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的人因风险及其评价体系

2021-11-10袁佳茜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人为因素城市轨道交通管理

袁佳茜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轨道交通成为当今人们出行的重要方式,因此保障城市轨道安全运营,减少城市轨道交通事故发生,是维护人们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关键因素。此外,若想进一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质量,需要相关企业从多方面角度考虑,分析以及研究影响城市轨道安全运营的人为因素,这对城市交通运营的安全科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中的人为因素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并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从而保障应对措施的完善处理。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管理、人为因素

前言

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多,经济发展也进一步带动我国的总体现代化水平,因此在人们生活质量提升的当下环境,城镇居民的出行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出行需求,如何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稳定运营,成为当下关注的重点话题。此外城市轨道交通与其他的公共交通工具对比,具有良好的节能、便捷以及轻污染的众多优点,但是在城市轨道交通人员密集的环境下容易发生安全事故,影响社会经济稳定。

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中人为因素导致的事故原因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人为因素导致安全事故产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分别是乘客的人为因素影响以及运营管理工作人员的人为影响因素。

(1)乘客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乘客在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时,不遵守城市轨道交通条例、乘客守则以及公共场合安全秩序,可能会导致事故的产生,从而影响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造成一系列安全隐患。

① 乘客携带危险品乘车

乘客在乘坐地铁列车等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时,我国法律严格规定禁止携带危险品,比如易燃、易爆、有毒物品等。此类危险品严重危害公共安全,对城市轨道交通的正常运营带来影响。但是部分乘客对于此规定选择无视,将危险品带到公共活动范围,客流量较大时,工作人员如未及时地对乘客物品进行全方面的检查,会导致乘客将危险物品带入公共场所,严重影响交通安全。

② 乘客闯进行车区间

部分乘客对于公共安全秩序选择无视,出于好奇或者其他个人原因,在行车间隙趁着运营管理工作人员不注意时翻越站台门跳下站台,从而进入行车区间,甚至有乘客直接在轨道中穿梭,到达另一侧的行车区间,非但影响行车安全,严重时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

③ 乘客强扒车门

部分乘客在乘坐城市轨道交通工具时因为着急上车,可能会存在将已经关闭或者即将关闭的车门强行扒开,导致列车的车门无法顺利关闭。由于列车运行和车门是信号联动的,车门倘若未能全部关上,整趟列车就无法启动运行。此外在列车的车门附近进行活动是极其危险的,乘客强扒车门这样的现象,会导致列车晚点甚至列车无法运行,从而进一步影响该列车其他乘车人员的出行计划,如车门感应系统故障导致夹人夹物甚至会带来严重的人身及财产损失。

(2)运营管理工作人员人为因素导致的安全事故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来说,需要运营管理工作人员进行合理且科学的操作,才可以保障多系统以及多专业之间相互协调工作,那么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也可能由于部分操作不当,致使安全事故产生。

① 行车调度人员的失误分析

行车调度人员的工作主要是保证行车设备以及业务办理的安全运行,同时对于非正常条件下的行车进行组织和管理,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工具在运行时能够安全且稳定。那么对于行车调度人员来说,可能会由于指令传达不准确或者相关信息的传递不及时或错漏现象,从而出现操作失误的情况,对城市轨道交通工具的正常行驶带来影响。

② 车站工作人员的失误分析

对于车站工作人员的工作来说,主要可以将岗位分为以下几种,分别是安检员、接发车人员、售检票人员、行车值班员等。这几个工作岗位相辅相成共同协作,一方面保证乘客按照乘客守则的要求有序乘车,另一方面对车站整体的行车、安全、服务、票务等工作全权负责。但若出现在岗员工未按要求履职或未按作业标准操作的情况,轻则出现乘客受伤、设备损坏、列车延误,重则可能导致大面积的人员伤亡或者重大安全、行车事故。

二、解决人为因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营影响的相关措施

(1)进一步加强安全宣传力度,保证安全意识的提升

近些年来发生的轨道交通安全事故众多,大部分原因是由于市民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在车站出现大客流时,部分乘客不顾乘车安全,在楼扶梯上互相推挤,强扒车门抢上车,很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此外,还有乘客并没有按照城市轨道交通条例规定、乘客守则出行,乘坐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没有对他人的安全情况进行考虑。为了进一步的避免因安全意识不足导致的安全事故,运营单位需要通过有关媒介,比如电视、广播等媒体渠道进行传播宣传,保障市民的轨道交通安全常识普及,以便于广大市民对自我的交通行为进行规范,使市民的安全意识得到显著提升,保障城市轨道交通的安全运营。

(2)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隐患的相关预防及培训工作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来说,提前做好预防工作可以有效地降低事故发生率,在安全事故发生时应用良好且完善的紧急救援机制。同时,根据当地的实际运营情况建立起救援效率较高的紧急预案系统,保障乘客出行安全。此外,针对运营管理工作人员加强事故安全教育培训,确保员工按规操作,提高技能水平,有效快速应对各类突发事件及安全隐患,确保地铁安全运营,切实保障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3)进一步提高运营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对于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来说,提高运营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可以有效保障轨道交通运营的总体质量,因此需要加強技术设备的运用,做好行车高效行驶以及安全运输的总体把控。此外轨道交通运营公司要经常对设施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保障设施设备正常运行,尽可能地消除城市轨道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

结束语

对于城市化发展来说,城市轨道交通可以进一步促进其长久进步,同时也可以为广大市民出行带来极为便捷的方式,但是伴随着轨道交通覆盖面的日益拓展,发生危险所带来的损失也就越来越大,那么消除城市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人为因素干扰,可以保障城市轨道的总体稳定以及安全运行,从而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长久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孟亚东,贾崇强,韩宝明,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评价的现状与展望[J].都市快轨交通,2014,(4).17-20,24.

[2]戢小辉.地铁运营安全综合评估模型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1-105.

[3]徐田坤.城市轨道交通网络运营安全风险评估理论与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2.

猜你喜欢

人为因素城市轨道交通管理
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突发事件分析及对策
民航空中管制中人为因素对安全的影响
智能电网建设与调控一体化发展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