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大学城“生态圈”系统构建
2021-11-10霍楠
[摘要]文章基于生态系统理论,在对大学城“生态圈”建设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了包含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的大学城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高校、大学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之间既要各司其职,又要资源互通、共同协作,建立良性互动发展体系。大学城生态系统的构建关鍵在于明确高校的核心地位,重视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企业与其他社会组织协调作用,加强不同主体间的资源互补、相互协调和协同创新,促进大学城生态圈建设,助力区域经济发展。
[关键词]大学城;高校;生态系统理论
一、作者简介:霍楠(1997-),女,河南信阳人,武汉理工大学法学与人文社会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管理
一、大学城的发展与嬗变
大学城的概念最早在1921年由英国学者奥隆索提出,1943年美国学者哈里斯在对城市职能分类界定标准时,首次明确提出了大学城市的定义及判断标准,即在大学注册的学生数占城市总职业人口数的25%及以上。大学城是大学成长的一种必然趋向,自中世纪大学产生以后,大学城进化为自然生成型”和“行政规划型”两种形态[1]。前者由来已久,具有浓重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文化特征,聚居地域充满活力,社会布局相对稳定。后者则是在政府计划下形成的,其建筑形态统一有序,但历史文化积淀较少,城市特征不明显,与周边聚居区域融合水平。但无论怎样形成的,大学无疑已经与城市产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
我国的大学城主要是“行政规划型”, 自1999年高校扩招后,产生了一批以大学城为代表的不同于以往的全新的办学形式,有力地解决了高校扩招后出现的种种困难。科森认为大学城实质上就是统筹和协调的产物,是在特定区域内将多个办学主体集中起来,并在资源上给予合理配置的一种方式[2],本质上仍属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产物。潘懋元教授认为“大学城是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的枢纽,其实质是以大学为主体、企业为主投资者,采取市场运作、产业化经营、社会化服务模式的社会组织新型形式[3]。”也就是说大学城并非简单由几所大学组成,而是大学与大学之间进行的有机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社会组织。
二、二、生态系统理论与大学城“生态圈”构建的契合点分析
生态系统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提出,他将生态系统细分为四个层次,即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强调“人在情境中”。在此基础上查尔斯·扎斯特进一步提出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人类的行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多层系统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论把人类社会生态系统划分为三种类型: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其中微观系统可以看作是独立的个人,中观系统则是具有一定规模的群体,宏观系统是比中观系统范围更大的社会系统。
大学城是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数个大学或学院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院校包含不同层次、结构和专业,形成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理论能够与大学城的发展相适切,关键在于大学城的产生与发展中政府、大学城、高校、企业等多个主体共同参与,符合生态系统理论多元、开放、复杂的基本特征。在大学城生态圈的运行过程中,高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的责任,依托自身的人才优势和技术优势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大学城本身具有整合资源的功能,发挥着组织、协调各高校与区域合作进程中的相关事务、帮助高校筹集更多教育资源的作用。政府则担负着政策制定和统筹协调的责任,为大学城的发展搭建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支撑。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既发挥着育人主体的职能,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实践教学资源,又根据市场需要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特殊要求的作用。综上所述,可以将大学城生态圈定义为高校联合,以大学城为主体,在本地区政府的支持下,围绕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地方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开展深度战略合作所构成的系统。
三、三、新时代构建大学城生态圈的现实要义
构建大学城生态圈是实现高等教育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2019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4]。学生人数的增加为高校育人工作来了巨大的压力,协同育人理念的发展为高校提供了一种解决办法。通过加强多主体合作,增强协同效应,打破旧有的一元化教育模式,从高校单一主体育人向多元主体协同育人转变,将会突破传统的大学边界,实现教育、科研和产业的一体化,构建面向社会的综合性、开放性、立体性的高等教育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大学城生态圈的建设是实施高等教育合作育人的重要渠道。
构建大学城生态圈是推动教育形态变革的重要方式。新时代,知识生产模式的转型要求高等教育必须从单一的学科学习向多学科学习转变,从线性的三维时空向复杂的多维时空转变,从单调的学习方式向灵活的学习方式转变。这些新的挑战深刻地改变了高校的组织形式、管理模式与教育逻辑。在教育资源多样化和共享化的支持下,高等教育实现了社会化、大众化、开放化的动态发展新途径。为了方便学生学习,很多大学城内的高校联手建立资源共享平台,包括图书馆、体育馆等硬件设施和课程资源等软件设施,不少高校甚至开发跨校互选系统,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大大丰富了教育资源。
构建大学城生态圈是推动区域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高等学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为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大学的职能强调大学教学、科研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学城根据高校办学特色,通过产学研协同发展,有效地推动城市经济特色发展。此外,大学城也是建设和发展城市文化的重要源泉。大学城内创造的大学文化对城市文化建设起着重要作用,大学城内的生活作风、审美风格和品位有助于提高公民素质,提升城市文化魅力。
四、四、大学城“生态圈”的构建与实施路径
(一)大学城生态系统的构建框架
随着高等教育的人数不断扩大,规模不断发展,高等教育已经进入普及化时代,如何对不断扩张的高等教育进行集约化、高效化、科学化管理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文章将从生态系统理论这一视角出发,剖析高校、大学城、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角色的责任和作用,探究普及化时代背景下我国大学城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和发展。我国大学的建设主要由政府统筹、大学治理、社会参与。政府负责建设大学城基础设施建设,大学负责教育和科研建设,社会组织负责校园服务体系建设。
教育生态系统是由教育及其周围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的、社会的、生理的、心理的)相互作用而构成的统一整体[5]。大学城生态圈自身并不是一个天然形成的生态系统,而是人为形成的。在高等教育系統中,教育的发展受政策环境与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教育的开展必须在政府规定的政策框架内进行,而教育质量的好坏则决定于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因此,大学城生态圈的构建要以应以各高校为教育主体、以大学城和地方政府为支持主体、以社会与企业为合作主体,通过专业发展、人才培养、文化熏陶等多个层面,为区域社会发展培育、输出专业人才。根据布查尔斯·扎斯特的生态系统理论,可以将大学城生态系统分为,以大学城内各高校构成的微观系统,以大学城、地方政府、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构成的中观系统以及区域环境构成的宏观系统。
(二)大学城生态系统的构建路径
政府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配套制度建设,构建以授权为主的管理体制。大学城生态圈的构建,需要政府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出台相应的顶层设计和配套的支撑体系,引导多方主体参与到多样化的大学城生态系统的建设。政府要继续完善现有的大学城扶持政策,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都要加大对大学城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对大学城建设的财政补助和税收优惠力度,为城市大学生态系统建设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其次,要督促地方政府组织建设相关的信息交流平台,促进技术支持、资源交流,加强产学研等社会组织关系,完善治理体系,加强质量建设,共同开发教育、科研、生产、人力资源、企业、技术等资源。
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要积极参与,与大学城形成良性互动。大学城的建设不仅是一个巨大的投资项目,也是一个长期的发展建设过程。如果要进一步发展大学,减少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则需要使投资者多样化。最好的解决办法是鼓励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参与,参与主体的多元化不仅可以为大学提供财政支持,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为人才市场输送高质量人才。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高校必须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不同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企业和其他社会组织作为市场人才需求变化的风向标,理应成为大学城生态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大学城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打造智慧教育生态系统。大学城作为高等教育的一种生态群落,在逐渐融入于新的开放系统中,要与其他大学沟通和合作,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形成和谐、多彩、智慧的教育生态圈。大学城可以通过管委会对大学城硬件设施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确保教育空间产生最大效益,同时满足多所大学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大学城内高校之间可以通过建立共享教室、共享实验室、共享图书馆、共享创业园等教学活动场所提高资源使用效率。除此之外,大学城内部各高校要加强校际教学资源开放共享,促进校际间师生交流沟通。校际之间可以达成共识,相互承认学分,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特长与兴趣在不同大学间自由地选修课程不仅可以加强不同学校、不同学科、不同年级的大学生的交流,由此缓解由于扩招所带来的教育空间的不足,还可以降低建设多个基地的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大学城内的帕累托改进。
参考文献
[1]臧兴兵,向光慧.大学城运行逻辑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3(04):102-108.
[2]柯森.关于“大学城”:概念规划与概念设计[J].高教探索,2001(01):6-10.
[3]潘懋元,高新发,胡赤弟,等.大学城的功能与模式[J].高等教育研究,2002(2):36-41.
[4]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20-05-20)[2020-06-15}.http://www.moe.gov.cn/jyb_sj-zl/sjzl_fztjgb/20200520_456751.html.
[5]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0:3.
[6]庄三舵,朱红斌.地方政府在大学城发展中的角色重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6(04):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