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刘醒龙长篇新作《如果来日方长》大家谈

2021-11-11於可训赵学勇陈思和

新文学评论 2021年4期
关键词:抗疫武汉

□ 於可训 赵学勇 陈思和 等

日常生活与世道人心

於可训(武汉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我们在云端相见很难得,借此机会我向大家表示问候和感谢,我就先在前面抛砖引玉了。我拿到这个作品的时间比较长,作品的题目很新颖,讲的内容很吸引人。读的过程中我的心情是很复杂的,很感动,也很沉重。如果大家看得细致的话,会发现第259页记载了我们家的那一段故事,醒龙只是寥寥几句,但是我读那几句像是翻过一座山那样艰难。因为我在新冠期间遭遇我老伴去世这个事情,所以我读这本书的感情非常复杂。一是很感动,另外是很沉重,这种沉重无以言表,不是一般性地说我掉了个什么东西,损失了多少钱,那是没办法表达的程度,我在这儿也不再重复我这种心情。

整本书读下来,我觉得醒龙对武汉抗疫斗争有一种特别的感觉,因此他有一个特别的描述角度。现在报刊的新闻报道很多,一般来说着重的是英雄事迹,这是着眼于宏大的方面去讲述伟大的奉献牺牲精神。但是武汉抗疫斗争是很微妙奇特的一场战斗,就像病毒一样看不见摸不着,它时时刻刻在身边威胁你,让你感到紧张、恐惧。它是一种死亡的威胁,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渗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当中。所以就是这场斗争,你要说伟大,它在历史上也写下了宏大的一笔。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是身当其中的人,是亲历者,所以仔细琢磨一下,其实就是过日子,每天的吃喝拉撒睡。以前的吃喝拉撒睡是一种很简单的自然行为,早晨起来睁开眼睛洗脸,然后就吃早点,去工作,又回来吃中午饭,晚上睡觉。

但是现在每一个小时、每一分钟、每一件细小的事情,对我们来说都非常艰难,比如说要吃药,以前到医院去拿药就行了。我老伴身体不好,有一次要拿药,那个时候正是抗疫非常紧张的时期,我只好去报告学校。学校领导非常关心,然后医院联合我们院里的突击队,又联系院里领导,加上老干管理处的一些领导,几个部门一起关心这个事情。我们从头到脚全部装备起来,就非常紧张,然后他们冲到陆军总医院去把药取回来。说老实话,在那一瞬间我的感动真是无法言表的。

那些人离去的时候,我跟我老伴站在仓库门前,热泪盈眶,确实是非常感人,冒着生命危险就为了取一点药。取药在平常是极为正常的事情,现在这么一点小事儿就这么紧张。疫情暴发之前,情况不明的时候我家已经开始戒备了。有一次也跟老太太们一起排队买了一点菜,要到我们附中门口去取,虽然没有多远的路,但是我家里非常紧张,我也很紧张。除了戴口罩,还用塑料胶布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就好像战场上受了重伤的伤员一样,战战兢兢地把菜取回来,回来还担心了14天,14天以后看到没什么问题才放心。我只是用我的亲身经历讲这场抗疫斗争,和历史上任何战斗,任何历史事件不一样,它不是那种面对面的凶恶的敌人冲过来,喊“同志们冲”,然后拿一个手榴弹。它不是那种战争,它就是摸不着的。你正当其中的时候,每一秒钟都在紧张,这样一种东西靠宏大叙事解决不了问题。

醒龙是抗疫斗争的亲历者,同时他又是亲历者当中的亲为者,因为他自己参与了很多,所以他有独特的感受,能够找到一个特别的角度,这个角度不是叙事学的问题,而是心灵感受的问题。叙事学从日常进入的叙事文本很多,那么醒龙是从抗疫当中去亲力亲为这么一个角度找到叙事方式,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组合起来讲述这一场伟大的抗疫斗争。我觉得这一点是我读的时候感受最深的,里面有很多感人的细节,我就不重复了。

其中也有一些特别富有诗意的,比如湖北武汉的洪山菜薹很有名,是很珍贵的一种食用品。它在醒龙的家里成了一个爱情信物,在冰箱底层的那两根菜薹花开花了,冰箱里开花不是在自然界开花,是所有的营养集中到最后的一瞬间,开出小花了,然后拿它做情人节的礼物。这是一个何等感人与何等悲壮的事情,所以我确实是非常感动。又比如说醒龙写到的两瓶衡水老白干,咱们在座的很多会喝酒的,或者喜欢喝酒的,知道那是比较高度的白酒。我们在下放的时候,曾经偷喝过宿舍附近卫生站的那些酒,那医用酒精是75度,它能消毒,这个酒没有75度,但差不多也可以拿来消毒,用这个酒消毒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个奇谈。

所以这些东西它看似很平常,很细微末节,放在抗疫斗争历史当中,是非常感人的事情,是非常惊天动地、震撼人心的事情。醒龙他抓住许多重要的生活细节,这些细节也体现了我们抗疫斗争的一种精神本质的状态。不是说你了不得,就把军装穿起来冲锋,而就是过日子,每天照常吃喝拉撒睡,说明你还是处在一种生命存在的状态,你的生活还是在延续。如果中间有哪一个环节、哪一秒钟出了问题,你可能就全盘崩溃。这一点是醒龙这个作品让我非常感动的,因为许多事情我都至少是知道,很多事情都亲历过。包括有些抗疫志愿的工作,有时候我们也尽力参与过,所以这场斗争是局外人很难体会得到的。

我不敢说这个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能与《霍乱时期的爱情》相比,马上就成为经典之作,但这是一个非常独特的作品。可能迄今为止世界文学史上找不到这样的作品,它的独特性本身就是它的价值所在,这一点我有一个很高的评价,所以我读的也非常认真。

另外一点,醒龙写这个东西不是像新写实叙事那样静态的,不是零度情感、没有情感介入的。恰恰相反,他全部的身心、全部的情感、全部的思想意志都在细节当中,而且有很多议论非常精彩。他能够把历史上发生的,包括类似的,或是相近的,比如抗洪斗争这些事情融合起来。这里面对人心的那些细枝末节的一些表现,醒龙下了很深的功夫去体会、去观察,写出来确实入木三分,因为抗疫是很奇特的战争,人心是很复杂的,你不能说哪个是英雄,不能说哪个是狗熊,人人都怕死,英雄也怕死。英雄也有妻子儿女,也有家庭,所以要用相对标准来衡量,用一个人的标准来衡量,这些都是了不得的英雄。所以像这些东西,包括对抗疫斗争的态度,对志愿者、对于社会、对于政府的态度,他是做了比较客观的分析,不是很急着去抨击,不是冷嘲热讽,也不是随意去贬低什么东西。

我觉得武汉抗疫斗争虽然只是在武汉发生的一件事情,但牵动全国,牵动世界,也显示出咱们社会的一种状态,显示出人心的一种状态,显示出人性的一种状态。在这一点上,醒龙还是有很深的功夫,不是静态地把他知道的事情罗列起来,因为记载是很容易的。要从里面见出世道人心,那是要下点思索的功夫,思考的功夫。所以在这一点上我特别敬佩醒龙,工作做得非常有价值,也留下了一份历史的记录。知道在这样一种大难来临的时候,不是大难来了各自飞,是在飞的过程当中怎么互相救助,你的翅膀拖着我的翅膀,你的头颅挨着我的头颅,咱们一起来看大难。这是很感人的历史场面,留下这样一种历史记录,我觉得将来的文学是受用不尽的,对将来的文化史书写也有很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总而言之,一个是通过日常生活细节来重述非常伟大的抗疫斗争,另外一个是通过这场抗疫斗争来议论世道人心。这两点是我目前得到的感受,我就抛砖引玉说这么多,谢谢各位。

一部有温度的、有热度的散文集

赵学勇(陕西师范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此次研讨会,这也是我学习的一次机会。首先很感谢刘醒龙先生,非常及时地奉献上这部作品,我前天收到这本书之后在认真拜读。看的过程当中,我就感觉到有这么几点。第一个体会是刘醒龙是完全按照一种非虚构的写作方式写,写的都是武汉在2020抗疫期间最普通的人和事,最真实的人和事。就像於老师刚才说的是一些极其细微的事件和人物,他通过生活细节的描写,夹杂着一些非常精彩的、个人的体验和议论。比如说在第179页,他就谈到“武汉战疫拼的是人间烟火,守的是市井街巷,最激烈的讨伐是最落寞的闲愁,好到不能再好的胜利是亲人们手牵着手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像这样非常的感人,可以说这是作者的感怀书写,它给人以非常深刻的思考,这是对《如果来日方长》的一种点睛之笔。这是我的一个感受,就是对非常细微的、琐碎的人和事的一种描写。

第二个体会是我感觉到《如果来日方长》是一部有温度的、有热度的散文集,可以说是在非常平淡的叙事当中感情饱满的讲解。《如果来日方长》书名意味深长,包含着对一个特殊年代的特殊事件当中的人、事的描述。就像作者所说的,疫情是一面很特殊的镜子,照出人间百态,没有一样是特殊的。书名它意味着过去、现在、未来之间的一种时空联系,以及在这样一种时空联系当中,人们的生存方式、精神和情感状态。所以我想它包含着作者深沉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忧患和担当。他把这样一个思考深深地融汇在书名当中,这是我的一种体会。

第三个体会就是我感觉到渗透在这部作品字里行间的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人、事的再现,来折射出作家的思考,以及对这种突发事件的评价,作者有他非常鲜明的情感倾向性。比如在第191页,醒龙先生说到武汉战疫是史诗级的义举,既然是史诗级的义举,它体现的是作者对这种灾难的悲悯和悲悯性情怀。比如说这样的苦痛惨烈,正是中华文化最为看重的春秋大义,1000多万人生在江南,却在春到江南的时候,毅然决然地将日子过成没有春天的春天。我看到这样的话非常感动,它把人的心一下子和武汉民众的心拉在了一起,把读者拉回到了刚刚过去的武汉的场景当中。那么如何书写这样一部以“没有春天的春天”为背景的史诗,这个正在成为人类文明的一道难题。

我想醒龙先生以他自己的书写方式回答了这道难题,他把这样一场灾难当作人类文明进程当中的难题来看待的,所以对人类的苦难以及苦难中的人的生存意识、生命意识有了深层次的思考。因此从整体上来看,这部作品是对人类遭遇的重大灾难,以及在灾难面前人的行为、心理、精神状态的一种深度思考。他又是通过小人物在重大事件当中各种各样的经历来思考的,就使得这部作品不仅具有一种可感的、可亲的阅读感受,同样能够引发读者思考,这是我感受最深的一点。

第四个体会是我觉得这部作品在文体上很有特点,借用季羡林先生的一句话,他说真正能够代表五四以来文学高度的是散文,在百年的中国文学发展当中,散文创作的成就可以说相当不俗。从文体上来看,散文应该是有文体的觉醒,散文意识的觉醒。散文文体应该具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求真,讲心里话,要情感真切;二是感人,以情动人,尤其是以细节尤为重要,要有暖意,要有暖色;三是平实,平实是一种境界,这个境界有的时候是很难达到的一种心境,一种达意的方式。我感觉在醒龙先生的《如果来日方长》当中,都有非常突出的体现。从整体上来看,它是在一种朴实的叙述当中,不乏深沉的哲理思考,值得我们反复体味。所以应该说这样一部作品是他给文坛奉献的很难得的一部作品,特别是当这场大灾难还在世界肆虐的时候,它的时效性以及价值和意义就显得更加的珍贵。

中国经验及其世界意义

陈思和(复旦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大家好,很高兴能参加这个会议。我前两天刚收到这部著作,因为遇春兄第一次寄过来我没有收到,第二次寄到家里我才收到。我今天早上开始读,整整读了一天,到现在我读到第6章“洪荒之力满江城”,我一天都沉浸在这种情绪当中,醒龙兄在《如果来日方长》里面营造的抗疫氛围,让我感觉又回到了去年武汉这样一座城市里面。

武汉对我来说,是一座非常神圣的城市,是一座英雄的城市,而且武汉的作家们都是非常了不起的。作家们都有他们的良心和责任,因为我们面对的是史无前例的灾难,所以从每一个角度去描述都可能不全面,都可能是局部的、片面的,但是我们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作家加入描写抗疫当中。这样的话,我们面对的抗疫会越来越真,它的真相会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我非常高兴看到醒龙兄的作品,非常有分量和厚重,而且经过了时间的考验,痛定思痛的反思。所以我读了以后特别沉醉在里面,今天有点拔不出来,觉得在阅读过程当中仿佛又一次回到跟武汉人民一起在受煎熬的灾难氛围。打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感觉被吸引,他在第一页写了一首歌,歌词写得非常好,他说“今年的水仙花不开,今年的江城谁不悲”,后面的内容也是非常感人。大家都知道水仙花是一种象征,它可以象征冰清玉洁、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美丽;但这种美丽是精神上的美丽,却被突如其来的灾难打垮了。可能醒龙兄家里水仙花确实没开,但我觉得水仙花在这本书里充满了象征意义,因为一个美丽的幻象被打破了,于是读者跟作者一起进入到今年的江城悲惨、严酷的灾难现实当中,跟着作者一起去观看和感受,去理解这种受难。我一边读书一边思考我跟这本书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当然不是评论家跟阅读文本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没有资格来讨论这么伟大的、世界的著作,尤其是像我不在武汉,遥遥看到抗疫情况的;也不是一个局外人来了解或者学习武汉抗疫的故事,我们每个读者都不是局外人,我们都在承受这样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武汉当然是比较早,受的损害比较严重,但其实从今天来看,全世界各国也都经历了这么一个过程,可能很多地方还远远超过武汉承受的非常的命运。所以我觉得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有普遍意义的,他是在为全人类遭受的灾难留下一笔信息,告诉大家武汉人民是怎么生活的,怎么在灾难底下用一种坚韧不拔的信心,或者说是一种极其了不起的耐心,忍受着各种煎熬来熬过抗疫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这本书它的立意非常高,我们每个人从中都可以得到自己曾经感受到的一种绝望、恐惧,包括一种信心,一种在灾难中、在煎熬中感受到的信心,所以非常感谢醒龙兄能够及时描述刻画了这一系列的、具有个性又具有共性的一种人类的情绪,我觉得这是了不起的。

刚才我听了於可训兄的发言很有感触,因为他也是武汉中人,他也是在灾难中,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经历,但是在武汉的市民肯定是感受更加深刻。他刚才说了一点我非常赞同,伟大的抗疫不是通过真刀真枪,不是在前线大声呐喊,当然我们的医务人员很多都在前线,但更多的人是通过一个消极的方法——自我隔离,自我控制,自我忍受。上海张文宏医生说叫“闷”,我们自己闷在家里就把病毒也“闷死”,是通过这样一个消极的方法去抗争的。醒龙兄讲了一个故事对我很有启发,他讲到英国在牛顿那个时代发生黑死病,大家就去请教一个德高望重的老先生看怎么办。老先生劝他们不要走,就把这个村封住,全村的人就在跟死神搏斗,就在村里老老实实跟死神搏斗,直到最后一个都死掉。经过了一年多时间,三百多人,最后剩下八十几个人,这样一个自我隔离的方法早就出现了。三四百年以后到今天,其实我们还在使用这样一个办法,这个办法是管用,至少能够在消极程度上遏制新冠病毒传播,使这个病毒没有办法更猖獗。

中国的经验就是这样,所以我觉得这里有一个深刻的哲理内涵。人们看上去是软弱的、消极的、自我克制的,可是这样的生活恰恰是一个伟大的事情,伟大的抗疫工程。这样辩证的关系,我觉得在这本书里写得特别好。而且我特别感觉醒龙兄在写这个问题的时候内心其实很紧张,可是他在表述上还是有从容不迫的心态,比如他小孙女跟爷爷的对话,比如我看到的并不是那种被焦虑笼罩的惶惶不可终日,或者说是要死要活的状态。醒龙兄他的心胸比较开阔,他照样锻炼身体,照样练字,照样写作,照样安慰孩子,在情人节还能找出菜薹花送给太太等,非常有情趣。

那么即使在这样一个大难临头或者是生死一线的过程当中,他没有被那种琐琐碎碎的生活困难所击倒,靠什么东西来支撑它?就是靠一个信心,靠一个能够战胜病毒的信心。其实我觉得这个作品蛮难写,他写的东西都不是强烈的有故事性,有戏剧冲突的东西,都是平平淡淡的。但在平平淡淡当中,我们看到武汉的普通市民他们的一种伟大精神,一种了不起的精神。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在真实的角度保留了抗疫的伟大事件的某一个侧面,同时也保留了作者比较从容良好的心态。我的感受就是这样,谢谢醒龙兄给我们创造了一部好作品。

“一”与“一千万”——刘醒龙笔下的武汉抗疫记录

蒋述卓(暨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广东省作协主席)

非常高兴能在云端上跟大家相见,再一次读到刘醒龙老师的新著,也是非常激动。醒龙兄能够在疫情过后静下心来,通过自己的感受写出长篇散文《如果来日方长》,我觉得这是奉献给我们文学界的一部不可多得的武汉抗疫记录。所以我发言的题目就是“‘一’与‘一千万’——刘醒龙笔下的武汉抗疫记录”。刘醒龙的书写视角独特,以自己一家的抗疫历史来写出1000多万武汉人的抗疫历史,我觉得这个角度是非常好的。

他自己在书里早就写道,武汉战疫就是一个史诗般的义举,所以每个人都是英雄,就是说整个1000多万人的武汉的坚守和战疫,其实每个人都不容易。他正是通过自己一家人的感受,包括他自己的一个感受,来写出平凡人的抗疫史,而且也是1000多万武汉人的抗疫史,我觉得是非常难得的。毫无疑问,武汉的战疫是史诗级的义举,这是一种春秋大义,所以1000多万人身在江南,却在春到江南的时候毅然决然的将日子过成没有春天的春天,这是他的一个感受,这是他把自己放在武汉人的一员当中,然后又以自己的思考,加上各种信息来源来写整个武汉的抗疫史。所以他最早接受记者的采访说将来等到抗疫胜利一定要在这里立一座纪念碑。当时他这种采访还遭到了一些争议,但是从他个人来讲,从出于要写出武汉人民的这种英雄气概,把人民放在中心来写武汉抗疫的这个角度我觉得就非常好。

从文体的书写来看,他就从自家的水仙不开花,又从自己的眼疾到在关闭离汉通道之前不断去看病,还到泳池游泳,一直写到他二十几年的老白干最后的用途,还有冰箱里的菜薹花作为情人节礼物送给妻子,还有自己和小孙女之间的对话,以及疫情过去之后,他们一家人到院子里散步,但是回来之后谁都不说话,因为一个人也看不到,这样的经历和感受,他是跟每一个武汉人的感受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它就有着非常感人的细节,而且是从一家人的抗疫把整个武汉写出来。

所以他歌颂的我觉得还是大写的人,也是整个武汉的人,这里面他也穿插写到医生、护士,像谭护士长;里面也写到志愿者,写到诸多普通的人,包括将隔壁邻居家的红窗帘拍成视频制作到手机上,然后发出去的小姑娘;而且也写到了他的太太帮志愿者送菜上门,残疾人很郑重地出来鞠躬等等。这一些让人看到以后,你觉得这76天的度过,确确实实是不易的。如果没有我们整个国家,没有政府,没有我们人民的自觉,这是做不到的。所以他也写武汉的战疫,就是国家在,政府在,人民在,文学也在。他还写出了自己写的歌词,包括他的好朋友阎志,捐了很多方舱医院,这些看起来都是非常感人的。当然他自己在抗疫当中也做了很多的贡献,包括跟朋友联系,很多人寄来口罩和防护服,这些在他的文章当中是轻描淡写地在写,但实际上当时要做到这些是极其不容易的。

其实刘醒龙也是站在抗疫的最前线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我当时跟他在疫情期间还有微信来往,他也讲过了一些故事,我都为他感到骄傲。我也问过他,我说你还好吗?他说还好,每天吃一包连花清瘟,提高自己的免疫力。我说他做的真是不容易,所以我觉得他的书写角度,有心里专注人民,专注整个武汉的人民,所以也就是从个人的感受去写,更能够打动人。用佛教的说法是月映万川,一个人的月亮映在万川上就变成了万。那么实际上从他个人一家子来看,我们也看出了整个1000多万武汉人民的战疫历史,这是真真切切的,我相信这本书如果翻译成外文,国外人也会很真切地去接受它,感受它,会把整个武汉当作一座英雄的城市去敬佩和崇拜的,这是我的第一个感受。

第二个感受就是它很真实,用事实说话,它里头用了很多的数字,包括患病的数字和国外的一些数字,它都用事实来说话,还有用真情来感人,用细节来暖人。平淡当中建筑坚强,日常当中建筑坚守,我觉得这是他这部长篇散文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比如用事实说话,武汉人为什么能做到?他举了一两个例子,比如一个5岁的小孩,当她找不到妈妈的时候,她要出门,她知道戴好口罩做好防护出门。还有小孩家里有亲人染病去世了,他会给他盖个被子坚守三天,直到把饼干全吃完也不出门,为什么?他说外面有病毒。从这两个细节就可以看出来,这是在用事实说话的。更不要说整个的武汉人民他们所做的这一些,他们实际上每天都在一起,包括志愿者去送菜上门。还有人说这是假的,但这是切切实实的,不能因为你没拿到,就说是假的。我觉得他是对这个事实说话澄清了一些标准,比如他讲殡仪馆那些尸体,为什么当时会堆积很多?因为殡仪馆工作人员都没有防护服穿。他们如果去焚烧尸体,就很可能会被感染,所以当时的工作也就停下来了。一旦第一批防护服来了,防疫指挥部就给了殡仪馆的工作人员,而不是给其他的人。

我觉得他的这个长篇散文,带有日志,又带有笔记,又有思考,所以文体上也是一种创新。总而言之我觉得它是很有个性的文学创作,必定能够获得我们文学界的好评。我再一次衷心地祝贺醒龙老师,也祝贺我们文学界能有这么一个好作品出世,谢谢大家。

叙事视角与文化差异

孙 郁(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非常高兴在这里跟大家见面,我是昨天读完了刘醒龙先生的这本书,因为前一段时间偶然的机会读了去年的几本关于抗疫的书,加上这一本,给我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以前我对灾难书写注意得很少,我印象很深的是有一年去美国,一个美国博士生写了一篇关于晚清中国的灾难叙事的博士论文。现在这篇博士论文还没有翻译成中文,当时在一个会议上我看到它的内容提要,作者基本上是从传教士的角度来看中国乡村的一些灾难,是一种外在的视角。

这个很让我惊讶,就是关于疾病与中国近现代以来的文化问题。到后来我们都知道关于鲁迅先生那一代人,他们也写到疾病,但是没有写到瘟疫。他写到疾病基本上就是一种内视角,我们中国人自己的视角,而不是传教士那样一种视角。那么鲁迅先生他们这一代人的这种叙事,我觉得他的整个国民性和中国文化,还有走向现代化的、现代性的,关于现在问题的思考是联系在一起的。所以鲁迅之后关于灾难的书写,很多人是延伸鲁迅的,比如阎连科写的《丁庄梦》中艾滋病这种灾难,基本上是延伸这样一个传统。再还有就是像史铁生这样的面对疾病,他是一种哲学的思考。当然我们更多的知道关于灾难描写就是加缪的《鼠疫》,这种存在主义的视角。中国人到了新中国以后,关于灾难描写的东西是很少的,因为我们从2003年的非典到现在就是新冠,尤其是这一次这么大的灾难,我们怎么看它,国内书写的作家们是有分歧的,同一个地区人的感受也都不一样。

刘醒龙先生他提供了自己的独特视角,有两点我印象很深。第一点就是他的信息,他提供了很多我们在主流媒体的报道上看不到的一些信息,包括志愿者口述当志愿者时内心的恐惧心理。比如金银潭医院有一些保洁工人当时跑掉了,这就是恐惧对每个人的影响。还有各种奇闻,比如一个大男孩看护一个病重的女孩子,他半夜打电话给年轻的女朋友帮忙要卫生巾等等,在我们正常的日子里,这是不可思议的事情。我们觉得很奇怪的是,在那个时候这种故事都出现了,还有未被提及的一些医院,像湖北中西医结合医院,刘醒龙写到全武汉市共有10多万医护人员,依法依规上报疫情的唯有张继先,过去我了解得不多,有的甚至完全不知道,看了这个书,我觉得这些信息都很有意思。还有刚才蒋老师也谈到了防护服,最先获得此物的竟然是殡仪馆的工作人员和大医院的清洁工等等这些细节。这些丰富的信息就使我们对武汉的战疫有了更立体的、多样性的了解,我觉得这个非常令人感动。

第二点就是刚才诸位老师也讲了他书中的这种思考,他的书中不断掺杂着各种各样的思考,因为非常的事件刺激了人,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认为不是问题的,现在都成为问题了。所以他谈到牛顿无所事事的思考,人在无所事事的情况下才能思考一些存在的本原的问题。这个是很有意思,在这个时候才去思考那些我们过去是具有盲区的一些存在,这时候它被穿越穿透了,就是说人进入了感知世界的极限里面思考另外一些问题,以及我是由社会来确认存在与否等等带有哲理性的一些思考。

另外还有他对于陪伴理念的提出,我觉得这是个典型的东方式的儒家的生命哲学,他提到了在这种大的灾难面前的陪伴。我记得《鼠疫》里加缪写到中国人瘟疫的时候用送瘟神的办法,端木蕻良先生写人面对疾病的时候,是用巫事,我们老家东北的这种巫文化来驱逐灾难,我们在现代文学里面偶尔能看到这样的书写。那么在刘醒龙先生的这本书里面,它对于“人间情就是陪伴”的这种观念的提出能显示出他的一种温情,一种东方式的战胜苦难的方法。

尤其是他关于人道主义的思考,在第262页,关于欧洲地区的文化基础,它是建立在原罪上,一代又一代,只要有人出生,就无法避免产生贪婪、嫉妒、傲慢、仇恨等等原罪。中华文化圈对人的理解是以人之初、性本善为出发点,信奉善对恶的包容改造。他说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空前大流行,东西方文化命脉不同,各自采用的应对方式也不同。在新冠面前西方社会崇尚群体免疫,淘汰老弱病残,留下健康青壮,将人性的裸奔表现得淋漓尽致。在东方,中国率先垂范,通过群体的巨大努力,自觉与不自觉的隔离封闭,动用一切财力、物力和人力将新冠病毒传播链强行斩断,用拼命的科学、科学的拼命使得人道的苦行具备更胜一筹的幸福感。这个就是他文中的这些思考。

在这种大的历史事件面前,这种思考我觉得非常有价值,那么我的结论是什么?我觉得中国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我们这个民族的苦难,我们的灾难是很多的,但是记述得很少,偶有记叙都是语焉不详。自古以来我们道德的话语,就是远离了日常生活,所以当年周作人先生的感叹就是汉代人怎么生活,吃饭的时候用什么,我们不知道他们怎么做的、怎么生活的。因为没有人去记载它,后来是考古学家的发现,通过出土等等的途径,我们才慢慢知道这一些东西。文人记载得很少,鲁迅整理魏晋时期的这种乡邦文献,大量的是日常生活的礼仪、丧葬的、假取证的这些东西。我们相当长一段时间对灾难的记叙是单一的,每一次大的历史事件都缺少深入的反思。时光流逝过去以后,许多血与火的印记都被忘却了。

其实作家的使命之一就是留下历史的记忆,当然历史的记忆是由无数人的片段,无数人的记忆的一种综合,既有外在的视角,也有内在的视角,也有存在主义哲学,也有儒家的视角,有批判的精神,也有建设的一种精神,这是无数人的记忆的一种综合。在非常态的生命体验里,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未有过的感知,可以刺激我们重新来打量生存哲学,以此来提高我们的认知水准。所以刘醒龙先生在写这本书的时候,尽量用一种综合的视角来展示生活。但同时他又没有认为自己就掌握了真理,他也感觉到人是有限的,期待有更伟大的作家。他说他现在写的一些东西就是用相对艺术的文学元素,对未来的某个文学天才做一些预备,更伟大的作家来利用这些素材写出更伟大的作品。当一个作家意识到自己的有限性时,他才可能慢慢地摆脱思维的惯性,去接近无限的可能。我想这也是刘醒龙先生写这本书的意义。

我的四点想法

吴 俊(南京大学文学院教授)

我谈四点自己的想法。这部作品我收到以后全部都看了,感觉从内容和写法上来说,它算是一部文学实录,但因为内容的深广,其实我们可以借用诗史的概念来说它是一部文学诗史。从两方面来看,一是全面立体、整体性地呈现内容,二是即时的、情感的,也是思考的作品。所以是一部具有诗史品格的文学作品。说它是文学实录,因为它用文学手法再现历史。看上去是在写武汉抗疫的日常生活,但是从这部作品的思考向度来说,它更多的是对未来的一种哲思,因为他明显把武汉人的经历,抗疫的整个过程,放到自然跟人类的关系的历史当中,包括它的延长线上来思考的。这样的话,这部作品其实是有一种深度,而不是一种完全实录的、功利的所能概括得了,这是第一点想法。

第二点,刚才赵学勇老师、蒋述卓老师提到了这部作品的文体创新。那么我想把这个稍微发挥一下,因为我们一般讨论文体的时候,主要是从技术面上来讨论,比如说它的日志性、个人性、片段性,作为一种修辞的纪实,或者纪实强化了修辞等等之类。文体创新从技术上看是一方面,但还有另外两方面,我觉得是应该考虑的。文体创新其实跟我们的文化观念有关,这部作品非常明显地触及了我们日常人在灾变当中的情感表达方式,而这样一种情感表达方式恰恰是我们文体的内在驱动力。这是第二点,就是非技术层面的。

第三点,它其实体现的是人类面对或者陷入灾害当中的一种价值伦理,因为不管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文体,是跟什么样的情感场景,跟价值思考、世界观直接相关的。那么尤其在这一点上,我觉得文体创新的最高内驱力是它的价值伦理观念。所以从文体创新角度来说,我觉得它是一种文明书写,就代表了我们中国人以武汉抗疫期间的武汉人为代表的一种文明境界。所以我是觉得文体创新至少可以从技术层面、文化观念层面和世界观价值层面来讨论。

第四点,刚才也有一位老师提到,这部作品在我们网络传媒时代也好,或者在一个世界文学的构架当中也好,我觉得应该是注重对于人情共感、世道人心的一种普遍性内容表达的这样一个特点。就是从文学作品来说,它当然是一个特殊性的呈现,但是从情感表达跟思考来说,它还是有普遍性的。所以它对于世界文学的贡献是我们应该要探讨的一个方向,因此现在我觉得也可以借助我们现在的中国文学走出去的制度化的设计。我就谈这些粗浅的想法,再次向各位老师问好,祝大家健康。

全息记录与叙事伦理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谢谢遇春的邀请,非常高兴在云端见到各位。我记得去年冬天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杭州巧遇了醒龙兄,那个活动上面他的发言让我印象很深,其中有一些内容大概就出自这本书,他亲历了武汉抗疫的痛苦而又非凡的历史,它有非常多的经历和感受,通过他的讲述感动了非常多的人。我拿到这本书以后可以说是一口气读下来,因为太有吸引力了。虽然我们没有在武汉经历疫情的过程,但是我们在别的城市也都能感同身受,所以读了以后非常的感慨,我也受到刚才各位老师发言的启发。

我从这样几个角度简单谈一点感受。第一点就是关于灾难写作的问题,灾难写作可能是从《圣经》开始,贯穿了古今中外文学历史的一个主题。从薄伽丘的《十日谈》到克莱斯特的《智利地震》,到加缪的《鼠疫》,到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还有很多当代的文学作品。在中国也有很有意思的例子,比如说《水浒传》开篇的第一回就是张天师祈禳瘟疫,作者通过一个巨大的灾难的预言来发起的。中外的文学历史当中都有这样的描写,但是中西文化的差异使得我们处理方式很不一样。因为我们没有基督教背景,没有罪感文化,也没有末日情结。我们是一个典型的东方宗法社会的文化,所以我们关于灾难的书写,一般来说会把它政治化、社会学化、伦理学化,而不太可能把它哲学化和宗教化来处理。那么关于洪水、瘟疫、地震、饥饿的处理,对于中国作家来说很不一样,在醒龙兄的作品里面,我注意到他是能够把很多中外的文学资源、灾难写作的这些经典作品潜藏于笔下,作为他的叙述背景,而且更多的强化了生命伦理主题。这个主题我觉得可以说是恰如其分,恰到好处,它可以融合中外文学当中关于灾难写作的不同向度,能够找到一个共同点,那么灾难转化为一个生命的处境,激发出一个生命伦理的视角。

由此生发出关于生活的思考,关于人生的思考,关于人性的思考;由此也展开了这样一部纪实散文的书写。我注意到作品的封底给这本书的定义上架建议是纪实散文,我觉得定义是很准确的,它还不像是一个非虚构,或者报告文学之类的作品,它比较散文化,有总体性的考虑,但是它并不着眼于一个虽然叫非虚构,实际上还是有很强虚构意图的写作。他避开了这种写作,从个人的生命处境延伸为一个城市的抗疫处境,然后再延伸出更多思考。刚才述卓老师说的一与一千万,实际上我认为他的这部作品还是有构思在里面,它的六七个章节我觉得分别是从疫情的突如其来,然后谈到健康,健康是抗疫的第一资本;再谈到情谊,包括各地朋友和不相识的人群对于灾区的这种关心和支援;然后谈到公共理性和道义问题、社会的公益问题,生发出更多的重要思考。所以它虽然看起来是带有很大的信息收集和随意铺陈的一种写法,但是总体上还是有很强的构思和匠心。如果说让我给这样一部作品下一个判断的话,我想它首先是疫情期间的个人生存,乃至于延伸为一个公共生存,是关于武汉这座城市的一个全息记录。所谓的全息记录,我认为是一部文学作品最珍贵和重要的属性,因为其他任何的记录,影像记录也好,历史文献记录也好,政治记录也好,都不能完成以人为本的、以个体生命为本位的一种全息记录,而文学的一个特别重要的使命就是全息记录,在这部作品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个体生命的感受,它的忠实记录。

在疫情巨大的压力之下,个体生命的这种具体处境,它是细节的和日常的记录;普通人的,甚至就是小人物的记录;各种各样的人性本原、人性缺点的普通人的记录,是真实而不虚夸的一种记录。有老师也提到了关于恐惧的书写,我觉得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回避了恐惧,也就意味着我们不会去真实地面对历史记忆、个体记忆。而且我特别感到这种真实,就是里面书写到了很多人的这种过度反应、过激反应,甚至也写到了一个跳楼的老人。这些我们在经历疫情期间,从各种信息媒介当中也不断看到各种情景,包括人在高度压力下的麻木、慌乱、绝望,乃至于各种幻觉反应。有的人坚定地认为自己病了,你反复跟他讲没病他都很难相信,我觉得都是特别准确和逼真地写出了疫情期间人们的经验,但是他也很好地平衡了这些东西。只是去书写非理性的那些反应,我觉得也是不全面的。在醒龙的作品里面,他也写到了人的坚定和信念,我认为也是客观的。在两者之间,包括一个人身上同时有着恐惧和信念,两种东西都在,这就更加真实地反映了现实的这种敏感的和不同的信息。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我认为是伦理的思考和担当。伦理、生命伦理、精神伦理、公共伦理,这些内容都有涉及,就非常深入地展开了这部作品应有的内在的思想和主旨。首先是面对疫情当中的个人,写出个人行为伦理以及它所涉及的必然会延伸出来的公共伦理,还包括媒体的责任。我们过去思考得不多,但是这次武汉疫情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暴露出媒体的公共伦理,特别是自媒体的伦理。现在这个社会发展很快,我们过去简单认为大量的自媒体就是给更多的社会阶层,更多的个人提供了一个发声的机会。但实际上自媒体的信息发布有很多的问题。10万+是他们造出来的一种传播力,传播的效果。但是在10万+里面究竟是否包含了真相,还是说也包含了偏见,甚至包含了纯粹的商业动机,流量经济等等。那么这些东西一旦掺入媒介传播行为当中,它也会产生出一个强烈的公共管理的问题。作品当中写到这一部分。“殊不知史无前例的战疫在挑战一个国家的实力,一个民族的素质,更是用从未有过的严酷手段检验每一类人的教养,每一个人的品行,多少个达到10万+的东西,被当成真相加真理。”事实上这类山呼海啸的10万+,更像1998年的大洪水和2016年的大暴雨,这些我觉得是非常发人深省的,值得我们共同关心和思考。

在很多细节处涉及了写作者作为一个公共知识者角色的作家,因为作家是能够写作并且发声的,他们也同样面临一个公共伦理的担当问题。我注意到里面特别强调了科学理性,一直不遗余力地凸显科学理性,以钟南山这样的年事已高,但是表现出了极大勇气和智慧的这些医生,他们身上所表现的科学理性,对于教育公众,对于支撑我们能够战胜所面对的来势汹汹的疫情,能够提供巨大的理性力量。我觉得这种凸显也是非常必要,可恰如其分的。

An Ecological Interpretation of Spatial Shift inPilgrim at Tinker Creek Zhao Xuefei

最后简单地谈一点,关于这部作品的实录写法,是散文的这种写法,也就是说它是按照信息和事实的绵延相对自由地铺展它的叙事。我感觉这里面密度特别大,速度也特别快,对于写作来说非常有挑战性。一部作品它的叙述节奏很重要,这部作品给我的感觉就是信息量扑面而来,那么如何来掌控它?这个就显示出很大的功力,因为醒龙是一个叙事高手,也是在语言方面非常精湛的一位作家。过去我在读他的作品时有非常深切的感受,在这部作品里面,我觉得他改变了自己以往的写法,他以往的写法是很有章法,很从容不迫的,但是这部作品里面我觉得他尊重了客观的生活节奏,以及在疫情当中信息涌流,还可以说爆炸性地像江河横溢般的一种速度和容量。他是尊重这样一种信息流经验的密集和充沛,这样一种客观的、实际的经验,所以他充分压制了自己的主体性,有意识地凸显了抗疫经验的客观性,这也是对于历史和个体经验的尊重,但总体上我觉得还是体现了非常强的统摄力,体现了一个成熟作家应有的笔法。

我的感受大概就是这些,也再次感谢醒龙兄给我们提供了这样一部非常真实的作品,它的经验价值,甚至超过了他的文学性,就是说在书写这部作品的时候,醒龙兄是牺牲了自己作为一个大作家的主体性,克制了自己写作主体性的这种冲动。这个给我们尽可能原生态地保留了大量的历史信息和个人记忆。如果没有这样一部作品,可能很多历史细节,包括我们自己的亲身经历也都很快遗忘。但是读这部作品的时候,所有的经历和经验都回来了,历历在目,所以非常感谢醒龙。

长篇散文的优点与弊病

高 玉(浙江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各位老师晚上好。因为我收到这个书比较早,所以我非常认真地读完了。有很多零星的感受还不成形,我就讲自己感受比较强烈的几点,前面老师们说了我就不多说了。

第一点是关于长篇散文的问题,这是我第一次听说长篇散文这个词,我觉得刘老师这个作品在文体上有开创性,当然我想肯定也会有争议。我们过去讲小说的时候讲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还有微型小说。那么未来会不会讲长篇散文、中篇散文、短篇散文和微型散文,会不会有这样的说法?假如以后这些概念流行开来,我想刘老师功劳是非常大的,这是我想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点是内容上的,就是写关闭离汉通道之后武汉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就写出了一段中国惊心动魄的历史。特别是写人的心理,写人的身体状况,写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与不变。作者说疫情是一面镜子,照出了人间百态,没有一样是特殊的;说所有的人情世故在特殊的环境里面,都充分表现出来了。我们其实都是过来人,还记忆犹新,我觉得很多人性中的美好的东西在这部作品里面都很充分地表现出来了。我们今天读这个作品还是感觉到非常感人,作者写了很多细小的事情,日常生活中很普遍,但是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特别有意味,写人的感觉写得很细。当然出于可以理解的原因,我觉得还是不够充分。我觉得这部作品总体上还有“分享艰难”的模式,有一些痛苦以及痛苦的原因,我相信作者也有他绝对切身的感受,但是可能因为身份而回避了一些数据,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觉得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对于这么大的事,我觉得应该有所反思甚至批判,包括自身的反思,自身的批判,当然也有对外国的批判和反思,对外国的批判反思这个作品中有一些,但这不是作家表现的重点,这是我想说的第二点。

第三点,我觉得在写法上很高明,刘老师的中短篇作品,包括长篇作品我也读了很多,但是我觉得这个作品有些地方写得很含混模糊,它的好处是可以做多种解读。比如他讲了很多故事,这些故事它有时可以剥离作品的主题来进行单独的解读,进行独立的解说,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种很高明的写法。关于新冠,我相信世界上一定会产生很多文学作品,而且一定会产生很多伟大的作品。我相信《如果来日方长》这部作品将来在中国文学史上、世界文学史上都有一定的地位。

第四点,我觉得这部作品有思想,散文最重要的特点就是要有思想,不能太浅层次。古今中外伟大的散文都有思想,而且散文的思想比小说的思想便利的地方在于可以直接议论,这是它优于小说的地方。作品中有很多议论,我觉得这个很精辟,很深刻。

第五点,关于资料来源的问题,刚才好多老师都讲了,这里面有很多数据,我们当时都很关心,但是第一次读小说看到有一些数据,我们现在读起来都已经开始有点读不懂了。所以刚才有人也说到翻译成外语,我想外国人读起来恐怕更困难了,可能以后需要注释,有一些事如果不加注释的话,后人恐怕很难看懂,外国人就更难看懂了。有些数据给我感受很强烈,我第一次看到有一些可能还是很机密的数据,但有一些数据跟我印象中不一样。

最后我想说一点,我觉得有一些小地方还是值得改进。第一,我觉得重复的东西多了,比如说事的重复,有一些事前后都讲了,还有一些句子的重复。另外整个作品它的主题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我觉得到了第五、第六章的时候主题好像不是特别明确。因为它是散文,跟小说不一样,这个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很多事不交代前因后果,似乎没有讲清楚。还有一些语言我觉得可以斟酌,还可以进一步提炼。比如说“朋友的儿媳”这样的称呼,说一次是可以的,但如果比较长的篇幅里面,说这个人物始终用“朋友的儿媳”来称呼,总觉得有点怪怪的。再比如“酒是不要脸的水”,这样的句子我不认为很美。我觉得说一次它有一点粗俗的幽默,但是说多了,就觉得幽默可能慢慢变少了,粗俗慢慢变多了。最后是结语,我觉得这部作品有《鼠疫》的因素,但还不是《鼠疫》,我希望刘老师能够写一部比《鼠疫》更伟大的作品出来,谢谢。

疫情书写中的生存哲学

王本朝(西南大学文学院教授)

大家对这本书的思路方式,它的历史性,它的思想,它的艺术创新方面谈得比较多了。我就谈读了以后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作者刘醒龙老师对特定的一个空间,对关闭离汉通道以后的武汉76天里面人的生活方式、生存状态,人的情感状态,人的生命状态的把握,尤其是他写出了人的可承受生命之重的状态。我们知道张爱玲写过一个短篇小说叫《封锁》,写上海封锁以后人性的飞扬。我们看过卡夫卡写人性的不可承受生命之重,但是我们看到刘醒龙老师他的东方人眼光,我觉得他有特定的不同于西方作家的,把握这个世界的一种智慧。

这本书写出了中国人在这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尤其是疫情背景下,所彰显的那一种可承受的生命之重,人性的可承受生命之重的那种状态。这是一种传统哲学和传统文化在现代的本土化,这是传统的现代化和西方生命哲学的中国化的一种融合,背后显示了醒龙老师对人生的存在,生存哲学的体悟。我想起鲁迅的《野草》,他面对这些状况,怎么来描写人的生存状态?当然它更多的是象征意蕴的,而刘醒龙《如果来日方长》更多的是纪实性的,但是它背后有相同的对生命、对存在的一些思考,而在思考的体验的主题的把握的这种角度是不一样的。

可以说今天我们这个时代在某种意义上接触鲁迅,对《野草》的生存哲学可进一步的思考。在言说背后显示了刘醒龙老师的当代性、未来性。我觉得这个书在这一方面是一本大书,未来我们在研究灾难、人性、人的存在的文学主题的时候,这本书是不可忽略的,是有贡献的书。其他的意见我赞同,包括前面提到的艺术文体的创新,它的夹叙夹议,将叙事说理融合起来,把说理融入叙事之中,通过叙事来呈现说理的依据并相互交流的一种方式,显现了我们白话文在叙事说理上取得的一个高度,这是它的一个重要的特点。我的发言大概就讲这个意思。谢谢大家。

怀着后怕的回思,带着爱意的恳谈

施战军(《人民文学》主编)

咱们这一拨开会的人当中,我可能是最早的读者了,也是读得最细的一位了。我确实是一字一句地把这部书的书稿读完了,可以说读的过程里心态是太复杂了,我无法像刚才各位老师那样,像孙郁老师也好,还是清华老师也好,或是像高玉老师、本朝老师他们这样从文学史和中外文化的这些方面来说这部作品的价值,我只是一个感性的读者,我完全被书裹进去了。

在裹进去的过程里,备受心灵的煎熬。同时读着读着就会长舒一口气,是这样的感觉。首先可能还是跟我和醒龙的关系很亲近有关系,我把他当大哥来看。另外一个一直是关于武汉的,关于全国的这些故事,一个一个人的故事,我都是从一开始一直在看的,但是一直不敢说话。我甚至都不敢和刘醒龙在那个时候有交流,不知道哪句话说出来就失了分寸,或者就让自己有某种崩溃的情绪出来。

这部书补上了当时的那种遗憾,我的一个突出感觉事实上就是这样的,我没有写在我审读报告里,但是心里面是这样想,它是“怀着后怕的回思,带着爱意的恳谈”。我们以后可能会从文学史的角度,从理论的角度分析出这个书很多特色,但我首先觉得这是这样一部书:“怀着后怕的回思,带着爱意的恳谈。”

这部书的特点,我觉得老子的“见素抱朴”能够用以描述。我们都知道醒龙他虽然是以现实主义的创作为主,但他事实上是一个文体家。他从80年代到90年代,再到后来的创作,一直是一个文体家的一种探索。当时他的小说、散文也有很多探索,《抱着父亲回故乡》等等,但是这一部书确实不一样,我们无法用那种完全是分析文章的方式和心态来对待这部书。我觉得那样有可能对这部书构成某种伤害。这部书,人拿在手里是要怀着忐忑和心疼的,因为我们读过很多关于抗疫方面的书,那些抗疫书都是另外一种表达。

但是这部书确实是赤诚相见的一部书,个人、家国、地球等等,都是一种自然的统一。在这部书里,它是感性的生命记录,感性的体验记录和理性生命思考的统一。它不仅仅是个人、家国、地球的统一,它有很多细节,为什么说它是一种见素抱朴?举个例子,第158页和第260页这两个地方分别都写到了,前面是写一个武汉人将要崩溃了,第260页是写武汉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那么第158页写崩溃的时候想什么呢?想到了解放军,我当时审稿看到这个的时候眼泪噼里啪啦就掉在书页纸上,1998年抗洪,唐山地震,包括汶川地震这些都是解放军来了,大家心里就踏实了。解放军什么时候来?就在除夕之夜,我这个数字记得很清楚,450名子弟兵来了,到了的一刹那,真的是一道闪电划过的感觉。

武汉有序恢复对外交通那一天醒龙写得就非常舒缓。他是写孩子背课文,此前武汉市布置孩子们朗诵《赵州桥》,我觉得交响乐的感觉就真正出来了。醒龙就为背课文发挥了好多,我们就知道他在那时候的心情已经张扬到什么程度,他就关于这个桥等等有很多的感触,我们都能理解,都能接受,都想拥抱他,就那种感觉。

除了这两处之外,还有很多非常精彩的地方,比如说他通过医生,通过天使之眼看到了那个时候人的分类,已经感染者和尚未感染者,人类突然重分了。在那个时候不是说一个所谓的思想家,或者一个作家等等,他就一个妙手偶得。这是生命给他带来的,所谓的哲思、哲理等等,这就是事实给他带来的世界本原的东西。

还有一处我也是看了以后突然就顿住,我后来无数次用到那个地方,有一句话叫生气完毕。世上的好多事都可以用“生气完毕”四个字来解决自己心理上的那种郁结。我是学到了“生气完毕”四个字,这个感觉跟解除管控也差不多。

他在特别时间里的细微的心思和特别空间里的大事小情,是这部书里面最精彩的地方。比如说翻手机通讯录,那天说要找人治病也好,还是什么防疫物资也好,反正手机通讯录翻的过程里面翻到了已经去世的,比如说陈忠实、红柯等等。他在事实上写自己的小家,也就外延到单位,到社区,甚至整个武汉,但是你看他的感触,好多的举动,好多动作等等,事实上都带着一种人类共通的东西,所以它承载的是一种连接的命运和人生的态度,也装载着天际的他者。用现在流行的话说,是国之大者这样的格局,所以他才会有那样的一些议论,那些议论非常好,他说到了人最聪明的方法是什么,人最笨拙的作为是什么。

我觉得醒龙本身是一个独特的作家,他写出自己与家人,事实上也就写出了武汉,写出了湖北的体感和心力,体感很重要,这是一部有体感的书。很多我们看到的抗疫的书都没有体感,但这部书处处都是体感,它所有内容已经生发到很深远的地方,依然有体感,同时能够感觉到他的心力,他心上到底有多大的劲儿,这个时候他能上到什么程度,那个时候他又突然生出多少力量,那就是我们跳跃的,就像体温表一样的东西,就像我们看心跳的波纹一样,是那样的感觉。

所以就是这部书,事实上我刚才说的是“怀着后怕的回思,带着爱意的恳谈”,他确实是在深情磊落地跟亲友说说话,然后肝胆赤诚地跟人事交心,其实就是这部书的一个最重要的价值。那么见素抱朴这样的格局和情怀就全有了,所以他能感动我们,能够代入我们。可能在今后若干年的时候,我们能好好研究这部书,在他新的创作成果里边,看到他作为文体家的另一面。谢谢大家。

文体奥秘与洋葱式结构

周新民(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各位老师好。今天是2021年5月5日,我记得去年武汉有序恢复城市交通不久,醒龙老师带着我、遇春还有其他两位老师一起到藏龙岛去,到莲子湖岛去,主要是看这个作品的一个原稿,在那个时候我们和他关于这个作品有一些细节上的交流。到今天这一年的时间里面,我已经两三次谈到对这部作品的一些看法和想法,对前面老师们的观点我深表认同。

由于时间关系,我简单谈一下我的观点。我觉得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来看,它最为重要,或者是最为突出的特点,就在于把这种日常视角和宏大叙事有机交融在一起。事实上我们回忆起来关于这种抗疫文学的叙事,很难把日常生活的诗学和宏大叙事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比如老师们谈到《霍乱时期的爱情》和《鼠疫》,其实这两个作品里面又分别代表了疫情书写的两种不同的路径。

《霍乱时期的爱情》代表的是一种个人化叙事,日常生活场景叙述这样一种路径。《鼠疫》是一种宏大叙事路径,它讨论的是什么问题?是人的本质的问题。怎么样把日常生活化的叙事和宏大的叙事有机的交融在一起,这的确是很难做的一件事情。毫无疑问,《如果来日方长》在这一方面是做得比较好的,我就不展开了。

怎么样把日常的生活化叙事和宏大叙事有机的交融在一起?我注意到它的写法上面很特别的一种方式,一种洋葱式的写法。它几乎每个章节的每一部分,实际上是按这样的思路进行下去的。首先谈的是家庭的生活场景,对日常的普通人的情感,那么这些事情是由此作为章节的开头。

第二层就开始写到什么呢?就写到和我有关的人,那么这些人和我交往的,或者给我的信息里面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再向外扩展一层就是社会的生活场景,以及对很多问题的一种思考。这样的由己往外的洋葱式的结构,保证了散文能够把日常生活的叙事和宏大叙事有机地交融在一起。我就简单讲这样一个观点,我后面可能会有文章谈到这样一个话题。

猜你喜欢

抗疫武汉
抗疫路上 不屈前行
“画”说抗疫
“ 画” 说抗疫
抗疫之歌
团结抗疫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驰援武汉
武汉加油
决战武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