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日常化与文学的延展:文学何曾消亡
2021-11-10戚敉瑒
戚敉瑒
摘要:已然过去的20世纪是中国学术体系发生大整合、大转折的变革世纪,中国传统文化汲取西方文化的养分,借鉴其思想体系、话语表述,经历了漫长的批判吸收、发扬建设期。在新世纪,它发出了新的声音。古希腊哲学家色诺芬曾说过:“假使牛或狮子有手,能如人一般作画,假使禽兽画神,则马画之神将似马,牛画之神将似牛,神之状貌各如他们自己。”这话的寓意或许也适用于今日美学的多元化变迁,21世纪中国学术体系呈现繁荣的景象。其中,美学转向成为变革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肇因与现象。
关键词:美学 审美泛化 文学延展
一、时代背景与美学泛化
翁贝托·艾柯在其著作《美的历史》中开篇就说:“美向来并非绝对,颠扑不破。1”美的含义,人们的审美方式,都随着时代而变。古希腊罗马人眼中美与爱并存,追求心灵与肉体合一;中世纪的美与神结合,神成为美之源泉;随后出现的是超感官之美,巴洛克美学;18世纪末康德《判断力批判》认为美与快感无关,是个人自由的理性与想象;后来又涌现了浪漫主义、颓废主义美学。工业革命之后,出现了机器美、前卫美的同时,也出现了趋向自然的美学取向。美从来都不是能够称之确凿的,我们在分析特定的美学现象时,几乎都不能脱离其时代特色,美学在历史中的多次转向无不受到时代变革的感召。
21世纪,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强国,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人民感受幸福的能力普遍提高,小到柴米油盐,大到体制改革,人民的主人翁意识增强。国家政策方面,提高人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号召被提出。教育体制的不断完善,使得人才资源在本世纪出现井喷式发展。在这种情况下,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日渐丰富多彩,人民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文化层次的提高。这样,大众文化渐为艺术所认同,大众文化成为时代文化的主体。同样,为了适应大众文化,艺术美学范畴也进行了积极的大众化努力.
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之下,人们的生活日趋平面化,交际方式由纵深转为横向,对知识技术的掌握也日趋泛化。人们往往选择拥有更丰富的生存技能和更宽广的知识面,因此很难精深于具体某一方面。许多人认为面子高于自我的真实需求,这种集体无意识体现在人们对艺术与美的需求量迅速增大,而这种需求又是非常肤浅的。潘知常在其文章中说道:“传统的审美对象是建立在深度模式的逻辑前提之上的,因此才形成了超越于现实功利的审美对象,但是现在深度模式基础上的逻辑前提却不复存在。精神的运动既然不再垂直进行,而只是向平面进行,因此深度、高潮、空间被夷平了……2”没有了深度,传统美学式微,平面的大众文化成为时代文化主体。
另一方面,在工业与科技发展已至臻境的今天,两股“逆潮”——复古美学与有机美学向工业化生存环境提出抗议。复古美学在文学上的体现,是国学的强势复兴。百家讲坛栏目收视率逐渐高涨,解读《红楼梦》《三国演义》《论语》成为热门话题,全国掀起了一股国学热。而在服装与装饰上,古着与复古风格的装饰受到年轻人的喜爱,他们乐于摒弃时新之物,喜爱具有历史感的东西。再说有机美学,以杨春时为代表的研究主体间性的学者的观点,我认为庶几能够代表一二。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世界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不再是对立的主客关系,而是主体与主体的同一关系。……世界由死寂的、异己的客体变成有生命的、亲近的另一个主体。两个主体之间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以至于最后融合为一体,达到主客合一、物我两忘的境界。3”有机美学在日常生活中体现为很多人追求简朴纯真的生活方式,抛弃工业化反复多样而空洞的生活环境,寻求自然有机的美。此外,环保问题被广泛关注,回收再生商品受到青睐。
中国美学在21世纪究竟何去何从?我的意见是,中国美学应努力调整自身范式,在适应时代变革的情况下,以包容的姿态保留中国传统文化精魂,批判当下文化之消极面,进行具有前瞻性的长期发展。
二、美学转向与文学变脸
那么,美学转向对文化产生了怎样切实的影响?在由童庆炳主持的关于当代文学艺术边界移动问题的讨论中,金元浦先生这样说,“……文学又与文化研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文化研究从一发端,就与文学有着不解之缘。4”这种相互影响的关系表现在21世纪,就是明显的审美泛化之下的文学泛化,即文学的“变脸”。
20世纪以前,中国传统文学(即正统文学)始终自成一体,以“情”“志”“境”为主心骨进行发展,偶有外来文化传入,但终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根植,文学始终呈现稳定的发展轨迹。20世纪,从沉睡中惊醒的中国开始直接引进西方文学理论,朱光潜、宗白华等人的学术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直接影响,但总的来说,中国传统文学虽旁落,但稳定。然而步入21世纪,以思想的深度和对灵魂的叩问著称的有“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学式微。
有人说,这是个旧的信仰已经崩塌,而新的信仰还未形成的时代。人们往往不再敢直面社会现实,采取精神逃避,而在文学艺术中寻找寄托。韦伯对此有一段著名的陈述:“……不论怎么来解释,艺术都承担了一种世俗救赎功能。它提供了一种从日常生活的千篇一律中解脱出来的救赎,尤其是从理论的和实践的理性主义那里那不断增长的压力中解脱出来的救赎。5” 因此面对平面性、时尚性、短暂性的市场化文学环境,纯文学做出了适应性变革。
审美大众化,使文学呈现出多体裁多形式的繁荣局面,以使不同的文学形式能够满足不一样的审美观念。例如,为了迎合青年阅读群体,出现了当下在文学领域展露锋芒的青春文学,以郭敬明、韩寒为代表;为了迎合忙碌的上班人士,以博客文学为代表的网络文学大行其道;为了迎合低层次閱读群体,出现了电视电影文学、广告文学,阅读转化到了立体的视听元素中。小说一马当先地成为时代文学主体,更多新兴的文学体裁和文学样式萌发,进入文学研究的视野,并由文学而起,推及文化,成为文化研究者关注的对象。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受时代文化与审美文化双重感召之下的文学同样呈现出多元泛化趋势。面对这样看似一盘散沙的愈见复杂的美学和文学图景,我们始终不能忘记审美所具有的反思性特征。给审美留一片反思的天地!艺术契合审美性,文学坚持审美性,一方面在世纪进程中努力消除审美日常化中的负面影响,另一方面提高思想性,文学艺术坚持自身高度,坚持基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关注美与人文,关注自然与生命,促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受其鼓舞,在不断的反思中追求更好的生活。这样,文学之树定能长青,与人的自省自觉共进,在新世纪傲立于世界之林。至于文学,尤其是经典文学在21世纪的变革将如何进行下去,而人作为时代的主宰又如何突破时代的“桎梏”,让我们拭目以待。
注释:
翁贝托·艾柯.《美的历史》[M].彭淮栋,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年,第12页.
2 潘知常.《当代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解释中理解当代审美文化》[J].天津社会科学,1994年第5期,第68页.
3 杨春时.《本体论的主体间性与美学建构》[N].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第9页.
4 金元浦.《文学理论的越界问题》[J].河北学刊,2004年7月.
5 H. H, Gerth and C. W. Mills, eds. , From Max Weber: Essays in Sociolog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46), p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