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园游憩者的环境责任行为模型构建

2021-11-10曾真陈凌艳何天友叶菁郑郁善

中国城市林业 2021年5期
关键词:城市公园

曾真 陈凌艳 何天友 叶菁 郑郁善

摘要: 文章以福州3个城市公园为例,通过建立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和环境责任行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公园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探索新奇、提升自我、亲近自然与放松3大类,其中,游憩动机对社会责任意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依据研究结果,提出公园管理者应注重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加强社会责任意识的培养,从而引导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对推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城市公园,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

DOI: 10.12169/zgcsly.2021.01.14.0002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Model Construction for Urban Park Tourists

Zeng Zhen Chen Lingyan He Tianyou Ye Jing Zheng Yushan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 University, Fuzhou 350002, China)

Abstract: The paper takes three urban parks in Fuzhou to analyz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reation motivation,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of urban park tourists by using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main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of urban park tourists includes exploration, proximity to nature and relaxation.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 at 0.5), and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has significantly positive effect on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standardized regression weight at 0.64).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it is suggested that urban park manager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recreational motivations of tourists,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guide the implement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s. This study is of certain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parks.

Keywords: urban park, recreational motivation, sense of social responsibility,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公园所承载的压力不断增大,公园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公园环境保护仅凭相关的管理条例与周边居民的自觉维护,其效果十分有限。因此,有必要分析环境责任行为的实施与激发[1] ,深入探寻影响环境责任行为的主要因素。

游憩者的环境责任行为不仅有助于提高旅游地的环境质量,也可促进游憩地的自然资源保护[2-3] 。因此,对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与机制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话题。当前,国内学者对于公园游憩者的游憩感知研究主要集中于满意度[4-5] 、游憩动机[6-7] 、使用后评价[8-9] 等方面,虽有学者[10-11] 对环境责任行为展开相关研究,但鲜有将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环境责任行为串联起来研究,本文尝试探讨三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城市公园的环境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1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1.1 概念界定

游憩动机是吸引和促使人们进行具有一定目的性的户外游憩活动的心理推动力。游憩动机理念也起源于推拉理论,该理论提出了推动人们进行旅游活动的2个驱动力——推力和拉力,“推的因素”指激发人们远离日常生活的动力;“拉的因素”则指旅游目的地对人们产生的吸引力[12] 。

人们在公园享受游憩权利的同时,也要有对公园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本文将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定义为: 游憩者在户外游憩时,对自身應该具备的对所处环境、其他游憩人群、附近居民以及社会大众的责任的一种认知;将游憩者的环境责任行为定义为:游憩者基于自身对责任意识以及环境保护的认知,能主动实施利于改善所处环境的行为,如不影响环境卫生、劝阻他人破坏环境、向管理机构反应不良行为等。

1.2 模型假设

1.2.1 游憩动机与社会责任意识

游客的游憩感知受自身的游憩动机、认知水平等方面的影响。明确的游憩动机说明游憩者对周边环境敏感度高[13] ,容易触发游客对于所处环境的体验与兴趣。游憩动机也体现了游憩地对于游客的吸引力,游客对游憩地的兴趣越浓厚,则其希望实现情感需求的程度越高,越会提升对保护当地环境而进行付费捐赠行为的可能性[14] 。夏赞才等[15] 认为旅游者的游憩感知对产生环境保护行为的意识具有积极影响;余晓婷等[16] 发现游客的旅游动机对其环境责任行为的产生有正面影响;还有学者发现游客感知会触发游客产生对环境负责的意识,随之产生相应的环境负责行为[17] 。游客具备一定的游憩动机前往目的地进行活动,感受到了自身的游憩动机是否得到满足,游憩体验越深刻,越可能引发社会责任意识,进而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考量和改善。因此,可以提出假设H1: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其社会责任意识存在正向影响。

1.2.2 社会责任意识与环境责任行为

人与环境之间的接触属于具有交互作用的一个过程,游憩者通过自身对环境的体验,从而对环境有了自身的认知,进而产生情感、评价等反应。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越强的游憩者,越能控制自己的行为、避免对周边的人或环境造成不良影响。已有研究表明,人们对环境的积极态度对环境责任行为有推动作用[18-19] 。人们对环境的认识能激发对环境的关怀,即对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意识,从而促成相应的环境责任行为[20] 。因此,可以提出假设H2:公园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存在正向影响。

基于“认知一情感一行为”递进关系,根据上述理论假设,本次研究建立了城市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以及环境责任行为之间的结构模型。

1.3 数据收集与问卷设计

本文选取福州市的温泉公園、闽江公园、金鸡山公园作为研究地点,这3个公园体现了当前福州城市公园的基本现状,具有较强的代表性。2019年7月15—20日对3个公园的游憩人员进行随机分发问卷,共发放33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7%。

调查问卷涵盖了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社会责任意识、环境责任行为。游憩动机的题项主要参考赵静的量表[6] ,社会责任意识的题项来自罗文斌设定的量表[21] ,环境责任行为主要借鉴了李秋成的量表[22] 。为便于游客理解问卷,根据实际情况适度地改善了部分题目的问询方式。全表采用李克特5点量表法评分,1~5分代表调查对象的态度从“强烈不赞同”到“强烈赞同”。

2 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人口统计学特征

公园的女性游憩者的数量略高于男性游憩者,女性占54.25%,男性占45.75%。年龄以18~25岁、41~60岁2个年龄段为主,分别占48.04%和 33.01%。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500元以下、3 000~ 5 000 元。教育程度以大学本科居多。公园的主要游憩人群为学生、企业职工、国家机关单位工作人员。

2.2 城市公园游憩者主要游憩动机

运用SPSS 19.0对问卷的游憩动机量表进行信度检验。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达到0.976(>0.7), 说明量表有很好的信度。KMO值为0.962,球形检验的卡方值10 378.666,df=496, P =0.000<0.05,说明量表的选项存在公因子,可以进行降维处理。由于初次的因子分析存在不符合条件的选项,需要对不符合条件的选项进行逐次删除,最后剩下23个游憩动机选项,归类为3个主因子,即亲近自然与放松、提升自我、探索新奇。最终解释方差的总和为72.992%(表1)。

2.3 信度与效度

对量表进行检验,各个量表的克朗巴哈系数均高于0.7,亲近自然与放松动机(0.946)、自我提升动机(0.947)、探索新奇动机(0.933)。社会责任意识(0.936)、环境责任行为(0.897)。单项与总和相关系数均大于0.300,各个题项的标准化荷载均大于0.5,AVE均大于0.5,CR均大于0.6。综上对比分析,说明本研究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4 测量模型拟合优度检验

运用AMOS 21.0对假设模型进行检验。游憩动机模型的CMIN/DF,GFI,RMSEA,社会责任意识模型的CMIN/DF和RMSEA,环境责任行为模型的CMIN/DF,GFI,TLI,RMSEA均不符合要求。因此,根据得出的修正指数对各模型的观测变量进行删减,最终达到指标要求,修正后的量表及相应的测量指标见表2。

2.5 结构关系模型验证

最终游憩动机测量模型有3个潜变量和15个观测变量,其中,亲近自然与放松包含5个题项、自我提升包含7个题项、探索新奇包含3个选项。社会责任意识有4个测量题项,环境责任行为有4个测量题项。

最终结构模型的拟合指数分别为: CMIN/DF=3.146(1~5),RMSEA=0.084(<0.1),GFI=0.83(>0.8),IFI=0.924(>0.8),NFI=0.892(>0.8),CFI=0.923(>0.8),TLI=0.914(>0.8), 均达到模型配度的要求。模型中所有观测变量的完全标准化负荷均大于0.6,且 t 值均显著;城市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社会责任意识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其标准化荷载系数为0.502, t =7.288,即假设H1得到验证;城市公园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且标准化荷载系数为0.635, t =9.261,即假设H2得到验证。

从图1可知,探索新奇动机对游憩动机的负荷量最大,达到0.94;其次为提升自我动机、亲近自然与放松身心动机,分别为0.87,0.82。游憩动机到社会责任意识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5,体现了游憩者的游憩动机越强烈,对于旅游资源的感知程度越高,在游憩过程的体验程度就越深刻,越会带动游憩者社会责任意识的提升。社会责任意识到环境责任行为的标准化路径系数为0.64,表明社会责任意识越高的游客越容易激发其对于公园环境的维护行为。

3 结论与讨论

3.1 结论

本研究以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作为切入点,从内生机制揭示游憩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理,为提升游客环境责任行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1)城市公园游憩者的主要游憩动机包括探索新奇、提升自我、亲近自然与放松3大类;2)公园游憩者的游憩动机对社会责任意识存在显著正向影响;3)公园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对环境责任行为存在显著正向影响。

3.2 讨论

公园游憩者的3类游憩动机说明现代的公园游憩者对于新兴事物的探索需求在与日俱增。当前城市居民承受的来自工作、学习等多方面的心理压力日益增大[23] ,城市公园无疑就成为人们日常放松身心的主要场所。因此,要重视园内景观元素的构建,以及提升各类景观要素的丰富度和新鲜感,并增加游憩者进一步探索的冲动,提升其参与性。例如,对于部分游步道,在视觉上应适当增加雾喷系统营造出类似“仙境”的效果,增加游憩者的探索倾向。将植物与景观灯科学地结合,使游憩者能充分感受到园内景观的丰富性;在活动区草坡中设置隧道活动空间,让人们近距离亲近自然,在活动中得到身心放松;增加互动式景观的运用,在互动的同时充分调动游憩者的感官体验,使其更为爱惜所处的公园环境,从而提升社会责任意识。

公园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正向影响环境责任行为的产生,充分说明在制定公园环境管理的方案中要注重培养游憩者的社会责任意识。因此,要制定培养人们社会责任意识的管理措施:在公园的出入口、休憩广场等人流较为集中的区域,要增设公园社会责任的标识牌;定期在园内举办特定的宣传活动,结合公园的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定期推送关于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让游憩者在享受游憩机会的同时,力所能及地承担公园等城市绿色空间的环境责任。

参考文献

[1] KAFYRI A,HOVARDAS T,POIRAZIDIS K.Determinants of visitor proenvironmental intentions on two small Greek islands:Is ecotourism possible at coastal protected areas?[J].Environmental Management,2012,50(1):64-76.

[2]DWYER L,FORSYTH P,SPURR R,et al.Estimating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Australian tourism[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0,18(3):355-376.

[3]LEE T H.How recreation involvement,place attachment and conservation commitment affec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19(7):895-915.

[4]董楠,张春晖.全域旅游背景下免费型森林公园游客满意度研究:以陕西王顺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旅游学刊,2019,34(6):109-123.

[5]周彬,刘婷,范玢,等.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城市公园休闲满意度测评:以济南市泉城公园为例[J].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19,32(2):101-107.

[6]赵静,宣国富,朱莹.转型期城市居民公园游憩动机及其行为特征:以南京玄武湖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2):113-118,133.

[7] 周彬,雷凤瑶,虞虎,等. 四明山国家森林公园游客游憩动机[J]. 林业科学,2019,55(5):163-168.

[8]黄成敏,车震宇.城市公园的使用后评价(POE):以宣城市梅溪公园为例[J].建筑與文化,2019(4):114-115.

[9]刘雅树,车震宇,白锦涛.中部城市地标性综合公园使用后评价研究:以株洲神农城综合公园为例[J].中国城市林业,2019,17(3):29-34.

[10] 祁潇潇,赵亮,胡迎春.敬畏情绪对旅游者实施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以地方依恋为中介[J].旅游学刊,2018,33(11):110-121.

[11]吴若云,马宝建,张玉钧.地方性知识需求、地方依恋与环境责任行为关系研究: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3):23-29.

[12]DANN G M S.Anomie,Ego-Enhancement and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7,4(4):184-194.

[13]罗艳菊,吴楚材,邓金阳.基于游憩动机的游客游憩利用影响感知差异: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林业经济问题,2007(1):58-61.

[14]刘军,岳梦婷.游客涉入、地方依恋与旅游生态补偿支付意愿:以武夷山国家公园为例[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9,38(2):112-116,128.

[15]夏赞才,陈双兰.生态游客感知价值对环境友好行为意向的影响[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9(1):27-32,77.

[16]余晓婷,吴小根,张玉玲,等.游客环境责任行为驱动因素研究:以台湾为例[J].旅游学刊,2015,30(7):49-59.

[17]CHIU Y T H,LEE W I,CHEN T H.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behavior in ecotourism:antecedents and implic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14,40:321-329.

[18]蔡科云,孟灿.农村村民环境态度与环保行为研究:基于湖北部分农村居民的问卷调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15(3):67-73.

[19]CHUBCHUWONG M,BEISE-ZEE R,SPEECE M W.The effect of nature-based tourism,destination attachment and property ownership on environmental-friendliness of visitors:a study in Thailand[J].Asia Pacific Journal of Tourism Research,2015,20(6):656-679.

[20]BURGESS J,HARRISON C M,FILIUS P.Environmental communication and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environmental citizenship[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98,30(8):1445-1460.

[21]罗文斌,张小花,钟诚,等.城市自然景区游客环境责任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27(5):161-169.

[22]李秋成,周玲强.社会资本对旅游者环境友好行为意愿的影响[J].旅游学刊,2014,29(9):73-82.

[23]KJELLGREN A,BUHRKALL H.A comparison of the restorative effect of a natural environment with that of a simulated natural environment[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2010,30(4):464-472.

猜你喜欢

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形式美的研究
从“城市公园”到“公园城市”
世界上的知名城市公园
城市公园公共空间设计
浅析城市公园景观规划设计
上海城市公园夜间延长开放服务需求与管理对策
男人的较量
倩园——再现自然城市公园景观设计
基于大数据对城市公园的研究方法
小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