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乡村风景林建设现状与对策
2021-11-10刘卫平廖建宁罗洪吴群辉
刘卫平 廖建宁 罗洪 吴群辉
摘要:建设乡村风景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重要一环,符合江西的省情和林情,与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一脉相承。文章对近年来江西省乡村风景林建设现状和主要做法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风景林;现状;问题;对策
乡村风景林就是指分布在村庄前后或周围,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和调节小气候等功能,且树龄较长、绿化效果好、有一定乡村文化底蕴的片林。乡村风景林建设是乡村绿化的重要内容,是打造美丽乡村的重要举措,是传承乡村文化的重要载体,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具体行动。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契机,结合“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行动,精心组织、积极行动,大力推进乡村风景林建设,提升乡村绿化美化水平,乡村风貌得到有效改观。然而,江西省乡村风景林建设中,仍存在群众参与度低、景观功能不强、制度不健全、建设规划与营建技术不完善等问题,要采取加大森林法宣传和执法力度、提升乡村绿化美化品味、完善风景林建设相关制度等措施,既保护传统乡村风貌、又与风景林自然融合,提升乡村风景的景观品质和生态环境质量。
一、建设现状
2014年,江西省启动省级乡村风景林示范点建设,绿化美化农村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省风景林完好的自然村有3.15万个,乡村风景林示范村点(自然村)2101个,面积14万余亩。在省级乡村风景林示范点的带动下,共完成各类乡村风景林建设点6658个(其中省级示范点567个),面积共47万亩,完成投资2.71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投资3645万元,市、县、乡、村级配套资金2.35亿元,群众投工投劳34.83万工日。2019年起,江西省每年安排1000万元用于古村名木保护和乡村风景林建设。省级乡村风景林示范点建设引领的作用明显,各地在乡村风景林建设过程中,多采用乡土树种和观赏性强的树种,如樟树、桂花、茶花、柏树、红豆杉、冬青、垂柳、竹子、罗汉松、广玉兰、红枫、含笑、映山红、红叶石楠等,按照近景林、中景林和远景林分层次构建景观,突出自然美感。乡村风景林示范点建设,改善了当地林相,美化了乡村生态、生活环境,提升了人民群众生活质量。
二、主要做法
(一)加强组织领导
在乡村绿化美化建设过程中,将乡村风景林建设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内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环节。在建设过程中,各地紧紧围绕“整洁美丽、和谐宜居”新农村建设相关要求,切实强化乡村绿化美化建设的组织领导。2018年,省委省政府出台了《江西省农村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各地积极建设绿色生态乡村,各地也出台了不同文件,持续推进该项工作的落实。赣州市以乡村风景林建设为依托,结合森林城市创建,出台《乡村生态风景林保护建设实施意见》;吉安市将乡村风景林示范点建设纳入全市森林质量提升年度目标考核,对任务完成差的县予以通报。部分县(市、区)成立乡村风景林示范村建设领导小组,及时组织村干部及村民落实建设设地点,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示范村建设。如:寻乌县四套班子牵头,部门指导帮扶,大力推进乡村风景林建设;上饶县制定相关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考核意见》。在安排年度造林绿化工作時,明确要求各乡镇(乡、街道)高标准建设1~2个54亩以上的乡村风景林示范点,每年年底对该项工作进行考核。
(二)强化资金保障
为保障资金投入,各地采取财政解决一点、向上级争取一点、自己筹一点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一是县财政在年度预算中安排专项资金对乡村绿化美化建设进行适当补助;二是将所有建成的乡村风景林全部划入公益林范围予以补偿;三是对新造林争取项目资金补助。各地充分发挥县级财政部门统等协调作用,按照“项目跟着风景林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将各类涉农、涉林资金集中“打捆”,变“大面积喷灌”为“定点滴灌”,确保了风景林建设资金投入。如上高县对每个乡村绿化美化示范点建设点落实5万元建设资金, 其中市财政拨款1万元,县财政和乡财政各承担1万元和3万元。
(三)创新建设模式
在乡村绿化美化过程中,各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开拓工作思路,创新建设模式。寻鸟县采取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建后补的工作思路,由乡(镇)政府牵头,采取打捆议标方式向社会邀标,实行现场投标最低价中标方式确定建设单位。各地严格按照《江西省乡村风景林建设技术指南》和实施方案要求,聘请绿化专业队伍进行绿化施工,县林业局组织业务熟、能力强的技术干部加强技术指导,在整地、种苗、栽植、抚育、管护、检查、验收等各环节把好技术关,确保建设一块、成林一块。安远县采取以点带面的方式,筛选出有一定规模及基础条件相对比较好、乡村居民建设高涨的村作为风景林建设示范村,结合新农寸建设,采取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制定一整套村规民约,着力打造和保户乡村风景林。如:2019年井冈山市在东上乡桥头村、睦村乡蕉塘村、拿山镇茶坪村和兰花坪共完成4个乡村风景林示范点建设。为建设高标准的乡村风景林示范点,井冈山市林业局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全市各乡村,对风景林的现状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因地制宜,科学编制了乡村风景林实施方案,在乡村风景林建设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实施方案施工,按照省市技术标准检查验收。
(四)健全管护机制
为保护乡村风景林,各地制定村规民约,对在风景林内盗伐、滥伐、毁林开荒、擅自占用林地的各种破坏森林资源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如:丰城市对各示范村明确专人对风景林进行管护,根据树种习性适时施肥除草,在树苗生长期根据需要设置围栏,并预防病虫害危害,通时对树木修校整形,切实做好抚育管理。寻乌县建立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村集体补贴、村民自筹、企业托管为铺的多元化投入管护机制;成立自治监管和长效管护两支队伍,明确各级管护主体,落实分区管护责任,严格监管、考核和奖您,对管护和监管不到位的责任主体,依照有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进行相应处罚,积极推动乡村风景林建设管护工作向长效化和规范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