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应用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的作用及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1-11-10袁芳
袁芳
摘要:目的:探讨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对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的作用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我院急诊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5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程序化镇痛镇静联合护理干预。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镇静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VAS疼痛评分及镇痛效果评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程序化镇痛镇静联合护理干预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心理状态
1资料与方法
重症监护室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以收治病情危急、复杂的患者为主。急诊重症室患者自身情况不乐观且心理压力较大,多因自身疾病或身体疼痛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应激反应。以上情况极易导致患者疾病加剧,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及生命健康[1]。为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治疗效果,采用正确的护理干预对疾病治疗至关重要。为此,本研究选取我院急诊重症室部分患者,研究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对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7月于我院的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气管插管治疗;②患者及其家属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对本研究所用药物有严重过敏反应者;②伴有严重肝肾异常患者;③近期有接受镇痛治疗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观察组28例,男15例,女13例,年龄45~72岁,平均年龄(58.37±4.17)岁。对照组28例,男12例,女16例,年龄45~71岁,平均年龄(57.96±4.23)岁。研究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镇静镇痛,患者静脉滴注地佐辛注射液(生产厂家:扬子江药业集团;规格:1ml:5mg;国药准字H20080329)1.5μg/kg进行镇痛治疗,同时静脉滴注咪达唑仑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蘇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规格:2ml:10mg;国药准字H10980025)3mg进行镇静治疗。
观察组: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及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成立镇静镇痛护理小组,由小组成员共同完成护理方案制定,定期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并定期进行考核。②在患者镇静镇痛期间给予患者系统维护,根据患者疾病情况及各项生命体合理调整药物剂量。③患者进入急诊重症监护室后,立即对患者 心跳、呼吸、血压等各项指标进行评估,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④在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的同时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呼频率、血压降低等情况,若有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⑤在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同时对患者进行定期吸痰处理,在此期间所有操作均延安按照无菌标准进行,定更换无菌管道,必要时,给予患者按摩及体位护理。
1.3观察指标
护理期间对所有患者的疼痛程度、镇静效果进行评估。采用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患者疼痛程度,分数越低则患者疼痛越轻。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软件做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比较应用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VAS评分、镇静效果:观察组VAS评分、镇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急性重症监护室患者多因陌生环境、疾病焦虑、疼痛、灯光刺激、噪音等多种因素导致患者出现机体消耗过度,临床上多通过常规的镇痛镇静方法进行治疗,但该方法对于患者用药的剂量难以把控,且一旦出现过度用药,极易导致患者机械通气时长及血流动力学受到影响,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而剂量过小,则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不安、抗拒、躁动、疼痛加强等不良反应,进而导致整体疗效欠佳[2]。
护理干预结合镇痛镇静的方法能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合理控制患者镇痛镇静药物用量,同时通过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干预,不仅能提高患者的配合度,提高护理效果,更能有效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本研究中,实施镇痛镇静联合护理干预患者的VAS评分、镇静效果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由于对照组患者。说明镇静镇痛联合护理干预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镇静镇痛情况及疾病情况的监测,不仅能有效减少意外拔管与患者的抗拒情绪,更能通过联合护理干预使得患者机体消耗降低,进而患者患者疼痛及焦虑、不安的负面情绪、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
综上所述,镇静镇痛联合护理干预用于急诊重症监护室患者中,能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缓解患者负面情绪,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永瑞,何羿昕.脑出血患者术后程序化镇痛镇静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9,36(3):288-290.
[2]张雅萍,吴继萍.心理护理干预在重症监护室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S1):161-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