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社区改造项目实施保障方法思考
2021-11-10李泽宇
李泽宇
(中国中元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北京 100000)
1 概述
北京老旧社区多数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平均使用时间超过40年。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老小区与周边环境“脱节”,普遍存在配套设施老旧、服务功能不完善、人居环境体验不佳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化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1-4]。
北京市《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提出健全完善老旧小区各类配套设施,补齐短板,优化功能,提升环境,增强居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目标。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确认改造433个项目,涉及511个小区、3 646栋住宅楼、34万余户居民,极大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来源:北京市人民政府网站)。但同时也发现,部分小区年代久远缺乏维修资金,经过政府整治后依旧存在许多后期问题,如管理缺失、维护不足等,群众意见较大。老旧社区更新不仅仅是一次性投入的设施翻新,更重要的是能够持续服务居民生活、切实解决居民痛点、难点问题。
2 老旧小区普遍问题
老旧社区普遍存在问题可以总结为适老设施不足、基础设施老化缺失、服务配套管理不全面三方面。其主要原因为建设年代久远,与周边城市整体发展不均衡不充分导致的矛盾(见图1)。
在居住人群方面,社区现状不符合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安全性和服务性较为不足。在基础设施方面,消防设施不足、养老设施缺失、排水管线老化的问题最为突出,也是居民反映最为普遍的问题。老小区消防设施设计标准低,楼内没有消防栓等消防设施,一些高层塔楼还存在护栏封闭窗户、楼道杂物堵塞等安全隐患。同时,7层以下住宅普遍没有电梯和无障碍设施,造成老年人上下楼不便。还有墙体保温差、管道渗水、夏季屋顶漏雨等问题需要解决。
在配套服务方面,老小区普遍存在缺乏安全管理和老年关怀的情况。如楼道杂物堆放无人清理、楼道门禁缺失人员流动大、对老人生活情况缺乏关注导致救护不及时等。
3 案例分析
3.1 劲松社区更新项目
3.1.1 劲松社区介绍
劲松社区位于北京东南部,紧邻CBD商务中心区,建设于20世纪70年代。因为建设年代久远不能满足城市总体规划对于该地区“建设高标准的和谐宜居国际社区”的要求。劲松北社区一、二区共有居民约3 600户,60岁以上老年人约占居民总数40%,同时有37%的居民是青年人群,主要为周边工作在此租房,居民生活需求多样、差异化明显。
3.1.2 更新方法
为满足不同人群需求,劲松街道邀请属地责任规划师全程参与广泛征询居民意见,对街区进行“问诊”。
便民业态和改造项目的选取用数据说话。走访调查中累计发放问卷750份,走访12 731户、居民访谈120人次,举办了5场居民议事会共同讨论研究。制作项目清单,针对青年、中年、老年不同年龄段人群的需求合理布局、利用改造空间引入便民业态,形成了以老旧社区更新为主导的社区更新方法。为推动项目落地和后续保障、辅助项目落地实施,街道创新性的提出“劲松模式”,聘请第三方专业策划公司全程参与,街道、社区、社会三方共同建设,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提升居民生活品质(见图2)。
3.1.3 更新项目
社区自行车棚一直以来使用效率较低,内部被生活杂物、长年停放车辆占据。在方案征集过程中,街道社区集思广益,邀请周边学校、社会机构等多方参与方案设计,改造方案组织居民参与公开投票评选,积极征询居民意见。为保障实施效果,尽可能达到设计初衷,街道实行“设计师荣誉制”,在墙面悬挂设计师名牌。同时在开工前积极协调杂物腾退工作,社区举办旧车换米面的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配合度和参与热情,改造项目得以顺利实施。
改造后的停车棚一改旧日面貌,五彩的墙面焕发着崭新的光彩。通过提升停车效率改善空间利用,在200 m2的空间内布置了集裁缝铺、电器修理、洗衣等多功能为一体的服务综合体,同时一侧的配建用房也改造成了社区接待中心,极大方便了居民需求,获得了一致好评(见图3)。
社区内的活动公园过去只是硬质铺地、围栏环绕的小广场,缺乏休闲娱乐设施。儿童需要游乐设施,老人需要聊天下棋的桌椅、青年人健身需要体育场地和设施。现有广场并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使用需求。社区延续整体设计理念,充分调查居民需求,在社区公园内加装游乐设施、健身步道、乒乓球桌、棋牌桌等设施满足不同年龄段的需求。其中乒乓球场地原有的雨棚已经破损严重,更新改造后的场地更换了屋顶和乒乓球桌。为避免影响临近居民,步道在南部也进行了规避处理,切实服务居民(见图4)。
在配套服务方面,劲松社区注重老年人的生活照料,提出以“物业+”的养老服务方式。任命“养老领事”走进老人家里,为老人提供一对一帮助,精准把握老人生活和健康情况,及时处理问题。同时社区还增设养老领事员,平均每人负责160户家庭,根据具体情况定期走访老人。社区还开设了手机使用培训、户外电影放映等多样式的活动丰富老年居民的生活,填补了过去服务驿站、照料中心等社区机构无法及时关注居家老人情况的服务空白。
3.1.4 方法总结
一是系统性规划。街道社区始终坚持“以群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统筹把握社区定位、更新格局、服务配置、需求治理等内容。把握“街区、社区、邻里”三维度,形成一张“总图”。同时发挥责任规划师、第三方策划运营机构等多方力量,真正做到贯彻落实治理服务项目。
二是微利可持续。为破解“钱从哪里来”“改后无人管”的问题,街道通过社区闲置空间改造再利用,针对居民需求对外进行招商经营,授权企业进行长期经营利用,实现了投资回报的再平衡。在服务群众、方便居民的同时有效营造了积极可持续的共赢运营模式。
三是先体验再付费。社区引入第三方物业机构,对社区进行全面清单式服务管理。项目包含停车、保洁、绿化、垃圾分类等多方面服务类型。同时为保证服务质量,提供四个月的免费时长供居民体验,让居民先体验优质的物业服务从而培养付费理念,破解了过去居民不愿缴费、物业不作为的恶性循环问题,极大地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四是“物业+为老”服务模式。社区在物业基础服务项目上增加综合性服务项目,建立长效服务机制,做到物业服务无死角、全天候运行,及时响应居民需求。将便民商业、维修、清洁、养老服务等项目相结合,形成高效的社区适老服务体系。
五是沉浸式设计理念。责任规划师全过程参与社区改造项目,配合施工团队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在后续的运营期内,及时跟踪反馈使用情况,对居民需求及时收集并推动项目升级更新。
在所有老旧社区更新项目中,最难解决的问题就是“钱从哪里来”。资金是支持老旧社区更新改造的基础。老旧社区应充分利用地理位置临近城市繁华地段的优势招商引资,对闲置空间和周边区域进行再次利用[5]。劲松项目投资总额为3 000万元,前期为企业垫付,后期通过社区盘活配套用房、人防地下室等闲置空间交由企业运营进行创收。为企业增加盈利空间的同时补充了老旧社区的服务设施,做到了共赢局面(见图5)。
3.2 学院路街道城市更新
3.2.1 学院路街区介绍
学院路街道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东部,总用地面积约8.49 km2,人口总数约24.5万人。街道范围内高校、机构众多,共有6所高等院校、11所科研单位、2个科技产业园区和29个社区,存在校区、园区、社区、街区等多种管理模式和空间形态。
学院路街道区域内大学、科研机构在空间上自成体系,内部体育设施等配套齐全,但是与周边区域联系较少,形成多个“空间孤岛”。现状区域文化活动空间主要分布于高校内部,周边居民使用不便造成街区感知度较低(见图6)。
街区现状问题可以总结为城市品牌模糊、缺少慢行道路、缺少国际化氛围、环境品质不高、街区封闭、共享设施分布不均品种单一共六大方面。
3.2.2 更新方法
为解决慢行系统缺失的问题,街道联合责任规划师和高校协助共同设计了区域慢行生活网络[6]。包含一条共享带、一条健康休闲环线及三条文化游览线路。
其中健康环线串联区域内各大绿地、公园,如京张绿廊五道口段、小月河生态廊道和三条林荫道,全长共11.3 km。形成了集休闲、文化、景观绿化为一体的多层次特色环形漫步道(见图7)。
在绿色开放空间的营造上,街道以小规模为试点,分阶段建设为主要发展路径。共分为院内共生、相邻共享、区域联盟三个空间层次,形成了以点带面、逐步生长的更新模式(见图8)。
3.2.3 院内共生项目实施案例
石油共生大院位于学院路20号院,总用地面积8 700 m2,总建筑面积2 222 m2。石油大院1953年建成,内部包含四家单位及两个社区,因为历史原因,在大院中西部区域平房较多,设施条件差,形成了“四不管”地带。
改造项目于2019年启动,于2020年10月完成。设计依托原有旧平房和院落建筑肌理,充分整合利用低效空间,以石油文化为底蕴,形成了“六区一站”的公共空间结构。包括一层多功能厅的党建空间和文化空间、院内的健康休闲空间和亲子空间、便民空间和美食空间,北部体育公园社区工作站。通过消极空间改造提升,满足了基层党建活动场地、社区居民生活购物、休闲等便民需求(见图9)。
在运营模式上,一层多功能厅日常对居民开放,免费举办党建活动和社区会议,同时对外出租,可以低补偿的形式举办商务会议、展览等。在大厅东侧为饮料书吧,提供饮品和书籍销售服务,同时也是居民阅读放松的场所。从一层吧台的钢结构的旋转楼梯向上是二层的阅读空间,兼备图书销售功能,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木质书架和侧墙以石油管道为原型的观景窗,在角落处有一个个小型儿童活动空间,平时会举办少儿绘画培训等课外活动。
亲子空间和便民空间位于靠南侧的院落,中央是一座围着树建造而成的儿童滑梯和娱乐设施。院落周边环绕10余间房子,提供包括保健理疗、老年照料、洗衣缝纫、便民理发等功能,基本覆盖居民的日常需求(见图10)。
3.2.4 工作方法
学院路街区更新规划共分为四个步骤(见图11)。
首先是对街区进行画像,形成人口、空间与文化画像。然后是采取多元化手段对街区现状进行评估,主要针对人与空间的矛盾和需求出发,最终制作街区体检报告。
其次是明确街区发展目标,分析更新模式并制定街区更新项目库。
最后是对项目进行全过程实施引导,协调各方共同参与,让空间真正与人进行联系,提升居民生活质量,保证城市更新的可持续性[7]。
4 启发思考
劲松社区和学院路街区更新项目的成功,是城市更新工作逐渐向“以人为本”转变的信号。将设计回归本质,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组织多方参与、做好协同融合工作,鼓励居民参与设计。针对老旧社区在人群、基础设施、配套服务三方面的“错配”情况进行改进。今后的社区更新工作应仔细思考设计方案、从业人员、管理方式等多方面是否可以将“错配”变为“适配”,真正服务于民。