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总装生产中模块化研讨
2021-11-10潘生军朱斌
潘生军 朱斌
【摘 要】模块化生产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确保生产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汽车的生产周期,使汽车的装配质量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
【关键词】模块化;汽车装配;总装工艺;MES
一、模块化生产
1.1在汽车生产行业,所谓的模块化生产,是指将众多独立的生产模块通过排列组合,整合成一个相对较大的单位,即产品。日系与德系是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的两大汽车代表,这二者分别围绕不同的理念应用了模块化生产这一生产模式。首先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汽车,围绕ECU,即电子控制装置和标准化生产而推进的模块化生产模式。丰田公司的目标是将ECU按照各种不同的功能进行细致的分类,然后将其整合起来,最终完成一个更大范围的功能设计。丰田公司模块化开发的重点在于车身传动控制、全方位安全控制和车载多媒体等。而德系汽车走的是与日系汽车不同的模块化发展思路。汽车制造业公认的德系汽车模块设计分别是动力总成模块、车门总成模块、仪表总成模块和车前端总成模块四种。德系汽车希望通过对这几种模块的制造来实现生产过程的简化和生产效率的提高。
1.2具体实践在传统的汽车装配生产方式下,生产者要把零件逐个地进行叠加,但是运用这种生产方式所需要的工人数量众多,生产线拉长,并且不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将模块化生产应用到汽车总装生产以后,打破了传统工艺中一串一行的生产流程,并将其改进为平行进行的生产方式,实现了把所有模块利用在同一生产线上的生产方式,并通过将这些模块整合起来而生产出一辆新的汽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汽车的生产效率。另外,在传统的装配方式下,必须要在生产要素密集的场地进行生产,而企业采取了模块化生产以后,可以在总装生产地以外或者某个独立的车间进行生产。模块化生产采取的是集约式管理,大大减少了总装线上的零部件需求量,在生产过程中,生产者可以把部分任务从总装生产线上转移到模块装配线上,减少了每一辆汽车的生产时间。
二、模块化装配生产对汽车总装生产的意义
模块化生产在成本投入上与传统生产方式相比并没有明显的减少,但是模块化生产在生产过程中体现的优势却是传统生产工艺所不具备的。例如,由于同系列的模块有相同的规格和尺寸,所以模块装配生产不会因为零部件不匹配而难以进行下去;模块化装配生产所利用的模块可以很方便地进行设计和调整,所以可以更充分地适应不同客户对不同规格产品的要求并及时作出调整更改;汽车总装生产采取了模块化生产以后可以明显减少生产工作人员的数量,缩短生产线的长度,所以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为企业创造更大的利益提供条件。
假设在传统的汽车装配工艺中,完成一项完整的装配任务需要150个工位,那么引进模块化生产方式后,就可以把其中50个工位需要完成的工作内容转移到模块装配生产线上,这样在总装生产线上生产的汽车就从150辆减少到了100辆。如果每辆汽车在流动中的资金用量是10万,那么150辆汽车需要1500万的流转资金,但是在引进了模块化生产之后,100辆汽车的流转资金需求量也就降为了1000万,从而减少了500万的流转资金量。由此可见,在汽车总装生产中,引进模块化生产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三、MES技术的应用
MES技術逐渐朝着结构化的方向发展,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完善,MES技术在发展中的结构化倾向越来越强,可以最大化地满足客户的需求。在对系统的伸缩性和开放性等进行分析的过程中,都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空间。信息技术的运用要借助高速网络的运行,所以,网络技术要与MES系统结合发展。MES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并且实现了集成化的发展,形成了系统化的规模,在未来的汽车行业中,MES会涉及整个工厂的业务中,系统的通用性会提高,而且系统具有可重置性特征。
系统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缓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通过信息的实时反馈,可以进行生产的管理,智能化促进了生产车间自动化的发展。在MES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将会大量地采用网络技术,这项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并且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控,完善了生产流程。MES的标准也更加明确,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完善。
运用MES技术的前景
系统的智能化趋势越来越明显,缓解了大量的人力劳动,通过信息的实时反馈,可以进行生产的管理,智能化促进了生产车间自动化的发展。在MES系统应用的过程中,将会大量地采用网络技术,这项技术实现了生产过程中信息的共享,并且对生产情况进行监控,完善了生产流程。MES的标准也更加明确,在运用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可以及时进行完善。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模块化装配生产作为一种符合科技发展潮流和历史趋势的生产技术,能够显著提高国产汽车的装配水平和质量水平,提高中国汽车制造行业的整体生产效率,增强我国汽车制造的品牌效应,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的汽车生产行业中进行普及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秀新,张迎昭,康育彰.解读模块化装配生产在汽车总装工艺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投资,2017(24):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