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中学传统音乐教学探析
2021-11-10孙建华
孙建华
摘要: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进行素质教育的主要手段,初中音乐教师和学生要加强对音乐课的重视程度。在教学实践中,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兼顾每一个学生的感受,所以音乐教学亟待改变现状。初中音乐教师需要研究的是如何通过互联网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将枯燥的音乐课变成学生快乐遨游的海洋。本文分析“互联网+”在中学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提出利用“互联网+”进行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的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中学;传统音乐教学
1“互联网+”在中学传统音乐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
提升音乐课的教学质量网络的便利是有目共睹的,人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网络。网络对于音乐课的影响更是巨大,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经不能与网络时代相适应。新时期的音乐课必须要具有创新意识,利用好互联网提升教学质量。教师在备课时可以通过网络查找相關音乐资料,利用网络获得更多的音乐知识,在教学课堂上跟学生分享,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度具有很好的效果。网络在校园里的普及程度已经非常深入,影响学生和教师的日常工作与生活。教师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将网络当作教学的得力助手,优化教学模式,增强教学效果,为寻找新的教学思路铺平道路。
给音乐课堂教学提供便利音乐教学需要很多音乐知识做铺垫,如果没有一定的音乐基础,那么音乐课也就失去了原来的意义。无论是音乐教师还是中学生,都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将网络上有利于音乐学习的资料和资源下载下来,辅助音乐学习。随着学校计算机课的普及,中学生的计算机网络水平都很高,网络对于中学生的影响在一步步地深入。教师在教学时要给学生把握好度,不能让学生过分迷恋网络。音乐教学也具有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职责,不能因为网络耽误学生的一生。互联网在给音乐教学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音乐教学带来一定的影响,这就要求音乐教师在教学时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进行微课教学。微课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短视频教学方式,将教学重点或者教学难点录制成3~5分钟的短视频,在课堂上展示给学生,这种课堂的教学效果非常好,得到学生的大力支持。微课教学有利于学生获取更多音乐技能,也为教师及时改正教学中的不足提供了有利的依据。
2利用“互联网+”进行中学传统音乐教学的策略和方式
在互联网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已无法适应中学音乐教学的需求,教师也面临教学策略和方式的转变、教学内容的更新与扬弃等新问题。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以下几点。提高新媒体的认知水平和应用能力,创设音乐情境教师在课堂虽然讲授的是传统音乐课,但如果想教好传统音乐,就不能仅限于课本编排的曲目和内容,还需要掌握新媒体的动向,了解音乐发展的最新动态。“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教师积极认知新的音乐形态和传媒技术,不仅可以更好地把握教材,还可以更好地与学生交流。
新媒体的情境创设功能,指的是通过应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技术的基本材料单元,构建模拟情境。在音乐情境中,学生通过“接触作品—了解作品—体会作品—欣赏作品”的过程,实现视听合一。教师在带领学生欣赏教学目标中的歌曲时,可以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音频或视频资料等方式,为学生展示相关的教学资料和信息。首先,通过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呈现音乐创作的背景及思想内涵,引入本节音乐主题或课程的情境,引导学生在音乐情境中理解音乐作品,进而实现审美的升华。同时,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音乐情境,可以实现教学素材间的巧妙切换,让学生处于多种不同的音乐情境中,通过对比分析、对比欣赏和学习,在提升学生对传统音乐深厚内涵理解的同时,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巧妙利用新媒体技术,设计适合音乐教学内容的课堂提问和互动环节,更好地实现传统音乐课程的教学目标,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典型的传统音乐优秀曲目如《梁祝》《二泉映月》《渔舟唱晚》等,在多媒体的帮助下采用不同的音乐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主动沉浸到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中。还可以结合当下比较流行的中国风、古风类的歌曲,如《卷珠帘》《发如雪》《醉赤壁》等,更加贴近学生的兴趣,借助流行音乐渗透传统音乐教育,促进学生视、听、唱等多方面的能力的综合提高,使传统音乐潜移默化地走进学生心中,切实提升音乐教学质量。
针对学生的关注和提问,教师应给予正向的鼓励和引导,不仅要与学生之间产生良性的、有效的互动,也应在维持正常教学秩序的基础上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通过交互式网络技术,调动学生学习传统音乐的兴趣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利用交互式网络技术,调动学生参与音乐学习的热情。首先,在上课之前,教师可以将本节课学习的音乐曲目发送给学生,并提出相关的开放性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和思考开启课程,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其次,教师可以每节课让学生分批准备一些素材,向学生提出对音乐视频、音频作剪辑处理的要求。在处理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将自己对这部作品的理解添加到视频的相应位置。通过二次创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深入体会传统音乐的魅力。最后,本节音乐欣赏课结束后,教师可以将上课过程中用到的歌曲及资料分享给学生,让学生在课后可继续欣赏美的音乐,赋予音乐课堂教学以延续性。
3结语
中学音乐课在提高学生文化素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互联网时代,音乐教学面临巨大改变,音乐教师要把握好互联网对音乐课的影响,在新课改大背景下,音乐教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让音乐课堂活起来,让全体学生在新媒体所营造的教学情境中真切地进行体验和感受,从而让中学音乐课堂教学效率更高、教学效果更好,更全面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刘翠翠.新媒体环境下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青年记者,2019(2):65-66.
[2]陈远瞩.新媒体技术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资源,2019(1):3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