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创作者性价比优选
2021-11-10
平台升级固态硬盘,从消费者角度来看,肯定是速度越快越好,但仍需结合平台以及实际需求和预算来决定。事实上,对于大部分用户来说,PCIe 3.0 SSD的性能也足够了。主流配置更多的是要求性价比高,锐龙5系列CPU搭配PCIe 3.0 SSD也能保证用四年不落伍。所以,厂商在研发更快速度的PCIe 4.0甚至是PCIe 5.0 SSD的同时,也并没有放弃往市场上输送性能更为稳定的PCIe 3.0 SSD。今天编辑收到了西部数据新品WD Blue SN570 NVMe SSD,迫不及待地要跟大家一起分享它的表现。
多容量可选,有容量需求的用户建议500GB起步
WD Blue SN570 NVMe SSD提供了250GB、500GB、1TB容量可选,彻底摒弃了120GB容量款。仅仅是日常简单使用的用户,250GB容量足够应对一些报表、文档的存储与更新;当然,主流选择建议从500GB容量规格起步。尤其是对于内容创作者来说,我们需要日常储备大量的图形、视频素材,还会在使用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素材与成片,在追求极致高清画质的情况下,素材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大,SSD容量必须足够大才行。当然,如果你需要经常剪辑一些时长较长,且情况较为复杂的视频时,恐怕要1TB容量才够用了。另外,不仅仅是容量规格的问题,选择大容量SSD在性能稳定、兼容性以及寿命问题上也更有优势。
当SSD容量越大时,往往单个闪存颗粒被反复读写的机会、次数就会越少,因此SSD的寿命也更长。另一方面,也可以说这个容量区间的SSD在性能上更“合理”。肯定有不少玩家已经发现小容量SSD在顺序读写和4K表现上会比大容量 SSD差上一些,而达到480GB甚至更大容量规格时,实际读取速度就变得相对稳定了。同时,在应用中的性能差距也并不那么明显,更加经得起不掉速测试考验。
外观延续WD Blue风格,全新主控助力
SN550作为西部数据旗下WD Blue系列一款诞生许久的经典产品,在厂商大力研发PCIe4.0 SSD的年代,依旧保持着相当的生命力,无论是从电商销量、线下渠道,还是使用者口碑、实际应用场景,它都是极具性价比的攒机首选产品之一。这次升级版的SN570依然沿用SN550系列的产品设计风格,也是期待能像后者一样成为消费者攒机新选择。
在主控和颗粒方面,SN570选用搭载西部数据自研主控和NAND闪存颗粒的第三代DRAM-less SSD,采用高耐久性和低功耗的设计,读取速度高达3500MB/s(500GB-1TB容量版本),比WD Blue SATA SSD快约5倍,相比SN550也有一定的性能提升。
传输性能可圈可点,性价比高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更想知道SN570的实际速度表现如何。接下来就为大家揭晓。
测试平台
CPU:AMD 锐龙9 3900X
内存:宇瞻黑豹DDR4 3200 8GB×2
主板:ROG CROSSHAIR VIII HERO(WI-FI)
系统盘:WD_BLACK SN850 1TB
测试盘:WD_BLACK SN570 500GB/1TB
顯卡:华硕ROG Strix RTX 2080s
电源:华硕雷神1200W
操作系统:Windows 10 64bit专业版
在CDM测试中,SN570 1TB容量款在不同数据量文件包测试情况下,连续读写速度都能够维持稳定。其中读取速度超过3500MB/s,写入速度超过3100MB/s,并能在不同文件数据量写入的情况下保持稳定,SSD稳定的传输应用正好是用户最需要的。
也许有人说空盘测试成绩往往跟厂商标称值一样,实际使用过程中却不尽然。在这里,也针对这个问题对SN570 500GB/1TB两款产品进行了满盘载入测试,一起来看看结果吧!
在对SN570 500GB/1TB的实际检测中,500GB容量款在空盘、57%占用、78%占用以及99%占用的情况下,顺序读写速度均达到了官方标称值。其中,最高顺序读取速度超过了3500MB/s,最高顺序写入速度超过2300MB/s。并且不管是在空盘还是磁盘满载的情况下,测试速度相差不大,可见产品的稳定性能。
而SN570 1TB在实际检测中,随机读写速度也表现优秀。在空盘、占用23%、占用46%、占用76%、占用99%的情况下,随机读取速度均超过460K IOPS;随机写入速度则因为不同平台性能差异在450K IOPS附近小幅波动,表现也是可圈可点。尤其是在载入99%的数据之后,传输一个9GB的视频文件,还能保持超过1.66GB/s的稳定传输速度,这对于内容创作者拷贝图片、视频素材来说,绝对是个好消息。
相比WD Blue系列曾经的经典款SN550来说,SN570绝对是内容创作者提速不加价的选择。在1TB容量的性能对比中,SN570的顺序读写速度足足提升了1GB/s,在实际传输过程中的效率提升效果绝对是肉眼可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