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媒体环境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索

2021-11-10张一蔓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23期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实效性,但新媒体环境下学生思政教育中还存在着理论与现实的差距。本文举出了新媒体环境下高校进行思政教育过程的一系列困境,提出了各项针对各项困境有效改善的措施,希望为有关部门提供参考,为国家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实效性

前文:高校的思政教育的实效性,要求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运用良好教育方法,可行的教育理论从而产生良好的教育结果。随着科学进步,国内外的各种社交软件、网站与平台纷纷闯入了学生生活与教育行业,为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不小的挑战与困境,因此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是当今社会共同的问题。

一、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教育思维开放性与理念保守性的矛盾

新媒体具有极高的自由度以及开放度,人们可以通过信息时代带来的种种便利,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实时交流,获取各种实时信息,这也使得新媒体信息的交流没有屏障,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可以无障碍地获取任何信息,使得传统的思维方式发生了变化,所以也让思政教育者持有了开放性的思维。

然而由于传统观念束缚,在新媒体背景下,很多思政教育者依然固守保守与封闭的思维,思政教育的理念有着严重的滞后性,教育者习惯用传统思维分析解决当今各项新问题,却往往起到反效果。

新媒体的种种便利让教育者与学生之间出现了更多的隔阂,课堂上教师讲述的观点往往无法契合学生的关注点,导致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话题越来越少,而且由于信息传播的双向性,学生以往的被动接收地位得到改变,在信息上与教师持有了同等的话语权,教师靠着以往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难以满足教育需求,因而导致了教育思维开放性与教育理念保守性的矛盾。

(二)教育内容多元化与结构单一性的冲突

思政教育的核心就是教育的内容,在新媒体背景下,想要保证教育的实效性,就要保证教育内容与新媒体的完美融合,但互联网是自由的,是开放的,其信息量巨大,接收信息方式多样,速度快捷,内容多元化,因此教育内容想要与新媒体融合,就需要教育内容也达到多元化标准。

虽然教育的内容达到了多元化,但是教育者往往忽略了新媒体的特点,其高速的传播性使教育的结构并不完善,影响了思政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的思政内容并没有充分利用新媒体的各项功能,在内容上有很强的政治目标,但更新倾向强调大学生应该承担的责任与社会价值,忽视了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关联。比如强调各种美好的发展前景,学生应该将自身的道德水平提高到何种程度,但学生却并不能找到这么做对于自己有什么价值,使得教育内容难以吸引学生、启发学生。

(三)教育方式多样性与方法滞后性的差异

理论上传统思政教育的环境应紧随新媒体的出现而改变,教育内容可以在任何时间与地点完成,不需要局限于课堂,学生也不用被动地参与教育过程,而是可以有积极性的广泛参与,在思政教育中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融合进学习。

然而现阶段,教师确实在尝试融合运用新媒体,但大多数教师依然延续着传统,仅仅将内容毫无变化地进行“复制粘贴”到新媒体模式,通过发布一些公告与通知,依旧进行着单方向灌输学生,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接收能力,往往造成拉开师生距离的局面,使得学生对思政教育产生了厌烦与抵触,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空有形式却无内容。

二、新媒体环境下应对高校思政教育问题的措施

(一)转换现代化的教育思维

高校的思政教育想要在新媒体环境下富有实效性,就需要将传统思维转化为现代化思维,将主导思想从“现成论”转化为“生成论”。当前高校思政教育依旧采用着现成论思想,严重影响着教育效果。

传统方式上将思政教育的重心放在了“灌输”上,将探究知识研究伦理道德当成任务,以一成不变的方式,机械式地灌输进学生的头脑中,简单来说就是不把人当人,将学生当成接收信息的机器,促使了思政教育的低效性。

在新媒体环境下,由于教育内容、方法与环境都发生了变化,所以思政教育的思维也要随之改变,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再是一种单方面灌输与接收的关系,而是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从而产生知识的过程。

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知识沟通的双方,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实现平等交流与沟通,并善于挖掘新媒体的潜力与优势,更新教育理念与方式,改变封闭思维,这样才能让高校的思政教育切实富有实效性。

(二)优化教育内容与结构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政教育的结构应在考量新媒体的各种影响因素后进行优化,让教学结构更加合理。任何人都是新媒体信息的传播者,但新媒体的信息并没有统一标准,造成了信息的良莠不齐,所以高校思政教育者必须不断优化教育内容和结构。

教育者应尽量选择结合现实,符合学生特点的内容,如果教育理论不切合实际,那么就无法实现思政教育的目标,因此教育者需要保证教学内容贴近社会,及时解读国内外重大的问题,结合相关思政教育内容进行合理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到社会上的一系列问题,运用所学所教的知识分析并解决问题。

学生学习知识是为了以后能够得到运用,与自身利益相挂钩,所以教育内容不能假大空,而要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与生活上的困惑,这样才能被学生认同并接受。

在信息多元化并迅速传播的时代,教育内容需要富有针对性与层次性,帮助学生以正确眼光与良好的判断力来分辨信息的真假,以主流文化引领多元化的教育,容纳多样性的知识又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满足大学生的思想需求,建立良好的师生沟通,更利于学生接纳并吸收更多的知识。

(三)改革创新教育方法

当前时代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教育方法与方式的创新。对于过去的传统方法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随着时代不断发展,社会也在进步,老套的过时的手段是不够的。

教育者应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种种优势,充分利用互联网以及社交平台,进行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思政教育生动形象地表现在学生眼前,展现高校思政教育旺盛的生命力。首先可以改革传统方式,实现平面向立体的转变,利用新媒體无空间时间限制,随时随地沟通的特性,将知识以动画、图片、视频、声音等多种形式表达,打破以往灌输式的座谈会、课堂填鸭的形式。

教育者也应创新教育的方式,利用微博、贴吧、公众号等途径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通过设置留言簿、意见箱等方式将单一的说教变为交流,通过网络及时了解学生的建议与问题并与之沟通,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学生各项问题。也可以利用微信、QQ、钉钉等软件开展没有时间地点限制的线上学习室与心理咨询平台,把握学生心理状态,为学生解决实质性的问题。

结语:总之,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思政教育带来了诸多困境与难题,教师应放平心态,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将困境转化为帮助,充分利用新媒体的种种优势提升教育的实效性,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为学生解决问题,合理优化教育措施。

参考文献:

[1]热娜古丽·艾尔肯.新媒体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21.

[2]青晨唯.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析[J].办公室业务,2021(04):47-48.

作者简介:姓名:张一蔓(1993-01—),性别:女,民族:土家族,籍贯:湖北利川,毕业专业:新闻与传播,毕业院校:武汉大学,学历:硕士,单位:武汉传媒学院,职称:无,研究方向:新闻与传播、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新媒体环境思想政治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的困境与对策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