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研究
2021-11-10许曲曲
许曲曲
摘要:目的:讨论研究在脑卒中患者护理中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用。方法:选择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院内的64例脑卒中患者,运用随机分配方式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对照组的护理工作,在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整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保证整体护理效果水平,避免患者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关键词:中医康复护理;脑卒中;下肢深静脉血栓
文中对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的价值作用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可以为预防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运用随机分配方式将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期间院内的64例脑卒中患者设置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为(57.26±5.67)岁;观察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25-71岁,平均年龄为(57.31±5.70)岁。纳入标准:所有患者都满足脑卒中诊断要求;所有患者及家属都清楚本次实验活动,并签署了相关知情同意文件。所有患者基本资料之间的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P>0.05)。
1.2方法
运用常规护理模式开展对照组的护理工作:做好日常体位护理工作、用药指导工作、注意事项指导工作、常规康复指导工作。在对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严密观察患者下肢体温、肿胀、皮肤颜色等变化情况;在患者的下肢下方垫上护垫,按时对患者患肢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做好相关的情志护理工作,强化与患者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及时帮助患者纾解心中不良情绪,尽量引导患者進入修身养性、情境养神、平和七情状态;如果患者属于血栓高危情况,需要按时对患者进行中药熏洗、冰硝散外敷;根据不同患者实际情况,运用中医辨证理论,有效运用食物调理补益患者脾胃,通过食物清热除湿。
1.3判断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运用视觉模拟评分法,0-10分,分值越高说明疼痛感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护理后的相关数据信息输入到SPSS22.0系统中,计数资料用(n,%)表示,计量资料用(x±s)表示,如果P值不足0.05,就表示两组数据之间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方面的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对比两组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观察组整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会因为疾病原因,机体功能水平大大降低,只能长时间卧床休息,使得机体血液回流缓慢,增加了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风险,影响患者康复[1]。
根据相关研究报告,将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运用到脑卒中患者护理工作中,可以有效预防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与血小板指标,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水平,避免患者及家属医院发生矛盾纠纷[2-3]。结合文中研究结果,在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运用中医康复护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缓解下肢肿胀程度,减轻患者疼痛感,十分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因此,将中医康复护理模式运用到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整体护理效果水平,避免下肢深静脉血栓,缓解患者下肢肿胀与疼痛程度,具有很好的推广运用价值[4]。
参考文献:
[1] 龚星艳,李鑫,陈瑶环. 中医治疗联合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作用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析[J]. 中医临床研究,2021,13(10):122-124.
[2] 王婵婵,胡黎霞,李冠君. 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研究[J]. 饮食保健,2019,6(20):193-194.
[3] 卢丹. 中药熏蒸联合康复护理对预防气虚血瘀证脑卒中老年患者深静脉血栓发生的作用分析[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18):172-174.
[4] 严斌泓,冯嘉依,顾亚萍,等. 中药熏蒸在预防脑卒中恢复期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应用[J].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3):65-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