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岗侗寨可持续旅游发展模式初探
2021-11-10彭照宇俞锦顺罗天淇曹歆予
彭照宇 俞锦顺 罗天淇 曹歆予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旅游业也取得了较快速度的成长。民族村寨旅游因其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越来越受广大学者和游客的关注,并在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以黄岗侗寨为主要研究对象,从文化,经济,保护政策等角度进行分析和展开并标对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提出当地民族文化传承提升路径与实现区域民族村寨旅游可持续发展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侗寨 持续发展 旅游 民族侗寨旅游
引言
侗寨旅游因其具有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越来越受广大学者和游客的关注,并在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对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但随着对侗寨旅游的开发程度与到访游客的不断增加,侗寨旅游的发展也出现诸多问题,如设施不完善、旅游产品和活动吸引力不足、民族文化传承出现断层、资源环境受到破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侗寨旅游资源、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侗寨地处西南偏远地区,社会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政府在 2000 年对其进行旅游开发后,每年到访的游客也逐年增多,给当地经济带来的提升作用也越发明显,对经济的推崇和景区的盲目开发,也导致了大量资源的浪费和破坏,民族文化也在经济的发展中慢慢被侵蚀,如何合理保护当地民族文化原始性和传承性的同时,合理对景区进行规划和保护,实现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旅游可持续发展理论
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保护当地旅游资源、环境和文化等不受不破的前提下,既满足当代人通过旅游开发对人类提供社会经济发展助力的同时,还能为后代提供这种能力,通过自身发展为后代人的利益提供保护。为民族村寨进行开发提供了一种参考的思维方式,如何在保持对当地民族文化和资源环境不受破坏的前提下,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二、 黄岗侗寨简介
黄岗侗寨是一个有着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被驴友们称为“遗世独立的世外桃源”,地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的双江乡东南部。黄岗村总共有11个村民小组,368户,总人口1719人。这里山青水秀,文化古朴,风情浓郁,有着百年禾仓建筑群和独特神奇的民俗民风。以侗寨为主体的黄岗侗族,至今仍保存大量的远古遗风。
三、黄岗侗寨旅游发展现状及问题
黄冈侗寨旅游始于 2000 年,作为贵州省旅游侗族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极力打造“天下第一侗寨”品牌,以民族文化为主要重点,兼并保护与开发共同进行,促使当地旅游业取得了初步发展。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不断完善,以及政府的大力推广与宣传,当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不断走向成熟,也促使旅游收入成为当地村民创收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同时也带动相关产业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与旅游业最息息相关的酒店、餐饮以及民族特色工艺品等得到不断完善与发展,既能满足游客需求的同时也能解决部分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侗寨旅游尚存在如下三个主要问题:
(一)景区基础设施不完善,旅游旺季接待能力有待提高。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游客数量迅速提升,旅游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水平的提升速度低于旅游发展水平增长速度,造成诸如游客集散中心、停车场和公共休息等基础设施的不配套,以及景区内工作人员配比和治安管理工作的不足,尤其在旅游旺季游客量急增,旅游服务接待设施不足而导致旅游压力突显。
(二)旅游市场化尚末成熟,景区规划不合理,旅游产品和活动单一。侗寨旅游具有十分明顯的周期性,旅游旺季比较短,仅在国家法定“五一”和国庆黄金周以及举办大型活动时旅客量比较密集,其他时间段旅客量比较稳定或相对较少,受此原因影响旅游业收入很难成为当地村民主要收入来源,加上民族工艺品和当地农副特产尚末形成商品推入市场,当地旅游市场规模相对较小。与此同时,景区内仅建有一坐鼓楼和萨玛祠,旅游景点单一且缺少对侗族文化进行传承表现的载体,如戏台、花桥等,而且对侗族歌舞表演队伍尚末成熟,因此缺少平时对外来旅客的吸引力。
(三)民族文化保护法规和传承机制不健全,民族传统建筑景观缺乏统一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当地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被汉族同化和趋同,尤其是民族技艺的传承出现断层甚至面临失传的危机,目前当地政府对侗族文化进行传承与保护的法律法规尚末健全;此外,当地村民对居住建筑大多远近缺乏维修翻建的管理措施,对当地原生态文化景观有一定破坏,同时受新观念影响,大多村民采用水泥、钢筋等新材料对原始建筑进行改建而改变原有风格和结构,严重影响侗寨原有民族景观风貌。
四、黄岗侗寨可持续旅游发展建议
(一)建立科学管理体系,提升整体管理水平
目前当地管理政策方面得分是所有子系统得分最低的,对于村寨旅游开发与保护管理水平的提升势在必行。首先,应在当地政府牵头下联合各主要管理部门成立民族文化管理小组,明确各部门的职能和权限,为避免多头管理和无头管理的出现,应树立以民族文化管理小组领导为管理核心,明确制定高效运行的管理机制,协同相关政府部门、村民小组、旅游企业的有效运作,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体系,不断改善和提升管理水平;其次,在完善民族文化保护传承机制的基础上,综合制定一套完整的旅游开发规划与保护政策体系;最后,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缓解因进行民族旅游开发而产生的各利益主体的矛盾。
(二)扩大民族旅游市场规模化,提高企业民众创新意识
黄岗侗寨旅游开发是对当地村民增加收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旅游收入仍然没有成为当地村民的主要收入,村民生活水平没有多大改观,这也是导致大多数村民外出务工的重要原因。只有加大对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的同时,完善相应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积极推进民族文化和产品的市场化,提高村民旅游收入的水平和稳定性。与此同时,加大企业对民族 文化产品的开发,在现有的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中仅对建筑、服饰、侗族大歌、银饰品等 表层文化进展现,缺少对民族文化的进一步挖掘,如景观文化、语言文化、农业文化等, 加深与影视传媒产业、创意创新产业、现代化产业等平台的融合,打造综合型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使民族文化价值的更大化与最大化。
(三)适度开发,合理保护生态环境与民族文化不被破坏
因黄岗侗寨拥有许多珍贵资源和世界文化遗产,也使得黄岗侗寨旅游地成为人们进行旅游的热点。但这些资源的独特性也使得其比较脆弱和不可恢复,在对当地进行旅游开发提升当地村民收入时,应注重以不破坏当地环境和民族文化为前提进行开发,才能使这种资源能长效保存和不断发展,实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颖若. 试论贵州民族文化村寨旅游[J]. 贵州民族研究, 2002(01): 61-65.
【2】罗永常. 民族村寨旅游发展问题与对策研究[J]. 贵州民族研究, 2003(02): 102-107
【3】黄萍,王元珑. 创建四川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J]. 西南民族大学 学报(人文社科 版), 2005, 26(8):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