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王阳明对知行合一观的论证

2021-11-10康晓瑛

科学与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王阳明

摘要:知行合一观是阳明心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解阳明心学及其精神实质不可忽视的内容。王阳明知行合一观最基本内涵的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关于这一基本内涵,王阳明从知行本体、知行工夫、知行过程三个角度进行了论证。

关键词:知行合一观;王阳明;阳明心学

王阳明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是心学的集大成者。阳明心学是宋明理学研究的重要课题。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观是其心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阳明知行合一观最基本的内涵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准确把握知行合一观的基本内涵,是理解阳明哲学及其表达的精神实质的内在要求。明确阳明对知行合一观的论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阳明知行合一观的基本内涵。

据《年谱》记载,阳明于正德四年(一五〇九年)始论知行合一。此后,王阳明多次论及知行合一,正是在这些讨论中,王阳明表达并论证了其知行合一观。学界普遍认为,阳明知行合一观最基本的内涵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与行是不可分的。关于阳明对知行合一观的论证,梳理《传习录》中有关阳明对知行合一直接、集中的论述,本文认为阳明是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论证的。

一、从知行本体角度

“本体”是中国哲学中十分重要的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涵义。要注意的是,此处,“本体”指“本来意义”。阳明云:“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在阳明那里,“知”有本体意义与非本体意义之分。本体意义的“知”指真知,是一种自觉的知,非本体意义的“知”是我们平常意义上所说的知。“知而不行”中的“知”是非本体意义的“知”,“未有知而不行者”、“只是未知”中的“知”是本体意义的“知”,即真知,这也是阳明知行合一观中所说的本来意义上的知。因为真知是一种自觉的知,所以真知则必然会行,即知(真知)中内在地含有行。知与行的关系是:知中有行,行中有知。利用情境与例子进行理论讲解,是阳明的一大特色。关于“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这两句话表达的意思,阳明的这个例子说得很清楚:一个人闻到难闻的气味,自然表现出厌恶这种气味的行为,这就是知行合一。他清楚地知道自己闻到的气味是难闻的,属于知,他表现出厌恶难闻的气味的行为,属于行。闻到不好的气味与表现出厌恶这种不好的气味的行为是同时发生的,这就是知行合一。在儒家哲学中,知行问题讨论的是道德知识与道德践履的关系,所以,阳明的“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是说一个人如果有关于道德的真知(自觉的知),那么他自然有道德行为的践履。正如我们说一个人知孝悌,一定是因为他做出了孝悌的行为,而如果一个人只说孝悌的话,却没有孝悌的行为,我们并不认为他真的知孝悌。由此,从本体意义出发,因为真知则必行,不行说明并不是真知,可见,知与行是互相包含、不可分割的。而对于徐爱所问的有的人明知道应该孝顺父母,但是却没有孝顺父母的现象,阳明指出,這样的知行是被私欲隔断了的知行,不是他所说的知行,他所说的知行合一中的知行指的是知行本体意义上的知行。

二、从知行工夫角度

从知行工夫角度,阳明对知行合一的论证可以概括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此处,“知”指念头、意识、思想。阳明用一个人吃东西这件事来阐释这句话。阳明说,从主意的角度来看,一个人要去吃东西,那么他首先要有吃东西的念头,这个想吃东西的念头就是他要去做吃东西这件事的主意,即“知是行的主意”。从工夫的角度看,一个人去吃东西是他想要吃东西念头的落实,即“行是知的工夫”。一个人要完成吃东西这件事,既要有想吃东西的念头,即“知”,也要有吃东西的行为,即“行”,二者缺一不可。“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是说,道德意识是道德行为的先导与统帅,道德行为则是道德意识的落实。道德行为不能没有道德意识,因此,行不能无知;道德意识必须通过道德行为才能呈现、落实,因此,知不能无行,这说明知与行不可分离的。阳明进一步指出,“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这里,“行”指包括行为和意识在内的一切实践活动,“知”既包括知识也包括意识。阳明认为认知达到了清楚真切、不差分毫就是行,这是因为要达到清楚真切、不差分毫的知,需要意识的不断深化,而意识不断深化的过程,属于行的范畴。阳明认为一个人对自己所做之事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就是知,这是因为他能清楚地知道自己所做之事,必然有关于所做之事的知识,而关于所做之事的知识,属于知的范畴。由此,阳明再一次论证了知与行是相互影响,不可分离的。

三、从知行过程角度

阳明云:“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这里的“始”与“成”并不是从时间先后意义的角度上说的,而是从行为过程的完整性角度上说的。阳明说,在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中,从终点看,一个行为的完成必须要有行为的意识、意念的发动;从起点看,一个行为(行)的产生,一定有产生这个行为(行)的意念、意识。因此,从终点看,“知是行之始”,意念的发动(知)是行为(行)的开始;从起点看,“行是知之成”,行为(行)是即意念(知)的落实。由此,就实践过程来说,意识与行为是不可分的。为了学人更容易理解,阳明通常用简易的例子来说明他的观点。这里,用阳明回答“知行乃行”的例子进行说明。“知行乃行”是说,有人认为,知与行是两件事,就像行路,一定是了解了路况之后才会行路。阳明说,假如一个人要行路,那么他首先要有行路的念头,这个要行路的念头就是行,也是他做行路这件事的开始,即“知是行之始”。当他有了这个念头后,他就去行路,当切实行过之后,他才知道这个路是好走还是不好走,没有行路之前,他怎么能够知道路况是好还是不好呢?因此,阳明指出“知路乃路”将知路与行路当作两件事是不正确的,因为在做行路这件事中,二者处于一个完整行为的动态过程中,它们都是构成这个完整行为动态过程不可或缺的因素,即知与行是相互联系,不可分的。

综上所述,阳明是从知行本体、知行工夫和知行过程三个角度论证自己的知行合一观的。这些论证都表明,阳明知行合一表达的内容并不是知与行是同一的,知就等于行,行就等于知,而是表明知中有行,行中有知,知行是不可分的。

参考文献

[1]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9.

[2]陈荣捷.王阳明《传习录》详注集评[M].重庆:重庆出版社,2017.

[3]吕本修,赵红梅.王阳明知行合一观及其在干部人格塑造中的作用[J].理论学刊,2019,(05).

[4]王守仁.王阳明全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5]杨国荣.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注释

①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7.

②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

③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

④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二)[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47.

⑤王守仁.王阳明全集(卷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5.

作者简介

康晓瑛(1997——),女,汉族,甘肃定西市人,学生,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哲学。

猜你喜欢

王阳明
悲悯照亮前行路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龙场悟道
赞《百家讲坛》讲述的王阳明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千年第一人”的说与做
王阳明被逼射箭
王阳明脱衣巧审案
真正心平气和
王阳明:越是艰难处,越是修心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