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好心送药酿大祸!这些无知害人命

2021-11-10澹澹

分忧 2021年11期
关键词:蒋某中药服用

澹澹

2021年8月22日,一则题为《浙江大妈煎服邻居送的草药后死亡,邻居被判赔13万元》的新闻让人大跌眼镜:2020年4月,浙江诸暨60岁的蒋某煎服邻居马某送的“土三七”后,出现腹部胀大等症状,经诊治无效死亡。蒋某的儿子起诉马某索赔71万元。法院经调查,确认蒋某的死亡与服用“土三七”存在因果关系。一审判决马某担责10%,赔偿蒋某家属各项损失共13万余元。蒋某家属不服上诉,近日,绍兴中院二审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这里所说土三七不是中药材里面的三七,是一种菊科植物。土三七内含吡略烷生物碱成分,可造成肝窭和肝小静脉的内皮细胞损伤,导致肝小静脉阻塞,肝细胞不同程度液化坏死,晚期可见肝纤维化,患者出现肝大、右上腹痛、腹水和黄疸等症状,最终发展为肝功能衰竭或顽固性腹水。尤其是熬药浓缩之后,对人体的损伤更大。

对患者来说,有病去正规医院看病,切不可擅自用药,更不要迷信“单方治大病”。下面这9个民间流传的“单方”也不要信,用错了会出大麻烦。

1.流鼻血时仰头举手

这个姿势会将血液吞咽到食道和胃肠,刺激胃肠黏膜。出血量大时,还容易吸入气管及肺内,堵塞气道,导致危险。手臂与鼻子不是在一条血管上,这样做只是多此一举。

正确做法是捏紧患侧鼻翼,头略向前倾,用冷毛巾敷在头部,然后捏紧患侧鼻翼。

2.母乳涂脸治湿疹

新生儿皮肤娇嫩,血管丰富,抵抗能力也较成年人弱,母乳涂在皮肤上,容易造成汗腺口、毛孔的堵塞,形成汗腺炎、皮脂腺炎和毛囊炎,还容易滋生细菌。

首先要排除过敏源,每天温水清洗,去除湿疹皮屑及附着物,对待严重湿疹,可在医生建议下涂抹药膏。

3.服珍珠粉养颜

珍珠粉属于凉性药物,只有燥热体质的人才适合内服。不少女性属于寒性体质,长期服用可能会引起消化不良、腹泻、四肢发冷、面色蜡黄等症状。体质偏寒、胃寒和结石症患者,也不适合服用珍珠粉。

4.腹泻吃大蒜

大蒜中含有蒜氨酸和蒜酶,在胃中可生成大蒜素,具有较强的杀菌能力。经常食用大蒜,能抑制和杀灭肠道有害菌,可以预防腹泻。但腹泻时食用大蒜,会刺激肠壁血管进一步充血水肿,从而加重腹泻。

5.藿香正气水抹肚脐退烧

婴儿高烧时用棉球蘸满藿香正气水放入肚脐,这种方法退烧不靠谱!藿香正气水含酒精,小孩皮肤娇嫩,容易过敏,酒精通过皮肤进入血液还容易引起中毒,严重会致命。

6.鱼刺卡喉,喝醋吞饭团

醋在咽喉部停留的时间很短,不可能达到软化鱼刺的目的,大量饮醋反而会导致胃部不适。

而吞食饭团或馒头,可能会导致鱼刺陷到肉里,难以取出。更危险的是有些鱼刺会被带入食道,扎入大动脉引起大出血或扎破气管引起感染,都可能危及生命。

7.何首乌黑发

何首乌含有大黄酚,过量服用会中毒,出现肝脏损害和肠道充血,重者可出现痉挛、抽搐,甚至呼吸麻痹。

8.生吃鱼胆明目

鱼胆是有毒的,其中所含的氢氰酸、组织胺等物质会引起胃肠道、心肌以及脑细胞的损害,无论生吞、熟吃或用酒冲服,都容易发生中毒,严重的还将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9.刺脚趾急救中风

这不但会延误正规抢救的时间,还可能造成感染,嚴重时可引发败血症致死。应尽量使病人原地平卧,保持呼吸道通畅,拨打 120。观察病人呼吸、脉搏、神志变化,一旦发现呼吸心跳停止,应马上进行心肺复苏。

中药里的常识,药吃不对症、超量使用,不仅治不了病,反而会伤身。

中药材大多来自大自然,老百姓采药很方便,就有很多人自以为是,擅自采药自己服用,这些行为都非常可怕。人们有必要了解一些中药常识。下面是根据2020年版《中国药典》提醒,整理出来的常见中药材雷区。

2020 年版《中国药典》将 83 种具有潜在毒性的中草药进行了分级,其中低毒性药物 31 类,中毒性 42 类,剧毒药物 10类。在这 83 个品种中,病例报道最为常见的包括何首乌、大黄、补骨脂、雷公藤等。

低毒 (37类)

地锦草、鸦胆子、吴茱萸、丁公藤、川I楝子、艾叶、苦杏仁、土鳖虫、水蛭、鹤虱草、蛇床子、猪牙皂、草乌叶、急性子、两面针、小叶莲、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苦木根、九里香、南鹤虱、石营蒲、皂角、金铁锁、翼首草、丝瓜烙、鹤虱、地龙、绵马贯众、刺蒺藜皂苷等。

中毒(42类)

苍耳子、山豆根、甘遂、京大戟、芜花、商路、牵牛子、千金子、千金子霜、蕲蛇、香加皮、附子、苦楝皮、半夏、土荆芥、白果、朱砂、洋金花、华山参、天南星、制天南星、蝎子蜈蚣、罂粟壳、仙茅、土荆皮、常山、雄黄、制首乌、白花蛇、生草乌头、银莲花、蟾酥、蓖麻子、木鳖子、轻粉、三颗针、干漆、硫黄、鹿耳翎、芦竹根、狼毒等。

剧毒(70类)

巴豆、巴豆霜、川乌、草乌、斑蝥、马钱子、天仙子、黄杜鹃、马钱子粉、灵药等。

在中医体系中,出现中草药肝损伤相关报道较多的则为骨伤科的活血化瘀剂( 主要成分含朱砂、大黄)、安神剂(含何首乌、五味子、半夏、大黄)、解表剂( 含朱砂、柴胡、薄荷)。这些药物多含有生物碱、糖苷类、萜类内酯、蒽醌类和重金属等活性成分,也是引起药物性肝损伤的最主要原因。

中药用错了还可能损害以下部位:

肾脏

肾脏是排泄药物的器官,也容易受到伤害。中药成分复杂、靶点多,引起肾毒性的病理表现、毒性机制更为复杂,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损害肾小球,如耳子等;

损害肾小管,如雷公藤、关木通、鱼胆等;

肾炎样改变,如土荆芥、槟榔、巴豆、牵牛子等;

抑制某些酶活性导致肾损害,朱砂、雄黄等含重金属药物;

损害肾间质,如关木通等;

中药溶血反应致肾功能损害,如水蛭、蜈蚣、海马等;

肾功能损害后,常见小便异常,如泡沫增多、颜色加深等,通过检测病人尿常规和肾功能变化可以明确诊断,必要时需停药进行相关治疗。

胃肠

一些矿物类、苦寒类的药容易导致肠胃损伤,前者包括有朱砂、石膏和白矾等,后者包括大黄、黄芩、冰片、黄连等。服用这些药后,容易出现胃痛、胃胀和腹泻等症状。

安全用中药提示

需要说明的是,中药的毒副作用大多由超剂量、长期用药引起。在医生的指导下,针对疾病合理运用中药,就是安全的,千万不要自己滥服药物,更不要擅自随便买药吃。除此之外,用中药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从正规渠道购买。生产和加工不当,如炮制不充分,或农药、重金属残留等,也可能增大肝损害风险。大家应从正规渠道购买中药,不要购买所谓“百年何首乌”与“道地老山参”等自行服用。

了解成分与风险。对于中成药而言,用药前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充分了解中西药复方制剂及成分的用药风险。

不要当成保健品长期用。盲目听信广告,自行长期服中药和不合格的中药保健品,十分危险。如果需要用中药,在病因不明确时,应咨询医生。

定期检测肝肾功能。对于长期用药的患者,特别是服用易致肝或肾损伤的药物时,最好定期随诊,监测肝肾功能。

不要随便用他人方子。中医将体质分为9种,个体性差异很大。临床医生开药方是对症、对人下药,患者不要人云亦云,看到其他人药方有效就去尝试,可能适得其反。

猜你喜欢

蒋某中药服用
中药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应用分析
服用二甲双胍 谨防维生素B12 缺乏
湖南桃江:对一暴力威胁民警案提起公诉
你知道这些药物不能和什么一起吃吗?热水都上榜了
一人醉驾,两人受罚
给中药配上图,萌翻了
中药夹心面条
以对方诈赌为由强行索回他人赌资的行为定性
治尿道炎
巧服中药少苦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