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书的自然意象探析
2021-11-10吴超
摘要:草书形成于汉代,到魏晋时期,草书的艺术性逐渐高于实用性,至唐代草书大兴。历代草书大家,善于师法自然,从中提取草书自然意象,并且创作草书作品,成为后世的经典范本。本文对草书中的自然意象进行论述,分析书法自然意象的获取方式,对代表性草书大家草书中的自然意象进行解析,同时浅析传统草书自然意象对当今草书创作的启示。
关键词:草书,自然意象,草书创作
草圣最为难,龙蛇竟笔端。①草书之所以成为最具抒情性的书体,本质在于历代草书大家在道法自然的过程中,在自然法则中获得了一些参照和模式,并且进行抽象加工,从中提取出草书自然意象。“意象”一词最早见于《文心雕龙·神思》,所谓“意象”就是指艺术家抽象化的“意”与艺术作品现实中的“象”结合的产物。清代刘熙载在《书概》中云:“圣人作《易》, 立象以尽意。‘意’先天, 书之本也。‘象’后天, 书之用也。”②将草书创作与自然万物的形象形成互为参照的关系,并且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契合,从而草书大兴。
一、草书自然意象的形成及演变
草书作为一种书体出现,最初是出于实用性需求,为了方便书写和提高书写的效率。到了魏晋时期,草书的实用性功用逐渐减弱,而抒情性的作用逐渐增强,魏晋书家通过切身感受,从自然万物中提取自然意象并运用在草书的创作中,使得魏晋时期的草书具有开创性,成为草书发展的里程碑。魏晋草书代表人物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王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创造出一种意境空灵,典雅流丽的书风;王献之变内擫笔法为外拓,使得草书更加连绵,姿态万千,王氏父子在草书上的成就是一座高峰,对中国书法影响深远。整个南北朝时期,虽然社会动荡,但是二王书风却一直流传下来,到唐代中华大地结束了几百年的分裂,出现了百花齐放的盛世局面。一大批书家横空出世,不同于魏晋时期的出世和避世,唐朝的虚怀若谷吸引书家们远离林泉,走向台前,在一个空前包容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他们寄情于草书,继承和发扬二王草书传统,并且将原本典雅的草书自然意象加以发展,提取出更为开张、博大的草书自然意象,从而将草书推上另一个历史高峰,这时期的草书大家如怀素、张旭等,对草书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道法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也可以说是一种重要的方法,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普遍推崇和实践,中国书法当然也不例外。古人认为书法美的根源是自然美,强调书家在创作中应该融入富有意象的自然美形态,从而在作品中形成独特的自然意象。蔡邕在《九势》中言:“夫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势出矣。”③他指出了书法艺术的本源是自然,特别是草书,需要书家对自然的体悟,这是草书创作的重要前提。历史上几位草书大家,如魏晋时期的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唐代的张旭、怀素,还有宋代的黄庭坚等,他们在各自的草书创作中,都融入了独特的自然意象,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草书经典。
关于王羲之的草书之美,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龙跳天门,虎卧凤阁”的评价,将王羲之的草书与浮云、惊龙等自然意象相互关联,凸显其草书的典雅、大氣和唯美等,其草书代表作为《十七帖》。后人对王献之草书有“丹穴凤舞,清泉龙跃。”的评价,将其草书与凤舞、龙跃等自然意象相结合,王献之创造了“一笔书”,往往一笔连贯多个字,代表作如《鸭头丸帖》、《中秋帖》等。王羲之与王献之的草书,存在很多的对比关系,如继承与革新,典雅与狂放,内擫与外拓,连绵与错落,后世草书基本上就是在二者的基础上加以继承和发扬的。王羲之和王献之父子所创立的草书高峰,充满了自然意象美,对此,孙过庭在《书谱》中有一段经典描述:“观夫悬针垂露之异,奔雷坠石之奇,鸿飞兽骇之资,鸾舞蛇惊之态,绝岸颓峰之势,临危据槁之形;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双畅。” 用以形容二王草书再恰当不过了!
盛唐时期的张旭、怀素,可谓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草书大家。张旭以“见公主担夫争路”、“闻鼓吹”、“观公孙大娘舞剑”等悟得草书之妙法;陆羽《怀素别传》载怀素自述:“吾观夏云多奇峰,辄常师之,其痛快处如飞鸟出林、惊蛇入草,又遇坼壁之路,一一自然。” 这些自然现象激发了书家创作灵感,使书法作品表现出丰富的自然意象美。黄庭坚是继张旭、怀素后的又一位狂草大家,黄庭坚曾有一段学习草书的自述:“字多随意曲折,意到笔不到。及来僰道舟中,观长年荡桨群丁拨棹,乃觉少进。意之所到,辄能用笔。” 黄庭坚学书不可谓不勤,然而直至领悟到荡桨之自然意象,获取了草书自然意象的启迪后方才草书大进。
由于书家所获取的草书自然意象不同,表现在各自的草书创作中,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草书风格。如张旭草书具有音乐、舞蹈等抽象化特征,他的节奏和谐顿挫,字势随意赋形,线条轻重枯润变化,都达到了极高水平,开创狂草一派。张旭通过运用极具生命张力、节奏感极强的线条,还有线条之间的各种对比关系,营造出和谐而又千姿百态的草书章法效果,并借此抒发强烈的情绪、情感。与张旭齐名的怀素,在草书学习上十分用功,他因贫困无纸可书写,就种万余棵芭蕉,以供挥毫泼墨。然而刻苦的练习并没有使怀素在书法上取得相应的成绩,直到后来,他“西游上国,谒见当代名公”,并悟得“飞鸟出林”和“惊蛇出草”的草书自然意象,方才草书大进。怀素的草书自然意象都具有在时空中急速变化的特点,因此怀素的大草,如疾风骤雨,声势夺人,令人目不暇接。
历代草书名家的作品都蕴含着丰富的自然意象,这种自然意象从静态的“浮云”到动态的“凤舞”,再到舒缓的“荡桨笔法”,狂放的“剑器舞”、“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等等,有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这与时代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与当时的文化氛围有密切关联,当然也离不开书家的感悟及创造性运用。通过获取自然意象以提升草书的意境和格调,将这种草书自然意象的美学理念传承下来,一直影响到如今。
二、草书自然意象的传承
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和唐代,产生了一大批的草书名家,他们将自然意象融诸笔端,又通过笔法的形式在近亲属、师徒之间口传心授,期间有遗失也有补充,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晋唐笔法。
关于这套晋唐笔法的源头,一般认为是汉末的蔡邕,而他笔法的来源也很神秘,唐人张彦远在《法书要录》之《传授笔法人名》中称:蔡邕受于神人,传之崔瑗及女文姬文姬传之钟繇,钟繇传之卫夫人卫夫人传之王羲之王羲之传之王献之,王献之传之外甥羊欣,羊欣传之王僧,王僧传之萧子云,萧子云传之僧智永智永传之虞世南,虞世南传之欧阳询,欧阳询传之陆柬之,陆柬之传之侄彦远,彦远传之张旭,张旭传之李阳冰,阳冰传之徐浩颜真卿,鄭彤,韦玩,崔邈凡二十有三人文传终于此矣。
蔡邕受于神人!我们姑且可以理解为蔡邕师法自然有所感悟,始得笔法,他的《九势》可以看做是自己获取书法自然意象的总结,并将其提炼成理念。我们可以看出,晋唐笔法的书法传承是家族式的,是个严密的自我封闭系统,我们没有晋唐笔法的详实资料,只能从历史书论中窥其一斑。蔡邕在《笔论》中云: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行,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又如《书法要录》记载,卫夫人得笔法于钟繇,又融汇钟、卫笔法于一炉。在其《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 将自然意象与笔法融会贯通,传授给幼年王羲之。再如王羲之《书论》中云: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或横画似八分,而发如篆籀;或竖牵如深林之乔木,而屈折如钢钩;或上尖如枯秆,或下细若针芒;或转侧之势似飞鸟空坠,或棱侧之形如流水激来。
从书论的只言片语中,我们可以看到,晋唐笔法的传承看重的是书家对于书法中自然意象的感悟。草书发展至唐代,各种笔法都已经完备,如“锥划沙”、“印印泥”、“折钗股”、“屋漏痕”、“惊蛇入草、飞鸟出林”等,黄庭坚对古人用笔深究其意,他说:“张长史折钗股,颜太师屋漏法,王右军锥画沙,印印泥,怀素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索靖银钩虿尾,同是一笔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 都是将自然意象抽象并运用到笔法中,又通过比喻的形式呈现给世人。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晋唐时期的笔法传承,其实是自然意象的传承,可以说自然意象是笔法的灵魂。
三、草书自然意象的获取方式
草书自然意象是草书作品的精髓,因此草书自然意象的获取方式便成为草书创作的重要前提,我们可以称之为取法,取法的高低也决定了草书作品的高下。张怀瓘在《书断序》中云:“尔其初之微也,盖因象以瞳眬,眇不知其变化。范围无体,应会无方。考冲漠以立形,齐万殊而一贯。合冥契,吸至精。资运动于风神,颐浩然于润色。尔其终之彰也,流芳液于笔端,忽飞腾而光赫。或体殊而势接,若双树之交叶;或区分而气运,似两井之通泉。庥荫相扶,津泽潜应。离而不绝,曳独茧之丝;卓尔孤标,竦危峄之石。龙腾凤翥,若飞若惊。电烻㸌蒦,離披烂熳。翕如电布,曳若星流。朱焰绿烟,乍合乍散。飘风骤雨,雷怒霆激,呼吁可骇也。” 张怀瓘通过一段自然意象的描写,表达了只要从自然中寻找书法的自然意象,并将之运于笔端,那么久可以创作出震撼人心的书法作品;他在论著《书断》中称:“夫古今人民,状貌各异,此皆自然妙有,万物莫比,惟书之不同,可庶几也。故得之者,先禀于天然,次资于功用,而善学者乃学之于造化,异类而求之,固不取乎原本,而各逞其自然。”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张怀瓘认为学书需要对传统名家继承和学习,不过,他认为学书的最高境界是“道法自然”,书法艺术要追本溯源,第一选择还是回归自然,在自然中得以升华,才是书法大道。
孙过庭《书谱》:“东晋士人,互相陶染”、“纵不尽其神奇,咸亦挹其风味”。 由此可见,魏晋书法胜在风韵,究其根本,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文化氛围有密切联系。魏晋士人的生活环境决定了他们亲近自然,崇尚个性,不经意间便可展示一个人的学养、襟怀和识见,在其草书中自然流露出意境之美。盛唐由于国力雄厚,开放包容,书家更加放荡不羁,草圣张旭就是一位极富个性的草书大家,他常在酩酊大醉之后呼叫狂走,然后落笔成书,甚至以头发蘸墨书写,故有“张颠”的称谓。唐代的另一位草书大家怀素也好饮酒,每当饮酒兴起,不分墙壁、衣物、器皿,任意挥写,时人谓之“醉僧”,是继张旭之后的又一位草书大家,有“颠张醉素”之称。唐代草书大家相对晋人更粗狂、更豪迈,其草书的美感也更加的激荡和跳跃,草书的意境之美转而发展为气势之美。
不同时代的书家,获取草书自然意象的背景和方式有所区别,晋人的草书意象是在出世的状态下获得的,而唐人的草书意象是在积极入世的状态下获得的。但是,他们都是通过各自生命体验的方式,将感悟融入到草书的创作中,获取草书自然意象,给草书注入旺盛的生命力,并且将其锤炼提升,整合成笔法,遗留给后人打开草书宝库大门的钥匙。
四、草书自然意象对当今草书创作的启示
纵观中国书法史,晋唐时期是草书发展的高峰,后世逐渐衰落,尤其是近代中国,面对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汉字几乎被国人遗弃,传统书法则更为冷落,经过近几十年的书法回暖,书法艺术渐渐恢复元气,也具有了一定的群众基础,草书作为一种重要书体,路在何方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晋唐之后,不复出现草书发展高峰,很重要的原因在于僵化的笔法传承。元代赵孟頫在《定武兰亭跋》中云:“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他充分肯定了笔法的重要性,然而唐以后,对于笔法的学习和认识逐渐理性起来,书家较多从书写技法入手,而对于草书中的自然意象的重视和领悟渐渐衰退,进而缺少创新和发展。缺少自然意象精神的笔法,在后世变得越来越僵化,各种笔法、结构法,分得越来越细,但是于书法自然意象这一主旨却渐渐远了,笔法系统变得生硬和封闭,导致舍本逐末,草书难以兴盛。
中国书法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与很多文艺学科是相通的,草书更是如此。我们在传承晋唐笔法的过程中,要继承和发扬感悟自然意象、获取自然美的能力,而不能被越来越体系化、严密化的笔法所桎梏。一代有一代之书法,在当代,时空背景更为宏大,知识技能积累更为深厚,笔墨纸砚各方面的书写工具发展完备,物质条件空前繁荣,书法又进入展厅时代,正是草书大显身手之时,也是开创草书新时代的大好时机。
晋唐时代那些极具创造力的草书家,他们在各自的草书创作中创造性的融汇自然意象,为后世留下了经典的法帖,创造了书法的经典范式,同时也启示我们:把握住当下传统文化全面复兴的难得契机,努力汲取传统营养,具有宽泛的人文素养和国学根底,同时与时俱进,在更为广阔的背景下获取草书的自然意象,进而书法创新,为草书这门艺术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800.
【2】张彦远.《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第16页。
【3】王羲之.《草诀歌》[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
【4】黄庭坚.《山谷题跋》[M]. 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319。
【5】王志勇.《唐代狂草初论》【D】.山东师范大学,2005:1-32。
【6】景俊勤.《魏晋风度与魏晋书法关系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1-35。
【7】李永忠.《草书流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8:1-121。
【8】陈莉.《中国书法自然理念的起源和生成》【D】.暨南大学,2007:1-64。
【9】谢建军.《书法美学意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1-183。
【10】刘斌元.《论草书创作的癫狂状态》【D】.河南大学,2009:1-6。
作者简介:姓名:吴超,出生年月:1982.12,性别:男,民族:汉,学历: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职称:二级教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在校生);单位所在地:上海,邮编:201803,籍贯:山东
注释:
①王羲之.《草诀歌》[M]. 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2。
②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681—682。
③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5—7。
④黃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23—132。
⑤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283。
⑥黄庭坚.《山谷题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319。
⑦张彦远.《法书要录.传授笔法人名》[M]. 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第16页。
⑧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第6页。
⑨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第22页。
⑩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第28页。
⑾黄庭坚.《山谷题跋》[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9:1-319。
⑿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154-155。
⒀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第164页。
⒁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2014:第1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