,要排除非学术因素的干扰。举办“冯其庸红学论著学术年度提名”就是要在前辈的指引下,尤其是前辈的锲而不舍、实事求是的治学精神鼓舞下,“红学再出发”,为红学的发展,为推动《红楼梦》的当代传播,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为社会主义祖国文化艺术的繁荣昌盛作出努力和贡献。

猜你喜欢

红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
全球视域中的“重写红学史”
打破传统红学史写作模式
以临床专业学生为中心的超声教学模式探索与思考
刘少宁《坚守·八步沙》
王菽一《大画西游》
细品《红楼梦》中的养生茶
戚鑫宇《待》《纪念》
叶紫《家书》
《胡适论红楼梦》出版座谈会会议纪要
假如《红楼梦》也有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