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下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优化路径探究
2021-11-10王曦峰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平衡经济效益、社会生产效益和提高人民群众良好生态环境需求的同时,经济社会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在全社会架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开展富有成效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必须从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社会公众、媒体等多个层面开展工作,更好地提升全社会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正确认知,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文章结合时代“互联网+”背景,分析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互联网+”;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引言
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社会除了要重视技能培养、知识教授、道德教育等外,也应该注重环境教育,但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却常常因为种种原因被公众所忽视。公众接受有效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在生活生产中够践行环保理念,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入力量。然而,在信息传播途径和方式已经发生极大改变的新时代,传统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环保宣传教育工作也应该与互联网时代相适应。
一、“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具有的优势与挑战
(一)“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形式多样,互动性强
“互联网+”与各个行业的融合,使得当今时代各个行业都呈现出新的形势,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更是在互联网的影响下,从形式、内容等都出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社区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为例,社区一般是在宣传栏中进行宣传,或者以居委会为单位,让社区工作人员围绕环境保护为主题,开展宣传工作。这些传统的宣传工作路径,效果欠佳,难以激发社会大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共鸣。而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这一被动、单向的方式,“互联网+”在新时代呈现了强大的功能作用,其宣传形式丰富,速度快,影响力极大,以新媒体手段为例,可以通过图文、短视频、网络互动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同时“互联网+”互动性强的特征,打破了传统宣传教育工作中,受众被动接受,缺乏互动与交流的现状。因此,利用“互联网+”在社会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能很好地优化环境教育成效,推动环境保护理念的普及。
(二)“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学生更容易受到多元化思想的影响
“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尤其是手机上网业务的发展,给人们带来广泛信息渠道的同时,也让人们思想受到多元化趋势的影响,人们面对海量的多元信息,有可能受到各种各样思想的诱导,可能影响生态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的成效。如部分网友热衷于追赶潮流和奢华,爱上了皮草,但皮草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相违背,或为了追求面子,在送礼等场合喜欢采取繁复的包装程序。当公众思想观念出现错误时,环境宣传教育工作成效自然将大打折扣。
(三)“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缺乏人才
在“互联网+”模式下,环境宣传教育工作面临人才紧缺的现象。传统环境宣传教育只需要宣传能力强、懂一定环境知识的人开展工作即可,但在互联网背景下,开展相关工作的人才要有较强的互联网工作能力,要有一定的互联网信息敏锐度等。这种复合型人才,是当前开展环境宣传教育工作紧缺的人才。
二、“互联网+”模式下高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优化的策略
(一)借助互联网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教育
在“互联网+”模式下,政府可以组织相关部门借助新媒体开展形式多样的环境宣传工作,包括建立官方微博,进行日常环境保护宣传;建立短视频社交账号,利用趣味性较强的小视频,开发制作环境宣传教育产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等;让公众关注微信公眾号平台,以民众熟悉的形式开展宣传工作等。除了以上公众熟悉的新媒体平台之外,政府部门、环保公益组织等还可以以近些年较为流行的形式丰富宣传教育工作活动,引导社区让社区群众每日完成步行步数,在蚂蚁平台上收取能量,单位之间进行能量比拼。这些宣传教育形式紧跟潮流,能极大地吸引民众兴趣。
(二)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保护活动,引导民众参与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传统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以政府和社区为主体,公众只是被动接受,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府和社区可以以居民为主体,让居民结合各自特长、爱好等,主动参与宣传教育工作。如擅长摄影的民众可以组织起来,开展以环保为主题,参与环境保护视频拍摄、剪辑等,并上传到互联网平台;广场舞队可以以环保为主题,编创舞剧,以此开展直播。这些活动形式与民众感兴趣的领域结合在一起,不仅能够强化宣传教育工作,也能更好地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基础。
(三)引进优秀的环境宣传教育工作人才
当然,在“互联网+”模式下,除了认识到互联网对环境保护宣传工作的积极作用,更是要引进优秀的环境宣传教育人才,以适应互联网时代的需求。人才除了要有基本的环境保护和宣传教育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外,更要有互联网工作的能力。包括基本的剪辑、编辑能力;发现互联网热度的能力;洞察不同民众群体的心理,能够捕捉民众眼球的能力等。基于此,相关部门要大力引进优秀的互联网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提升人才薪资待遇、完善福利制度等提升环保工作对人才的吸引力,针对这一类人才,也要加强对其职前培训,要确保其能适应环保宣传教育的工作模式,确保宣传工作能在不同民众群体中起到一定的效果。同时要加强对环保部门现有职工的培训,尤其是加强对其互联网能力和素养的培训,让新老员工之间,形成一定的互助和共同进步的模式。
结语
“互联网+”模式下,宣传教育工作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优化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成效,引导社会各界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做出应尽的职责。基于此,环保相关部门丰富宣传工作形式,引进新媒体等有趣的宣传形式,开展教育宣传工作,并调动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此外,要尊重公众主体地位,引导公众结合自己感兴趣和熟悉的领域参与宣传教育工作。并要引进一批优秀的互联网环保宣传教育工作者,也要同时加强对原有职工的培训。
参考文献:
[1]孙明菊.基于环保意识培养的大学生垃圾分类习惯养成探索[J].成才之路,2020(17):11-12.
[2]吕志军,郭玲玲. 大力开展全方位生态环境宣传教育[N]. 大连日报,2020-06-08(006).
[3]刘萍.新形势下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的几点思考[J].资源节约与环保,2020(03):144.
作者:王曦峰(1976.11)男,汉族,陕西洛南人,本科学历,现任商洛市环境宣传教育信息中心主任,环境工程师。研究方向为环境宣传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