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

2021-11-10辛娟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1期
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建议

摘要: 近年来,我国试验示范区建设初见成效,试验体系逐步形成。中央和地方相关部门相继出台路试管理规范和实施细则,在项目配套方面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对示范区的建设和应用进行测试。本文探讨了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现状分析及发展建议,指导现有测试示范区的改造升级和新测试示范区的规划建设,为主管部门提供决策支持,为行业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 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现状;发展建议

引言

智能联网汽车融合了现代网络和通信技术,其车内配备了先进的控制、执行、传感器等诸多设备,能够在复杂环境下具备智能感知、控制和决策等多种功能,实现了车和车、车和人等部分智能信息的替换和共享,能够在行驶中实现安全舒适以及高效节能的体验效果,并最终将实现能够取代人类驾驶操作的一种新时代的车辆。本文在智能联网汽车中进行测试,测试中最前端的模拟测试系统和道路测试中的智能测试,并简要分析通过联网汽车进行测试的某些技术。

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现状

在智能接驳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实践中,路测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而自动驾驶汽车路测的重要前提是闭场测试。近年来,为了推动我国智能互联汽车技术的发展,积极的进行汽车测试示范区的建设和运行。就当前的建设实况来看, 测试示范区需要积极的进行了封闭场地的建设,且不断推进硬件部署,目的是要实现测试工作的加快。总的来讲,智能联网汽车测试在当今我国获得了显著的发展,但是对比国际现状,我国的测试示范区还存在着非常多的问题,比如测试标准问题、场景建设问题和数据管理问题等。

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发展建议

2.1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和监管,进行测试场地的能力评估

根据对当前工作实践的分析,为了推动我国智能互联汽车测试的进步,有必要及時构建统一规范的测试示范评估体系。利用统一性的评价机制和体系对国内各个城市的试验场地以及具体的实验场景进行评价,获得具体的评价结果,这样,试验场地和具体实验场景的现实建设状况会更加清晰,针对性的改进工作也会更具实效性。总的来讲,通过周期性的评价不断的发现问题并做问题的分析与改善,试验场地的具体建设实效会更加的突出。

2.2加强红绿灯自动识别与无人车速度调控测试

当无人车RH即将位于信号交叉口时,根据视觉传感器进行检测,再结合车身位置和行驶状态信息,符合交通信号规则,通过信号交叉口,在信号灯路口的地方安全的通过,其次,当无人驾驶汽车 RH 远离交通信号灯时,由于采用了 V2X 技术,接收到的前部交通信号灯将根据剩余的红色信号灯和自身的车速进行调节,以达到车速能够自主的调整,使车辆可以通过交通信号灯停车线而不会停车。通过这两种测试方法,可以保证无人驾驶汽车 RH 在实际对应路口的通行效率和通行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路口的交通拥堵。

2.3加强交叉路口碰撞预警测试

遇到路口或没有红绿灯的T型路时,当RH开始直行时,RV-1直接从左边拐到路口,因为交叉路口的RV-2 可以可以挡住 RH 的视线,在 RH 启动并即将到达路口时,此时就需要检测 ICW会不会对 RH 驾驶员发出预警,将可能会与 RV-1 发生碰撞的危险抢先一步提示。等RV-1 行驶过路口以后,还需要检测 HV 驾驶员直行是否需要提醒。

2.4软件测试

在环系统代码级进行的功能测试意味着软件在环中,在测试场景中进行大量的输入,能够快速有效的将自动驾驶体系中的环境感知以及决策控制等相关的算法验证出来。“V”模型通常用于现有系统的开发中,由于软件在环的测试中具有成本低、易于改正以及效率高的特点,因此一般将软件在环应用于早期以及中期的自动驾驶系统之中。

2.5 硬件测试

在环硬件是指将控制系统中的硬件作为被测对象,在控制系统中输入环境仿真信息。硬件在环技术的最初应用是在传统的控制车辆的控制器中,例如 EMS 以及ESC 相关控制系统等。传统车辆当中的控制器测试与自动驾驶的系统以及高级驾驶辅助系统中的控制器相比不需要更多的运行条件,同时传统车辆中的控制器也不需要参与到实际的交通环境中,虚拟环境是整个自动驾驶测试的基础以及整个测试过程。传感器在软件中拥有激光雷达,诸如毫米波雷达和摄像机之类的模型,这些模型可以在实际控制器中模拟真实传感器。另外,软件中有许多如汽车、行人、街道等比较多见的交通要素,这些交通要素可以基于虚拟环境模拟实际交通环境,将其转换为虚拟目标并通过传感器模型传输到控制系统,该传感器模型用于测试控制系统的控制功能。摄像头在环的测试系统一般应用比较多,一般在测试时通过摄像头盯着屏幕的方法来测试,其优点就是具有快速以及可重复性,这种方法也具有一定的缺点,那就是与真实环境的对比中屏幕所映现出的环境还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在测试中,可以通过注入视频流和目标信号来解决此问题。基于雷达的相关控制系统,可以使用雷达目标的模拟器来对虚拟的测试目标进行模拟。当前为止,仿真目标前后只有区区四个左右的数量。单一的传感器对于自动驾驶系统来说,控制系统的相关需求已经不再能够被满足,并且需要将多个传感器进行融合才能够获得环境的信息。目前摄像头以及毫米波雷达是经常使用的方法,将多个传感器实现信号与目标的同步是这种方法当中最主要的问题。目前的方案中使用比较多的是将虚拟场景传递到雷达目标模拟器时,摄像机看着屏幕通过这种方式来对每个传感器中时间同步的相关问题进行有效解决。

2.6车辆在环测试

在回路中,利用仿真软件和实时仿真机,基于软件中模拟的道路和传感器信息以及交通道路上的场景,构建了整个系统的测试方法。该系统可以用真实的车辆数据为测试车辆提供大量真实的参考。目标信号按照不同的注入方式来进行区分,仿真测试当中有三个类型的目标进行主要注入,传感器原始信号注入和传感器处于回路中。控制器当中的控制层直接被目标信号输入进去,这种方法就是目标注入,以便能够施行系统中展开控制策略的方面。传感器信号注入当中最初的方式就是在传感器中直接将传感器所探测到的相关信号输入进去,然后将目标识别的相关功能在系统控制当中实施。比如摄像机,回路中的传感器通过注视屏幕的相关方式,来对系统执行的主要传感器对周围环境的感知,识别的目标以及功能性的控制。主要对于目前的系统等其他相关的工作系统进行测试。

2.7 数据平台建设和测试数据共享利用

推进各示范区数据中心软硬件能力建设,依托第三方机构搭建国家级测试数据平台,积极做好数据平台集成和信息共享,构建可扩展、共享的数据库架构,实现统一格式访问,同时满足多个示范区在线应用共享的需求。考虑到数据共享的方便性和保密性,建立了分层共享机制,实现了跨品牌车辆与跨示范区之间的信息互联。开展企业技术进步相关数据脱敏,促进脱敏数据应用于技术研发、场景数据库建设等实际需要。

结束语

综上所述,如今,智能联网汽车已经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随着车辆智能化、网络化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网络化的车辆测试场地已经成为车辆测试场地的重点部署区域。国外在现场建设方面比较先进,并结合先进的管理理念,检测规范、检测手段都比较完善。国内试验场的发展要充分借鉴国外试验场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合理规划,科学布局,更好地促进我国智能互联汽车领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佳,傅郭鑫.我国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对策研究[J].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2021,39(S1):103-105.

[2]张梅.国内智能网联汽车操作系统发展现状与前景[J].时代汽车,2021(09):25-26.

[3]孔令旗,陈天姿,冀建波.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场景设计方法研究[J].城市道桥与防洪,2021(04):49-51+12.

作者简介:

辛娟  女  山东省潍坊市   汉   1983.1;大学本科   讲师  汽车

猜你喜欢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建议
浅谈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控制
我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困境与应对策略
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发展分析
智能网联汽车网络架构方案研究
民办高校秘书工作的现状与优化措施
如何走出小学音乐教学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