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的应用
2021-11-10赵君宋玉芹
赵君 宋玉芹
摘要:目的:重点研究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方法: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血站进行采血的3699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献血人员1850例,对照组献血人员1849例。其中对照组献血人员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实验组献血人员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追加优质护理,通过观察记录两组献血人员在接受血站护理后的具体情况,对比献血人员对两种护理方案的满意程度。结果:通过研究发现,实验组献血人员的总体满意度远高于对照组献血人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过程中能够有效提高献血人员满意度,在医护人员实地应用的过程中更具优势。
关键词:优质护理;血站;采血;
前言:
伴随着我国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医疗设备公共设施日益完善,医院血站采血和志愿者自主献血的社会现象也逐渐普及常态化。大部分医院和血站的采血护理措施并不完善,在献血志愿者进行采血的过程中,时常会因为护理不当的问题造成各种不良反应,导致献血的配合度和积极性下降[1]。许多乡镇地区医院因为设施不够完善,理念相对陈旧等原因,在日常采血护理过程中过于传统死板,无法灵活的适应当代献血志愿者的需求,使得日常采血工作进展缓慢,无法顺利完成医院采血储备任务[2]。优质护理通过对传统护理措施的不断改进,最大化提升献血志愿者的舒适度,起到对献血工作的推动作用。本文旨在研究在血站日常采血过程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提升献血志愿者的满意程度,并有效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20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血站进行采血的3699例无偿献血人员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分为研究组献血人员1850例,其中包括男性献血者1000例,女性献血者850例,年龄分布在20-30岁,平均年龄为(20.86±2.67)岁,平均体重为(55.85±15.43)kg;对照组献血人员1849例,其中包括男性献血者1007例,女性献血者842例,年龄分布在20-30岁,平均年龄为(22.32±3.57)岁,平均体重为(58.34±13.88)kg。选取人员标准:献血人员均在我院血站进行采血和护理、身体心理健康精神状态良好、采血护理过程流畅无突发性情况。本次实验项目获得院方审批,实验对象均符合我国《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等规定,均为自愿参与此次实验且实验前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实验对象的年龄、性别、身高、体重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献血人员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采血前的基础问询、采血中言语安慰、采血后注意事项叮嘱等。实验组献血人员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追加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如下:(1)采血前护理环境、护理物资准备。献血者在血站进行采血护理时,应当保证环境舒适干净。护理人员在采集开始前提前做好血站的消毒杀菌工作,整理采血人员名单并准备充足的护理物资,例如预备足够的口罩,一次性针头针筒、血压仪温度计等。献血开始前几分钟,可以为献血者讲解献血健康知识,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血站可以设立等候室和休息区,还应准备适量的牛奶、点心和温水,保证献血者的能量补给,营造温暖舒适的献血氛围。(2)采血中的操作流程护理。在采血过程中配备一定的场外人员,维护采血现场秩序,积极解决现场人员的问题,确保采血流程的稳定进行。采血工作人员抽取有丰富现场经验的医护人员,采血过程中及时寻找到最佳采血血管,并对献血者进行握拳放松引导,尽量保证一次穿透成功,降低采血者的痛苦。采血整体流程均使用无菌设备,并在采血完成后进行二次检查,确保采血有效让献血者安心。(3)采血后的心理问题及不良反应护理。采血完成后及时告知献血者进行一定时间按压止血并对献血者的其他问题及时准确解答,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确保献血者情绪稳定后,进行献血后的营养饮食指导和注意事项叮嘱,引导献血者至休息区观察一段时间,医护人员全程陪伴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應(头晕、呕吐、发烧、休克等)及时救治,确保献血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在献血者离开时表达诚挚的谢意并准备好献血纪念品和证书并在后续对献血者的情况进行回访,提高二次献血的概率。
1.3 疗效标准
将研究组献血人员和对照组献血人员经过采血护理后的总体满意程度作为评判标准,不满意:献血人员配合度不高,对护理措施满意度较低;满意:献血人员配合度正常,对护理措施满意度一般;非常满意:献血人员配合度很高,对护理措施满意度较高。献血人员总体满意程度=(非常满意+满意)*100%,献血人员满意程度越高则代表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越好,越有利于医院血站的日常采血工作顺利进行。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1.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 )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研究组(n=1850),满意660例,非常满意1005例,不满意185例,献血人员总体满意数1665例,占比90%;对照组(n=1849),满意600例,非常满意满意400例,不满意849例,献血人员总体满意数1000例,占比54%;(x2=33.333,p=0.001)。依据统计结果显示,研究组献血人员的总体满意程度高于对照组献血人员,数据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献血,在内地医院统称为无偿献血,港台地区也称捐血,是指献血志愿者在医院血站通过医护人员采集,捐献全血、血浆或血细胞成分的过程[3]。因为当代医疗设备和医院的普及,常规的血液储备已经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为了更好的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医院血站需要定期组织采血工作,保证血库储备和医疗机构的正常运行[4]。
采血工作的常态化对应其护理措施也不断优化,传统的常规护理模式并不符合当代献血志愿者对更高献血舒适度体验的需求[5]。献血人群的扩大,遗传和传染病种类的增多也对血站工作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献血者的生活质量,确保采血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优质护理模式应运而生,它不仅具备传统常规模式的稳定优势,还能给予献血者更好的护理体验。从专业性、全面性、舒适性三个角度出发有效提高献血志愿者满意度和血站采血工作效率[6]。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在血站采血过程中的应用良好,值得大规模推广。
参考文献
[1]林奕梅.血站采血过程中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21):3010-3012.
[2]孙晓蕾.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0,18(08):194-195.
[3]周扬.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工作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0,37(01):5+9.
[4]杨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A2):333+336.
[5]窦翠萍.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各环节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87):155+160.
[6]张亚琴,纪斌,许金银.优质护理服务在血站采血环节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8):337-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